太極拳能不能自學?聽行家說一說

2020-08-30 漾太極

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法「導引術」和「吐納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特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又具有氣功內行功調心的鍛鍊方法。具有健身,養生的功效,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練太極拳。但是由於有些自學者練功不得法,不但沒有練出功夫,反而練出了一些毛病。下面我們講解太極拳不能自學的原因。

太極拳不主張自學的原因

太極拳自學者練出來的是「太極操」,而非太極拳太極拳是必須通過言傳身教才能掌握的一門武術。即使我國近現代的幾大太極宗師費盡心力言傳身教無數的學生,但真正得其真傳、練成功夫者寥寥無幾。

我曾碰到幾個堅信自學能學好太極的拳友。但他們沒有練出功夫,也難言達到了健身的效果。

更有甚者,有些自學太極拳者當起了老師。我所住的廣州天河區華景新城陶然庭園的一個老頭每天早上邊放音樂,邊教幾個人學習陳式太極拳。待他中途休息時,我過去問他,您是哪位大師的嫡傳弟子,他沉吟半晌,「什麼嫡傳弟子」,我又問,「您會推手嗎」,他答道,「不會」。十有八九,這個老頭也是從光碟上學會了套路,搖身一變就開始授拳。

自學太極拳的拳友充其量是在做做太極操。這類群體學歷較高,有較好的自學能力。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太極拳像一般的人文社會學科,可以自學。這些自學者的精神可嘉。充其量他們是在太極拳圈外徘徊,由於沒有明師的指導、糾正錯誤、陪練和對練,他們很難走出太極操的困境。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老師的悉心指導,很難理解什麼是虛領頂勁、涵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垂臀、裹襠含腚、尾閭中正、氣沉丹田等基本拳理。這些人打出來的拳架就是做操,更談不上健身和技擊作用。

太極拳運動必須經過基本功、拳架、推手、散手等幾個階段,缺一不可

太極拳是幾乎不能通過自學來完成的一項高難運動。現在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有良好的文化基礎、大學學歷,買來光碟和書本,下載視頻,就可以自學。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太極拳名家田兆麟認為,「目今學習太極拳者,開始即由十三勢拳式(即太極拳,俗謂盤架子,或曰長拳)入手。往往練習僅三四月,遂曰已得門徑,不知前輩初步,皆先練馬步站樁、川步站樁等,以為基本功夫。歷時甚久,然後方習十三勢拳式。而一勢、一式之練習,非經數月不可。直至各勢、各式完全純熟,且能應用後,始合之為全套太極拳。其間每有練至數年,一套拳勢猶未完畢,更無論推手,大捋、刀、劍、杆子、散手等等矣。」

由此可知,基本功是拳架的基礎,而推手是對拳架正確的檢驗和運用,散手則是太極拳的最高階段,是對拳架和基本功的全面運用。

傳統上,太極拳屬於一種武術,必須通過師承關係,言傳身教來完成。也就是說,太極拳是在老師的示範、糾錯、陪練、對練的前提下,經過拳架、推手和散手學習,挨師父的「打」,才能學會的一項運動。只有老師的言傳身教,才能在旁邊校正你的錯誤動作。從推手餵勁到接手餵招、散手拆招,都必須和老師對練完成。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一旦形成錯誤動作,就沒法使功夫上身;而且錯誤動作對身體有害。古拳譜中說:「只可神會不可言傳」。說明對於太極拳的動作細節用文字和語言無法表達,需要身教口授。李雅軒說過,「蓋練太極者雖多,但未經真的太極拳教師指教,以為有其他拳的功夫底子,再弄本書看看就算會了,這是妄作聰明,閉門造車,所以難成。」


太極拳學習的關鍵在於掌握練功方法

想學好太極拳必須要找一位某太極拳門派、有功夫的、有師承脈絡的嫡傳弟子學習。只有有功夫的嫡傳的弟子才掌握了太極拳的練功方法,才知道如何教你練習要領,也才能教你學到正宗的太極拳。當代陳氏太極拳大師陳小旺說過,「太極拳的學習關鍵在於掌握練功方法,套路的學習只是外形,多一個動作、少兩個動作不會有大的影響。」

我認為,太極拳的練功方法只有在老師的言傳身教指導下才能掌握;如果沒有老師的言傳身教,無論看書或者觀看視頻所獲得的練功方法,悟性最高的人也會在動作上出錯或者出現偏差。正是因為錯誤的動作得不到及時糾正,就會導致「失之毫釐差以千裡」,功夫練不出來。所以,一味地堅持自學,沒有明師的指導並糾正錯誤動作,只能是閉門造車,弄得不好,容易傷膝關節、內氣受阻,導致身體不適。

即使有名師的指導,不認真體悟練功方法,也難以練出功夫。一代大師楊澄甫弟子眾多,入室弟子不下百人,《太極拳使用法》所列三十四人為弟子中的「佼佼者」,其中功夫卓著的僅僅數人。由此可知,練功方法的掌握需要較高的武術領悟能力和智慧。

對於光碟、視頻和太極拳的書籍的功效,我個人認為,它們只對那些有基礎的太極拳愛好者起輔助作用,不能取代老師的言傳身教、陪練和對練。

如果僅僅想健身,我覺得練習跑步、打羽毛球、打網球、徒步行走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想學太極拳,找到好的太極拳明師不容易。即使有好的明師,您也未必願意花錢請他教您;或者即使您交了學費,有些明師因為弟子眾多,未必有空耐心陪您練拳,細心教您練功方法;您也未必抽得出大量的時間專心學習。

相關焦點

  • 太極拳沒那麼「神奇」修身養性才是真 肺腑之言給自學初學的建議
    「拳不在多,在精」 分享一些經驗我們要明白,學習任何東西不外乎三種模式:聽、看、手1.「聽」是指聽覺,這裡要明確一個概念。看書也是屬於「聽覺」不管你看什麼文字在你腦海中都是會默念出來的,因此看書其實是聽自己心聲。2.「看」就是視覺,觀看教學視頻、看老師打拳、這時候是在進行視覺記憶,也就是在思維模仿。
  • 自學太極拳的一些見解
    太極拳,深奧而不神秘,男女老少皆宜,當然高手有高手的感悟,初學有初學的體會!不管神秘還是深奧,我們先練起來再說。每天練習要有一個簡單的流程和章法,剛開始自學我們不用學太多,先熱熱身,活動活動筋骨,就可以開始了。
  • 是他讓說太極拳不能實戰的人徹底閉嘴了
    太極拳能實戰嗎?為什麼沒見知名太極大師走上擂臺等等,諸多疑問依然沒有圓滿的答案,走上擂臺的雷馬兩位「大師」的倒下,似乎拴釋了太極拳就是太極操,就是太極舞,太極拳就是騙人的把戲,大師都是假的,一些人開始不斷地嘲諷挖苦太極拳大師及練習者,一時間使傳承數百年的太極拳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也行將在人們的口水中淹沒……那麼太極拳就真的不堪一擊嗎?
  • 現代人如何自學太極拳套路
    現代人學習太極拳套路,由於無人指導,而依靠書本自學。依靠書本自學太極拳,較之從師的身傳口授,雖有其困難的一面。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 摸出了門路,掌握了其規律,就不難自學太極拳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幾點,謹供自學者參考。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少林和太極的發源地。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村村部的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最近,太極大師馬保國三十秒內被業餘愛好者ko三次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由此引申出一個問題,太極拳到底行不行,到底能不能打,到底是不是花架子? 首先,還原一下事情原委,太極大師馬保國比賽的時候已經六十九歲,一個將近七十歲的老人,氣血兩虧,你要說他怎麼能打
  • 拳擊到底能不能自學
    那自己是以前是接觸過一點「格鬥」基礎,現在身邊也有一群「武術健身」的,練什麼的都有,什麼理念也有,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和對練總結,對許多愛好者提出能不能自學拳擊算有了一個稍微明確點的答案,那先擺結論,後講道理。如果你對擂臺有強烈的欲望,哪怕有一丁點兒可能會走專業路線,那建議直接放棄「自學成才」的打算!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實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太極拳
    文章來自「太極拳」教學網,謹以致謝!太極拳吧!是一種古老的拳種,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好處很多強身修身等優點,自從格鬥狂人徐曉東完敗太極拳師雷公,很多人對於太極拳的實戰產生了疑問,那麼太極拳到底能不能實戰?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然而,小說是一回事,現實則是另一回事。前不久,渾元太極掌門人馬保國在 30 秒內,慘遭搏擊教練王慶民 KO,旋即倒地不起。當氣度不凡、仙風道骨的太極大師們,一再在擂臺上丟人現眼,圍觀群眾們不禁要問:太極拳真的能打嗎?
  • 我說太極拳:何謂松?
    有人會問,你說獲得內功不難,為什麼有許多習練傳統太極拳的朋友練拳十年二十載不得內功要領,甚至資深的拳家內功修持不能深入呢?恕筆者直言,這些朋友對太極拳認識尚膚淺,對拳理不甚理解,說白了,他們不懂太極拳。太極拳家不懂太極拳嗎?有一位已故資深兄弟拳種的拳家對一位太極拳練家說,有些太極拳名家不懂拳。人家能出此坦言也是難能可貴的,說的比較客觀,旁觀者清嘛。」
  • 別埋怨太極拳不能實戰;先問自己:「捨己從人」你能做得到嗎?…
    《接上篇》……如果說練了太極拳就能實戰,這是對太極拳的期盼太高;如果說練習太極拳就是一場修行,倒是頗有幾分見地……太極拳的盤架子,往往被認為是入門級別的功夫,也容易被認為是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其實不然,一趟成功的拳架表演,能夠令習練者心曠神怡,深身通暢……;也能夠成為觀賞者的一幅風景畫,令人賞心悅目而身心舒適。
  • 走訪陳家溝,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5月17日下午,武術圈又新鮮出爐了一件大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的掌門人馬保國,在一場對決搏擊愛好者王慶民中,出場不到30秒就被KO,倒地不起。不僅如此,馬保國賽前還特意提醒裁判注意安全,並表示:「我有個習慣動作,怕傷著你。」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帶你認識真實的傳統武術太極拳
    小編姓楊,也很榮幸落入了陳楊兩姓太極拳的爭論之中。(楊氏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屬於太極拳兩大派別,曾經只傳陳楊兩姓氏的後人)。人們也常說太極拳能不能打。在中國人的語言詞彙裡,打,是勁力的象徵。而很多人的眼裡,看到的卻是那種廣場上老伯打的松鬆軟軟的「太極操」,很多人說:這軟綿綿的拳,這麼慢能打嗎。小編說句良心話。這種太極操,不能打。老伯伯們打的太極操原本是太極拳裡面的套路練習方式,在太極拳裡面是最無用的東西。因為太極拳本身是作為一項防身術殺人技,並非是天天才廣場把手慢慢的揮過來舞過去。可能年紀長一些的朋友都聽過「想練武先吃苦」之類的話語。
  • 偽命題:太極拳可以自學嗎?(作者:謝華)
    太極拳當然可以自學,這個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學什麼,不學什麼都是個人的自由,沒有人可以阻擋,也不會有人阻擋。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太極拳普及書籍,網絡上也有不少以太極拳為主題的新媒體,有機構建立的也有個人建立的。可以說,目前的太極拳學習環境是一個空前優良的學習環境。
  • 太極拳情緣(四十三)
    行家說,太極拳&34;。&34;以氣運身。氣動身亦動」。&34;。意想力自能支配生理作用,故曰&34;。這實際上告訴我們,太極拳是氣功的一種。但所說&34;,的確比較深奧,還須慢慢體會。所以說,學太極,不能以為能跟人走下來了,就等於會了。路還長得很呢!。
  • 楊正蝶:站樁到底能不能自學?
    站樁到底能不能自學?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話「站樁完全可以自己學,根本不用老師,不就是這麼站的嘛,有什麼方法可教的嘛,都是故弄玄虛罷了。」 當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想到有很多小夥伴在我的打卡下面給我留言,問得最多的就是: 「老師,我站樁也幾年了,為什麼你打卡的上的感覺,我都沒有?」
  • 說兩句太極拳
    但怎麼自由動,不能散了,不能破了。不散不破的關鍵,就看這攬雀尾打的怎麼樣。打好了接下去的所有式子越練越有味,攬雀尾打不好,到了後邊必然會中途斷了,斷了之後就是太極操了。,無非是想說,現在人練的這些,無論外表架子怎麼變,內裡的東西,都是從上古傳下來的。
  • 從楊露禪偷拳到現代人自學太極拳想到的,傳統不可丟,要傳承
    最早知道太極拳,恐怕要得益於小學時代看過的電影《神丐》。透過楊露禪偷拳學藝的過程,才認識這門神奇的拳藝。 隨著太極拳的普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了太極健身的行列。中專的時候,也曾跟晨練的老師學過幾式。感覺已經沒有想像中的神秘了。後來一段時間不練,又全忘了。於是照著書本,模仿VCD,總算自學起了一個套路。
  • 拳擊搏擊格鬥類運動到底能不能自學
    那自己是以前是接觸過一點「格鬥」基礎,現在身邊也有一群「武術健身」的,練什麼的都有,什麼理念也有,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和對練總結,對許多愛好者提出能不能自學拳擊算有了一個稍微明確點的答案,那先擺結論,後講道理。 如果你對擂臺有強烈的欲望,哪怕有一丁點兒可能會走專業路線,那建議直接放棄「自學成才」的打算!
  • 太極拳能治療帕金森?
    太極拳對於曾經的我來說,應該是老年人打發時光的一種運動。而且自己還有些許的不屑。這真是膚淺至極呀。已經與太極拳有了六天的認識,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於自己曾經的判斷表示道歉。首先太極拳的運動老少皆宜。最重要的是它練得是一種意境,能讓你的心沉下來,頭腦放空。心隨意走,萬物都能放下。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都帶走。心裡只剩下白雲和藍天。這是我練習幾天最大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