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中國式摔跤
古代武術技法包含「打、拿、跌」其中跌就是摔跤。摔跤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武術。在古代摔跤也稱為角力、角牴、相撲、爭跤等。有關記載中我們國家在遠古黃帝時期就有摔跤活動。而且摔跤自古就與軍事訓練直接相關,可以說摔跤是一種最實戰的武術。例如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摔跤就是練兵的一項軍事科目。據《禮記.月令》中記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由此可見射箭、駕車、角力都是當時軍隊操練的主要科目。後來漢唐宋摔跤也一直盛行於宮廷與民間。《水滸傳》中燕青智撲擎天柱、在梁山泊試手相撲摔倒高太尉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即使在198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嶽飛傳》連環畫中也有摔跤的相關描述。
明朝萬曆年間出版的《萬法寶全》一書中,就有古摔跤圖樣。當時把摔跤列為六御之內,作為軍隊作戰訓練的重要手段。據《明史.江彬傳》中記述,御史喬白巖和應天府丞冠天敘還很注重選材和採用針對性的訓練(別教法勢)方法,在戰術上注意到以矮制長,這些,無疑是對摔跤在選材、訓練以及戰術運用上的一大貢獻。公元1638年,明朝末年官員陳元贇,為了復興明朝的天下,東渡日本,求援兵於德川幕府。結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這樣陳元贇就把中國武術和摔跤傳到了日本,後經日本改革和發展,成為了日本後來的相撲和柔道。
清朝時期是中國式摔跤發展的一個高峰。康熙訓練少年摔跤智擒鰲拜,是歷史事實。清代一直組建有「善撲營」負責皇宮的保衛工作,使得摔跤成為皇家武術。然而清末民國,外敵入侵,戰亂四起,摔跤運動日益衰落,皇家善撲營消散,他們的弟子傳人,開始走向民間。北京的天橋以及天津等地的摔跤都由此而來。當時日本的國力蒸蒸日上,有日本柔道高手特地來北京、天津與當時民間的摔跤高手切磋技藝,並結下了武術交往的情誼。
新中國成立後,將所有傳統摔跤統一合併為一個名字就是「中國式摔跤」。這是一種進步與創新,極大的促進了武術的融合與發展,也使中國式摔跤得到了新生。1953年,中國式摔跤被列入國家體育運動競賽項目,並舉行了全國比賽。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頒布了《中國式摔跤運動員等級制》,1957年頒布了《中國式摔跤規則》。在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上,中國式摔跤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當時老一輩的摔跤高手,大都在世,他們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中國跤運動員。在歷屆全運會比賽中也湧現了許多高水平的中國式摔跤選手。技法上中國式摔跤更是融合了各家特點,例如山西的撓羊跤,本身不穿跤衣,光膀子摔跤,擅長抱腿摔,之後抱腿摔的技術在現代散打搏擊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直到1988年,因為當時要確保奧運會項目,所以從1994年第七屆全運會開始取消了中國式摔跤比賽。可以說中國式摔跤是我們現在能見到的真實古代武術的一個縮影。
2.孫氏武學與摔跤
孫祿堂的家鄉河北保定就是著名的摔跤城市。現在的河北定興縣、望都縣、順平縣都屬於保定地區。孫祿堂當時在河北定興傳授武藝時,還有他與當地摔跤高手比武的記載。孫祿堂的八卦掌學自程廷華。程廷華,生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卒於1900年8月14日,河北省深縣程家村人,是八卦掌重要的傳人之一。他自幼入京學徒,藝成後於北京崇文門外花市上四條火神廟旁開一眼鏡鋪,以經營眼鏡為業,江湖人稱「眼鏡程」。他弱冠時善摔跤,二十八歲經舉薦,投身拜師於董海川先生門下,後不僅深得轉掌精髓,且功力深厚。他將從小習得的摔跤等技藝有機地融入八卦掌中,根據自己的實踐和感悟不斷充實完善,逐步形成了風格獨特的程派八卦掌,亦稱北京"南城派"八卦掌。因為董海川在北京傳藝八卦掌和我們上文提到的中國式摔跤的發展,北京也就成為了八卦掌與中國式摔跤的故鄉。至今北京也有很多擅長八卦與摔跤的高手。例如我的老師北京市中國式摔跤王同慶老師,是國家培養的專業中國式摔跤運動員和難得的優秀教練員,同時他也是北京八卦掌研究會的副會長。他靜心研究八卦,形意與太極,解釋拳理樸實平和,語言簡練,並親自與學員互相示範。王教練訓練七八歲的小朋友,也親自與之纏鬥,並鼓勵小朋友靈活變化,甚至最後將教練員摔倒。其認真傳道受業之精神,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式摔跤的很多訓練方法和傳統武術非常接近。例如我們孫氏武學中形意的龍形,太極的剪子步,八卦的背步,在中國式摔跤中都是最基本的訓練步法。再比如中國式摔跤的技法「切」或者「腦切子」在形意八卦太極等很多武術裡都類似上切、下絆的技法。
中國式摔跤是中國武術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武術自古就講「打、拿、跌」。摔法在各門武術中都是重要的技法。民國時的國術館大都設有摔跤科。孫祿堂《八卦拳學》中提到八卦掌中內藏七十二暗腿,很多暗腿的用法都可以在中國式摔跤中找到。孫氏八卦掌中坎卦蛇形掌,就是八卦掌中的順勢掌,這也是中國式摔跤練習的基本步法,稱為「腦後摘盔」如下面附圖。形意拳的三體式同時也是中國式摔跤的重要基本式之一,尤其孫氏形意的劈拳等很多步法,如外擺腳錯綜八字前進,在中國式摔跤中都有相同的訓練步法。孫氏太極的三通背就含有摔法(見下圖),另外太極的推手訓練更是和摔法直接相連,因此很多太極高手也擅長摔法,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左圖為孫氏八卦掌中坎卦蛇形掌,這也是中國式摔跤練習的基本步法稱為「腦後摘盔」。右圖為孫氏太極三通背。
如今在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管理中心中國式摔跤推廣委員會的領導下,經過各方人士積極奔走,努力籌備,國內頂級搏擊賽事崑崙決已經開始組織中國式摔跤比賽,同時2021年的全運會也將恢復中國式摔跤比賽。這對武術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在此也祝願孫氏武學發揚光大!
直播學習:孫氏太極拳
快手直播,快手號:xuexitaiji
周一至周日:晚上8點,孫氏太極拳教學
如果你想學習孫氏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