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雍容蘊藉,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

2021-01-09 品詩賞詞

歐陽修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不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算是蘇軾的恩師。讀者朋友都熟悉他的散文《醉翁亭記》,以及著名的說理文章《賣油翁》。

歐陽修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常懷青雲之志。不過北宋那些有才華的士大夫,沒有幾個仕途順利,他也曾多次被貶。歐公也經常借他的作品排遣心中鬱悶,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雍容蘊藉,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北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這首詞的大意是:南郊園林、遊春踏青,春風和暖、馬兒嘶鳴。青梅如豆、嫩柳似眉,春日漸長、春光明媚,蝴蝶飛得多麼輕盈、佳人的心兒卻如此惆悵。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鄰家卻已放下窗簾。她蕩罷鞦韆,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與她相伴的唯有梁上雙燕。

這是歐陽修描寫一位少婦懷人念遠的詞作,芳春過半、時值黃昏,女主人公踏青遊賞,戲罷鞦韆。這本是一幅非常美好而又溫馨的畫面,可是作者其實正是用樂景襯託悲愁,通過生動地描寫閨閣深居之感受,抒發女子的愁怨,讀來宛如親歷。

上片描繪女主人公在南園所見,「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青芳草、悠悠白雲,風和日麗、人歡馬嘶,多麼令人開懷的場面。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既是播種的季節,也是青年男女相戀的最好季節。

看見春情萌動、愛意傳遞,女子的心中多麼希望身邊也有人相伴,可是她剛有這個念頭,就趕緊離開人群,生怕眼眶中的淚水被人看見。

接下來的兩句極其精彩,詞人沒有一句描寫佳人的神情和外貌,更沒有心理分析,只是用「青梅如豆柳如眉」這7個字,就暗示出好景易逝、時光空流;而「日長蝴蝶飛」,更含蓄地表達出女子盼望離人歸來,可以朝夕相伴、卿卿我我。如今暮春將至、花好月圓,卻孤單寂寞,心中如何不幽怨難捱!

下片轉而描寫女子失落的狀態,「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不一會兒,夕陽西下、暮色來臨,露上嬌花凝珠如淚,草鎖輕煙,更顯春氣低迷。佳人忽然看見鄰戶人家早已重幃深下,才知天時已晚,不禁一聲長嘆。

花覺其露重欲滴,草見其煙伏不浮,正彰顯出怨婦極靜之心境。歐陽修不愧為大才子,短短三句話,既描寫出安靜的氛圍,又抒發出女子心中的孤寂之情。

最後兩句更是虛實相映,「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佳人戲罷鞦韆,只覺得慵困,便解衣小憩;而畫堂中忽有雙燕,仿佛也是春遊方罷,相繼歸來。

前一句是虛寫,後一句又以燕襯人,她痴坐無緒,返至屋中點燈,不過依然還是一個人獨對燈影。回憶那些美好的過往,真是不堪憶共剪燭花之情,不如早點睡去,或許可以在夢中與離人相會。

縱觀歐陽修的這首詞,情景交融、雍容蘊藉,所寫景物眾多,更令人目不暇接。作者在上闕寫踏青,描繪春景,「青梅如豆柳如眉」,頗能把握早春特徵。下闕寫美人晝寢,花重草密,是蕩鞦韆之地;白日垂簾,是晝寢的準備。鞦韆慵困,是晝寢之因;雙燕棲梁,是寫她的孤寂。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

相關焦點

  • 歐陽修最牛婉約詞,開篇創宋詞經典,李清照仿寫一首,卻不及萬一
    作為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才華文筆自不用說,無論詩詞還是文章,都堪稱一流水平。但是我要說,在歐陽修的諸多佳作中,我們最不能錯過的是他的婉約詞巔峰之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 歐陽修的一首閨怨詞,讓李清照自嘆不如,欣賞效仿
    歐陽修寫過一首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被後世認為是閨怨詞中的千古佳作。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歐陽修傳世書法蘇軾第三次來到平山堂的時候,歐陽修早已去世,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歐陽修當年的親書手跡,其中就有一首《朝中措》的詞: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這首詞有一條小序「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原來劉原甫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學者劉敞,他是歐陽修的好友。嘉祐元年(1056)劉敞出守揚州,當時在京城汴梁的歐陽修為劉敞餞行。此時歐陽修回憶起自己揚州工作的經歷,寫下了這首送別詞《朝中措》,對劉敞的揚州之行寄予厚望。劉敞到任後登臨平山堂,想起平山堂的的創建人、他的好友歐陽修,就將歐陽修的這首餞行詞刻在了平山堂的牆壁上。
  • 宋詞欣賞——歐陽修的一首採桑子
    這首詞是歐陽修晚年歸隱潁州(安徽)後,所寫的十首採桑子中的第四首,在當地有潁河和泉河交匯出,有一個天然的大湖,被當地人稱為西湖,絕不是杭州的西湖。這個西湖景色非常優美,歐陽修經常在這裡遊覽,而留戀忘返,這裡是早年歐陽修仕途不順時被貶謫此地做官的地方,對此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因而晚年在此地歸隱。
  • 歐陽修描寫很唯美的一首詞,字字珠璣,妙筆生花,令人拍案叫絕!
    比如先秦的時候有一句唯美的詩詞流傳,可惜原作者已經不知道是誰了,但至今大家都記得這句唯美的詩句,如先秦·佚名《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句可謂是寫出了很多人對山上樹木有枝丫的羨慕,而我們心裡想著的人,那人卻不知道。
  • 歐陽修很冷門的一首詞,最後3句卻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北宋詞人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來一起感受下古代文人是如何在詩詞中表達對朋友的深情厚誼的。首先,這首詞是歐陽修與朋友梅堯臣在洛陽城東舊地重遊時有感而作,也就是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春。所以詞中傷春惜別,抒發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表現出詞人對友情的珍惜。
  • 原以為歐陽修是個糟老頭子,看完《清平樂》才知道他是個老司機!
    不過咖妃發現,只要一出現歐陽修、晏殊等文人,不少的網友就會在彈幕狂刷,別再作詩了,背不過來了!細細一想,原來這幾位全都是咱們課本中見過的人。不過這歐陽修一出現,不少觀眾就蒙了,印象中老覺得他是個「糟老頭子」,沒想到居然是個文質彬彬的小帥哥,還是個喜歡開車的小帥哥。劇中第四集提到歐陽修的時候,劉娥和臣子都會說他是愛寫「小黃詞」之人。
  • 歐陽修很深情的一首詞,短短8句細膩而美好,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北宋一代有名的文壇宗師歐陽修,他是當時的宰相,是文人的領袖,有一群同樣地位尊貴,才華橫溢的知己,喜歡提攜後輩,他的一些思想被蘇軾繼承且發揚光大,成就了北宋文學的巔峰。歐陽修在歷史中給人留下的印象並不刻板,不是那種腐儒一般的文人,而帶有著一種通透,接地氣的感覺,讀他的「環滁皆山也」就可見其大概。而他的少年時期,也並沒有什麼神異的跡象預示著他將主宰北宋文壇幾十年。少年的歐陽修和我們一樣,沉浸在對愛情的渴望中。
  • 這是歐陽修的一首豔詞,直接讓他身敗名裂,數百年來爭論不休
    最近《清平樂》熱播,每日跟隨電視播放,小佛手賤跑去看後面的預告,不由得為歐陽修捏了一把汗——宋仁宗寵愛的張娘子恨上了歐陽修,並計劃從歐陽修的豔詞上找錯誤,以此來構陷歐陽修。歷史上真實的歐陽修的確栽倒在一首豔詞上。
  • 歐陽修最深情的一首詞,寫盡世間相思,美到令人心碎
    一向豁達的歐陽修竟然將目光和思緒注視到深深庭院,頗讓人費解。所以有人質疑這首詞並非歐陽修的作品,因為歐陽修的詞和散文都帶著樂觀色彩,而這首明顯沒有。歐陽修曾先後三次被貶,但每次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因為被貶,歐陽修得以進入滁州,並在那裡贏得名聲,寫下著名的《醉翁亭記》。那段時間,他的文章、詩詞都充滿了樂觀,沒有因為被貶而滿腹牢騷。
  • 春分時節讀詩詞:歐陽修的一首《踏莎行》,感受不一樣的美!
    筆者在這裡依舊為大家推薦北宋詞人歐陽修的詞,我個人是非常喜歡歐陽修,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期的文壇領袖,他的存在使得宋詞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他的詞也是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抒情,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無限的深情,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美,還有他對於愛情的堅守,這也正是他的作品之所以會打動我們的原因。
  • 再次被貶出京,範仲淹對著歐陽修寫了一首詞,盡顯普通人牢騷本色
    不誇張地說,範仲淹除了一腔政治抱負,無絲毫貪圖安逸的享樂之舉。公元1044年,範仲淹帶領新政改革,意欲精減官職,使百官清廉,減少朝廷負累。誰知此番改革卻是動了太多人盤中的蛋糕,藉機阻止範仲淹的聲音此起彼伏,以至於新政實施不到一年,便被叫停,範仲淹也面臨再次被貶黜的境遇。
  • 歐陽修的一首漁家傲,生動活潑,真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幼年時家境貧寒,4歲時父親去世,靠母親教養成人。他24歲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歐陽修才華出眾,不像韓愈喜歡使用奇崛晦澀的字句,他的作品平易自然,並成功地開創了自己的文學之路。下面分享歐陽修的一首漁家傲,生動活潑,真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 蘇軾和韻歐陽修的詞,是作繭自縛?還是難能可貴?
    歐陽修與蘇軾兩人淵源可不淺,早期有知遇之恩,師生之誼,後來又政見相投,詩酒歡會,同時兩人都曾在潁州做官。四十三年後,也就是1091年,五十六歲的蘇軾來到潁州做知州,和韻了這一首詞。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 歐陽修的打情罵俏詞,他的死忠粉稱:他不可能寫這詞,是仇人冒名
    從柳永的遭遇上我們或許會認為,當時的文人墨客對於這種通俗豔麗的文字多有不喜。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我們從歐陽修的一首情詞中可以一窺這一問題的答案。 按理來說女子做了好些年刺繡女紅,不應該不知道「鴛鴦」二字怎麼寫,但是為什麼詞人會描繪這一場景呢?其實這正是為了表明這對新婚夫婦之間的真摯感情,流露出新娘想要與丈夫永遠相愛、情同鴛鴦的美好願望。
  • 歐陽修這一首詞,寥寥數語,寫盡離愁別恨,讓人魂銷腸斷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醉翁亭記》,給人們留下了一句雋永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流傳千古。他的文風流暢自然,古樸清新,在大宋時代,引領一時風氣。歐陽修寫離愁,雖也有些婉約,卻一洗花間詞的金玉之綴,讓人讀來如清溪細流,悠悠相思,無盡心愁。歐陽修這一首詞,寥寥數語,寫盡離愁別恨,讓人魂銷腸斷。詞曰: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浪漫的愛情,美得讓人浮想聯翩
    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
  • 歐陽修很經典的一首離別詞,暗含人生哲理,中間14字如今家喻戶曉
    自歐陽修傳到蘇軾,基本可以稱為北宋文壇的鼎盛時期。歐陽修在詩、文、詞上都有著不小的文學成就,並且對後輩起到了引導和榜樣的作用,其中以古文的成就最為突出,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又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見後人對他文章的稱頌。
  • 歐陽修很唯美的一首詞,描寫了女子畫眉的樣子,美得讓人心醉
    天生麗質的女子,不需要用濃妝豔抹,只要簡單的修飾便是清麗美好,惹人憐愛。從古至今,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妝容,從頭髮到嘴唇,和現代一樣,都有不同的化妝技巧。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畫眉就變成了一種風尚,在不同的時光鏡像中描摹出不同年代的美麗。唐代朱慶餘寫過一首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對新婚夫妻幸福甜蜜的生動畫面。
  •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他的《自詠》詩中寫道:「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而到了宋神宗元豐二年,42歲的蘇東坡三過平山堂,瞻仰先師歐陽修手跡,心生感慨,寫下了《西江月·平山堂》一詞。《西江月·平山堂》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