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不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算是蘇軾的恩師。讀者朋友都熟悉他的散文《醉翁亭記》,以及著名的說理文章《賣油翁》。
歐陽修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常懷青雲之志。不過北宋那些有才華的士大夫,沒有幾個仕途順利,他也曾多次被貶。歐公也經常借他的作品排遣心中鬱悶,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阮郎歸,雍容蘊藉,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北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這首詞的大意是:南郊園林、遊春踏青,春風和暖、馬兒嘶鳴。青梅如豆、嫩柳似眉,春日漸長、春光明媚,蝴蝶飛得多麼輕盈、佳人的心兒卻如此惆悵。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鄰家卻已放下窗簾。她蕩罷鞦韆,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與她相伴的唯有梁上雙燕。
這是歐陽修描寫一位少婦懷人念遠的詞作,芳春過半、時值黃昏,女主人公踏青遊賞,戲罷鞦韆。這本是一幅非常美好而又溫馨的畫面,可是作者其實正是用樂景襯託悲愁,通過生動地描寫閨閣深居之感受,抒發女子的愁怨,讀來宛如親歷。
上片描繪女主人公在南園所見,「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青芳草、悠悠白雲,風和日麗、人歡馬嘶,多麼令人開懷的場面。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既是播種的季節,也是青年男女相戀的最好季節。
看見春情萌動、愛意傳遞,女子的心中多麼希望身邊也有人相伴,可是她剛有這個念頭,就趕緊離開人群,生怕眼眶中的淚水被人看見。
接下來的兩句極其精彩,詞人沒有一句描寫佳人的神情和外貌,更沒有心理分析,只是用「青梅如豆柳如眉」這7個字,就暗示出好景易逝、時光空流;而「日長蝴蝶飛」,更含蓄地表達出女子盼望離人歸來,可以朝夕相伴、卿卿我我。如今暮春將至、花好月圓,卻孤單寂寞,心中如何不幽怨難捱!
下片轉而描寫女子失落的狀態,「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不一會兒,夕陽西下、暮色來臨,露上嬌花凝珠如淚,草鎖輕煙,更顯春氣低迷。佳人忽然看見鄰戶人家早已重幃深下,才知天時已晚,不禁一聲長嘆。
花覺其露重欲滴,草見其煙伏不浮,正彰顯出怨婦極靜之心境。歐陽修不愧為大才子,短短三句話,既描寫出安靜的氛圍,又抒發出女子心中的孤寂之情。
最後兩句更是虛實相映,「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佳人戲罷鞦韆,只覺得慵困,便解衣小憩;而畫堂中忽有雙燕,仿佛也是春遊方罷,相繼歸來。
前一句是虛寫,後一句又以燕襯人,她痴坐無緒,返至屋中點燈,不過依然還是一個人獨對燈影。回憶那些美好的過往,真是不堪憶共剪燭花之情,不如早點睡去,或許可以在夢中與離人相會。
縱觀歐陽修的這首詞,情景交融、雍容蘊藉,所寫景物眾多,更令人目不暇接。作者在上闕寫踏青,描繪春景,「青梅如豆柳如眉」,頗能把握早春特徵。下闕寫美人晝寢,花重草密,是蕩鞦韆之地;白日垂簾,是晝寢的準備。鞦韆慵困,是晝寢之因;雙燕棲梁,是寫她的孤寂。全詞不著歡愁,而歡愁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