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這幾首詩裡,有見景生情,有對人生感悟

2020-12-16 詩詞洞見人生

《回鄉偶書其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從小離開家鄉,到老了回到家鄉,雖然方言仍沒變,但頭髮已經白了。小時候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我就想,這個老爺爺一定很後悔年少離家吧,如今年已半百,回到這個生養的地方,心中應該有很多愧疚。想到這裡,小小年紀的我就決定,長大以後工作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詠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讀到這句詩時,我腦海中立即浮現了小學語文老師拿著課本站在講臺上的畫面,那時候老師翻譯這句話時說,這句詩寫得很妙,詩人把春風比做剪刀,春風來了,柳樹就被剪成了細細的葉子。通過老師怎麼一說,我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同時也心中暗暗讚嘆詩人這句寫的很好。

《回鄉偶書其二》: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只有這門前的湖水被春風吹起時的碧波還和幾十年前一樣。根據題目知道詩人的這首詩是回鄉後寫的,此時詩人的心裡百感交集,周圍的景色未變,而自己已經年老。

《相和歌辭·採蓮曲》: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採芰荷。

不要說春天過去群花凋零,還有人在中流採荷花呢。「芳菲」在人間四月芳菲盡中出現過,而「薺荷」在屈原寫的離騷中出現過,即「制芰荷以為衣兮」。

《踏莎行·楊柳回塘》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這句是寫荷花的詩,荷花當年不願在春天開放,但卻白白在秋天枯萎了。將荷花比喻成女子,將本來荷花夏天開放,秋天枯萎的自然現象以擬人的方式寫出來。

相關焦點

  • 賀知章的兩首詩,道盡了遊子的心酸……
    隨著閱歷的增長,人生的豐富,才慢慢體會到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裡飽含的人生哲理,再讀這些詩句,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只覺得這些平實的句子直擊人心,感覺再沒有這些字句貼切了,自己無法訴說感受,被詩人的妙筆娓娓道來。近期回鄉讓我想起了賀知章的兩首詩,字字不帶辛酸,讀來卻字字辛酸。
  • 《詩狂賀知章》開機 重現詩人賀知章波瀾人生
    7月15日,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系列文藝作品
  •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詩狂賀知章》今天在賀知章...
    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賀知章所作的《回鄉偶書》可謂膾炙人口,你可知道他離與回的故鄉是哪裡嗎?杭州市蕭山區蜀山街道知章村。今天上午,《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在知章村文化禮堂開拍。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賀知章《詠柳》
    《詠柳》是唐朝詩人賀知章844年寫作於浙江蕭山。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一切都像是一場大夢,夢裡極盡繁華,而賀知章就這麼糊塗醉了一輩子,然後一不小心活過了整個盛唐。賀知章肖像從秦漢,到清民,中國歷史上生活在最好的年代,又長壽的文學家或詩人,能和賀知章相媲美的沒有幾個。
  • 86歲的賀知章寫下的這首詩,僅短短4句,千年來卻打動了無數人!
    在以往的詩句中我們就曾經為大家介紹過多首關於離別的詩詞。與好友告別、與愛人離別、悼念故人等詩都會令人讀後悵然無比。但是有一類詩在某些時候比這樣的悵然更加悲痛——背井離鄉。詩人的感情往往都是比較細膩的,他們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在經歷過坎坷後為我們留下來數以萬計的名篇佳作。
  • 李白初見賀知章,送上第一首詩並非《蜀道難》,而是這首「歪詩」
    然而,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序》中記載,李白初遇賀知章時,獻上的第一首詩並非《蜀道難》,而是《烏棲曲》: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 賀知章最經典的一首詩,成功擊敗《詠柳》,入選《唐詩三百首》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詩三百首》在歷代唐詩選本中的經典地位和傳播之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文人蘅塘退士孫洙所選編的唐詩讀本。孫洙曾當過教喻之職,也就是負責一縣教化教育工作的「教育局長」。
  • 賀知章故裡杭州蕭山開拍《詩狂賀知章》復興唐詩之路
    央廣網杭州7月16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曲行森 錢子俊)「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7月15日,「知章故裡」、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杭州蕭山蜀山街道迎來《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攝製組。
  • 賀知章:初心永終守,山河念故人
    事實上,賀知章流傳下來的詩的確不多,有記載的也僅有二十首左右,但他逢酒必詩,活了86歲高壽,一生應該寫過不少作品,但之於他而言,或許酒才是正事,寫詩只是助興罷了。 長安城都知道賀監好飲酒,無酒的賀知章不足以稱之為一個合格的「酒蒙子」。酒對於他來說,既是俠客手中的利劍,又是文人手中的筆,但凡有酒,賀監就不再是那個慈眉善目的老人,而是詩情萬丈的「四明狂客」。
  • 《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在杭州蕭山知章村開拍
    這首耳熟能詳的詩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流傳千古的佳作。賀知章是浙東唐詩之路上最重要的本土詩人。據歷史記載,賀知章出生于越州永興,即今天的杭州蕭山。7月15日,跨越千年,鄉音無改,「賀知章」回到了家鄉——《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開機儀式在「知章故裡」、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杭州蕭山蜀山街道舉行。
  • 《回鄉偶書二首》,這組流傳千古的名詩,是賀知章落葉歸根的情懷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86歲高齡的時候,還寫了一組流傳千年的經典詩歌,也就是《回鄉偶書二首》,其一還是無數人小時候的啟蒙唐詩。可見哪怕人都老得精神恍惚了,也不能阻擋一個詩人對詩歌的熱情,更不能阻擋他源源不斷的才思。賀知章寫完這組詩不久之後,就去世了,足見當時的他有多蒼老了。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墨魂》賀知章聯詩題庫有哪些 賀知章聯詩匯總介紹
    導 讀 墨魂遊戲中的玩家有一些選擇了賀知章,那麼下面小編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賀知章聯詩題庫分享給大家吧,一起來看下具體內容
  • 賀知章最知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春天的盎然美景,成功入圍全唐詩
    如他的那首《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寫出了多少男兒的豪放之情!就連詩聖杜甫也不免拜在李白身前,成為了李白最真誠的粉絲和兄弟。即便是李白的粉絲,杜甫的名篇也足可以甩其他詩人幾條街了,來看看他的代表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 佛家說人生有七苦,都被詩人寫在這7首詩裡了
    他把這種種靈魂深處種種痛苦都寫在這首詩裡,實際上也是在感慨這個王朝已經如同他一樣衰老多病,如同瑟瑟秋風中黃葉,馬上就要凋零了吧。死:《夢微之》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是840年,他已經年逾古稀,而元稹已經逝世快十年了,就連元稹的兒子阿衛和女婿韓郎都已經去世了。白居易回憶起昔日的故人,如今陰陽相隔,除了在夢中再無相會之日,這種徹骨之痛,讓白居易寫下了這首催人淚下的詩句。
  • 賀知章最不為人一首詩,清麗優雅,說盡故鄉美,讀完令人陶醉其中
    說道古代詩人、說道狂,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李白,或許是李白的名聲太過於響亮,竟以至於賀知章的狂卻時常被人們忘卻。但是要知道,他畢竟是被稱之為"四明狂客"的,雖沒有李白那般有個性,但是在唐朝時期,卻絕對是一位數一數二的厲害角色。
  • 賀知章 回鄉偶書 二首
    賀知章 回鄉偶書 二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同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賀知章在別墅寫的詩,極為有趣,短短5句盡展豪放不羈,太經典了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最然我們都知曉賀知章在歷史上的赫赫聲名,知曉他曾經做出過許多經典的詩作,然而這些作品卻在漫長的歷史中消失不見,現如今我們能夠找到的詩也就只有19而已,這真的是太可惜了。所以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首他的詩,這首詩雖然比較冷門,但是卻寫得十分經典有趣。
  • 不同季節皆有別樣感悟
    不同季節皆有別樣感悟文人墨客是古代社會中非常重要的群體之一。他們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學識,以及比較獨立的思想和觀念。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讀書人,在「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科舉考試的經歷。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只有進士及第併入仕為官,才能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 高適的這首詩僅有4句,卻能感悟人間最真摯的友誼,值得一讀再讀
    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我們常常會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然而「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雖然人生難得知己,但我們卻可以將自己的心靈穿越歷史的長河,去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找尋知己的足跡。首先,《別董大·其一》作為一首送別詩,顯然與很多悽清纏綿、低回流連的作品不同,它表現的是一種激昂慷慨、發自肺腑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中,包含了詩人對於知己的真摯情誼,甚至是對於未來生活的堅強信念。可能這首詩讀來不如其他作品感人至深,但是卻能在僅有的四句詩中,感悟到人間最真摯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