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病逝後,號稱臥龍的諸葛亮為何總打敗仗?姜維一語中的!

2020-12-14 蜜罐先生

水鏡先生說得好:「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三國裡劉備可是把諸葛亮和龐統都收入麾下了,一龍一鳳,不亦樂乎。劉備死前諸葛亮輔佐得盡心竭力,勝仗可是一個接一個,大有奪取天下之意。但劉備死後,蜀國打仗卻不盡人意。莫非水鏡先生說錯了?還是像坊間傳言那樣諸葛亮的魂跟著劉備的死走了?

水鏡先生沒說錯,諸葛亮確實有輔佐君主收取天下的才幹。坊間說的諸葛亮魂兒沒了也是被神化虛化了許多,臥龍後面的節節敗退其實是另有原因的。諸葛亮的才幹是一直都在的,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戰術,讓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紛紛背魏歸漢,關中大為震動。

第二次北伐在不利條件下又打了一個漂亮的後衛戰,斬殺了追擊蜀軍的魏國將軍王雙。之後戰爭中,諸葛亮又頻出奇招,司馬懿見他都嚇得不出城門。百姓中都流傳著:「死諸葛嚇走了生仲達。」此外,運輸糧食的木牛流馬等也聞名於世。蜀軍的陣容整肅號令嚴明也是出了名的。

連後來司馬懿巡查諸葛亮的行軍營壘,還嘆服地說:「這人真是天下的奇才!」。可見,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得並沒有錯。諸葛亮並沒有江郎才盡,反而在北伐中才華凸顯。那麼,這樣的諸葛亮在劉備病逝後為何總打敗仗呢?

除了公元228年春的第一次北伐諸葛亮不聽劉備言重用馬稷導致失利外,史書記載接下來的第二次到第五次北伐失敗皆是因為糧盡撤軍。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可以不計,誰還沒有一次看錯人的時候。但是接下來幾次戰爭撤軍都是因為沒有糧食。沒了糧食供應,再好的軍隊也支撐不住。將領小兵們吃不飽自然沒力氣揮槍弄棒,即使他諸葛亮有再大的能力有再多的計策也是無能為力。

這不是諸葛亮本人的問題,敗仗間接反映了蜀國君主有多麼不重視北伐的戰爭。劉禪這位扶不起的主兒不僅無心於國事,更把諸葛亮的興復漢室盡心輔佐當成兒戲甚至認為其有謀反之意。可憐了諸葛亮還痛哭流涕寫出《出師表》對劉禪抱有一絲改過的期待。即使諸葛亮有著通天本領,但面對不思進取不幹正事的上級也表示帶不動啊。

對於多次以失敗告終的北伐戰爭,姜維在最後的節節失利中一句話點明了。在司馬懿的猛烈進攻和劉禪的樂不思蜀的情況下,即使是繼承了諸葛亮衣缽的姜維也無奈嘆道:「天意如此!」天意降了個不理朝事的劉禪,在蜀漢經濟人口並不富裕充足的條件下還不思進取。諸葛亮和姜維就只好盡人意,聽天命吧!

相關焦點

  •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一直吃敗仗?姜維死前終於說出了實情!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一直吃敗仗?姜維死前終於說出了實情!關於三國時期歷史與演義中爭論最多的英雄人物,諸葛亮一定能算一位。以劉備的駕崩為界限,我們把諸葛亮的一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劉備生前,第二部分是劉備死後。這樣區分,你會驚奇的發現,諸葛亮的前半生,戰績很好看,屢戰屢勝。但是到了後半段以蜀為據點的很多戰役都是無功而返甚至敗績連連,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諸葛亮在劉備走了以後的數次失敗。
  • 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姜維是幼麒,而司馬懿的稱號是啥?
    例如,魏國曹操最推崇的謀士就是郭嘉了,郭嘉雖然年輕,但是他的計謀確實是天下無雙,吳國的孫權最欣賞的謀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僅相貌堂堂,而且才華橫溢,而蜀國的劉備更是運氣很好,水鏡先生筆下的四大謀士三個都在他的手下,他們分別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幼麒姜維,和冢虎司馬懿。
  • 臥龍、冢虎、鳳雛、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3個為何仍贏不了
    傳說中,劉備在著手締造蜀漢時,遇到了一個隱士,即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對他說「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道家隱士,精通奇門兵法,學識淵博有知人之明,劉備聽了他的建議後,一直牢記於心。
  • 為何劉備死後,諸葛亮打仗就少有全勝?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諸葛亮,作為一位能臣,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出將入相,實在是難得的全才。不過很多人還是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何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雖然多次有所斬獲,卻很難獲得全勝呢?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即安天下!劉備得其三,為何仍失敗?
    對於三國的局勢,水鏡先生有過這樣預言「漢末將有四大名士,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我們看過《三國》的都知道,劉備一生得了其中的三個名士,為何還是沒有得天下,只是三足鼎立而已呢? 劉備得到的第一位名士就是「臥龍」諸葛。
  • 諸葛亮失去主公劉備後,就難以抵抗外敵了嗎?姜維說出了真相
    正如三國演義裡寫的空城計,可是歷史並沒這個事件,或許是羅貫中先生為了更豐富諸葛亮這個人物的聰明才智才加的一個橋段。那讓我們回顧歷史,看看諸葛亮是以多大的才能去輔助蜀漢主公劉備的?史實中記載著的三顧茅廬是真實存在的,蜀漢劉備聞見道上有位名叫臥龍先生才智過人,於是三次來到諸葛亮的住所想請他輔助自己,一起共謀大業。
  • 號稱臥龍的諸葛亮,為何三顧茅廬的是劉備,而不是曹操和孫權呢?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被譽為一段佳話,充分展示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同樣的也說明,諸葛亮恃才自傲、寄貨可居,不願意隨隨便便的就把自己給賣了。自稱臥龍,又常以管仲、樂毅自居,不是一般人還真不敢這麼稱呼自己。
  • 三國當中號稱臥龍,鳳雛,冢虎,幼麒的4人,到底誰更勝一籌?
    臥龍和鳳雛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司馬徽的那句得臥龍鳳雛其一可安天下的話,但是冢虎和幼麒很多人不知道。臥龍是諸葛亮的道號,是蜀漢最早的丞相,一生功勳卓著,為劉備和劉禪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臣之心歷來都受到了統治階層以及知識分子的追捧,用大詩人杜甫的話說諸葛大名垂宇宙,其號稱臥龍的道號怎麼能不知道呢?
  • 鳳雛安天下,臥龍定江山。若輔佐劉備的是龐統,蜀漢鬥得過曹魏嗎
    三國中,「鳳雛臥龍得一人便可安天下」,然而鳳雛龐統身死落鳳坡,臥龍諸葛孔明病逝五丈原,蜀漢二世而亡。究其原因,無非是蜀漢後期策略不得當和人才的流失。如果支撐蜀漢的領導者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蜀漢後期能夠崛起嗎?小喵將從優勢劣勢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 臥龍鳳雛怎麼來的?為何鳳雛龐統成就不如諸葛亮?
    臥龍鳳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我說的當然不是下面這兩位,而是正兒八經三國裡的人物。前兩天我問朋友你知道三國裡臥龍鳳雛不,他說臥龍是諸葛亮,鳳雛是周瑜。也有人以為臥龍鳳雛這兩個名頭是水鏡先生取得。龐德公之所以給這兩人宣傳,除了沾親帶故的關係外,自然也是因為這倆人本身也有本事,不然光做宣傳了,別人了解後發現臥龍鳳雛不過如此,那還不當場大罵龐德公。龐統二十來歲的時候就去拜見過司馬微,第一次見面司馬微在桑樹上採桑,龐統就站在樹下,兩人從白天聊到晚上。司馬微得出的結論是龐統乃是荊州翹楚,將來必有大業。
  • 盡得諸葛亮真傳,姜維為何出不了頭?廖化臨死前嘴快,說漏了嘴!
    吃了虧的趙雲,回到營中把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諸葛亮。孔明驚問曰:「此是何人,識吾玄機?」,趙雲道,乃是姜伯約也。於是諸葛亮親自帶人前往天水城,但是諸葛亮這次親自過去亦沒有佔到便宜。到底出了什麼事呢?原來姜維早已將天水城中的兵馬一分為四。姜維道:某引一軍伏於城東,如彼兵到則截之。太守與梁虛、尹賞各引一軍城外埋 伏。
  • 姜維為何會丟失漢中?諸葛亮識人不明,錯把將才當帥才用
    戰略是司馬昭定下的,但進入漢中後的實際戰況卻並沒有如其預想的那樣。諸葛緒智謀不及姜維,丟失了本已佔領的陰平關口,最終成就了鄧艾的偷渡陰平。魏伐蜀之戰姜維鎮守漢中的策略諸葛亮病逝之後,楊儀因私殺了魏延,最終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當年的責任,成了蜀漢的守護神。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定天下,為何劉備得到其三還是敗了
    《三國演義》一書中最受作者羅貫中偏愛的人物非劉備莫屬了,他有著出身正統的家世,有著天下人趨之若鶩的謀士文臣,也有著一群赫赫有名的武將,然而就這樣的他卻沒有在最後的爭奪中取得勝利,反而是第一個滅亡,這樣的結果讓人很是詫異。
  • 魏延踢翻諸葛亮的七星燈,姜維想殺了魏延,卻被諸葛亮制止住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在諸葛亮第六次進行北伐的時候,為了能繼續北伐他就擺了一個七星陣,可遺憾的是這個時候司馬懿來偷營,魏延急忙地衝到了營帳內把七星燈打翻了。這時候姜維看到很生氣想要殺了魏延,但卻被諸葛亮制止了,這是為什麼?
  • 諸葛亮出山前,在臥龍崗修煉哪些本領?沒有寸功,讓劉備垂涎三尺
    諸葛亮出山前,在臥龍崗修煉哪些本領?沒有寸功,讓劉備垂涎三尺在古今聰明人中,諸葛亮能排到前三名。尤其通過羅貫中的神來之筆的描述,這位諸葛先生在歷史上留下「多智近妖」的印象。對於普通人來說,他簡直就是神人。諸葛亮屢屢創造奇蹟,他是怎麼做到的?
  • 街亭之戰後,諸葛亮為何自貶為右將軍,而不是其他職位?
    對於蜀漢來說,大將軍和衛將軍這兩個官職一直空缺,其中,大將軍一職本來是劉備留給關羽的,但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所以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蔣琬才成為蜀漢第一任大將軍。至於衛將軍,也是蜀漢後期才設立的官職,第一任衛將軍是姜維。
  • 諸葛亮青年才俊,為何要娶醜女黃月英為妻?
    劉備沒有碰到他之前蹉跎半生一事無成,諸葛亮成為劉備軍師後用十年時間幫劉備奪荊州、益州和漢中並建立三分天下的蜀漢。劉備死後諸葛亮還繼續輔佐劉禪,為復興漢室作努力。  在這幾年時間裡諸葛亮夜以繼日認真讀書,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問老師,孜孜不倦的精神得到眾多人認可。司馬徽也感嘆諸葛亮見識越來越高,隨即授予他''臥龍''一稱。
  • 諸葛亮外號是臥龍,龐統的外號為鳳雛,那麼司馬懿的外號是什麼?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諡司馬懿為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相比較臥龍鳳雛含恨而終,司馬懿其實是最終的贏家,至於為何如此,其實從他的外號就能看出來,不過說此之前,我們還得先說說臥龍和鳳雛的事跡。臥龍。諸葛玄卒,亮與弟諸葛均躬耕於南陽……所居之地有一岡,名臥龍岡,因自號為臥龍先生。
  • 漢末三國四大神獸,劉備得其三成就帝業,曹操得其一遭到反噬
    司馬懿的命格就是冢虎,這四大神獸中,就數冢虎命格最古怪,如果主強,則忠心耿耿,若主弱,則恐噬主;這也是司馬徽離開司馬家的一個最重要原因。臥龍:諸葛亮從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後,先是赤壁之戰助劉備奪取荊州,後在龐統死後又助劉備平定巴蜀,並北上奪取漢中,完成三分天下的基業,進可攻退可守,奈何劉備伐吳兵敗死於白帝城;後諸葛亮平南蠻之患,北上六出祁山,但奈何終究無力回天,死於五丈原
  • 劉備託孤兩人,為何世人只知諸葛亮而不知李嚴?孔明對李嚴做啥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他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由此可見臥龍鳳雛的能力。 而劉備得以建立蜀漢,並能與吳、魏鼎足於三國,臥龍鳳雛是居功至偉的。雖然鳳雛早早地便在落鳳坡隕落,但諸葛亮還是一個人扛起了整個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