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讓每一個人都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年。在漫長的隔離期間,本來就是手機黨的大四學生小陳,在家葛優躺刷著手機度過二十多天後,突然出現右手無法動彈,口齒不清的狀況,被家人送到醫院經檢查後竟然是急性腦梗死!奇怪了,一個年輕小夥子,生活習慣差,那也不至得腦梗啊!今天,就隨專業醫師一起解開疑問吧!
一、什麼是急性腦梗死?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血供突然中斷後導致的腦組織壞死。通常是由於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血液循環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的腦組織軟化,壞死。多發群體為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飲酒、肥胖的人群。
二、有哪些表現?
1、起病突然,常於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
2、頭暈,眩暈,耳鳴,半身不遂,可以是單個肢體或一側肢體,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並出現吞咽困難,說話不清,噁心,嘔吐等多種情況,嚴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三、臨床檢查
1、頭顱CT
CT掃描是診斷腦梗死較方便、價廉的檢查。它可明確腦組織壞死(即腦梗死)的部位、大小、腦水腫的程度等,對治療有指導意義,但在發病24小時以內常不能發現病灶。此外,CT的不足在於對腦幹、小腦的病灶顯示不良。
2、頭顱磁共振掃描
該檢查可彌補頭顱CT在24小時內不能發現病灶及對某些部位病灶顯示不良的缺陷,尤其是磁共振血管成像尚能顯示較大的閉塞血管。其不足之處在於價格較貴,而且有些患者由於體內有不能取出的金屬物品,如心臟起博器、金屬牙齒、骨折釘等而不能進行此項檢查,限制了它的使用。
3、腦血管造影
該檢查可發現血管狹窄和閉塞的部位,在早期(發病6小時以內)尚可直接將溶栓藥物注入狹窄或閉塞處進行溶栓,缺點是有一定的損傷和併發症。
四.我們怎麼預防呢?
1、科學午睡,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午睡時間不因超過60分鐘,切忌在午飯後立即上床躺下,應休息15分鐘左右後再睡,可以在午飯前或午飯後半小時,喝些溫開水,既可以減少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又可以使大腦得到充足休息。
2、健康飲食,限制主食攝入量,控制體重,少吃動物脂肪和動物內臟,這些食物含有很高的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容易加重動脈硬化,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深海魚類,控制鹽分的攝入,控制總熱量的射入。
3、加強運動,平時要堅持適度的有氧鍛鍊,既能促進心肺功能又促進了血液循環,供給大腦充足的血液和氧。
4、語言交流,語言交流是鍛鍊大腦的體操。
5、作息規律,早睡早起,規律飲食,避免熬夜。
6、定期檢查,管理好血壓,血糖,血脂,儘量控制在正常水平。
7、自我減壓,現在人壓力太大,要強迫自己放鬆下來,工作以外可以爬爬山,觀光公園,約上幾位好友聊聊天,喝喝下午茶,把不痛快都說出來。
【來源:人民網科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