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平安帖》,雖只有4行27字,卻是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2020-12-16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名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要問我國的書法界哪位書法家最為有名氣,很多書法愛好者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的確王羲之的大名在書法界是無人能超越的,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而王羲之一生當中書法代表作非常的多,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喪亂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幅書法作品如今珍藏在了我國的臺北故宮博物館,雖然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但是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所以我們通過唐朝摹本也能間接的也解到王羲之筆法的精妙。

這幅《平安帖》雖然只有4行27個字,但是卻寫出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27個字,王羲之通過這27個字給我們展示了中國書法的精妙之處,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算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呢?那就是要把每個字都寫藝術美,而且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每個字的大小,過渡都要處理得好,而王羲之顯然已經做到了這些,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完美無缺的書法作品,堪稱是書法界的第一國寶。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們看到眼前的這幅《平安帖》以後肯定都被這精妙的筆法所吸引,這樣的字即使看一天也都不膩,很多書法愛好者甚至都會拿出高清相機拍下來回去也要好好研究,因為能親眼欣賞王羲之的《平安帖》真的是機會難得,所以很多書法愛好者都會利用展覽的機會去拍照收藏,回到家裡認真臨摹。

王羲之的《平安帖》為何能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呢?那是因為這幅書法作品寫出了書法藝術美,而且每個字中都寫出了書法的精髓,所以這樣的書法作品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卻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可能有些網友認為《平安帖》也沒有什麼藝術美啊,只是王羲之的名氣大所以這幅書法作品才這麼有名,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只能說明你對中國的書法還是不夠了解,一幅好的書法作品筆法非常的精妙,顯然王羲之的《平安帖》是非常漂亮的,因此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

欣賞完王羲之的《平安帖》以後大家是不是對中國的書法更加的感興趣了呢?如果你也喜歡中國的書法,那不妨每天堅持苦練,只要我們認真臨摹古人的書法作品,我相信你的書法作品也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最後大家對於練習書法有何不同的感想呢?歡迎大家在我們的評論區一起交流互動,讓我們共同學習中國的書法文化,把中國的書法傳承並發揚光大!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我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臺灣,臺北故宮有哪些「鎮館之寶」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說:"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今天就來說說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 兩岸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圖)
    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與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之富舉世公認,典藏品數量近七十萬件,且由於不斷接受捐贈與購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斷增多,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已離任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先生說:「中國之美,美在文化藝術,文化藝術之美,盡在故宮。」  一、西周:毛公鼎
  • 臺北故宮九大鎮館之寶:由蔣介石帶來,圖9讓大陸專家們深感遺憾
    【臺北故宮博物院】據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有藏品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大類。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蔣介石從大陸帶來,國寶級文物數不勝數。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不過在我國的臺北博物館裡有一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雖然只有26個字,但是地位堪比《蘭亭序》!如果你是書法愛好者,肯定也知道臺北博物館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哪一幅書法作品吧?這幅書法作品是《快雪時晴帖》,全長只有23公分,寬不足15公分,雖然整幅書法作品只有28個字,是1600多年前王羲之寫的一封信,便是這幅書法作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非常的高,因此這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快雪時晴帖》也被稱為是臺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我們看到上面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年代的久遠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即使改名換姓也難變其文物及中華文化脈絡的傳承
    在我們中國的寶島——臺灣省就擁有一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齊名、甚至珍藏的歷史文化寶物價值更為厲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大約珍藏有近69萬餘件歷史文物,而它們不只是許許多多中國人心中的國寶
  •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鑑賞
    散氏盤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第三.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 (顏真卿真跡,天下排行第二行書)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元代鮮于樞評此帖為「天下第二行書」。在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原跡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 「鎮館三寶 」價值連城
    臺北故宮博物院現有書畫、玉器、陶瓷及圖書文獻等歷代珍貴文物藏品近七十萬件。近日,新華社記者走進臺北故宮,探訪了那些鎮館之寶。
  • 故宮博物院(臺北)藏品
    晉 西元265-420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部分)晉 西元265-420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部分)Heaven And Earth In Chinese art中國藝術的天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頁數 : 236頁
  • 臺北故宮裡的十大鎮館之寶
    縱28.2釐米,橫72.3釐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顏真卿為自己的侄子寫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為叛軍安祿山所殘殺。這件作品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桀之處增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如此,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採飛,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元代張敬晏題跋云:「以為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
  • 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稀世珍品!
    臺北故宮佔地16公頃,藏品60多萬件。臺北故宮上下四層20餘間展館,5000件左右文物經常展出,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60多萬件藏品中精品無數,國寶級珍品也是數不勝數,下面來看看臺北故宮十大鎮館之寶:西周:毛公鼎
  • 王羲之:淳化閣帖 (上)
    王羲之:蘭亭序  (點擊進入)蘭亭八柱第一 唐 虞世南臨《蘭亭序》  故宮博物院藏蘭亭八柱第二 唐 褚遂良臨《蘭亭序》  故宮博物院藏蘭亭八柱第三 唐 馮承素摹《蘭亭序》  故宮博物院藏蘭亭八柱第四 唐 柳公權書蘭亭詩 故宮博物院藏定武本蘭亭 故宮博物院藏
  • 北京故宮鎮館之寶:十大國寶亮瞎眼
    《藏寶圖》「鎮館之寶」系列第一期,寶圖君就帶您領略北京故宮珍藏的十大國寶。【故宮博物院: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
  • 一件藏於臺北故宮的「書法至寶」,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
    這其中有一幅字,曾經被蔣介石帶到了臺灣,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這件作品就是米芾的《蜀素帖》。米芾的《蜀素帖》在百度百科有過介紹,曾經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能有此殊榮,可見其藝術價值之高。可以說是書法史顏值最高的一幅字了。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雖28字卻珍藏在臺北博物院,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行書作品更是無人能超越,《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所以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王羲之的《蘭亭序》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說到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想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特別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到底寫得有多美吧?今天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不輸《蘭亭序》。
  • 臺北故宮博物館有4件書法作品,件件價值連城,能看一眼也滿足了
    ,說到書法作品,我想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館中的4件書法藏品,件件都是價值連城,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即使看一眼那也非常的滿足。第一幅作品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這書法作品是以行書為主,還有一種楷書的感覺,雖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真跡已經失傳,我們今天看到這的幅書法作品是唐朝時期的摹本,但是摹本也是百分之百的還原了當時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們從這些字跡中也看出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美,而唐朝摹本《快雪時晴帖》也寫出了書法藝術美,雖然只有4行28字,但是其藝術價值也是無價的
  • 國之重寶~~~~兩岸故宮博物院精華!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一、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  書畫之寶《清明上河圖》為故宮書畫代表作品,該畫為張擇端所作,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今開封)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
  • 王羲之《遠宦帖/省別帖》
    《遠宦帖》亦稱《省別帖》,縱24.8釐米,橫21.3釐米,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品,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五通尺牘。草書,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對周撫對家人的問候表示感謝,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況時,對其病重非常擔憂。信中還問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況。《中國書法全集》對《遠宦帖》的書法風格評價為「偏鋒側鋒甚明顯,體勢多有章草意味」。
  • 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是什麼?郭熙《早春圖》為何是鎮館之寶?
    為何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被譽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三寶」,那麼,郭熙的《早春圖》有何魅力?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郭熙的《早春圖》。
  • 發現博物館 臺北故宮之鎮館三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來宋至清歷朝皇帝推崇藝術、廣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萬件,這是一般博物館(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西元前1300-771 亞醜方簋商後期  獸面紋鉞價值連城的極品更是數以千計,如銅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盤;玉器中的翠玉白菜、闢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書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顏真卿、宋徽宗(趙佶)書法手跡;畫卷中的張宏《華子岡圖》;以及中唐至清歷代名家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