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還記得十多年前,在小縣城或小山村打工的人,都以到外地打工為驕傲,一次「廣東打工」就是當時一個時代的記憶。那時候經濟沒有現在發達,市場競爭也沒有那麼激烈,進工廠成了很多人唯一的出路。但現在的情況大不相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看到了更多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己做生意。
然而,企業「用工荒」問題日益突出,為什麼在這麼多人失業的情況下還不招人呢?許多中小企業都面臨著這種尷尬的局面。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存在人員短缺的問題,招聘困難和企業的性質實際上是造成這些企業人員短缺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我國人口過剩依然是一個問題。作為中國負責城市和小城鎮改革與發展的首席經濟學家,李鐵一直專注於加快農村城鎮化。李鐵關於人口過剩的論文也給出了一些原因。李鐵說,中國還有8億農民,人均耕地超過1畝,所以還有很多剩餘人口。
此外,中國將面臨勞動力過剩,因為它將擁有替代勞動力的技能,這是一個長期問題,而非短期問題。技術替代和資本替代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已經被取代,這就排除了許多工作崗位。各國城市化水平越高,創新速度越快,可替代性越強。
李鐵補充說,除了勞動力過剩,中國農村地區還有人口過剩,這是一個嚴重的人口過剩。我國目前農村登記人口8億,人均耕地1畝多,不到2畝。如果我們想和歐美平手,我們就釋放3億到4億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還沒有解決。此外,農民工的有效工作時間達到45歲。與正常退休年齡相比,有15至20年的剩餘勞動力。
雖然從我國勞動力數量來看,它完全可以滿足各種中小企業的需求。然而,目前的勞動力短缺現象只出現在一定的「階段」。比如,我國高級技術工人的缺口是非常大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有2200萬高技術工人的缺口,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高技術工人短缺呢?
這與機械師的工作性質有很大關係。因為今天的技術工人通常被視為「又髒又累」工作,年輕人為了找對象,根本就無心從事這類工作,所以企業想招這樣的熟練工人自然必須依靠老一輩的支持,所以企業用工荒問題自然而然地發生。
另一方面,招工的職位一般都不會是管理層,而是一般的普通崗位,這意味著這些工作的薪水其實很普通,加上許多地區問題和企業福利待遇的差異,導致很多人不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雖然有很多人,但是有匹配方面的問題,這也是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的困境,但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通常很簡單,那就是「薪酬福利」,這樣求職者就會來找你。
所以,一方面是李鐵的「人口過剩」;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用工荒。近年來,類似的矛盾日益嚴重。一些經濟學家談論人口過剩,但我們確實看到了勞動力短缺。近年來,從社會環境中招聘員工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今年的「黑天鵝」活動,招聘更加困難,使本已低迷的就業環境雪上加霜。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年輕人更喜歡找一份相對穩定體面的工作。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在工廠工作很無聊。有時人們喜歡去工廠拿低工資而不是高工資,近年來,工廠的效率不像以前那麼高了。從人口短缺的角度看,中國的勞動力短缺是無法想像的。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嚴重性,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的態度的改變,造成了人口眾多的問題。
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很多大學生也面臨著就業問題。每個群體都有這個問題。這不僅是個人現象,而且是一種極端的社會現象。所以培養專業人才對社會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