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太極拳三階九層訓練方法

2021-02-22 人體結構醫學

楊氏太極拳習練的人不少,知曉其深入系統習練方法的人恐怕不多。鄭曼青(1901—1975)先生是幸運的。鄭先生出生於中醫世家,亦以中醫為業。他因治好了楊澄甫(1883—1936)夫人的疾病,而得楊先生的楊氏太極拳真傳。鄭先生是讀書人,他一邊學,一邊將楊先生所傳授的太極拳訓練方法記錄了下來。筆者於1961年在上海有幸抄得此文。今整理之,以供後學者參考。

楊氏傳統太極拳之訓練方法可分天、地、人三階,每階三層,逐步訓練而成。

  

人階訓練

  

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分三層。

第一層自肩至腕之舒筋法:筋既能舒則自然活血,其法以舒腕為先,肘次之,肩又次之,毫不用力,由柔而漸進,皆以曲中求直,厥形為圓。曲既不宜,直亦不可,有缺陷有凹凸也不可。以舒筋至中指尖為止。此為人階第一層。

第二層自胯至踵之舒筋法:其理同上,其不同者,有輕重虛實之別。足為能載全身重量,與手之舉動輕便異。常人之足從不注意虛實。普通拳家,亦聽便而已。唯練習太極拳者,須將體重付於一足。兩足時互易之,又不許用力。自胯至膝至踵俱要鬆柔。其力量是在足心,而受於地。足要分虛實,手亦如此。其不同者,如右足實,左手要實,為一貫之動,反之亦然。違此道則為雙重。此為人階二層。

第三層自尾閭至頂舒筋法:其理同上。唯脊為多節之主骨。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脊之要柔可見矣。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閭中正,及頂頭懸耳。此為人階三層。

  

地階訓練

  

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分三層。

第一層氣沉丹田:氣沉丹田為鍊氣之初基。丹田位於腹中,臍下一寸三分,近臍而去脊較遠。氣以細長靜慢為主,緩緩吸入丹田,與心相守,稍使逗留,久之漸能宿氣。日積月累,直養無害,末可量也。純任自然,不可有絲毫牽強。初學沉氣不易,其法:肩稍沉,肘稍墜,則氣可引至胃脘,胸微陷(含胸),背微弓,則氣可沉至丹田矣。反此,心驟進即逆上,勢必聳肩掀肺,易出毛病。此為地階一層。

第二層氣達四肢:氣沉丹田之後,似可由心驅遣,便使氣至胯至膝至踵。此即所謂:「聖人之息以踵」。復至肩至肘至腕,四肢關節俱開。然後下可達乎湧泉,上可行乎勞宮,以至於中指尖。即拳論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可以從事矣。此為地階二層。

第三層通三關:越尾閭達泥丸,此謂通三關,亦即河車倒運。然越尾閭為最難。氣沉丹田,待功純火候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過尾閭,不可絲毫勉強,不然便落虛妄而致病。要慎之又慎,須證諸師友為妥。越過尾閭,復衝開夾脊,度玉枕,達泥丸,亦若是。此為入門,則駸駸近乎道矣。延年祛病未事矣。此為地階三層。

  

天階訓練

  

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分三層。

第一層聽勁:何謂聽,又謂能聽,須細審之。勁與力大異。秘傳謂勁由於筋,力由於骨,至哉言乎。近世學者,盲從至死,而終不知勁之為用,可為浩嘆。勁之為勁,氣由於筋致柔,有彈力耳。唯柔乃能與對手粘連相隨,能粘連則我之氣與彼之氣相接觸,欲測其氣之動靜變化,故曰聽。即拳論所謂彼微動,我先動之機。此為天階一層。

第二層懂勁:懂勁與聽勁有其功夫上的深淺精粗之別。彼微動,我可聽而得之。我先動,則懂而後能之。得機得勢在我不在彼,此乃由淺入深矣。至於精粗難言矣。秘傳為彼微動,我聽而知之。然微動易測,未動難知。苟能於未動,聽而知之,其庶乎階及神明矣。曰:無他,氣由於筋脈膜膈。其勁有四:曰防禦、曰潛藏、曰將發、曰撤擊。能收縮骨節曰筋,能循環血液曰脈。膜在肌肉間,裹筋與骨及臟腑皆有之。膈,肝膈也。氣由於筋,不失常態。知其欲防禦,由於脈。知其欲潛藏而生變化,由於膜。將充溢於表。知其將發秘也,由於膈。知其斂氣欲退而撤擊矣。此為懂勁之極致。精矣、至矣。此為天階二層。

第三層階及神明:此難言矣。拳論終之曰,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則無力。無氣則純剛。此言甚奇。似視氣,尤若未足重耶。其實不然。氣能得化境而進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謂無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氣已隨之。氣能運身,不待動心。而神可以挾氣而行,是為神力,亦可謂之神速。學者類多,捨近求遠,不知丹田積氣之妙用。氣尤風與水與雲之類。風與水與雲皆能有積力。於天地之積氣一是。孟子所謂養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則塞乎天地間,即是也。風與水之積力易見,亦易知。唯雲與氣之積力難見,亦難知。有飛機後,始知黑雲中有雷電,觸之必成碎粉,無倖免也。可知矣。至積氣能載天地,更何論矣。神力神速,誠有雷電之意,存乎其間。此之謂階及神明。此為天階三層。

後記:

這是鄭曼青先生的著作裡的內容,先生把拳架的習練過程和方法及人體的結構變化都講明白了,鄭先生是名醫,得楊家拳真傳。

  十年前下南洋尋師毛泰之先生,修習東方柔性正骨,證得太極拳之理原。再下陳家溝求教太極大師陳照森先生,解證東方柔性正骨之奧妙,兩法互參,才有今日之道法愚術。只求拔人疾苦,療人陳痾。無他。

今天把這篇文章轉出來,希望給東方柔性正骨人啟發開思。

相關焦點

  • 楊式太極拳三階九層訓練法
    楊氏太極拳習練的人不少,知曉其深入系統習練的人恐怕不多。鄭曼青(1901----1975)先生是幸運的。鄭先生出生於中醫世家,亦以中醫為業。他因治好了楊澄甫(1883----1936)夫人的疾病,而得楊先生的楊氏太極拳真傳。鄭先生是讀書人,他一邊學,一邊將楊先生所傳授的太極拳訓練方法記錄下來。筆者於1961年在上海有幸抄得此文。今整理之,以供後學者參考。楊氏太極拳之訓練方法可分天、地、人三階,每階三層,逐步訓練而成。人 階 訓 練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分三層。
  • 楊氏太極拳重大利好消息!
    國際楊氏太極拳協會成立於1995年,經過二十多年的沉澱,為傳統楊氏太極拳的教學程序, 星級考評,楊澄甫太極拳中心資格認證,註冊教練的考評制定標準,以及傳統楊氏太極拳發展的標準化、產業化、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 楊氏內功太極拳練習的三步功法
    楊氏內功太極拳練習的三步功法
  • 趙幼斌楊氏太極拳培訓班在渭南舉辦
    趙幼斌老師(右一)領拳作者 盧南8月9日至12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趙幼斌老師應邀來渭南舉辦楊氏太極拳培訓班,旨在積極推廣和普及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加快全民健身體系建設。趙幼斌老師(左三)向學員講解動作要領據了解,此次參加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60餘名拳友。針對學員練拳的實際情況,培訓班以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85式為切入點,按楊氏太極拳的傳承、特點、拳理拳法、基本理論、每一個動作的基本要領循序漸進的進行講解,對習練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重點示範予以糾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 楊氏太極拳內功的三步功法
    也可以把它說成是生物電場;其二、不能認為三者的最終結合落實在力上,這容易形成拙力;其三、更不能把內功訓練的結果看成是對肌肉彈力訓練形成的腿腳功夫,那樣會失去太極拳的真諦,發揮不了內功的作用,最終落入旁門。太極內功在修練過程中包括哪些內容呢:(一)、練內功首先要懂理知法。太極拳近於道,遊於藝它取「易經」之理,名曰「太極」,又循陰陽之道、易變、變易之義為行功走架之法則。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單鞭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傳統楊氏太極拳13式教學
    為滿足廣大傳統楊氏太極拳愛好者的要求,張鑽智老師將充分利用春節放假期間的機會,以簡易套路——傳統楊式太極拳十三式為範本,奉獻給>廣大楊式太極拳痴迷者。13、十字手(接收勢)張鑽智老師傳統楊氏太極拳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右掤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倒攆猴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趙幼斌老師楊氏太極拳85式完整演示
    七歲起隨父趙斌(1906-1999)習拳,趙斌是楊澄甫宗師之侄外孫,為楊氏太極拳第四代親族傳人,一代太極名宿。趙幼斌十六歲開始授拳,傳拳足跡遍及國內、港澳臺地區及二十多個國家,弟子、學生遍布世界各地。趙幼斌是世界太極拳網公布的太極拳十大家族中趙斌家族的掌門人。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捋擠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湯慶章|太極拳的四種勁路
    第一種:肌肉力量(松)太極拳初期拳的訓練方法是抻筋拔骨訓練方法是肌肉力量 「先緊後松」 的局部訓練,勁力是剛柔兼備的「僵柔勁」,勁大力沉,剛柔兼備。但楊氏太極拳專氣致柔,對肌肉的訓練方法與目標是「松」,松而至柔,弱極則剛,乃「剛柔相濟」。 第二種:筋膜力量(順)肌腱筋膜的訓練目標是「順」,訓練方法是立身中正,骨升肉降,大松大軟,步大身沉。
  • 楊氏太極拳一代宗師楊振鐸先生逝世
    楊氏太極拳一代宗師,楊澄甫宗師三子,中國武術九段,武林百傑,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首批專家委員會專家,國際楊氏太極拳協會董事會主席
  •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李希江-2019年收徒
    在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李希江先生的通州拳館,一場太極拳薪火相傳的收徒儀式正在隆重舉行。收徒儀式由李希江先生的入室弟子安洪山律師主持。本次拜師的太極拳弟子共11名,分別是葛貴堂、閔俊、孫東傑、範丹等人,他們都經過了李希江先生的縝密考察和嚴格篩選。
  • 楊氏太極拳24式拳譜及圖解和視頻
    1998年,為紀念鄧小平「太極拳好」題詞20周年,在天安門廣場組織進行了10000人的24式太極拳表演,場面蔚為壯觀。這說明太極拳已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群眾喜愛。目前,國家已將太極拳列為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內容。
  •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任春林及其弟子張曉忠、袁素玲、王宏、許旺
    從2006年開始,任春林先生除了專注研究傳統楊氏太極拳、推手、對練等,注重鑽研楊氏太極拳的體運結合以及拳理拳法,他把國學禪修作為太極禪修的必修課。更注重個人自身的修煉。為了更好的傳承發展好傳統楊氏太極拳事業,他經常深入陽泉城區、礦區、市區、盂縣、平定等三區兩縣積極推廣傳統楊氏太極拳的傳授、規範。
  • 趙幼斌老師「楊氏太極傳黑山」 活動三:首都波德戈裡察的「太極熱」
    趙幼斌楊氏太極拳培訓中心是由趙幼斌先生創立的教學基地,現由趙亮老師擔任中心主任及總教練。本中心是趙幼斌先生、趙亮老師的唯一官方培訓機構,也是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和陝西永年楊式太極拳推廣中心的唯一培訓基地,本中心亦是楊氏太極拳趙斌師門總部所在。趙亮老師推陳出新、科學優化課程,建立了滿足不同層次和需求的教學對象的分級、分類教學體系,他還創立了高效系統、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
  • 王子和一生只做兩件事——推行國語運動、傳承楊氏太極拳!
    1941年,王子和應邀至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有緣拜楊澄甫之徒呂殿臣為師,學習楊家太極拳。1945年王子和與魏建功、何容赴臺成立臺灣國語推行委員會,擔任常務委員兼訓練宣傳組組長,在電臺開設讀音示範廣播,創辦國語日報,倡導臺灣國語運動。他到臺灣後,還向李壽籛學道家靜功法兩年。
  • 楊氏太極拳專場:恢弘大氣,魅力奪人!
    12月19日上午,太極拳七大社區匯演活動——楊氏太極拳專場展演在陳家溝開幕。縣領導孫啟衛、史玉龍、史連更、耿振華出席開幕式。 一曲歡樂喜慶的《好日子》拉開了本次展演的序幕。
  • 楊露禪曾孫、楊氏太極拳第四代嫡傳人楊振鐸逝世
    楊露禪曾孫、楊氏太極拳第四代嫡傳人楊振鐸逝世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07 20:05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