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演變

2020-12-23 中公教師網

西方歷史上首次論述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是古希臘的柏拉圖。他認為外來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將存在於學生身上的潛力吸引出來的過程。「知識的種子存在於每個人的心靈之中,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自己去發現真理,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心靈走向光明,這是完全自然的運動」。自然教育是實現理想國的重要手段。

亞里斯多德在歷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提出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全面發展的教育。

到文藝復興時期,「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明確提出了教育適應自然原則,並且將其作為貫穿整個教育體系的一條根本的指導性原則。誇美紐斯的「自然」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順序。教育的秩序應以自然為鑑,模仿自然,適應自然應從兒童時期開始。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和兒童年齡特徵。教育要適應人的天性,適合人的年齡,使每個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德國教育家康德也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義教育主張。在他看來,人的所有自然稟賦都有待於發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充分發展人的自然稟賦,使人人都成為自身、成為本來的自我並得到自我完善。

盧梭是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其主要著作有《愛彌兒》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為自然教育。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他指出,「教育有三個來源:或來自自然,或來自人,或來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學習利用這種器官和能力發展是人的教育,從周圍事物經驗中獲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在這三種教育中,應該以自然的教育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從於自然的教育,使這三方面教育相互配合併趨於自然的目標,才能使兒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盧梭的自然主義思想對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影響很大:康德的《教育論》一書,其思想精神直承盧梭。書中屢次介紹盧梭的教育思想,其重視兒童青少年身心之養護、發展及其民主主義的教育思想,都是盧梭教育思想的「靈魂」。

裴斯泰洛奇受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但又有所不同。他認為,教育一方面要遵循兒童的天性,但另一方面又要通過教育的作用把人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只有教育才能把人身上的能力發掘出來,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促進人的一切天賦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諧的發展」。他進一步將自然教育思想深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數育心理學化"的口號,使教育適應自然的理論有了新的內涵,開拓了西方教育心理學化運動。

福祿貝爾在其老師裴斯泰洛齊的基礎之上,提出了自己對自然主義教育的見解。他的自然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兒童的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論述教育要適應自然時,自然主要指後者。但是,福祿貝爾並沒有絕對否認強制性、幹預性教育。

「德國師範教育之父「第斯多惠繼承了裴斯泰洛齊和盧梭的思想,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他認為,遵循自然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一切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追求的最高理想和境界。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天性。

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在繼承前輩關於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同時,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他將自然主義思想進一步發展為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提出了新教育的三中心論,即兒童、經驗、活動中心。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演變史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大家在學習教育學的時候,尤其是學習教育學的發展階段這一部分時,經常會遇見一些提出教育思想的人物,今天為大家整理了咱們教育學中常見的教育思想的幾位代表人物。自然主義教育是西方教育發展史上影響重大的教育理論之一。從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誇美紐斯,再到現代教育家杜威,其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程。
  • 詩人高鼎《村居》:從兒童教育的視角,淺析自然主義教育的哲思
    就像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先秦時期老子主張教育應該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往往蘊藏著教育的大智慧,兒童在最本真的自然裡綻放人性的耀眼光芒。「道法自然」—— 自然主義教育的始祖道法自然,老祖宗的造字文化便告訴了我們:「道」由「首」+「之」構成,道就是做事時首先需要知道的東西,不然將會舉步維艱,而「法」就是指效法,遵守。我們應該遵從大自然的規律,以自然為師,在自然中行走、勞動、學習。
  • 縱觀中西方教育脈絡,大美用「玩」重新定義親子教育
    這種感性,求心的思考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們因為認知上的缺失帶來的思想上的獨立性缺失。而我們看看希臘的傳統或者猶太人的傳統啟蒙教育,希臘哲學思想,猶太教的「口傳託拉」,都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最佳的磨刀石。再看我們的傳統教育,說教是核心,從你不可以這樣開始,到你不可以那樣結束。
  • 產生了哪些教育思想?
    他主張教學要為學生的個別差異留有餘地,學生分組要根據能力,而不要根據年齡,還倡導將正規的教師培訓作為實現科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設想當時被認為是激進的革新思想。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強調情感教育,愛的教育。他強調教育者首先必須具有一顆慈愛之心,以慈愛贏得學生們的愛和信賴。
  • 左拉自然主義的基本含義
    左拉說,他所倡導的自然主義文學,不是一種新的發明,自然主義是人類生命的自然流露,「它產生於事物的永恆的內核,產生於每位作家所感到的以自然為立足點的必要性」。他只是將這個詞應用於民族文學發展的現階段而已。
  • 近現代著名的教育思想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知識點|常見考點匯總 關於近現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在教師招聘考試、事業單位D類《職測》的常識判斷、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和特崗考試中都是常考考點,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類型主要有單選題、多選題以及判斷題。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70年視閾統攬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下簡稱「3·18」講話),是最接近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這一目標,也是最接近人類終極目的的。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70年;視閾1949年至2019年,中國高等教育70年的歷史與歷程,是一部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歷程。
  • 左拉自然主義文學理論分析
    左拉的自然主義文學理論強調真實地描寫現實,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現實主義文學理論的一種形式。它繼承了傳統的現實主義文藝觀的重要方面,但又增加了新的觀念,即自然科學的思想,是現實主義思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的理論形態。
  • 臺港別當西方思想價值上的「人肉炸彈」
    臺灣有言論自由,卻沒有思想自由,沒有思想自由就談不上信任,這就是排斥「一國兩制」的根源,至少精英階層是如此。至於庶民階層,掌握不了權力便無發言權。本來西方精英很難想像「一國兩制」,因為他們的歷史習性是殖民,而非羈縻,某種程度上他們是對的,因為不幹涉你、支配你,要怎麼讓你效忠呢?
  • 古希臘時期的教育人物及思想
    一、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 人物簡介: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其輝煌的教育思想成就主要包含於他的哲學思辨內容當中。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哲。也被譽為西方教育史上具有長遠影響的第一位教育家。2. 主要教育思想:①.教育目的:培養治國的人才②.教育任務:解決的探究倫理、道德問題。
  • 一張圖帶你快速認識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時間線哲學起源於人類對世界的好奇。在人類社會早期,便會產生「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的疑惑。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哲學家主要關注兩大課題,一是世界的本源,二是人類社會。前者以泰利斯、德謨克利特為代表,他們也被稱為自然派哲學家;後者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隨著基督教的發展,人類社會進入到黑暗的中世紀,這一階段哲學的突出特點是以上帝為中心,同時吸取了古希臘哲學的思想,並將其基督教化。
  • 教育與自由到底有什麼關係?
    讓-雅克·盧梭 盧梭是法國18世紀啟蒙主義運動傑出的思想家,是自然主義教育的奠基者。 在盧梭看來,遵循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因為人最重要的自然權利就是自由,每個人生來就是自由的。基於這種理念,他認為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自然本性,反對壓制兒童的個性、束縛兒童的自由。 隨著思想啟蒙運動的開展,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也迅速傳播到歐美各國,成為這些國家主導的教育理念。
  • X-LYNN 2020SS,以自然主義和現代主義維度重新審視服裝
    這一季試圖尋找一些新的設計解決方法,避免對西方現代主義設計表面化的依賴,他們加入了面料的設計與改造,並將一些服裝工藝和現代主義原則更全面的結合在一起。更多的嘗試衣服本身的製造工藝和探索趣味性的設計元素。同時還牢固的堅持X-LYNN始終如一的高品質。高迪自然主義視角下的世界是浪漫的也是現代的。
  • 君子六藝和西方教會學校中的「七藝」,東西方貴族教育有何異同?
    這種不同也表現在諸多個方面當中,教育體系以及理念的異同就是這種差異的體現。對於古代時期中西方的教育體系,可以將其分為兩種,分別是古代時期中國的「君子六藝」以及古西方社會的「七藝」,雖然從名字上看給人一種大致相同的感覺,但如果對二者進行深入剖析時就會發現,諸多相似之下卻又有著很多不同。
  • 西方的價值觀為南非黑人挑戰白人權威提供了思想武器
    早期的非國大領導人都熟悉西方的文化,比如莎士比亞、板球運動等。甚至是那些反對西方影響的黑人民族主義者也不拒絕西方的價值觀。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非洲人後來挑戰白人權威提供了思想武器。「文化羞恥感」反映了他們部分地接受傳教士學校灌輸的西方的標準和價值觀,同時也接受了白人貶損非洲為「異端」、「部落」、「不文明的」與「沒開化的」的看法。南非祖魯人哲學家倫比德在闡述其「非洲主義」思想也提到非洲人深受種族歧視的心理創作,必須重整信心。他的思想影響了包括曼德拉在內的整整一代南非非洲人的民族主義者。
  • 羅素的一生及我最愛讀的《西方哲學史》
    一生著文甚多,涉及哲學、數學、邏輯學、歷史、教育等,主要作品有《數學原理》、《哲學問題》、《教育與社會秩序》等。1950年,作品《哲學—數學—文學》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
  • 教育學人物及思想總結
    (古希臘)蘇格拉底 :諷刺→定義→助產術(產婆術);問答法13.柏拉圖:《理想國》,國家主義教育思想,培養統治者14.亞里斯多德:百科書式的哲學家;《政治學》;「教育遵循自然」,發展教育的思想源泉;15.
  • 新時代推動國際理解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析
    關鍵詞:國際理解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國際理解教育是世界各國在國際組織的倡導下,以「國際理解」為理念所開展的教育活動。[1]這一思想萌芽於「地理大發現」之後的歐洲。
  • 第一章 教育基礎知識與基本原理 第二節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蘇格拉底:產婆術(問答法)西方最早啟發教育過程: 譏諷-助產術-歸納-定義柏拉圖:《理想國》寓學習於遊戲亞里斯多德: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反對人的過多幹預),最早「發現兒童」的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話》 提出「白板說」(注重後天環境的影響) 倡導「紳士教育」(精英教育)(紳士洛克在白板上畫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