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碗雜、又有牛肉還有大肥腸,這是一碗啥子面?

2021-02-26 重慶吃喝玩樂排行榜


有這樣一家小麵店

開店10年

換了4個地方

面積小,環境一般

但是來吃的食客總是絡繹不絕

10來個平方的小店常常人多到坐不下

 

它就是---小唐面莊

但是小唐面莊的老闆不姓唐

它是一位叫鄧桂蓉的女士

從她嬢嬢手中接手過來的

嬢嬢年紀大了,便把麵館交給了她

這大概就是味道的延續,幸福的傳承吧

·

姐姐挑面,鄧桂蓉打佐料,爸爸負責後勤,家庭式經營,沒得服務員,大小事物全靠一家人親力親為,全家一起齊心協力用心經營,所以這家小店才如此火爆吧!

● 打上佐料 ●

● 入鍋煮好撈起 ●

● 打上配菜 ●

● 一碗小面就好了 ●

我跟朋友出去吃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一般就會點上店家的一份招牌,因為這樣總是不會出錯的。來到小唐面莊時,我也是點了一份招牌,第一次吃到碗雜、牛肉和肥腸的混合面,味道讓我有一絲驚豔。

雜醬的肉醬大顆,味道濃鬱,豌豆煮的很耙,肥腸洗的很乾淨,沒有腥味,牛肉雖然煮的很糯,但吃在嘴裡很有嚼勁

 

在吃麵的時候,老闆更是信心滿滿的說:「我們家的韭菜葉面、寬面、細面都是訂做,就是為了那面的勁道與口感,放久了也不會黏膩。」

豬肉都是由做過殺豬匠的父親來選材,經驗老道的他更是精益求精,雜醬的肉只要後腿瘦肉,哪塊肉是哪個部位他都很清楚,不要想「嚯」到他,更是自豪地向我們說道:「就算肉打碎了我也認得出。」

 

這家麵店除了招牌三合一以外,其他小面也是值得一試的。

俗話都說招牌是門面,那其他小面味道如何呢?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曉得了,所以後面榜妹又點了份碗雜麵。

色澤誘人,面相絕佳,豌豆真的煮的很耙,但是那種耙不會過於太糯,失去豌豆該有的硬度。雜醬都是採用上好的後腿瘦肉,配上秘制醬料,吃在嘴裡絕對不是一般的肉能比。

麵條是訂做的,這個勁道,榜妹心服口服。

都說十年如一日,在榜妹看來這家麵店更是如此,十年的用心經營才讓這家小店歷盡風雨仍然屹立不倒。老闆也向我們訴說了自己不易:「搬了四次店,實屬不願之舉,但看到那麼多人愛吃,不管多難也要把它做好。」

現在的小唐面莊越做越好了,老闆說正在觀音橋找門面,準備在那邊開個分店,以後江北的小夥伴就不用大老遠的跑到老店來吃了~

【店名】 小唐面莊

【人均】 16元左右

【地址】 重慶市渝中區華一路17號 (一號橋協信公館上行200米)

主辦方:信天雲數字傳播

本文轉載自吃重慶

主編:謝誼 | 攝影&編輯:瓊瑤

這樣一碗三合一的小面你喜歡嗎?

你還知道哪些藏在卡卡角角裡的美食呢?

歡迎留言推薦給榜妹~


相關焦點

  • 南昌麵館幾百家,我只願為這12碗面跑遍大街小巷~
    到店裡坐下,來一碗麵加一碗湯的標配,真是吃得實惠又舒服~推薦:肥腸雜醬面、牛肚雜醬面、牛肉雜醬面地址:珠寶街馬家園2號(近孺子路)人均:11元營業時間>招牌私房酸菜牛肉麵,酸菜是由店家親手炒制,裡面紮實的牛肉塊也都是用新鮮牛肉滷製而成,酥爛入味,一點也不柴。
  • 一地一種特色面!川人在吃麵這件事上真是挖空心思
    「四川常見的麵條臊子有牛肉、排骨、肥腸、滷肉、蹄筋、鱔魚、魷魚這些。新派的麵條臊子還有泡椒肥牛、豬蹄、腦花、筍子牛肉、扣肉麵、酸菜牛肉、番茄煎蛋這一類的。這位朋友吃麵條有一套自己獨創的標籤,他把每種麵條都貼上了特有的標籤,比如生病時要吃的燉雞面,熬夜時要吃的蹄花面補元氣,加班的時候要吃的腦花面以形補形,調理腸胃的時候要吃肥腸面,如果累了就來碗牛肉麵補力氣,早上清理腸胃要吃海味面,中午要吃紮實點就來碗牛肉刀削麵,宵夜可以來碗素椒雜醬來打個尖。
  • 紅燒牛肉麵,日銷70碗,增加千元營業額!關鍵是9種香料燉牛肉臊子
    雜醬色澤紅潤,鹹香微辣,肉質酥嫩,香氣濃鬱,一碗麵就能撐起一家店。2.詳解秘制紅油辣子製作方法!2種辣椒粉+5種香料製成油潑辣子,麻辣鮮香,久放不變色不變味。3.自從我在店裡推出了這款麵條,每天就餐高峰,檔口前都要排隊,現在平均一天能賣七十多碗,日營業額增加了1000多元。這款紅燒牛肉麵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我認為主要是牛肉臊子燒得好!
  • 一碗牛肉麵
    陝西是炒麵、油潑麵、臊子麵當家;山西是刀削麵為主,四川是擔擔麵、燃面等稱雄;安徽是青菜面、拆骨面、小刀面的天下;河南有鄭州羊肉燴麵,上海有排骨麵、陽春麵.在武威除了行面,當屬牛肉麵。        深冬的早晨,頂著星光出門,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抵擋了迎面撲來的凌冽寒風,也溫暖了奔波忙碌的身體。
  • 【Yimer探店】—— 總有一碗麵,讓你念念不忘
    那些年從芳鄰路的清吧裡出來,總喜歡晃到不遠的大石西路去,叫一兩魷魚面,吃到把最後一口湯都喝完(PS:也只有吃魷魚面才會將碗裡的湯喝得一乾二淨,這是其它面所不能的),滿足了自己打小就喜歡吃燒海鮮什錦的癖好,心滿意足地打一個飽嗝兒,離開。這家魷魚面,因為營業至凌晨,不知道撫慰了多少人夜半三更時寂寞的胃和心。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這魷魚面是一碗吃了讓我念念不忘的面。
  • 成都必吃的18碗面
    辣椒麵要用二荊條朝天椒合著白芝麻,之間一定是有比例搭配。最後注油時的溫度也要嚴格控制,不能把辣椒麵燙焦。除此之外,醬油、紹子、蒜蔥花,樣樣都有講究。叫上一碗素椒雜醬面,筷子拌一拌油辣鮮香立馬竄出來。當面和肉臊融合時,才發現肉臊的油亮是起點睛作用。
  • 爾饗:大武口的這碗朝鮮牛肉麵,快有三十年歷史了吧
    就是這碗朝鮮牛肉麵吧。這碗在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的朝鮮牛肉麵。2003年調到銀川後,會去吃一吃韓式風格的如石鍋拌飯、燒烤什麼的。味道也尚可,不過始終興趣不大,尤其是那碗朝鮮牛肉冷麵,完全沒了感覺。這碗面,太冷了。人家說了,正宗的朝鮮牛肉冷麵就是這樣子的。我想吃的這碗朝鮮牛肉麵,是這樣子的。
  • 莘莊的十碗面,你pick哪一碗?
    小面裡的牛肉都是半筋半肉的,酥爛到入口即化。花生、鹹菜、生菜也是一樣不少。據老闆說,做好這道小面可不簡單。熬高湯,做紅油,甚至連醬油的口味都需要調整,等這一系列準備工作做完,煮麵已經是最簡單的一步了。要記住,吃這碗面時,一定要狼吞虎咽。西北麵食的另一座豐碑——臊子麵臊子麵的靈魂在於臊子,做臊子的肉最好就是7分瘦3分肥,配菜也基本大同小異。紅油浮面,湯味酸辣在這寒冷的冬季,叫一份熱騰騰的臊子麵,吃完渾身都充滿熱氣,再也不怕刺骨的寒風了。
  • 蘭州的那碗牛肉麵
    一碗清湯牛肉麵吃下,有面吃有湯喝,腹飽了心也跟著暖了,這普通人新的一天怎能不踏實、不美好呢?        要說,這麼個讓人舒坦實在的吃法,還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源於很多無名者積累傳承的集體智慧,發揚光大於馬保子的勤快、善思和勇氣。1915年,家境貧寒的馬保子還只是一個肩挑扁擔、沿街叫賣「熱鍋子面」的小商販,他的活動範圍大致是在今天蘭州城內南關十字大菜市一帶。
  • 跑遍大gai小巷,樂山最值得吃的15碗面來了!每一碗都回味無窮…
    記憶裡,總有一碗麵是你無法忘卻的味道更何況是這個陰雨綿綿的季節誰不想吃一碗熱乎乎的面呢?幹臊面、排骨麵、牛肉麵、雙打面、味精素麵…眾口難調於是我們跑遍大gai小巷整理了樂山最值得吃的15碗面總有一碗是你的愛~ / 鈴鐺麵館 / 地址:東大街小十字(近川劇院
  • 一碗牛肉麵知蘭州
    蘭州人說,牛肉麵出了蘭州城就不行了,沒有那個味了。 蘭州人說,不管昨晚你在哪裡胡作非為,第二天一早你吃上一碗牛肉麵,這一切就都過去了。 對出走的蘭州人來說,家鄉似乎只有在遠方才可愛,牛肉麵只有闊別已久才格外醇香。而依舊在蘭州的人,他們守著黃河不願走遠,他們在黃河邊長大,也要在黃河邊老去。
  • 美食專欄 佟大為:一碗萬能的牛肉拉麵
    一碗萬能的牛肉拉麵第一次寫美食專欄,寫點什麼呢?結果腦海裡熱氣騰騰地蹦出來一碗蘭州牛肉拉麵。說來也是好笑,想不到吃什麼的時候,經常就是想來一碗蘭州牛肉拉麵。在北京多年,吃遍了北京各家蘭州牛肉拉麵,吃到有一次我與妻子吃麵被拍到,結果報導的時候寫我們要開蘭州牛肉拉麵店。我真的只是單純地去吃碗麵而已。
  • 一碗紅油牛肉麵的濃濃鄉情
    「來,吃麵來,都能吃辣吧,多調點辣子,吃上熱乎。」尕面匠馬玉軍邊扯麵邊跟大伙兒說。「真香,到處飯館都關了,把牛肉麵想壞了啊!香,實話香,謝謝阿爸們的愛心牛肉麵!」黎明村卡點的大學生志願者祁海東心滿意足的擦著嘴道。
  • 這肥腸,嘿!
    ▼ 肥腸火鍋走一個。  湯煮開後我給它撇了不少紅油出去,不然這辣度真受不了。我們家吃辣的功力比較弱,大家別笑話噢!事實上,這種紅油火鍋,還真得吃辣一點才過癮,辣得冒汗才舒服。  一直惦記著寫一篇大煮千張的菜譜,這是道經典菜,看似簡單,但流程還是挺繁瑣的,就好比我今天煮的這個千張肉絲,眼尖的好友應該能看出來,其實是用雞湯燉的。大煮千張的靈魂,就是那碗清淡的雞湯。不急,這篇菜譜等過陣子能恢復買菜了,我一定給它寫到位。
  • 夏日一天一碗麵
    每次津津有味地看師傅現場拉麵條,感覺自己碗裡的麵條更香。吃一碗柔軟香甜的牛肉拉麵要選好面的規格和搭配的食材,包括毛細、細面、三細、二細、韭葉、寬面和蕎麥稜等。辣子蒜苗自然少不了,當然,薄嫩的牛肉才是這碗拉麵的「點睛之筆」。
  • 出了蘭州 牛肉麵就不是內味兒!
    人們常說:「出了蘭州,牛肉麵就不是內味兒!」我曾經以為這是蘭州人的迷信,在磨溝沿,我相信這是牛肉麵的真諦。旁邊還有攤了一桌子的麵條,加清油攪拌均勻,這是要做成炒麵。大哥說:「蘭州城裡的牛肉麵漲價一塊錢,市裡都要開會討論,走遍全國,你到哪裡去找八塊錢這樣一碗實在的面?」「是啊,我們專門飛蘭州,就是為了吃你們的牛肉麵……」「嘿,出了蘭州,牛肉麵就不是內味兒!」
  • 特色 服務員來碗床子面+牛肉麵(大寬)
    湯清、蘿蔔白、牛肉香,麵條很有咬勁,和全國其他地方賣的「蘭州拉麵」相比,味道清爽多了,沒有雜味。尤其是湯乾淨如水,又很鮮美,是真正用牛肉熬製的。炒麵片就是西北炒麵的一種,做法和丁丁炒麵,二節子炒麵差不多,但是味道還是不一樣,因為在配菜上也不一樣的,炒麵片吃起來有韌勁,有嚼頭,加上土豆片的面,真是有韌有面。如今炒麵的做法變化很大,不像原來那麼單調。就連丁丁炒麵還有幹煸的。但每種做法都少不了西北人愛吃的西紅柿和洋蔥,這是最根本的配菜。
  • 一天賣出1245萬碗面,產值268億!
    咱們重慶小面一天就賣出1245萬碗面有沒有很厲害重慶小面品種也很多從做法,澆頭,到吃,都是學問面有寬面、細面、韭菜葉等分類澆頭就有肥腸、牛肉、雞雜……還有一條評審標準為「目前至少有1項當地烹飪技藝或飲食文化資源為省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全世界最貴的牛肉麵(10000元一碗的牛肉麵)
    ···這就是一碗牛肉麵。這是工匠精神成就的牛肉麵。這是一個建築工用半生時間詮釋的的藝術品。「老闆,來碗一萬元的牛肉麵。」嗯,你沒聽錯,一碗麵一萬元!他自己也沒想到,為了做好這一碗麵,時光悄悄流逝了26年。從選擇牛肉,到烹製手法,再到餐具的挑選,他一點點、一年年,不斷地改進和研究。
  • 古都襄陽的饕餮美食,絕不止一碗牛肉麵那麼簡單
    「一橋頭」是襄陽的回民街,老輩襄陽人都會叫他一聲「甲門蓋兒」,就是「教門街」的意思。過去回民從這裡登上漢江中遊最大的碼頭——商埠樊城,他們聚集在友誼街,大多數選擇宰牛、賣牛肉為生。沒有另起招牌,「一橋頭麵館」就地取名,一年365年風雨無阻天上下刀子也無法阻止襄陽人民要吃到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