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小區業委會、物業、業主三方互不信任的疙瘩如何解開?居民沒有主心骨,管理混亂、矛盾頻發的管理難題怎樣破解?
近年來,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形式,充分調動和發揮轄區內資源和力量,構建社區黨委+社區居委+物業+業委會+共建單位「五位一體」黨建工作模式,多方統籌聯建、互促共建,以黨建引領破解物業管理的難題,創新打造「紅色管家」服務平臺項目,於2019年1月在清水灣花園小區展開試點,並陸續在3個社區5家物業服務小區試點推開。人民網等多家媒體予以報導。金沙路社區黨委《「紅色管家」打造社區黨建新格局》案例於今年4月份入選了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萍鄉路社區黨委於今年7月份榮獲「青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萍鄉路清水灣花園小區建成於2002年,小區的「老化」路面坑坑窪窪,垃圾亂堆亂放,綠化帶長滿雜草,屋頂滲水漏水等問題層出不窮。與此同時,業主、物業和業委會三方互不信任,部分業主對物業的服務頗有怨言;小區修復需大量資金,物業無力支付;業委會在中間左右為難,幾乎形同虛設。
「我們通過學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用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工作重心下沉到最基層,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破解難題、聯繫群眾的戰鬥堡壘,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評、事事有人管。」水清溝街道黨工委書記趙亮介紹說。對此,水清溝街道黨工委精準發力,從為啥管、管什麼、誰來管、怎麼管、管長遠五方面著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項工作。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紅色管家」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真正做到了為民服務解難題。
感悟紅色情懷,解決好為啥管的問題社區是黨在城市的執政之基,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和黨的活動主體。在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是黨員先進性的根本體現。為強化黨員特別是群眾黨員參與社區治理、致力為民服務的自覺性,萍鄉路社區將「紅色管家」的支部建在小區裡,以聯合黨支部為中心,把「紅色管家」的學習教育納入到社區黨建範圍裡,通過常態化組織主題教育、理論輔導、政策解讀、典型學習等黨建活動,每周一次黨課、每月一次宣講、每季一次競賽,不斷提高「紅色管家」的政治思想覺悟,讓為民服務、為黨分憂成為黨員們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
紮根紅色沃土,解決好管什麼的問題「紅色管家」以「豐富居民日常生活-引導居民協商共治-營造和諧溫馨小區」為服務思路,涵蓋了六大服務功能:維修維護類(亮化、硬化、綠化、美化)、愛心幫扶類(救助老、幼、病、殘等弱勢群體)、信息諮詢類(提供金融、教育、醫療、法律、旅遊等方面諮詢)、文化娛樂類(傳承國學文化、開放桌球室、圖書室等文娛場所)、應急處理類(協調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矛盾調處類(調解鄰裡矛盾糾紛)。通過宣傳欄公示,列出小區資源清單、需求清單、項目清單,讓居民可按圖索驥,輕輕鬆鬆享受各類便捷服務,增強居民滿意度和獲得感,實現了老舊小區物業定向提升、回遷小區物業規範提升、標準小區物業精準提升、新建小區智慧提升。
打造紅色方陣,解決好誰來管的問題在物業服務公司、業委會、小區業主之中成立「紅色管家」黨支部,凝聚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物業服務公司、業委會、共建單位、小區居民等多方力量,定期召開共建聯席會議,明晰各方責任,搭建溝通平臺,強化監管落實,實現同向發力、共同促進。通過黨建引領各方聯動,將日常服務和主題服務相結合,有針對性的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政策宣傳、法律諮詢、衛生保健、文化科技等系列志願服務活動,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層層傳遞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打通基層黨建為民服務的微循環。「紅色管家」以其自身的權威性、影響力和號召力廣泛集聚共建單位、機關企業、社會團體等各行各業的專業性優秀人才,通過黨建項目認領,多方群策群力,發揮各自優勢,用「零距離」服務溫暖人心。
建強紅色陣地,解決好怎麼管的問題以「適度規模、便於服務、全面覆蓋」為原則,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負責制的組織設置,將「紅色管家」支部建在小區裡,深化社區黨委領導下的小區網格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共建單位「四方聯動」機制,建立「1+N」物業聯席會議制度。各黨支部根據居民多樣化、精細化、個性化的需求,向上對接社區資源,向下團結小區居民,通過「問題收集、統籌協調、資源融合、群眾評議」這一機制,將矛盾化解在家門口、服務提供在家門口、力量凝聚在家門口。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通過思想上「引」,方法上「教」,工作上「推」,經驗上「傳」,形象上「帶」等做法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動小區治理水平的提升。加大物業服務領域黨建工作力度,把物業服務企業打造成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工作平臺,把物業服務人員中的黨員變成黨在小區聯繫服務群眾的工作隊隊員,激發小區黨建「新活力」。
形成紅色閉環,解決好管長遠的問題制度是管長遠的。為將「紅色管家」打造成為一支能打硬仗、作風優良的戰鬥隊,要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在建立大資料庫的基礎上,制定了成員準入、培訓、考核和退出機制。對擬成為「紅色管家」的單位進行資格審查和公示,無異議方可進入「紅色管家」資料庫。定期組織成員參與共建活動,使其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成長,熟悉流程內容和方式方法。對成員定期進行考核,從參與活動積極性、效果、居民滿意度等方面打分,做到「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與此同時,「紅色管家」也成為了成員特別是企業的「金字招牌」,助其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的共贏。
下一步,水清溝街道將繼續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著力構建「一網兜起社區大小事」的基層治理格局,通過「黨建引領+紅色管家」的形式,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突出黨建引領,破解物業管理這個在所有城市都是「老大難」的頑疾,不斷提高轄區居民生活品質,著力於追求工作實一點,讓居民的滿意多一點、幸福多一點。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姮 通訊員 徐峰 編輯 張偉健
關鍵詞 >> 基層黨建,物業管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