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戰國七雄傻傻分不清楚

2020-12-22 生物學家講歷史

周朝和春秋戰國的關係,在《中國歷史朝代歌》中就描述的很好,「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與戰國,一統秦兩漢」。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朝代,分成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其中東周又細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段。至於七國,是指戰國時期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秦,即楚齊趙魏韓燕,史稱戰國七雄。當然這只是籠統的說法,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說明。

東周王朝和春秋戰國並不完全重合

東周王朝的第一年為春秋元年,但東周王朝的最後一年並不是戰國的結束年,當時戰國尚未迎來結局。

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約八百年後,在前256年,秦軍攻佔了周王城,末代君主周赧王同年病逝,周朝滅亡。至此周朝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0年。這790年之所以被劃分成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是因為在西周末年周室發生動亂,國都從鎬京遷到了洛邑,兩地大體位置相當於後來的長安和洛陽,兩都分居東西,故以此做劃分。

東周王朝根據時代特徵的不同分成了前後兩段,前半段即為春秋,後半段為戰國。東周王朝的第一年為春秋元年,但東周王朝的最後一年並不是戰國的結束年。東周王朝在前256年覆滅後,戰國時代的代表性諸侯——戰國七雄繼續存在了三十餘年。在前221年,秦國滅亡齊國後,戰國才算正式結束。

東周為什麼要劃分成春秋和戰國兩段

東周王朝之所以要分成兩段,是因為前後兩段的時代主題明顯不同。前半段是諸侯爭霸,目的是爭老大,而不是亡人國家。而後半段戰爭烈度明顯加劇,動輒亡國破家,最終以相互兼併成一個國家為結束。

春秋得名於孔子整理的魯國史書《春秋》,書籍記載了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的史實,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所載年限和春秋指代的時代並不完全重合。戰國同樣得名於典籍《戰國策》,戰國策記述了前490年至前221年的史實故事,同樣和戰國時代有所出入。

春秋戰國兩個時代的分水嶺並不像劃分西周和東周那樣清晰,歷代史學家對此莫衷一是,現在主流觀點是將前453年晉國魏趙韓三家滅智氏事件定為戰國的開始,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前403年,魏趙韓三家被正式列為諸侯才是開端。

周朝和戰國七雄的關係

戰國七雄是指秦楚齊趙魏韓燕這七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他們都是周天子冊封的諸侯,名義上屬於君主和藩屬的關係。但在戰國前期,七國國君先後稱王,在法理上取得了同周天子平起平坐的關係

戰國時代並不是只有這七個國家,據統計戰國初期至少還有二十個諸侯,其中有不少國家生存時間還挺長。比如魯國是和周王朝一起覆滅的,衛國更是堅持到了秦二世時期。但是這些國家明顯實力偏弱,不能和七雄相提並論。這也是他們要稱王的主要動因,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顯出同弱國的區別。

七國雖然都是由周室冊封的,但他們的實力差距和歷史傳承千差萬別。歷史最久遠的是燕國,創自周文王庶長子召公,和周天子算是兄弟國。其次是體量最大的楚國,傳說在西周早年就立國了。再往後便是秦國,是在西周末年獲得了諸侯的地位。趙魏韓三家本是晉國的屬臣,後來逐漸做大並瓜分了晉國,並被周威烈王封為諸侯。剩下的齊國比較特殊,戰國時期的齊國和春秋時期的齊國的國君並不是一家人,齊國本出自姜太公,在春秋後期被田氏大臣篡國,故戰國時期的齊國又成田齊。

七國和周室關係雖有遠有近,但都不再把周天子看成天下共主,更多當成一個地位比較特殊的小國。在秦軍滅周時,其他六國也未做出什麼實質救援。

以上就是周朝和春秋戰國及七雄的關係,只要記得住朝代歌,就能明白其中的大致關係,如果想進一步深究,那個中說法還要更多。

相關焦點

  • 東周為什麼要分為春秋和戰國?春秋戰國又是怎麼劃分的呢?
    眾所周知,先秦時代有:夏商周,而周朝又分為東西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其實「春秋」和「戰國」並不是兩個朝代,而是同屬於「東周」的前後兩個階段。
  • 周王朝的興衰,周平王東遷後東周開始,東周為何分為春秋和戰國?
    《歷史朝代歌》中有一段是:夏商西周和東周,東周前期為春秋。後期戰國七雄起,秦朝統一列國休。東周自此也開始了春秋戰國時期,而春秋戰國時期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是東周的前半段時期,戰國是東周的後半期階段。春秋之名主要是源於孔子修訂過的年體史書《春秋》而來,當時魯國的史官將各國的重大事件,以年、季、月、日的形式記錄了下來,而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來記錄,就將這部史書名為《春秋》。
  •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近800年,為何會稱為西周、東周還有春秋戰國
    800年的大周王朝西周的建立與滅亡。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導致了周王朝和諸侯國間的不信任,又適逢對外戰爭失敗,天災頻頻,政治混亂,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部落殺死,西周就宣告滅亡了。犬戎之禍東周的建立幾春秋戰國的名稱由來。
  • 看《大秦賦》,品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衰成敗!
    周武王和的子子孫孫們陸陸續續分封了包括齊、楚、晉(韓、趙、魏)、秦、燕等七國和宋國在內的大大小小數十個諸侯國,最後連自己的國都洛邑都分成了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而周天子也不再有土地,只能依附於西周國。然而,隨著西戎的不斷侵略和周朝政治的日益腐敗,周天子逐漸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周幽王甚至因寵愛褒姒而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 西周為何會演變成東周,如何區分東周的春秋與戰國,有什麼規律?
    談秦說漢(260)西周為何會演變成東周,如何區分東周的春秋與戰國,有什麼規律? 史學為區分西周與東周王朝兩個時期,從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天子都城在西邊鎬京的時期內稱之為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天子都城東遷到雒邑後,稱之為東周。而東周又以「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劃分春秋與戰國時期。
  • 戰國七雄為何沒人敢動周王室,東周國和西周國又是怎麼回事呢
    戰國時期,禮樂崩壞,群雄並起,為了城池、土地、利益,各國之間相互徵伐,爾虞我詐。其中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諸侯國實力最為強大,被後世稱為戰國七雄。那麼,早已名存實亡的周王室,地處中原,實力微弱,本應該是各個國家眼中的一塊肥肉,卻為何直到戰國末期才被秦國滅掉?本來只有巴掌大點地盤的周王室,又為何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呢?
  • 活躍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
    在古代中國,西周建立了一個穩定的王朝,但是西周也逐漸衰落,進入了各種勢力跋扈的春秋戰國時代。我將對春秋戰國時代是如何發展的進行說明。
  • 戰國時期,除了戰國七雄,還存在哪些大國呢?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子,但已名存實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這七個諸侯國分別是:秦國、楚國、齊國、燕國、趙國、魏國、韓國。
  • 春秋戰國:人才濟濟的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呢?
    戰國時期,群雄紛爭,出現了戰國七雄,而這個七個諸侯國經過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在三家分晉之後,趙魏韓躋身在強國之列,又因為田氏討伐齊國,這個時候戰國的格局正式形成。
  • 春秋戰國時代專題史
    >平王東遷與東周開始西周勢力範圍因洛邑在鎬京的東面,所以歷史上把此後的周朝稱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以別於從前定都鎬京的西周。 自平王東遷,周朝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虛名,由此歷史也開始了一個列國紛爭的大動蕩、大分裂時期。
  • 戰國時除了周王朝還有東周國與西周國,兩位諸侯將周天子徹底架空
    在最近上映的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一個西周國和一個東周國。我們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那麼戰國末期時東周都快結束了,怎麼又冒出來個西周國呢?其實,此西周非彼西周,此東周也非彼東周。它們不是周天子的周王朝,而是諸侯建立的諸侯國。
  • 春秋和戰國
    公元前 771 年,西方民族犬戎趁周朝內亂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後世又將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一、春秋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一)齊桓公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 西周時期史料記載不多,為什麼到春秋戰國時期史料突然豐富起來?
    關於西周時期史料記載不多我想是由於以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社會文化的發展比較落後 在西周之前社會文化的發展還發展還比較落後,文化只掌握在極少數的奴隸主貴族之手,大多數人沒人文化,即使一些諸侯王也不懂文字。
  • 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那你知道,何為春秋,何為戰國嗎?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 《大秦賦》的背景為戰國末年,為何卻同時存在東周和西周?
    在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先是有秦昭襄王攻滅西周,又有秦異人,即秦莊襄王攻滅東周。可是,《大秦賦》的故事背景不是戰國末年嗎?時間上隸屬於東周。那秦國滅亡的「東周」和「西周」都是什麼地方呢?這裡就得提一下當時的周王室是個什麼狀態了,它們可是忙得很。
  • 何為「春秋」「戰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又是誰?
    春秋戰國 其中又以公元前475年為界線,前段為春秋,因孔子曾編訂《春秋》一名而得;後段為戰國戰國,因為當時七個較強大的諸侯國互相混戰而得名。 春秋時,王室衰微,諸侯勢力崛起,同時中原諸侯又受到周邊少數民族威脅,於是各大國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爭當霸主。
  • 春秋和戰國是如何劃分的?三家分晉禮崩樂壞,周朝天子被債主堵門
    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其又分為西周與東周,而東周又被史學家劃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那麼春秋和戰國時如何劃分的呢?01春秋和戰國如何劃分春秋時期是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稱為春秋,共計294年。
  • 春秋戰國20個最強諸侯,除了戰國七雄,還有這些國家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到春秋時期大約還有170多個國家。除了戰國七雄,這些國家實力也很強。
  • 春秋曾經稱霸的越國,到了戰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
    越國是春秋時期的最後一個霸主,但是這個曾經讓中原各國恐懼不已的強大國家,在進入戰國時期之後沒能被後世列為戰國七雄之一。說實話,在當時無論是從人口、國土面積,越國都是響噹噹的大國,他佔據了今天長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國度。
  • 戰國七雄的都城設在什麼地方,位於現在的什麼地方?
    周朝享國祚八百年,實際上卻分了兩個階段,以豐鎬為都城的西周,以及以洛邑為都城的東周,周幽王的去世正是轉折點。他死後,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而亂世也自此開始,諸侯國紛紛走上歷史舞臺,而周天子逐漸式微,無力統領天下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