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南粵先賢館中的韓愈、包拯、蘇軾、周敦頤等歷史名人?

2021-01-19 六甲番人

位於廣州的南粵先賢館首批「入駐」的先賢共有56位,其中有11位非廣東籍名人入選,為何他們可以入選?

一、南粵先賢列表:

第一部分 古代先賢

趙佗、楊孚、葛洪、冼夫人、陳文玉、惠能、張九齡、韓愈、包拯、餘靖、周敦頤、蘇軾、崔與之、文天祥、丘濬 陳獻章、湛若水、黃佐、海瑞、翁萬達、袁崇煥、陳子壯、屈大均、陳恭尹、陳璸、阮元

第二部分 近代先賢

林則徐、關天培、洪秀全、洪仁、張之洞、丁日昌、劉永福、鄧世昌、馮子材、丘逢甲、張維屏、梁廷枏、朱次琦、陳澧、容閎、蘇六朋、居巢、居廉、吳趼人、鄒伯奇、詹天佑、馮如、陳啟沅、張弼士、康有為、梁啓超、黃遵憲、鄭觀應、朱執信、孫中山

二、先賢評選標準:

1、在廣東歷史上(含港、澳、瓊)為國家民族做出過重要貢獻,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值得後人景仰的名人;

2、主要影響發生在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前;

3、既包括原籍廣東人,也包括雖非粵籍但在廣東有重要影響的歷史人物。

部分南粵先賢介紹

三、非廣東籍先賢:

1、趙佗:南越武帝,南越國創建者,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原為秦朝將領,率軍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

2、葛洪:東晉道教祖師、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

3、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一生曾兩次被貶到廣東,分別任連州陽山縣令和潮州刺史,雖然合計任期才兩年多,但他關心民生疾苦、興學育才、移風易俗,對嶺南文教影響深遠,潮州山水甚至為之易名。

韓愈

4、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為官廉潔公正、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冤,人稱「包青天」。包拯曾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3年,政聲斐然,而最難得可貴的是,他離任時「不持一硯歸」,從此成就清官名聲。

5、周敦頤: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北宋文學家、哲學家,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曾任在廣南東路提點刑獄(治再韶關),他為官廉判明斷,史上與包公並列,是廉官文化的代表。

周敦頤

6、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傑出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被尊為北宋文壇領袖,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合計6年時間,他關心民間疾苦,倡導文教,對後世影響很大,被公認為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

7、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他晚年退至廣東組織抗元,被俘後寧死不屈,留下千古名詩《過零丁洋》。

8、阮元:字伯元,籍貫江蘇儀徵,乾隆、嘉慶、道光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曾任兩廣總督10年,主張加強海防,創建學海堂書院。

部分南粵先賢介紹

9、林則徐:字元撫,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朝政治家、思想家、詩人,民族英雄,以欽差大臣身份到廣東查禁鴉片,支持虎門銷煙。

10、關天培:字仲因,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人,清朝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任廣東水師提督,協助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戰爭抗擊入侵英軍,死守虎門,壯烈殉國。

11、張之洞:字孝達,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於貴州興義,曾任兩廣總督6年,對法戰爭中先因舉薦不當失敗,後請調馮子材贏得鎮南關大捷,他還在廣州創辦廣雅書局和廣雅書院。

以上11位非廣東籍歷史名人都對廣東影響深遠,廣東人尊為先賢是無可非議的。相反,個別存在歷史爭議的廣東籍名人是否能排入先賢之列就有待商榷了。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他為南粵先賢和抗疫英雄作畫:每個人都是時代的記錄者
    所謂別樣,是這裡有陳設有數十座神態各異的南粵歷史人物塑像,被命名為南粵先賢雕塑園。 陳漢翔,「五零後」廣州人。三年前,他用漫畫形式將兒時經歷過和看到過的生活畫面記錄下來。兩輯漫畫在本地公眾號和報紙上先後刊出,贏得許多廣州街坊的認同與叫好。今年,他又通過自己的方式將雕塑園的塑像搬上了畫紙。
  • 蘇軾成治水名人 斜槓青年了解一下
    你了解蘇軾嗎?他的別號不止「蘇東坡」,還有「蘇文忠」、「蘇仙」,他是漢族人,當過禮部尚書,「唐宋八大家」裡,蘇家父子就佔了仨。蘇軾除了愛吃、愛品茶、愛美酒美人,還愛洗澡搓背大保健,近期有人說,蘇軾是「歷史治水名人」,這是真的嗎?
  • 與蘇軾同遊北宋:東坡隔空懟韓愈
    蘇軾笑韓愈什麼呢?----------------------------------蘇軾是韓愈的小迷弟,蘇軾用「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來形容韓愈,並且用「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這麼NB的詞來給韓愈下定論。
  • 為何宋仁宗時期的歷史名人如此之多?還原《清平樂》中真實的仁宗
    近日,以宋仁宗時期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隨著劇情推進,我們發現了很多熟悉的歷史名人,如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晏殊、狄青、包拯、蘇軾等人。相信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宋仁宗時期的歷史名人如此之多?接下來,大白帶你還原歷史中真實的宋仁宗。
  • 在蘇軾、王安石等名人輩出的年代裡,歐陽修為何能成為文壇領袖?
    提起宋朝蘇軾、王安石、晏殊、柳永等生活的那個年代,名人輩出,群英薈萃,但其中執文壇牛耳者,當數歐陽修。那麼,歐陽修憑什麼能在當時被尊為文壇領袖呢?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其門下「唐宋八大家」中,除卻韓愈、柳宗元是唐朝人之外,不算歐陽修本人,其他五位從傳統意義上說都可以算作歐陽修的學生。蘇洵的成名是因為歐陽修的舉薦;蘇軾、蘇轍科舉及第,歐陽修為其座師;王安石受歐陽修提拔,曾鞏是歐陽修弟子。
  • 歐陽修,北宋大伯樂,曾提攜蘇軾、王安石、司馬光、包拯、曾鞏
    一、給蘇軾老爹寫推薦信「三蘇」中名氣最大的是蘇軾,但輩份最大的是蘇洵,他是蘇軾和蘇轍的老爹。公元1056年,蘇洵拜訪了還是翰林學士的歐陽修,當時的蘇洵默默無聞,但才氣滔天。看了蘇洵的文章,歐陽修直接寫了推薦信,「收信人」是國家老大宋仁宗。
  • 本報專訪「唐宋八大家」文物展策展人 帶你品讀韓愈蘇軾的時代...
    代表作:《韓昌黎集》國寶亮相韓愈唯一的墨跡展出蘇軾歐陽修墨寶現身在展出的文物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韓愈、蘇軾、歐陽修三人的墨寶,均為國寶級文物。元和四年(809),韓愈與樊宗師、盧仝於一同出遊,三月二十六日遊嵩山並在次月,也就是元和四年閏三月三日,韓愈題《嵩山天封官題名》;五月二十日,韓愈、趙玄遇、樊宗師、盧仝在來到永州,一起雅鑑了《曹娥誄辭卷》,韓愈於卷中留下題字,這是迄今為止我們見到的唯一韓愈墨跡。
  • 韓愈的傳統文化觀
    他以儒家經典著作為思想依託,以淵博的四部學問為基礎,常常以審視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他的學習充滿主動性,「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提要、鉤玄的過程其實就是概括、提煉、思考、領會的過程。他對一些古代著作如《論語》《鶡冠子》等,都下過校勘、注釋、疏解的深細功夫。
  • 宋仁宗一朝出了多少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位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幾千年不間斷歷史的國家,在長達數千年時間裡湧現了無數風雲人物。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哪個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呢?有人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認為是三國時期,還有人認為是隋末唐初時期……這些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很難客觀評價說哪個時期稱得上這個「最」字。
  • 「唐宋八大家」今起展出:品讀韓愈和蘇軾的時代
    此次展覽共展出含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陶瓷等門類展品共計115件(組),包括《宋刻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卷》、《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馬和之周頌清廟之什圖》《清代王原祁西湖十景圖》等均在展覽中展出。此外,展覽名錄也出現了一些當代作品。
  •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除了清官包拯還有蘇軾等人你都知道麼
    開封府,被譽為天下首府,也因清官包拯(包青天)而廣為人知,但寇準、歐陽修、司馬光、蘇軾等人也在開封府任職過,你知道麼?歷史朝代的變革,湧現出許多的歷史著名人物清官,其中以包拯斷案鐵面無私最為出名,也被民間稱為青天大老爺,而包拯所在的開封府,也被譽為天下首府。如今的開封府,坐落於河南開封市區包公東湖北側,與包公祠遙相呼應。
  • 宋朝歷史人物你知道多少?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就是他,是歷史上有名的丞相。包拯,北宋名臣。關於包拯的故事影視非常多,因為包拯廉潔公正、鐵面無私,在民間有包青天的名號。寇準,北宋政治家。寇準在《楊家將》等演義小說中都有出現,有雙天官寇準夜審潘仁美的故事。
  • 出淤泥而不染的世界文化名人周敦頤,竟出生於八步桂嶺!
    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農曆五月初五,也即是周輔成任桂嶺知縣的第二年,夫人鄭氏在縣衙內為其誕下一名男孩,這就是周敦頤。周敦頤原名惇實,因避皇帝宋英宗趙宗實的舊諱而改名敦頤。他字茂叔,號濂溪,自幼「信古好義,以名節砥礪」。4歲時隨父習文,青少年時期在賀州讀書求學,然後循級應科舉考試而直取進士。
  • 蘇軾蘇轍兩兄弟開創的宋代蜀學到底是什麼學問?
    作為一代大家,有些方面是可取的,有些方面就有點刻意,正如歐陽修主持寫史,主要貫穿了他的儒家理念,不管在《新唐書》還是《新五代史》,對一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批評都體現他的儒學宗旨。 尤其歐陽修的為人廣受稱讚,對有才華的同僚、後學都大力推舉,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張載、程顥、呂大鈞、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等等各方面的才俊,幾乎都得到過歐陽修的激賞與推薦。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詩意,但是推陳出新,卻又寫出了新意
    而且蘇軾的作品又是別具一格最具有代表性,筆者今天就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很有趣的一首詩,也就是這首同樣經典的《贈劉景文》,這是一首很典型的贈別詩,整首詩寫得很感人,另外寫作風格也很獨特,整首詩化用了中唐詩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詩意。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挾以文章妙天下 忠義...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蘇軾這首寫最美初春的詞,巧妙引用韓愈的名句,更添別樣的韻味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北宋詞人蘇軾散發著最為耀眼的光輝,他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者,也是中國幾千年文人墨客中的佼佼者,他的崇高位置,無人可以替代。蘇軾的詩詞通過對歷史對政治對人生的思考,滲透著他獨特的豪邁灑脫和豁達的氣魄,如「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雄渾豪邁,「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超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客觀理性,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細膩溫情。
  • 中國古代名人家訓9篇,千古好家風
    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 蘇軾38歲就自稱老夫,劉備哭了,韓愈道出真相
    題:蘇軾38歲就自稱老夫,劉備哭了,韓愈道出真相!文/姜子說書杜甫46歲,就有「晚歲迫偷生」的感慨,只因為「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故有「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的場景!而蘇軾就更過分了,他出生於1037年1月8日,病逝於1101年8月24日,享年64歲,卻在僅僅38歲時,就自稱老夫,語出《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 蘇軾這首詩化用韓愈的名句,別出心裁卻是寫出了新意,很值得一讀
    蘇軾和韓愈那都是一代文宗,兩人對於詩歌的貢獻,那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兩人同時並列為唐宋八大家。韓愈的詩清新優雅,往往就是幾句,但是寫得很是深刻,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這也正是韓愈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那麼蘇軾的詩,同樣的寫得很簡練,可是他的詩作裡,則是又多了一層哲理,例如他和李白都寫過廬山,讀李白的廬山讓我們感受到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然後便要想去看看;但是讀蘇軾的詩,他筆下的廬山則又是完全不一樣,使得人們讀了之後會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