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最近日本的麵包師傅或是日式麵包配方都受歡迎,其主要原因大家都表示日式麵包口味和中國民眾喜好比較接近,大家同意這個觀點嗎?
而要說到日本麵包的歷史,從百度上是這樣介紹的:
「日本的小麥文化,是從中國傳來的。大概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彌生時代,引進了中國自古有之的麵食蒸點文化。隨著小麥的傳入,剛開始採用的烹飪調理方式並不是西域的烤制,而是蒸煮。」日本人對小麥的處理,也是讓麵團自然發酵,然後蒸熟,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饅頭之類的主食。
到了明治時代,日本人才真正開始接納和學習麵包,以橫濱為起點,開始慢慢分布各色西洋麵包房。在製作法式、英式麵包的基礎上,日本人也開始開發適合自己口味的麵包。
最先發明的是酒種紅豆麵包,發酵香味中包含了日本酒的香氣,還有日本人最喜歡的紅豆餡兒。
日本麵包中除了傳統的紅豆麵包,後來陸續有了咖啡麵包、日式吐司麵包等。
小伊為大家特別推薦來自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元町的一家叫「Bluff Bakery」的人氣麵包店。
「Bluff Bakery」位於橫濱元町的購物中心前往山手路途中的代官坂。店鋪主營麵包為主,也會有一些午餐三明治產品出售。
這家店於2010年開業後立刻大受好評,連日來客絡繹不絕。而在2017年接著設立了[bluff bakery日本大道店][Under Blufff Coffee]等店,目前在日本國內外也作為一位講師活躍在各大技術研討會。而日式麵包的特點就是一個麵團就可以製作出不同口味的麵包品種,他們家的麵包一般有這些麵團的品類,主要分為幾個系列:BAGUETTE 法棍
HONEY GRAIN 蜂蜜裸麥
BLUFF BREAD 特色麵包
CINAMON ROLL 肉桂卷
BRIOCHE 布裡歐修
BAGEL 貝果
Blufff店鋪所售賣的系列裡,主廚表示特別推薦是法棍,而且是他麵包生涯啟蒙的產品。他說道:「19歲時,在麵包店的販售區可看見的廚房裡,2個法國人從大烤箱中取出了長棍麵包,那個場景給當時的我帶來很大吸引力,而我的麵包人生也是從那時候開始起步。所以製作長棍麵包時,果然還是只能為法國為標準目標了。」利用水合法(將麵粉與水混合後直接放置30分鐘,利用小麥粉會自行互相連結的力量,可減少搓揉的時間)可控制緊實度與厚重程度,並且使用冷藏發酵以保留甜味。①.在盆裡放入水,再加入麵粉,然後用刮板攪拌全部材料,直到看不見水份;③用溫水衝開酵母后加入到②中,然後用刮板把麵團切一半④重疊並按壓麵團,此處需要重複10次以上③的運作;⑤再加入鹽,用刮板把麵團一半一半切進行重疊按壓,保持麵團的攪拌溫度在23度。重要:需要經過2次發酵後(步驟省略)整理搓成長條發酵至原來的1.5倍大就可以進行烘烤了,我也曾經分享過朋福東老師的法棍視頻和配方(點連結查看),可以去對比看看。其實在bluff bakery家還有一些其他款的麵包也是熱銷款,小伊翻閱他的FB及網站發現這家主廚宣傳很少,且照片質量也不太高,不太像是一家很網紅的樣子,但是在日本的確蠻有特色的。看看下面的這些產品陳列,OMG,竟然麵包都沒有包裝,裸放在外面,這個也太讓我無法接受了吧,這種形式確實對於顧客來說視覺上更加真實和直觀,但是食品安全咋辦呢?那不得不介紹這家店的主廚,他的名字也很特別,竟然只有3個字:榮德 剛(TSUYOSHI EITOKU),日本名字不都是4個字麼(捂臉)。1976年,作為麵包店的第三代於橫濱出生。東京制菓學校畢業後,在橫濱的「L'AMI DU PAIN」師從於多明尼克.特雷摩羅。之後輾轉在東京.世田谷「LA TERRE」「ARTISAN TERRA」等店工作。
為了挖掘「Bluff Bakery」人氣麵包店的配方,來自日本的另外一位民間高手高橋雅子選擇和這家店的主廚合作,將網紅店鋪的產品家庭化、平民化。於是她就聯手主廚把這家店中的長棍麵包、穀物麵包、肉桂卷、蜂巢麵包、貝果的基本作法做成一本書供業界職人或家庭用戶參考。 重要的是上面提到的6個系列麵包配方,及水合法的法棍它統統都有!獎品是我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