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也搞「文字獄」,柏楊入獄9年,寫出《中國人史綱》

2020-12-15 小凡讀史

提起「文字獄」,大家首先反應出來的就是清朝康熙、乾隆等搞得一系列冤案,還會想起那句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在臺灣仍然實行高壓統治,也搞了一出「文字獄」。讓著名作家柏楊在獄中服刑9年26天,寫出了《中國人史綱》這樣的作品。

柏楊,大家可能並不是很熟悉,但《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大家肯定讀過、聽過,就是柏楊的代表作。柏楊主要寫小說、雜文,後者成就更高,曾被列為臺灣十大暢銷作家之一,因為到臺灣喜歡針砭時弊,寫一些評論時政的文章,被稱為「臺灣的魯迅」。也因此,為日後被迫害埋下了伏筆。

《說南宋》事件

《說南宋》一書曾於1965年由臺灣平原出版社出版,因涉及以『南宋偏安』影射臺灣政權,惹得蔣介石拍案大怒,親自下令查封。全部印成品被查禁銷毀。其實這本書的作者是劉鄂公,但後來遭受迫害的卻是柏楊。因為當時柏楊正是《說南宋》的發行人,平原出版社的主持者,所以這筆帳全被記在了柏楊頭上。

「南宋偏安」影射蔣介石此段歷史,在國府臺灣戒嚴時代,是令當道非常敏感的話題,因為此四字和「反攻無望」幾乎劃等號,尤其蔣介石對這段歷史更是深惡痛絕,幾乎欲用文字獄而制止傳播。退守的臺灣的蔣介石心裡非常清楚,因實力懸殊,美國幹預,無法自行做主,而不得不偏安。蔣介石的嚴厲制止此段歷史,正是心虛的表現,這本被他親自查封的書,正戳痛了他心中的秘密。

《大力水手》事件

真正讓柏楊鋃鐺入獄的是著名的大力水手事件。1967年夏,臺灣《中華日報》向美國金氏社訂購《大力水手》連環漫畫,由《中華日報》婦女版主編倪明華負責翻譯。倪明華將翻譯工作轉交當時其夫柏楊,不料此舉引爆了幾乎將柏楊毀滅的炸彈。

《大力水手》本身沒有政治色彩,可是那一次的稿件畫的是波派和他的兒子流浪到一個小島上,父子競選總統,發表演說,在開場稱呼時,波派說:「Fellows……」柏楊沒有直譯成「夥伴們」,而是借用當時蔣氏政權慣用口吻譯為「全國軍民同胞們」。據柏楊回憶,當時並無惡意,只是希望漫畫的詼諧效果更突出一些,完全信手拈來。

1968年元月二日,《中華日報》刊出這幀漫畫,早已對柏楊虎視眈眈的特務像發現新星球一樣大喜過望,這是一個邀功請賞的絕好題材和機會。柏楊自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在臺北《自立晚報》撰寫雜文,十年間發表了大量不為當局所喜卻深受各階層民眾衷心喜愛的抨擊時弊,揭露陰暗面以求改良社會的文章。

為此,柏楊多次受到警告和威脅,可天性使他面對社會流弊不吐不快,終於招致當局忌恨意欲除之。《大力水手》只是充當了導火索的作用。柏楊被捕後,當局為抹去文字獄的痕跡絕口不提《大力水手》,調查局全力以赴要獲得的口供為「被俘」和「加入叛亂組織」。

柏楊終於屈打成招,被判十二年徒刑,後逢臺灣刑事犯特赦減刑為8年,刑期滿後轉到感訓大隊繼續監禁,實際上終身難獲自由。柏楊入獄後,他的朋友和讀者科學家孫觀漢在美國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營救運動。十年牢獄期間,國際性的專門營救政治犯的人道團體----國際特赦組織也發起世界性的援救攻勢。

在訪臺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伍爾夫的幹預下,柏楊囚禁9年又26天後(1968年3月7日----1977年4月1日)獲釋。但臺當局仍提出以下四個條件加以限制:(1)不許提及往事;(2)不許舊調重談;(3)不許暴露臺灣社會黑暗;(4) 不許揭示人的本性。

獄中苦讀,筆耕不輟

柏楊在獄中身心很受折磨,妻子選擇和他離婚,但他堅持苦讀《資治通鑑》,完成了《中國人史綱》、《中國歷代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中國歷史年表》三部書稿。出獄後又花了十年的光陰翻譯《柏楊版資治通鑑》七十二冊,這套書在臺灣和大陸暢銷多年。

喜歡柏楊的一句話:「 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 。」柏楊是一個硬骨頭的文人,願意為蒼生百姓說話,雖然遭受了國民黨當局的壓迫,仍然筆耕不輟,苦讀《資治通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柏楊說:「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出鬥臭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汙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因此他要寫《醜陋的中國人》一書,讓中國人知道自己的缺點

髒亂,吵,窩裡鬥!三個中國人加在一起,就成了一頭豬!死不認錯;為了掩飾一個錯,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製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喜歡裝腔作勢;記仇、缺乏包容性;中國人打一架可是三代都報不完的仇恨!自傲、自卑,就是沒有自尊;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更恐懼獨立思考。沒有是非、沒有標準,只會抽風發飆。最後大家一起和稀泥。中國人醜陋嗎?請你讀一讀《醜陋的中國人》。

相關焦點

  • 柏楊的人生拐點:中國人史綱
    △柏楊(1920.03.07—2008.04.29),生於河南開封,原名郭定生。1949年前往臺灣。報人、作家。代表作《醜陋的中國人》、《中國人史綱》、《柏楊版資治通鑑》。《中國人史綱》柏楊100年誕辰特別紀念版,果麥文化出品印刷廠曾經告訴我,柏楊的改稿是出了名的——那個年代還用鉛字排版。有一次排字工人生氣地說:「這哪是改稿,簡直是在作文嘛!」柏楊出版了那麼多書,還真要感謝當年這些排版工人。一大摞一大摞塗滿了筆跡的稿紙,可以看出柏楊如何嚴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此外,他也要感謝那些獄中的難友。
  • 《中國人史綱》:為什麼說朱元璋是古代中國大黑暗時代的始作俑者
    反倒出獄後,搞了一個party,改變了中國社會。——不過,真有拿監獄當研究室,產出豐富研究成果的人。筆者面前的這套《中國人史綱》,浙江文藝出版社新推,厚達800多頁,80萬字,就是臺灣著名作家柏楊先生在九年坐牢期間,苦讀中國史書的結果。
  • 《中國人史綱》:穿越荊棘鑄就非凡史觀,立足中國為蒼生抒情
    柏楊不是科班出身的歷史學家,甚至從未正經上過一次大學,從沒拿過一張文憑,卻能寫出《中國人史綱》這樣洞察古今,史無前例的史學巨著,與他過往坎坷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柏楊被以「侮辱元首」罪逮捕下獄,並判處槍決。後來經人多番奔波,改判有期徒刑12年,隨後又減至8年,但實際上柏楊被囚禁綠島9年26天。
  • 柏楊《中國人史綱》「平民體」: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
    ——柏楊1977年柏楊先生從綠島監獄獲釋回臺北,開始整理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牢獄生涯裡,用生命書寫的《中國人史綱》皇皇巨著,此書一出版好評如潮,被列為「臺灣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本書」之一。我用兩個星期讀完了柏楊先生所著的《中國人史綱》上下兩冊,上起盤古開天闢地神話時代,下迄到1900年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寫進了數千年的中國人的歷史磨難。《中國人史綱》是充滿趣味的平民史書,冷靜而充滿人情味的視角,對中國文化進行了立場鮮明的批判與反思,「形容」和「描述」帶著文學智慧的筆墨,給讀者以欲罷不能的閱讀體驗。
  • 郭衣洞:十年小說,十年雜文,十年牢獄,他還有一個名字叫柏楊!
    在柏楊入獄後,他的第四任妻子倪明華被逼之下提出離婚,柏楊憤懣之下在獄中絕食二十一天。不過柏楊在入獄後雖然備受打擊,但是獄中十年也給了他一個思考和寫作的絕佳機會,柏楊乾脆以自己入獄的3月7日作為自己的全新生日,他開始在獄中創作一部真正中國人的歷史。
  • 柏楊逝世_鳳凰網
    【詳細】 生平 柏楊,臺灣著名作家,人文大師。據柏楊自己推算,1920出生於河南輝縣。1949年去臺灣。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開始創作,1960年用筆名柏楊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臺灣社會的黑暗面。定居臺北。 柏楊一生念過無數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因屢屢被學校開除,從沒有拿過一張文憑,為此還造過假文憑。
  • 柏楊《中國人史綱》:歷史告訴你,為什麼人性的弱點難以克服
    最近紀念柏楊先生誕辰100周年的新版《中國人史綱》在國內上市了。柏楊先生是著名作家,留下了歷史、小說、雜文、通鑑等多部著作。他始終站在人民的角度書寫歷史,尤其擅長剖析人性,他一生主張「不為君王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
  • 聽柏楊和我們訴說,《中國人史綱》的創作心路
    在九年零二十六天艱難而漫長的歲月裡, 我埋頭整理中國歷史的史料,先後完成了三部書稿,第一部《中國人史綱》、第二部《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第三部《中國歷史年表》(另外還有第四部《中國歷代官制》。1977年4月,我回到臺北,幾經轉折,三部書稿陸續地重回到身邊。面對著汗跡斑斑、顏色枯黃了的紙冊,我有無限的感恩和熱情。但書稿似乎太多了, 從地面幾乎直堆到腰際。想到它們在成書之後,每部勢將都在一千頁以上, 我茫然地憂慮到出版的困難。幸而星光出版社經理林紫耀先生毫不猶豫地慷慨承當,並為它定名為《柏楊歷史研究叢書》, 使我由衷地感動。不過三部書稿並不是按照順序發排的, 而是倒轉過來順序發排的。
  • 《中國人史綱》一部由普通人角度寫給普通人看的歷史書
    我們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不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這是著名作家柏楊的經典著作《中國人史綱》序言中的一句話,這句話為我們點明了這部著作的核心理念——中國人。通常的歷史所傳遞的價值觀總有那麼種「成王敗寇」的味道,所以普通人讀史,很容易在價值觀上走一些彎路,與歷史真正要表達的內容背道而馳。柏楊因此在通讀《二十四史》之後,在有限的條件下,展開了《中國人史綱》的創作。
  • 柏楊人性史觀的精華作《柏楊曰:資治通鑑啟示錄》,一生不能錯過的...
    他就是當代著名作家柏楊,他一生著作等身,因文筆犀利、內容深刻的雜文集《醜陋的中國人》而被大眾熟知。然而,他的成就遠遠不止於此。 一、「歸來仍是少年」的柏楊,十年著史天地寬 1967年,因一幅漫畫觸怒當局的柏楊,作為政治犯被判刑12年。深陷牢獄期間,為驅逐內心的孤獨絕望,他開始大量閱讀歷史。
  • 《柏楊版資治通鑑》回歸,變涼的柏楊還難言過時
    這是柏楊的邏輯,所以他在晚年花了大量精力去寫歷史讀物。讀史使人明智,柏楊對文化的思考,本就是來自於對歷史的認知。1920年,柏楊生於河南輝縣。少時受繼母虐待,17歲時離家出走。天津、瀋陽、北京、濟南、青島、南京、上海、臺灣,柏楊用雙腳畫出了一張「流浪地圖」。人生的磨練並未從此收場。
  • 揭秘|和柏楊有關的文壇二三事
    我的視頻講話內容如下——柏楊的雜文的尖銳如匕首,無疑是臺灣的魯迅,但他可能比魯迅對不合理社會制度的體驗更深刻。因為魯迅沒有坐過牢,他坐過九年牢;他的《醜陋的中國人》在今天看來也具有深刻現實意義。他在黑牢中,寫了《中國人史綱》等三部史學著作,晚年又傾盡心血把過去少眾讀者的《資治通鑑》白話文化普及化,功德無量!所以柏楊不光是文學家,也是史學家!我是1984年秋在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認識柏楊、張香華伉儷,此後成了忘年交。
  • 柏楊:瞞婚5任、坐牢2回、3次學歷造假,晚年兒孫成群流落街頭
    「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有一句俗話:「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醜陋的中國人》 2008年4月29日臺灣新店耕莘醫院內,一位88歲的郭姓老人永遠的閉上了眼睛,結束了他顛沛流離和斥責痛訴的一生。對於他的離世,臺灣當局專程開了記者會沉痛哀悼。
  • 中國人史綱:21世紀生當中國人的驕傲——守住不屈之根與團結之魂
    2020年過半,全球疫情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生命安全威脅下的經濟,就跟死了的一樣。不過,即使是失業人群,也極少人會遇到這樣的生活困境:牆上沾滿了蚊蟲的血漬,沒有裝水龍頭的出水口就安在地板上,下邊就是便池,也是房間裡唯一的取水處......
  • 悅·連載 | 中國人史綱 1
    我們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這是這本書的立足點,也是一個中國人的立足點。柏楊歷史研究叢書總序(一)一在九年零二十六天艱難而漫長的歲月裡,我埋頭整理中國歷史的史料,先後完成了三部書稿,第一部《中國人史綱》、第二部《中國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第三部《中國歷史年表》(另外還有第四部《中國歷代官制》,一九七五年春,官員要我們「快快樂樂過一個端陽節」,把所有的參考書都搜去保管
  • 柏楊:評《醜陋的美國人》
  • 柏楊:使一個人道德墮落生活腐爛,非完蛋不可的,有四種玩意兒
    柏楊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既然有了改變,就要去順從,既然要順從,就不免稀裡糊塗地將好壞一起收納,使我們的人生從此風雨交加。柏楊先生除了因為寶貝女兒佳佳喜歡聞自己身上的煙味而甘願當個不太合格的「癮君子」外,生活上幾乎沒有壞習慣。當然,他最好的習慣還是讀書。柏楊先生在「大力水手」冤案釀成後被判刑十二年,他在獄中被指派的工作是在監獄圖書館管理圖書。他與囚犯丘延亮兩人共同管理兩千多冊各類圖書。柏楊一頭鑽進書堆裡暢遊,一可解除知識饑渴,二可填補精神空虛。
  • 柏楊《中國人史綱》第三十二章節選
    穆拉維約夫認為,對這種一百六十年之久都不進步的國家,如果不馬上發動侵略,簡直死不瞑目,俄國沙皇政府支持他的主張。     清政府對所有的外國都不相信,當然不願接受俄國的建議去對抗英國,至於「順便」重劃邊界,清政府聲嘶力竭的聲明說,《尼布楚條約》是「鳴炮誓天」的萬年和約,用不著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