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今天的健身食課,我是小編阿冰。【「健身食課」百家號獨家發布】
導讀:很多人減肥都會選擇跑步,也有一些喜歡跳繩來減肥。這兩種運動項目之所以那麼受大家的歡迎是因為非常好入門,穿上鞋就能跑,拿根繩子就可以跳起來。大家就會有疑問了,既然兩種運動都那麼好,那麼跳繩和跑步比起來哪個更好呢?今天就會對比兩個例子,讓大家明白。為什麼跳繩20分鐘,效果比跑步1小時還要好?
跳繩有非常多種方式,不過一般都是要跳起來才能完成一個動作(好像是有點廢),不過跑步就有很多種了,有快跑和慢跑,間歇跑。不過一般初學者,或者剛要開始減肥的人都會選擇慢跑,因為更加地簡單,很好入門。
慢跑的效果如何?
這位來自美國的sha給出了答案,由於體重過高慢慢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所以sha決定要減肥。
之前都沒有什麼運動的經驗,所以他選擇了慢跑作為自己減肥的運動。每天強制自己要跑1小時,並在飲食上戒掉了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漢堡、高熱量的油炸食物等等……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他曬出自己跑步的一些過程記錄和一些照片。
兩個月後的體重從原來的86kg,整整減去了7kg,到了79kg,看照片都能發現整個人的臉都小了一圈。由於從來沒有進行過運動,加上合理的飲食控制,很快就有了效果。
跳繩的效果如何?
另外一位是來自印度的大叔,他的體重也非常高,達到了103kg。雖然把這個例子拿出來對比,可能對比性比較少,因為在減肥中,體重基數比較大的人減重容易得多。
不過我們還是參考一下,這位大叔選擇了每天跳繩20分鐘作為有氧運動。在同樣有飲食控制的情況下,體重由原來的103kg下降到了95公斤,減了整整8公斤。
看起來似乎是跳繩效果會好一些,不過這樣的對比意義是不高的。由於體重基數不同,不過我們在中間可以發現一點,似乎跳繩20分鐘就能實現跑步1個小時左右的效果。
為什麼慢跑1小時跟跳繩20分鐘效果差不多呢?
對於這個問題,實際上要從hiit說起,由於跳繩實際上是一種間歇性的運動。而在高強度間歇運動中,很容易讓身體產生過量氧耗,也就是在你結束運動的24小時,甚至是24小時之內都還會在燃燒脂肪,以恢復供能。
這是因為在高強度間歇有氧中,人體內的糖原不夠用,而脂肪又來不及產生那麼多,便向血壓中以及身體其他部位中糖原借來用,脂肪在慢慢分解自己來還「高強度間歇中欠下的糖原」,一般情況下這個過程需要24-48小時才能結束。
而慢跑1小時,雖然一開始就是脂肪在提供能量,不過在運動結束後就結束提供能量。24小時-48小時之內沒有額外的恢復。儘管運動時間比較久,但是依然沒有辦法跟高強度間歇運動相比。
正確地跳繩,才能事半功倍!
大家都知道跳繩是一個不錯的運動方式,但是如果你跳繩跳得不夠好,或者動作要領不到位就很容易動作變形,甚至導致受傷。如何正確地跳繩呢?
第一個要點:下降時緩衝下蹲。
這個要點基本上是所有跳躍動作的要點,就是要對於接觸到地面的過程中給身體一個緩衝的過程,以便讓自己不要受傷。
下蹲不僅能夠緩衝,還能防止膝蓋受傷。任何有健康意識的人都知道,膝蓋一旦受傷,基本上就無法很好完成需要用到下半身的部分了。
第二個要點:循序漸進的運動量
由於一開始沒有運動經驗的人,就想快速地減肥,很容易讓自己運動過量。這個時候就很容易過於疲勞,而導致動作姿勢不標準,更容易受傷。
總結
今天的文章給大家分享遇到跳繩還是跑步的問題,其實選擇一個能夠讓自己堅持下去的運動方式就是最好的,你喜歡跑步就去跑步,喜歡跳繩就去跳繩。
另外要配合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減肥成功。
小編阿冰是個科學實踐派的健身愛好者,可能不是練得最好,但是願意分享更科學的健身觀念和生活理念給大家。感謝你觀看本文章,你的評論點讚轉發就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另外如有要轉載,請備註來自作者「健身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