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肥就跑步,要麼就跳繩,這似乎是公認的辦法了。
但是有一個很反人類的設定是,做這兩項運動可能會傷膝蓋。
那跑步跟跳繩哪個更傷膝蓋呢,我們理智分析一下。
跳繩:一般是雙腿跳,主要發力部位為小腿,膝關節配合,前腳掌落地,動作幅度和騰空高度,都比跑步小一點。
所以對於膝蓋的衝擊力是比較小的,起跳高度越低,對膝蓋傷害越小。
跑步:則為雙腿交替跨出,是單腳落地運動,腳掌蹬地時,單腿承受體重、速度、慣性等的衝擊壓力,所以會給膝關節造成一定的壓力。
有研究表明,慢跑會給膝關節造成3倍體重壓力,快跑則會造成5~7倍體重壓力。
總結
對膝關節造成壓力的大小排序——
快跑>慢跑>跳繩
正確的跑步姿勢要領
對照每一條糾正動作
1、頭部:視線正對前方,頭部不要前探或後縮;
2、肩膀:肩部輕鬆垂放,不要慫著肩跑;
3、胸膛:挺起胸膛,身體正直,避免含著胸跑;
4、手臂:手肘彎曲成90度,遵循「前不露肘,後不露手」的原則,不要左右搖晃擺動;
5、雙手:雙手放鬆握拳,手指輕輕觸碰到手掌即可;
6、軀幹:脊背挺直,保持身體中軸穩定,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過大;
7、髖部:髖部、腰部不要扭動幅度太大,減少受傷機率和能量消耗;
8、膝蓋:腳掌落地時膝關節要略微彎曲,減小骨骼間衝擊;
9、腳踝:保持腳踝放鬆,儘量不要過分外翻或內翻,以免增加受傷風險;
10、腳掌:小步距,高步頻,讓體重迅速轉移到著地的腳。
1、運動鞋應該選擇緩衝吸震的款式,減輕關節負擔。
2、背部挺直、重心放前,保持正確姿勢。
3、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不要在硬性水泥地跳繩。
5、雙手:雙手放鬆握拳,手指輕輕觸碰到手掌即可;
6、軀幹:脊背挺直,保持身體中軸穩定,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過大;
7、髖部:髖部、腰部不要扭動幅度太大,減少受傷機率和能量消耗;
8、膝蓋:腳掌落地時膝關節要略微彎曲,減小骨骼間衝擊;
9、腳踝:保持腳踝放鬆,儘量不要過分外翻或內翻,以免增加受傷風險;
10、腳掌:小步距,高步頻,讓體重迅速轉移到著地的腳。
我們直接看兩個案例來對比。
希曼——每天跳繩20分鐘
他選擇的減肥方式是單純靠跳繩,開始60天的減肥計劃,每天高頻率完成20分鐘的跳繩訓練。
沒有訓練基礎的人前期會比較難做到,剛開始他20分鐘裡只能跳100個,慢慢適應後,次數能達到1000個!
飲食是不能不抓的,減肥的關鍵在於控制攝入熱量,他戒掉了高熱量食物,吃的都是一些低脂高蛋白的健康食物。
60天後,希曼的體重掉到了96kg,體型變化不大,但是贅肉少了很多。
沙——每天跑步一小時
第二個案例的挑戰者叫沙,他跟很多中年男人的身材一樣,體重86kg,略微發福,下巴疊了好幾層贅肉。
他每天要跑一個小時,大概跑8公裡左右,從9月到11月,他整整跑了500多公裡,體重也從86kg降到了80kg,減掉了6公斤,雙下巴都瘦沒了。
總結
對比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同樣是兩個月時間,兩位減肥者的減肥效果——
希曼每天跳繩20分鐘,減去7公斤
沙,每天慢跑一個小時,減去6公斤
是不是更傾向於跳繩減肥了?花費的時間更少,對膝蓋的傷害也更小。
不過還是建議一下,在減肥中,單一的運動會給身體很強的疲勞感,很快就會遇到瓶頸期。
減脂比較好的方法是全身的綜合訓練,參與的肌肉越多,消耗的也越多。所以減脂運動建議同時進行多個動作,全方位的訓練,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