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心•360 民呼我行」桃園路街道打造基層治理樣板

2021-01-19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朱娜)2020年以來,桃園路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蓮心•360 民呼我行」專項行動為契機,以強化社區陣地建設為抓手,探索實行多元分類合作的「中心社區制」治理模式,目前,全區首家中心社區已全面建成使用,讓群眾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實現「服務群眾、減負增效」。

「大片區」治理 化解基層社區難題

「我市有些小區也在探索建立中心社區,但往往是一兩個社區整合,我們這個中心社區轄區規模大、服務內容多樣。第一中心社區是街道在組織社區工作者參觀了上海虹橋區、閔行區等先進地區有關服務驛站後,結合轄區實際,做出的一項基層治理的嘗試。」街道黨工委負責同志介紹。

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整合了勞動一坊、勞動二坊、桃園一坊、桃園二坊、桃園三坊、大土門和大土門開遠7個地域相連、民情結構和群眾需求相對一致的社區資源,設有紅色會客廳、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站、「蓮·心」議事廳、婦女兒童之家、健康指導室、退役軍人之家、西電文化區、虛擬養老中心、科技e站、智慧小區等10餘類比較完善的活動區域, 設施配備齊全,相互之間各有特色又互為整體,滿足老人、兒童、婦女、黨員等各類人群的活動需要。

中心社區的啟動,化解了基層社區資源短缺、活動單一、無力承辦大型活動的難題,形成涵蓋面廣、種類齊全、專業性強、質量更優的社區服務新格局,使片區2.4萬戶居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合作共建 社區和第三方組織共贏

中心社區採取「引進來、走出去」的社區服務模式,利用黨建共建平臺,邀請天朗教育、壹基金、步長醫院等駐地單位聯建聯動,共同開展文藝表演、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既讓群眾獲得專業的學習指導,又讓第三方組織增強品牌影響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為中心社區做服務,成為第三方對外宣傳的『名片』,他們積極和我們接洽,想藉助中心社區的平臺,為轄區居民提供服務。」第一中心社區負責人,勞動一坊社區黨支部書記周建玲說。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中心社區搭建起「相互學習、接受教育、融合、共贏」四大平臺,轄區很多單位都主動前來尋求合作。

「3D印表機、顯微鏡、AR眼鏡、精美的圖書,中心社區提供了那麼好的硬體,孩子來社區還能享受到很好的服務,我們自然樂意來。」西安蓮湖愛貝爾幼兒園園長說。目前參與中心社區建設和服務的第三方組織和駐地單位超20餘家。

突出特色 傳承家國情懷

「愛國主義情感讓我們熱淚盈眶,愛國主義精神構築起民族的脊梁」。社區作為居民生活的共同體,更要擔起傳承家國情懷、講好歷史故事、弘揚愛黨精神、服務廣大轄區居民的使命,這也是中心社區建設的初心。

「榜樣就在我們身邊,西電人就是英雄。」結合所轄居民的共性特點,著力於講好西電人「與共和國同行、與民族復興偉業同心、與國家戰略需求同向」的故事。

中心社區還定期開展「五老進社區」活動,請老黨員、老紅軍到社區為孩子們講述紅色故事,激發青少年愛黨之情、報國之志;設立「家風家訓展館」,弘揚仁愛祖國、和順孝義之家風,宣傳展示社區文明家庭,讓前來參觀的黨員群眾見賢思齊,培育大家的家國情懷素養。

創新發展 打造「2+1」服務驛站

「社區發展,教育為先。」突出打造「2+1」服務驛站功能,即退休老黨員再教育基地、青少年學習基地+居民活動場地。

創辦老年大學,開設葫蘆絲、剪紙、書法、太極拳、聲樂等6個學科,讓老人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在陝西為民社工中心、壹基金等社會組織的支持下,開設「四點半」課堂,給學生提供課業輔導,培養興趣愛好,緩解了雙職工家庭面臨的子女放學無人看管之憂;建起了「婦女兒童之家」、科普e站、圖書閱覽角,為培養科技報國好少年提供學習場地和實踐空間。運用5G、VR、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力打造「智慧社區」、「智慧小區」。

蓮湖區將以第一中心社區建設為突破,堅持「黨委領導、社區發力、多方協作」的發展理念,不斷開拓思路,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根基,持續推行「大片區」治理新模式,高質量服務群眾,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焦點

  • 【新春賀詞】桃園路街道祝願大家新春快樂!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桃園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向轄區父老鄉親、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群眾、向駐地單位全體職工,致以新年的祝福。2020年,是非同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帶來的嚴峻挑戰,桃園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衝鋒在前,採取一系列精準有力的防控舉措,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 南山街道黨建引領攻堅克難打造基層治理「南光樣板」
    一年多前,市、區、街道三級部門攜手下定決心,以黨建為引領強力推進南光社區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如今,南光社區黨委的作用得到明顯加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一期工程按期高質量完成,解決了髒、亂、差等諸多問題,為全市社區綜合治理提供了新樣板。
  • 24小時不打烊「警務超市」 浙江舟山昌國街道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前不久,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昌國街道芙蓉洲路特色街區一餐飲店負責人來到芙蓉洲路聯勤警務站尋求幫助。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事情最終得到圓滿解決。「以前遇到一些小糾紛不知道找誰,現在有了聯勤警務站,方便了不少。」餐飲店負責人對警務站讚不絕口。無獨有偶,舟山市民餘先生近日也通過警務站解決了一件煩心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服務群眾響應機制。
  • 徐州金山橋街道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匯治理」開啟群眾「幸福...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淑俠說,要創新基層黨建,聚焦民生服務,以智能化為牽引,通過聯動共治、多元主體參與,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今年5月,金山橋街道推出系統集成改革試點及實施方案,系統謀劃推進以黨建引領、「六治」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匯治理」模式。
  • 南充市順慶區中城街道:打造基層治理靚麗「名片」
    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中城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堅持把加強黨建引領作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徑,探索黨建引領、黨員示範、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等治理體系,夯實基層治理根基,壯大基層治理「根系」,打造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靚麗「名片」。
  • 打造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黃埔樣板」
    」「經濟社幹部管理權」)的基層治理架構,讓更多的社會問題得以在基層獲得解決。我區的社會治理路徑創新正是通過強化提升街鎮統籌協調功能,一方面對區直部門,街鎮可以調度、考核、任免;另一方面對村居和經濟社幹部,可以「雙向兼任」、激勵和約束。充分發揮街鎮在社會治理中的基層基礎作用,實現基層治理由「單打獨鬥」向「協同作戰」轉變。
  • 把「桃園樣本」,打造成平原鄉村振興的「樣板」
    鄉村振興桃園示範區項目通過規模化種植,在做好一產文章的基礎上,推進「接二連三」,延伸產業鏈,創新助力打造平原鄉村振興的「桃園樣板」。依託桃園2萬畝現代農業產業核心基地,魯望農業集團有了與二產、三產國內龍頭企業定價的話語權。上半年夏糧豐收,直銷魯糧集團;夏種玉米,同樣被美國宜瑞安集團提前預定。
  • 浙報關注嘉興七星街道全力打造美麗浙江「七星樣板」
    12月24日,《浙江日報》刊發《全力打造美麗浙江「七星樣板」》一文。全文如下:12月21日,省美麗城鎮辦公布2020年度全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名單,嘉興市南湖區七星街道榜上有名,成功創建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今年以來,七星街道積極建設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業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和善治為民治理美的「五美」城鎮,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全域美麗的新格局,全力打造美麗浙江的「七星樣板」。
  • 青島市北區創新基層治理「市北樣板」 跑出基層治理「加速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王昆 楊珂今年以來,市北區著力下好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一盤棋,建立健全民生痛點難點問題收集處置全周期管理機制,構築起資源耦合、人員齊備、部門聯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用活「黨群e家」小程序,狠下「繡花」功夫,提升全域居民生活幸福指數,營造基層治理的良好生態。
  •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蓮湖桃園路街道這個精品課程受歡迎
    2020年11月9日,由西安市蓮湖區桃園路街道精心打造的第一中心社區正式建成開放。中心社區整合桃園路街道的7個社區資源,除具備基層社區的基本職能外,一改基層社區資源短缺的缺點,突出多樣化便民服務驛站職能,形成了「大片區」社區服務新格局,服務轄區居民2.4萬戶,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 平原縣桃園街道打造有「溫度」的品質小鎮
    」10月9日,平原縣桃園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孟慶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桃園街道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突破口,以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為主線,建設生態農業養殖場和桃園特色小鎮,重點打造土地、產業、人口「三集中」的桃園鄉村振興省級示範區項目,開展了「土地集約經營、產城深度融合、種養加一體化、農工商齊發展」新模式示範基地的探索實踐。
  • 新羅:打造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樣板
    針對該小區管理存在的問題,新羅區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多次召集街道、社區、物業公司、業委會、小區黨支部研究分析小區問題及解決方案,列出問題清單,細化分工,明確責任,並組織有關街道、部門負責人前往天津市河東區參觀學習社區治理先進做法。將黨的領導延伸到小區治理的每個末梢。
  • 前進街道築牢黨建紅色地基 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通訊員 蔡欽敏 蘇軍)前進街道黨工委以村(居)民需求為導向,認真研究部署,結合轄區實際,以黨建引領推進村社治理為目標,積極統籌轄區內資源,紮實提升和諧村社建設能力和治理水平。
  • 陝西西安雁塔區電子城街道:科技創新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針對管理單元過大、轄區人流物流聚集、矛盾糾紛易發、安全隱患突出等社會治理難點,確立了「縮小治理單元、融合治理內容、提高治理效率」的精細化目標,紮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張女士想起街道剛剛推廣的「電子城鄰裡」小程序,隨即使用「隨手拍」功能將此事進行了反映。不到一個小時,街道網格中心的楊明虎副主任帶著兩名專職網格員趕到現場調查處置,之後又召開了社區、物業企業、社區民警、業主代表四方聯動專題會議,針對治理高空拋物制定了聯動工作方案。這個案例生動反映了基層治理「網格化、信息化」給群眾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帶來的新變化。
  • 鄭州市福華街街道:"蜂巢式"支部聯建,打造治理"共同體" ...
    構築「蜂巢式」堡壘,著力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區委宣傳部機關黨支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區委組織部積極指導社區黨組織建設,區委宣傳部提供基層治理「金點子」、引領文明新風尚、增強群眾凝聚力,區行政服務中心聯合街道開展「一網通辦」「人民幫辦」等服務,建立「福華街十五分鐘服務圈」等;轄區公共單位積極共享「活動陣地」探索「錯峰停車」,街道與鐵路局協調陣地建立養老中心、垃圾中轉站等便民項目,不斷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 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版
    中工網訊 近日,青島市市北區延安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紹成帶領街道有關科室,社區黨委副書記,紅色合伙人單位負責人等,前往阜新路街道和洛陽路街道參觀學習交流。據了解,張紹成一行人首先在阜新路街道參觀了便民服務大廳和南山智慧社區運營服務中心。
  • 陝西漢中:積極構建「1+4」城市基層治理新體系
    陝西省漢中市堅持民生無小事,將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任務,積極推廣黨建引領下的一個平臺承載、一張網絡連接、一支隊伍落實、一套機制保障的「1+4」基層社會治理新體系,高標準高質量推動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 汲雨露:堅定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努力打造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樣板...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底盤」和「根基」,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對於保障群眾切身利益、促進基層社會穩定,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大意義。2019年以來,尼山鎮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建為領航、法治為保障、德治為載體、自治為基礎、智治為支撐,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逐步構建起部門聯動、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打造出獨具儒家文化特色的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新樣板。
  •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常州北港街道為居民織出安全穩定的智慧之網
    7月4日,常州網格化治理創新工作推進會在鐘樓區北港街道梧桐苑社區舉行。北港街道以「智慧北港」驅動網格化治理模式創新,積極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開展網格化專項治理試點,構築保障轄區群眾安全穩定的智慧之網。以撤村轉居為新起點,北港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徑新方法,與百度大數據中心、南京大學等高校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