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怎麼走更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2021-01-09 騰訊網

* 金勳傑主任 科普團隊出品

本期內容評審:金勳傑(三甲醫院 骨科主任醫師)

如今每天堅持走路鍛鍊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金醫生身邊就有許多朋友,每天最少都要走上那麼一萬步來"鍛鍊身體"。

就事論事,"走路"的確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鍛鍊方式。走路對場地的要求低,只要你願意,注意行走安全,就可以隨時隨地"開走";走路也不需要昂貴的運動器材,合理的走路步數,就能起到鍛鍊身體的效果。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研究發現——「走路」這種常見的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評估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到底這是怎麼回事?走路怎麼走才能健康長壽?這篇文章,金醫生就來和各位朋友談一談。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

早前,美國匹茲堡大學曾刊發過一篇研究論文,研究的就是走路速度和健康之間的聯繫。結論大概就是——走路速度能達到0.8米/秒(大概等於20分鐘左右走完一公裡),或者這個速度之上的老人,他們的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大家可以以此對比下自己平時的正常走路速度。

△ Gait speed and survival in older adults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平時大家故意走得快一點或者慢一點,就會影響壽命,兩者不是因果關係。而是大家平時自然走路速度的快慢,反應著身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狀況不好,相比平常人,壽命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因為"走路"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它需要身體骨骼、肌肉、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協同工作才能完成,我們的身體也會根據機能的好壞來自動調整走路的速度。這意味著當這些系統出現問題時,大家平時習慣的走路速度就會出現變化。

比如有三高、靜脈曲張、下肢動脈硬化、關節疾病,或者骨關節炎、類風溼、骨質疏鬆等問題的人,腿腳的活動會受到影響,走路速度也會隨之遲緩。

怎麼走路鍛鍊更健康?

關鍵點一:每天走路的步數要合適

走路,不是走越多越好。金醫生門診裡經常有因為每天走兩三萬步,或者長期爬山、反覆爬樓梯等運動而導致關節損傷而前來就診的患者。

依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中國居民每天的活動量達到 6000 步,有益於保持身體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說大家每天只能走或者都要走六千步,而是應該結合您自身的實際情況,比如有無膝關節疾病等等來做一些調整,走5000~8000步也是可以的。

關鍵點二:走路的鞋子要選擇對

金醫生並不建議大家在走路鍛鍊時,選擇那些硬底布鞋,或者透氣差的鞋子。想走路走出健康,一雙合適的鞋子是必不可少的:

鞋子應該有良好的緩衝避震效果;

穿起來不會有緊繃感;

腳趾不會被鞋頭擠壓;

鞋號適當大半碼。

跑鞋穿超過400公裡或者穿半年左右,就可以考慮更換鞋子了。

關鍵點三:走路時應保持正確的姿態

請在快走的過程中保持抬頭挺胸收腹的姿勢,避免含胸駝背。這樣能幫助您避免腰背部肌肉疲勞。

快步走時請把您的手臂前後擺起來,並儘量緊貼身體兩側。

最後,請保持適中的步伐,因為步子邁得太大會增加關節的負擔。

參考文獻:

Stephanie, Studenski, Subashan, et al. Gait speed and survival in older adults.[J]. JAMA, 2011.

Walking speed could be a new indicator of health. Dcri.org, 2016.5.4

Hyun, Gu, Kang, et al. Separating the effects of age and walking speed on gait variability[J]. Gait & Posture, 2008.

本期話題:您每天走多少步?走路速度是如何的呢?您對文章的觀點怎麼看?

歡迎朋友們留言您的經歷或者體會,有疑問的也可以提出!後續我也會給大家寫一些疾病康復、藥物使用相關的內容。

如果您看完文章,麻煩您給個點讚和關注!您的關注和點讚,不僅能幫助更多的人,也是我做科普的最大動力![感謝]

相關焦點

  • 心跳快慢和壽命長短有關?心率在什麼範圍內易長壽?醫生告訴你
    平時比較細心的人,會發現,在體檢的時候,我們除了要測量血壓的高低以外,醫生往往還會用聽診器測試我們的心臟有沒有出現問題。有一個說法,是說心臟跳動的速度能夠影響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這個說法是不是準確呢?心跳快慢和壽命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總是處在緊張或者興奮的狀態下,那麼他的心跳速度就會很快,這樣對於壽命的延長其實是沒有好處的。
  • 走路姿勢能看出身體毛病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走路步態,但你知道嗎,這其中可能蘊藏著一些有關健康的秘密。美國「關懷」網站刊登美國整形外科協會專家的研究,總結了8種走路步態,可為您提供一些健康預警信號。  線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預警: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
  • 從走路姿勢速度看壽命長短 8種步態隱藏健康隱患
    原標題:從走路姿勢速度看壽命長短8種步態隱藏健康隱患  線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預警: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提醒:50歲後,3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走路的快慢與身體健康有關,可以從速度上預測壽命的長短。01 走路的快慢真的可以決定壽命的長短嗎?03 想長壽,多走路,但是關於走路,3個大坑不要跳欲速則不達很多人認為走路速度快,運動量可以更大,健身的效果更好,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走路快慢決定壽命?
  • 決定壽命長短的,是這4個指標,你知道是什麼嗎?快來了解吧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早有定數,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但壽命的長短由於受社會經濟條件和衛生醫療水平的制約和體質、遺傳因素、生活習慣、生活條件等個體的差異的影響,會在不同社會不同時期表現出很大的差別,也就是說,壽命的長短是有因素控制的。
  • 心率快慢與壽命長短有關嗎?若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就不用擔心了
    每個人體質不同,心率的快慢也會有所不同,但每個人的心率也會保持在一定的正常範圍內,如若有所偏差的話,則說明心臟可能出現了異常。而且生活中有人聽說一個人心率的快慢與壽命的長短有關?那麼究竟心率快好還是心率慢好呢?若心率能夠保持在這個範圍就不用擔心了,說明你的心臟很健康,也更加容易長壽。
  • 怎樣預測一個人的壽命?科學證實:2個簡單測試,能知道壽命長短
    網友@退休大兵3527私信小九說: 「最近我在群裡看到好幾個人轉發《xxx預測壽命》的文章,壽命真的能預測嗎?是不是騙人的?」 看了這條私信,小九拿起手機一搜,還真的很多這種關於壽命的文章。
  • 壽命長短與心跳快慢有關?心率多少容易長壽?醫生給出答案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很多人對於自身的健康都愈發看重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養生的序列中,每個人都想擁有長久的壽命,但是因為個人的體質不同人的壽命也是各不相同。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無時無刻的都在進行跳動,當人體處於安靜的狀態之下,心臟跳動就會減慢,反之在劇烈運動時心臟的跳動就會加快,但是人在一生當中心臟所跳動的次數大約是在25至30億次左右,因此人體的心臟跳動次數越慢,人體的壽命就會越久,而且根據心內科醫學專家研究表示,心率快的人更容易患有心臟血管類的疾病。
  • 心跳快慢決定壽命?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答案
    而且,心跳是一個很神奇的事物,每個人的心跳速度都不相同,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一個說法,那就是心跳的快慢決定壽命。這個說法是真的嗎?一分鐘心跳多少次的人更長壽?醫生公布了答案。心跳快好、還是慢好?關於這個話題,可以說是一直在不斷的關注、討論當中,而根據醫學界的科學家一致認為:心跳的快慢不能和壽命的長短劃上等號。
  • 為什麼走路和壽命會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存在共同點
    導語:走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日常需要,也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你會相信嗎?經過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身體越強壯壽命越長的人,走路時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看來走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美國著名醫學雜誌JAMA曾經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報告研究的內容就是老人步速快,壽命會長這個話題。這項研究歷時14年,目標對象是三萬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在這14年裡,研究人員對老人們走路的速度進行了跟蹤記錄,結果發現,在年齡性別一致的情況下,老人們的剩餘壽命和步速之間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關聯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關聯性表現得更為明顯,尤其是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 走路速度決定壽命長短?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
    走路是我們每天都必不可少的,有很多研究表明,走路速度也會影響人們壽命的長短,說走路決定壽命可能有很多人會不相信,但是,確實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項研究證明了,壽命長的人走路往往都會有一個共性。
  • 心跳快慢竟與壽命長短有關?心跳在哪個範圍內跳動的人更長壽?
    可你知道,這種「觸手可及」的信號有多重要嗎?「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雖然這些調查結果仍然有其他因素的幹擾,並不能直接下定論心跳越慢壽命越長,但仍然可以看出壽命與心率快慢之間的確有一定的關聯性。當然,一個人是否能長壽,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遺傳、環境、飲食、運動等等,心跳越慢越長壽也不是絕對的。
  • 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怎麼走能長壽?研究結果新鮮出爐
    走路,在人們看來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是每個人生來就應該具備的生活技能,可能大家都忘了,走路這件事也是要學習的,不僅是剛出生時的慢慢走路,還是長大後的走路方式,說不定還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呢?聽說,人的走路速度和壽命長短有關?
  •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坦白說:50歲後,想長壽,三件事比運動更重要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
    下面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頸圍警戒線:35釐米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一個共性
    導語:對於正常人來說,每天都需要走路,走路也可以當做是一種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決定壽命,你會信嗎?經過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生命越長的人,走路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性,走路也是一門學問。研究表明,走路速度在每秒鐘0.8米的人,壽命會更長一點。如果每秒鐘小於0.6米,那走路的速度就比較慢了。眾所周知,走路可以促進健康,而走路速度快的人可以表明他們的身體協調性,配合性更好,神經,心肺肌肉等系統配合比較好,走路快,消耗的熱量也更多,鍛鍊效果會更好。
  • 這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趕緊自查…
    這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 頸圍警戒線:34 釐米脖子粗,血管差!02腰圍警戒線:100釐米如果問醫生,脂肪長在哪裡最危險,醫生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腰腹!因為腰圍每增加2.54釐米,患癌的風險就增加近8倍。
  • 走路速度與壽命有關?走路犯這4個錯誤,走得越多傷害越大
    走路可以說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來判斷我們的健康狀況。當每天的運動量超過六千步,將有益於身體健康,因為這同時也鍛鍊了人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走路來看出壽命的長短,的確匪夷所思,但是,走路快的人更有助於長壽,這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