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紫禁城」成了什麼樣了?你可能想像不到,天安門更慘

2020-12-27 騰訊網

清朝末年,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國家破爛不堪,那個曾經金碧輝煌的京城,如今死氣沉沉,這一切又能怪誰呢?那麼清朝末年的紫禁城成什麼樣了?你可能想像不到,天安門最慘。

皇帝換了一批又一批,遺憾同治帝、光緒帝、都沒有子嗣,就連繼承人都成了問題,這讓當朝的官員人心惶惶,再沒有繼承之人,大清就要亡了,再加上慈禧整日奢侈無度,讓大臣懸著的心再也沉不下來了。

後來傀儡皇帝光緒帝企圖謀反,慈禧十分生氣,將他移到了瀛臺,對外宣稱他身體不適,只有吃飯的時候會送給他一些吃的,這裡條件極差,從小養尊處優的光緒怎能受得了呢?後來就因為重病去世了,其實很多人都明白,這不是事實,其實是慈禧專門找人給他下毒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出於無奈,溥儀登上了皇位,他在皇帝的位置上還沒暖熱屁股,就被轟下臺了。

這時的紫禁城,雜草叢生、所到之處、處處荒涼。國庫虧空,已經沒有金錢進行修繕。因為當時的大部分錢都被慈禧揮霍,還籤訂了不平等條約,外債纍纍。溥儀在這個位置上坐的並不安生,本想享受幾天榮華富貴的生活,最終也被趕下臺來,宮裡的太監、宮女見紫禁城內如此落魄的景象,走了一大部分,只剩下皇上身邊的一些侍從。此刻的紫禁城,除了大,就是冷清,和任何朝代相比都相差甚遠,就連乞丐都不願意住。

當時的天安門更是慘,當年光緒結婚,這裡已經損壞的很嚴重,但是國庫沒有餘錢讓他們修繕,就連買材料的錢都不夠,更不用說請工人了,所以就隨便整理了一下,讓光緒先完成婚禮。之後也就沒再提過了

相關焦點

  • 清朝後期「大內高手」成了笑話,70多個小混混攻入紫禁城
    和歷朝歷代一樣,清朝皇帝自視為「上天之子」,擁有天下和萬民;紫禁城是他處理政事、居住生活的場所,也是清朝權力中樞,甚至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如何守護紫禁城、保衛皇帝的安全,實屬天大的事。我們常常從影視劇、小說中看到「大內高手」這個詞,這些人就是皇宮裡的衛士。
  • 4000多年前桃子什麼樣?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黃瓜…
    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黃瓜… 2020-12-2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紫禁城最早的照片:皇帝逃走,城臺斑駁不堪門前荒草萋萋
    在此先向大家提問:紫禁城最早的照片拍攝於何時?她呈現給後世之人的第一印象什麼樣?這事還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鹹豐帝倉惶逃往熱河,臨行前任命恭親王奕訢為留京辦事大臣,負責與英法談判議和。
  • 1946年的紫禁城,破舊不堪,皇威不再,讓人感慨
    1946年的老北京:紫禁城的角樓和結冰的護城河水。在紫禁城中,共有四城門,南面的午門,還有東華門,西華門和北面的神武門,整個宮城呈長方形,佔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1946年的老北京: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和遠處的華表。
  • 【連載小知識】紫禁城各路建築簡介及地圖(一)
    紫禁城角樓:位於紫禁城城牆四角,共四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築,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由兩坡流水的懸山頂與四面坡的廡殿組合而成。 屬於紫禁城的防衛設施。社稷壇:位於紫禁城城牆外,筒子河以南,端門以西。明清兩代祭祀社稷用的祭壇。華表:漢白玉石柱,柱身雕刻盤龍。共兩對,位於天安門內外。華表頂端各坐一隻犼。外側華表上的犼坐北朝南,名為「望君歸」,內側華表上的犼坐南朝北,名為「望君出」。兩對犼不同的名字各有其含義。
  • 如果是在清朝,騎馬進故宮,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人民日報微博更是措辭嚴厲地批評道:「故宮不是開越野的場所,更不是撒野之地。如果說點燃公眾怒火的是特權,那麼引發人們痛心的則是故宮被冒犯。」女子閉館日開奔馳進故宮,這件事引人深思,但是我們再生氣,也不能把當事人怎麼辦。冷靜之餘,琢磨君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件事要是放在清朝,後果到底有多麼嚴重呢?
  • 北京旅遊攻略,第一站必須是「天安門」
    天安門,坐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隔長安街相望,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
  • 9999間半還是8707間,昔日「紫禁城」到底有多大?說出來你別不信
    故宮在古代被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現在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故宮博物館」。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殿宇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繪,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築群。那麼,故宮有多少間房呢?
  • 百年前的故宮是什麼樣的?和你想像的大不相同,好似破廟一般!
    大清門,民國改為中華門,是真正的「國門」,位於天安門正南,50年代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照片上是大清門的內側,自天安門廣場拍攝。 午門:紫禁城正門,只有皇帝出入正門,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
  • 在沒有監控設備的古代,紫禁城是如何做好安保系統的?
    那麼除了這些保護措施,皇帝們還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確保自己的安全呢?圖片:紫禁城內布局劇照二、明朝的安保紫禁城如此之大,除了皇帝一家子住以外,肯定還要許多僕人來伺候他們,人一多就雜,當時沒有指紋打卡,也沒有刷臉功能,怎麼辦?
  • 清朝末年社會底層百姓的悲慘生活照,每一張都直戳內心
    清朝末年,由於外患和內憂,幾次對外戰爭的失敗導致的大量賠款,變成了沉重的稅賦壓在了底層農民的身上,農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許多國外的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沉重又難忘的一組組照片。請注意,這些照片的拍攝地不是非洲!
  • 清朝末年三位皇帝,根本不是父子傳承,關係為啥這麼亂
    清朝末年的三位皇帝而清朝似乎有些格外的不同,清朝雖然在一開始的百多年裡,同樣是奉行著一個家庭傳承的概念,皇帝死了不是兒子繼位就是孫子,總之同屬一顆樹的傳承,然而到了清朝末年,似乎整個清朝混亂的讓父子傳承的模式都消失了。
  • 清朝末年,北京菜市口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
    直到清朝末年,光緒年間,清政府把明朝時的刑場從西四牌樓搬到了菜市口。從此以後,這裡便成了清朝末年處決犯人最大的刑場,被判秋後問斬的罪犯都會被拉到這個地方處決。清朝鹹豐年間的八大顧命大臣之一的肅順就是被慈禧斬殺於菜市口,還有「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和康廣仁六位志士在「戊戌變法」失敗後,也是在菜市口被處決的。
  • 清朝時期,誰能在紫禁城內騎馬、乘轎?只有三種人可以
    在清朝時期,紫禁城是皇帝們居住、辦公的地方,也可以說是整個朝廷的心臟。在皇權至上的封建時期,皇帝是天下的主宰,因此在紫禁城並不是誰都可以騎馬、乘轎的,只有經過皇帝批准的人,才能這麼做!那麼都有那麼些人可以這樣做呢?
  • 老照片:1916年的社會面貌,跟清朝差不多
    北京外城某城門的箭樓。天安門前的外金水橋。穿傳統服飾的婦女兒童。八旗軍隊突破長城防線入關,定鼎中原,搞滿蒙一家親,從此朝廷的北方邊患消除,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降低,清朝260多年從未對其進行整修,殘破傾頹痕跡明顯。進入民國,局勢動蕩,各方面掌權勢力均沒心思維修長城。
  • 人類不斷的跨種族交換基因後,後代都將長什麼樣?你可能想像不到
    人類不斷的跨種族交換基因後,後代都將長什麼樣?你可能想像不到。 我們看看,人類不斷的跨種族交換基因後,後代都將長什麼樣?上面的這是Rierson一家四口,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和比利時,他們的祖先有中國人、荷蘭人和比利時人。
  • 清朝的宮廷宴席是什麼樣子?別被徐克電影《滿漢全席》騙了
    這部電影的名字,便是源自劇中提到的關於清朝滿漢全席的典故,話說清朝皇帝為了彌合滿漢矛盾,於是便下令在宮廷中舉辦兼有滿漢兩個民族飲食特點的宴會,因菜品豐富,規格較高,所以俗稱滿漢全席。乍一看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故事,民族文化大融合,一派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色,只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這個典故其實是導演和編劇杜撰的。
  • 始於清朝末年!羅平這家開了百年的老店開分店了...
    在板橋傳承了百年的老店 始於清朝末年一鍋炭烤雞蛋糕家喻戶曉很多人為了它專程開車去板橋
  • 4000多年前桃子什麼樣?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黃瓜……
    你現在穿越回去,看到它們可能都認不出來。不信,你看!後來,墨西哥先民阿茲臺克人開始琢磨起如何種植並食用這種看上去不太能吃的果子,經過選擇性培育種植,現在的果核越來越小,果肉更細膩,雖然很多人依然覺得味道不好,畢竟口味這東西因人而異,但口感和以前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 清朝什麼人會被選為「大內高手」?武功高強還不行,身份很重要
    和歷朝歷代一樣,清朝皇帝自視為「上天之子」,擁有天下和萬民;紫禁城是他處理政事、居住生活的場所,也是清朝權力中樞,甚至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如何守護紫禁城、保衛皇帝的安全,實屬天大的事。我們常常從影視劇、小說中看到「大內高手」這個詞,這些人就是皇宮裡的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