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江太史,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但是說到太史五蛇羹、太史豆腐、太史雞,只要對傳統粵菜有一定認識或者研究的同學都會知道。
江孔殷,籍貫廣東南海(現廣州)。他是晚清最後一屆科舉進士,曾進翰林院,所以人稱江太史。江太史是有名美食家,曾有「百粵美食第一人」的美譽,舊時位於廣州的大宅被稱為「太史第」。
今年年初去北園飲茶時候所拍的照片
可惜的是,太史第由於各種歷史問題已經不復存在,沒法親臨期間感受當年的庭院樓閣。不過!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在《鐘鳴鼎食之家》裡面寫道「一進北園,赫然是個宅院,中有假山、小橋、亭臺、流水。四周有迴廊,廊外是一個個的飯廳。行到我們定下的地方,三個飯廳打通了,廳外迴廊的漆柱,柱頂灑金的木雕簷飾,以及正中的飯廳裝飾,除了沒有水晶吊燈及大鏡外,儼然把祖父的飯廳搬到北園來。」
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出身於書香世家,因自幼能誦古文而得到祖父的嘉賞,讓她能參與席間,品嘗到江家的珍饈百味,培養了她敏銳的味覺。江家廚房在民國初年蜚聲百粵,當地名人皆以曾列座為榮。
今天這道「花雕豉油皇雞翼」正是由江獻珠所研發的菜譜。
美食的美不僅在於味道,更在於美食背後的故事。嘗美食之前,不妨多了解美食背後的故事,或許你會多這道菜有另一番的感受和滋味。
同樣的雞翼,為什麼別人就做得別有一份風味,很多時候就在於那些不太起眼的細節,造就又一美味。
看了那麼多期菜譜,冰鮮雞翼解凍要怎麼處理應該都不用多說,再說你都會嫌我長氣。解凍之後擠乾淨雞肉裡面的瘀血,放到鍋裡備用。
開中火,燒開水,把小蔥打結,然後跟薑片一起放入鍋裡。
放入雞翼,稍微調大火一點,等水重新沸騰之後轉小火,保持水剛剛沸騰,輕輕冒泡的狀態就可以。煮5分鐘就可以繼續下一步。我用的雞翼比較大,其他小夥伴可以根據自己雞翼的大小適當調整處理時間。
從冰箱拿出準備好的冰水,冰水越冷越好,最好是可以混入冰塊,水回溫越慢,雞翼的表皮就會迅速被冷卻,這樣肉質會更緊實。
大概泡10分鐘,等雞翼徹底變冷。如果沒有加冰塊,中途更換一次冰水,維持水溫在比較冷的狀態。
雞翼泡冰水的時候,把滷料包加800ml水,中火燒開。水量要保證能泡住所有雞翅。水燒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
準備一隻鑊,開中大火,熱鑊冷油,然後加入薑片稍微爆一爆。
加入準備好的小蔥爆炒出香味。
倒入準備好的花雕。喜歡酒香味濃的可以適當多加一點也沒關係。
加入花雕之後,開大火燒開就可以,這一步主要是將花雕裡面的酒精迅速揮發,但是又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花雕的香味。
把花雕、姜蔥全部倒入煮好的滷水中。
再倒入準備好的豉油(生抽)。
放入黃糖。喜歡吃甜的可以適當多一點,但是不建議加太多,甜味過多就會搶到鹹味,肉肉就會失去鮮味。
放入已經泡好涼水的雞翼。
開大火讓湯汁重新沸騰後,轉小火繼續煮12分鐘。湯汁保持冒小泡的狀態,但是不要大沸。中途攪一攪翻一次面,讓雞翅均勻受熱。
煮12分鐘之後,就可以離火焗1小時。
這時候你可以順路蒸個溏心蛋,滷個蛋。雞蛋煮熟後,去殼放入滷水中就可以。
焗1小時之後,就把雞翼先撈起來,開大火收汁。醬汁收到稍微有點濃稠即可。
醬汁煮到差不多的濃度,你就可以把雞翼重新放回鍋裡,繼續煮五分鐘就可以出鍋啦。這個時候你可以最後試試味,看看夠不夠味,如果不夠味可以適當再加一點鹽。這裡推薦的分量是稍微偏淡,不建議大家一開始加重下醬油,如果自己家的醬油比較鹹的,記得量分量的時候適當減量。
淡了可以加鹽,但是鹹了後期只能通過加水來讓醬汁變淡,途中需要去掉一些醬汁然後加入白開水重新熬煮,更不好控制味道。
醬汁不需要煮到非常濃稠,煮到可以稍微掛在雞翼表面即可。太濃稠的話容易鹹,而且吃到後面會非常黏。
「花雕豉油皇雞翼」其實跟我們平時的豉油雞翼用料非常相似,但是做法步驟有些不同。滷料裡面加入了花雕之後,整個醬汁的香味完全不一樣。
雞翼經過冰火兩重天的試煉,肉質保持緊實,不是平時做豉油雞翼那種軟綿綿的口感。
這道菜原料和做法都非常簡單,不妨試試喔。而且放冰箱隔夜會更入味,第二天帶到公司當午飯,這種滿足滋味,只有美食能帶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