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字口訣,濃縮中華武術劍法功夫!

2021-01-08 散打王
作者: 劉恩銘、於立光

劍術是中國武術中的一個器械項目,由劍器、劍法和與劍法相對應的單個動作(或多個連續動作)組成的一套完整的運動方法。

劍器,簡稱為劍,屬短兵器。柄短,身長,尖銳一端,刃利兩面,扁薄有韌性,使用靈活,故有「百刃之君」、「短兵之帥」之稱。

劍術也可說是劍器在技擊格鬥和套路演練的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形式和藝術。

劍器是劍術產生的根本;劍法是劍術發展的核心。劍法是由劍器獨特的構造及性能決定其各部位在技擊和演練中的使用方法。因此,劍法伴隨著劍器的出現應運而生,並隨著鑄劍技術的日臻精良而劍術理論也日趨完善,以及劍器在不斷地技擊與演練的實踐中,而得到進一步的豐富與發展。

究竟有多少劍法?

劍術的優點與長處,就在於它本身所具有的劍法較多。按十八殷兵器來說,劍法的變化是最多的。根據我們對劍術的整理與研究,技擊性劍法有五十餘種。有撩劍、挑劍、掃劍、挽劍、挫(錯、措)劍、抹劍、掛劍、推劍、託劍、提劍、抽劍、抱劍、撥劍、擺劍、拋劍、扎劍、撲劍、攔劍、拉劍、揉劍、捅劍、刺劍、削劍、割劍、剁劍、劃劍、拂劍、片劍、橫劍、格劍、雲劍、圈劍、絞劍、擊劍、洗劍、斬劍、架劍、束劍、劈劍、砍劍、點劍、崩劍、豁劍、引劍、穿劍、壓劍、衝劍、截劍、剪劍、切劍、帶劍、領劍、鑽劍、遙擊、繞腕花等劍法。

56字劍法歌訣

為了記憶上的方便,就上述劍法名稱的音韻,整理出《劍法歌訣》:

刺捅鑽衝扎挫洗,豁挑點崩截剪擊;

撲壓託架揉削掃,抽拋拉割推引提。

穿掛擦抹雲圈絞,片劃攔橫剁砍劈;

撥擺斬帶束領拂,格抱腕挽切遙擊。

正因劍法如此之多,才使劍術在演練中,得以龍飛鳳舞、千姿百態,吞吐自如、變化萬千;在格鬥廝殺中,能夠逢堅避刃,遇隙削鋼,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劍法既是劍器的使用方法,又是對劍術每一個技擊與演練動作的具體規定和約束的章法。劍法是劍術的基礎和根本。因此欲學劍術,非學劍法不可;若想劍術入門,必先劍法入門。

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相關焦點

  • 論我中華武術、中國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技能,中國傳統武術伴隨著中國歷史與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為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功夫也就是武功,在清朝以前中國人是沒有這個概念,功夫一詞興起於清朝,是中國武術的別稱!中國功夫有「少林拳」、「詠春拳」、「洪拳」、「太極拳」、「螳螂拳」、「蔡李佛拳」等等,也就是說「功夫」其實指的是中國傳統武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說中國傳統武術就是功夫的代表!功夫者,十年苦功磨一技,當他大成的時候。就有了安家立業的資本。
  • 湖南中醫藥大學舉辦國際學生中華武術大會
    「洋學生」麓山論劍展示中國功夫。紅網時刻9月23日訊(記者 楊斌 通訊員 蔣劍)劍法飄逸如遊龍,棍法勇猛橫掃一大片,拳法有力剛柔相濟……9月21日,「拳拳赤子·麓山論劍」湖南中醫藥大學國際學生中華武術大會在長沙舉行。活動現場,國籍不同、膚色不一的年輕留學生們以武會友,大展身手,博得觀眾們掌聲不斷,叫好聲不絕於耳。
  • 中華功夫,緣何不堪格鬥?江淮千年功夫史說明了一切
    隨著馬保國大師的落敗,中華傳統功夫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在一片質疑聲中,人們口誅筆伐,對傳統功夫進行了最無情地揭露和批判。太極、詠春等傳統功夫的接連落敗,人們不禁要問:中華功夫真是弱得不行?中華功夫是從何時衰敗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以江淮地區為例,論述下千年來傳統功夫的演變過程,進而為這一問題找到答案。
  • 探秘:中國武術劍法,如何用力和力的方向
    初學者在練習劍法的過程中當如何用力?有人曾認為拳法與劍法是相通的,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在武術運動中,雖然劍法與拳法道理有些相通,但其用法各不相同。拳當以交手為用,而劍則以鋒刃為用。拳有拳規,劍有劍法。精拳者未必皆通劍法,而善劍者沒有不精通拳法的。
  • 從《葉問4》中華武術協會不教外國人功夫說起
    可是,在唐人街的中華武術協會會長卻不待見他,各門派的代表人物也對他冷眼相待,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嫌葉問的徒弟李小龍教外國人中國功夫。那為什麼他們認為中國功夫不應該傳授給外國人?很多中國功夫的傳承者認為中國功夫是老祖先留下來的玩意兒,是寶貝,應該珍藏,秘不示人,只能自己和本門派的人習練、傳承,不許別的門派的人偷學。
  • 止戈為武是中華武術的最高境界
    字面上是解釋「武」字由止、戈兩部分組成;另一方面也是說造字之初人們認為,能夠制止戰爭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義是維護和平。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應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暴、消除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基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增加財富。武術起源於生產和勞動。嵩山地處中原高地,是原始人類重要生產生活和居住地。
  • 弘揚中華武術的道長被搏擊手挑釁,武術分兩種:花拳繡腿和練不得
    在他幾十年的人生中,並沒有去如何誇大武當功夫、自我炒作等等的行為,而且他一生中的主要的時間都是在武當山上好好休息,遠離城市的喧鬧,很多人覺得這樣說是吹捧陳師行,但是我覺得沒有完人,一個專注弘揚傳統武術中華文化的前輩是不應該被詆毀的 陳師行的功夫怎麼樣?
  • 武術與功夫的區別
    近年來,屢屢有報導說,某某武術大師或武術掌門被一個無名小輩打趴下了。大眾心目中會想:威武、神聖的中華武術怎麼這麼不堪一擊啊?難道過去聽說的歷史上某某武術大師擊敗強敵,為國爭光的故事都是假的嗎?當然不是,過去的武術大師同時又是功夫大師。
  • 對中華武術的一些淺見
    對中華武術的一些淺見 清風明月 轉載▼ 分類:原創自著 究竟什麼才是中華武術呢?這個看似極其簡單的問題其實一直困擾著廣大武術練習者和愛好者,外行人更是眾說紛紜。
  • 馬保國到底是什麼人,中華武術到底行不行?
    人民日報曾評論馬保國的行為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是對中華傳統武術的傷害,勸他點到為止,耗子尾汁。難道網友們真不知道馬保國是在招搖撞騙?並不是,大眾的目光更關注的是他言行的樂趣所在,只是把他當成笑料而已,並沒有當真。所以馬保國就只是騙子,並不懂功夫嗎?真不是。
  • 首屆「中華真功夫」傑出武術人物評選第015號候選人銀饒玉
    家傳饒式術第五代傳人,中國武術六段、國際功夫聯合會7段,高級教練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四川省武術名師,巴蜀十大武術名家,巴蜀武術國際交流中心副秘書長、四川省太極拳專委會理事、達摩研究會副會長、查拳研究會理事長、成都市靚點武術團團長兼總教練,曾在雙楠石室學校教二、三年級傳統武術業餘教練、現任雙福路社區老年大學武術老師。
  • 「開靈杯」2020 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首屆傳統武術比賽圓滿落幕
    為傳承中華武術,弘揚民族體育精神,提高奉化武術運動的競技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區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開展,9月20日下午,「開靈杯」2020 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首屆傳統武術比賽在溪口武林廣場圓滿落幕。共有來自溪口鎮各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經過海選、初賽等環節產生的62位武術業餘選手參加了本次傳統武術比賽。晚上還進行了閉幕儀式暨文體展示晚會。
  • 功夫喜劇《功夫聯盟》將映 趙文卓弘揚中華武魂
    功夫喜劇《功夫聯盟》將映 趙文卓弘揚中華武魂 今日清晨,《功夫聯盟》在天壇發起了「功夫聯『萌』」活動,由主演趙文卓帶領百位萌娃進行清晨拉練,弘揚中華武術魂。《功夫聯盟》正能量 練功習武德為先如果說有什麼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英雄情懷,那便是武俠。從小說到影視,武俠精神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中撕不掉的標籤之一。
  • 奧運會武術冠軍趙慶建: 傳承武術精神,弘揚中華文化
    只有把中國武術文化弘揚到海外,才能讓競技武術走向世界。」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文化中國基金中國功夫傳承委員會主任趙慶建表示。  趙慶建,1978年出生於以水泊梁山聞名的山東武術之鄉東平縣,他9歲開始在家鄉體校習武,青少年時期就獲得多次武術比賽冠軍。
  • ✎「南拳北腿、東槍西棍」是中華武術最精粹的概述 京武功夫探秘獨門實戰棍法殼子棍
    點擊上方藍色字加關注  |  將微信置頂一起紀錄分享屬於我們的煉拳經歷
  • 「一身功夫」武館,傳承中華少林武術精神!
    少林禪學和少林武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經過日積月累,逐漸形成了少林武術精神。少林武術精神是一種尚武、重德、愛國的精神。是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主要體現在——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少林寺為禪宗聖地,宣揚「萬事為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少林僧眾從未放棄過自己的民族責任。
  • 37歲重慶公交女司機獲聘首席員工,揭秘她56字駕車口訣
    15年的時光,讓她從新手變成老司機,讓她從普通駕駛員變成五星級駕駛員,讓她摸索出56字駕車口訣。在世界無車日到來之際,今年剛剛獲聘交通開投公交集團西部公交首席員工的尹楊洋,揭秘這56字駕車秘訣以及自己成長的故事。
  • 實戰對抗 中華功夫能不能打?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客觀分析
    截拳道宗師鎮樓我們在講中國功夫能不能打能不能實戰之前先說說中國的功夫熱和中國武術的歷史只有這樣講,大家才能知道中國功夫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中國功夫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當然作為晚輩目前的水平也解釋不清楚,但是我所知的可以為大家解開一些迷一樣的問題和科普)本文客觀評價中國武術和武術套路以及中國功夫的實戰性看慣了中國傳統武俠小說和古裝武俠電影中招式的我們,對於目前的中國功夫本來在網絡不發達和武術比賽還沒有在電視普及的時代是充滿自信的,尤其是在1982年1月21日上映《少林寺》之後,全國興起了武術功夫熱,大家都想當下一個李連杰。
  • 中華武術歷代功夫高手輩出,為何到現在難出高手了呢?
    中華武術歷代功夫高手輩出,為何到現在難出高手了呢?武行在現在有個說法,甭管多高的天分,甭管有多麼刻苦,甭管師徒緣分有多好,一個人能成就,要熬過三關。能通過這三關才能練出高深的功夫。一關,是體力關。武術要出平常人沒有的功能,所以要訓練平常人用不到的地方。所以不管是多壯實的人,身體素質再怎麼好,體力再怎麼強,剛開始練都是一樣遭罪。以前有個說法,不教傻的,也不教精的。傻的學不會,精的呢?不肯吃這個苦。從招式動作入手還好說,一開始就是抻筋拔骨,壓腿站樁的,那真的是和受刑差不多。遭得住這個罪,受得了這個刑,才能往道上走。
  • 中華傳統武術進校園
    更錘鍊精神據《湛江日報》報導,近年我市積極推進傳統體育項目進校園,尤其是以「中華傳統武術進校園」活動作為重點,辦得有聲有色。武術進校園,學生練的不僅僅是拳腳功夫,更應錘鍊精神。一方面,是要學會崇德揚善。中國傳統武術在長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強調「未曾習武先學德」「學拳應以德為先」「文以評心,武以觀德」等理念,所以推動武術進校園,尤其要在武德上講清楚,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武術。另一方面,是要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品格。學習傳統武術,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能堅持學習下來,需要始終堅定信念、不斷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