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術是中國武術中的一個器械項目,由劍器、劍法和與劍法相對應的單個動作(或多個連續動作)組成的一套完整的運動方法。
劍器,簡稱為劍,屬短兵器。柄短,身長,尖銳一端,刃利兩面,扁薄有韌性,使用靈活,故有「百刃之君」、「短兵之帥」之稱。
劍術也可說是劍器在技擊格鬥和套路演練的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運動形式和藝術。
劍器是劍術產生的根本;劍法是劍術發展的核心。劍法是由劍器獨特的構造及性能決定其各部位在技擊和演練中的使用方法。因此,劍法伴隨著劍器的出現應運而生,並隨著鑄劍技術的日臻精良而劍術理論也日趨完善,以及劍器在不斷地技擊與演練的實踐中,而得到進一步的豐富與發展。
究竟有多少劍法?
劍術的優點與長處,就在於它本身所具有的劍法較多。按十八殷兵器來說,劍法的變化是最多的。根據我們對劍術的整理與研究,技擊性劍法有五十餘種。有撩劍、挑劍、掃劍、挽劍、挫(錯、措)劍、抹劍、掛劍、推劍、託劍、提劍、抽劍、抱劍、撥劍、擺劍、拋劍、扎劍、撲劍、攔劍、拉劍、揉劍、捅劍、刺劍、削劍、割劍、剁劍、劃劍、拂劍、片劍、橫劍、格劍、雲劍、圈劍、絞劍、擊劍、洗劍、斬劍、架劍、束劍、劈劍、砍劍、點劍、崩劍、豁劍、引劍、穿劍、壓劍、衝劍、截劍、剪劍、切劍、帶劍、領劍、鑽劍、遙擊、繞腕花等劍法。
56字劍法歌訣
為了記憶上的方便,就上述劍法名稱的音韻,整理出《劍法歌訣》:
刺捅鑽衝扎挫洗,豁挑點崩截剪擊;
撲壓託架揉削掃,抽拋拉割推引提。
穿掛擦抹雲圈絞,片劃攔橫剁砍劈;
撥擺斬帶束領拂,格抱腕挽切遙擊。
正因劍法如此之多,才使劍術在演練中,得以龍飛鳳舞、千姿百態,吞吐自如、變化萬千;在格鬥廝殺中,能夠逢堅避刃,遇隙削鋼,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劍法既是劍器的使用方法,又是對劍術每一個技擊與演練動作的具體規定和約束的章法。劍法是劍術的基礎和根本。因此欲學劍術,非學劍法不可;若想劍術入門,必先劍法入門。
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