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鳥瞰】第三十八講:羅馬書——聖別

2021-02-23 每日早禱

今天我們進到羅馬書中聖別的這一段,從五章十二節到八章十三節。前面有引言、定罪和稱義這三段,結束於五章十節,說,「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借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請留意「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由此可見,我們借著基督的救贖而蒙神稱義,我們與神和好,我們得著了法理的救贖。從這裡開始,保羅要論述「我們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所以羅馬書中從聖別到變化、得榮這一段是講到生機的救恩。

 

前一段我們已經得救了,那裡的得救是客觀的得救。我們得蒙救贖,我們蒙神稱義,與神和好,我們在客觀的一面得著了拯救。客觀的得救叫我們脫離神的審判,脫離火湖的滅亡,脫離地獄,脫離神的定罪,脫離這些消極的事。但是我們更要在生命裡得救,生命裡的得救是叫我們在性情上,生命上有徹底的改變,就蒙拯救脫離舊人,脫離我們的己,脫離我們天然的生命等,這是在性質上的得救,在生命和性情上的得救。

 

此外,在前面一段講到複數的罪,就是指著我們的罪行。從五章十二節開始,就給我們看見單數的罪,就是內住的罪,就是我們裡面的罪性。我們要蒙拯救脫離罪行,是借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但我們要蒙拯救脫離罪性(單數的罪),內住的罪,就需要基督復活的生命。當基督復活的生命活在我們的裡面,我們才能蒙拯救脫離罪。

 

所以從這一段開始是講到生機的救恩。前面一段主要是法理的救贖,我們借著神兒子的死,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我們得蒙救贖,我們的罪得著赦免;我們蒙神稱義,我們與神和好。在生機的救恩裡,就是在聖別這一段,我們得著神聖永遠的生命,就是基督復活的生命活在我們裡面,叫我們蒙拯救脫離己,脫離我們的肉體,脫離我們的天然,脫離我們的舊人等,也就蒙拯救脫離我們內住的罪,就是我們裡面罪的性情。所以,在前面是講到蒙拯救脫離罪的行為,叫我們的罪得赦免,而這裡是叫我們脫離罪的生命,罪的性情,內住的罪。

 

保羅在五章十二節到二十一節給我們看見,在基督的恩賜遠超過在亞當裡的承受。給我們看見兩個人,兩種行為,兩樣結果,帶著四件作王的事物。首先,保羅給我們看見,在神的眼中就只有兩個人,第一個首先的人是亞當,第二個人就是基督。我們借著出生,就生在亞當裡,我們借著重生,就被遷移到基督裡。

 

所以,我們要麼是在亞當裡,要麼就是在基督裡。這兩個人有兩種行為,也就產生兩個結果。兩個人就是亞當和基督,產生兩種行為,一個就是過犯,亞當在伊甸園裡的過犯,一個就是順從,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順從。就有兩樣結果,亞當過犯的結果,就是罪借著亞當一人入了世界,這個罪是一個人位化的罪,不僅是一個行為,乃像一個人位進入,在人身上作主、作王、誘騙人、殺死人,並住在人裡面,叫人做自己所不願意做的。

 

罪是活的,而且非常活躍,這個罪也必定是那惡者撒但邪惡的性情。撒但借著亞當的墮落,已經將它自己注射到人的裡面,如今成了罪的性情,居住、行動並作工在墮落的人裡面。罪實際上是邪惡的人位,借著亞當的過犯,罪就進來了。罪是借著這一人進入了世界,就是進入了人類。

 

因此,多人就構成了罪人,不光使我們犯罪,而且我們是被構成了罪人。一種東西,一種元素進到我們裡面,這種元素不是神所創造的,乃是非神造的這種元素,就是罪進到我們的裡面,就將我們構成了罪人。不但如此,眾人就都被定罪。因著我們被構成罪人,眾人就都被定罪而死。死就作了眾人的王。罪借著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借著罪來的,死就作了王。在亞當裡,眾人就都死了,這就是一種結果。首先,罪進入,多人被構成了罪人,眾人都被定罪而死,死就作了王。所以在亞當裡,眾人就都死了。

 

基督的順從也有一個結果,就是恩典來臨。借著基督的順從,恩典先來,生命跟著來,我們多人也就構成義的了,多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恩典借著義作王,叫人得永遠的生命。所以在基督裡,眾人就都要活過來,基督的順從使眾人都活了,在亞當裡眾人都在死,在基督裡眾人都在活。亞當過犯的結果是死臨到眾人。基督順從的結果是生命臨到眾人。

 

四件作王的事:第一就是罪,第二就是死,第三就是恩典,第四就是信徒。首先,罪借著頭一個人進來了,罪作了王,死又是借著罪來了,死就借著罪作了王。所以罪和死是兩件作王的事,作王就是管治你,你要聽它的,所以不是你想不想犯罪的問題,而是罪住在你的裡面就管治你,作你的王,你要聽它的。然後罪就帶來死,死就借著罪作王。所以你不想死也不行,死就在你的裡面作了王。

 

感謝主,借著第二個人—基督,恩典就作王了。恩典就進來,恩典在我們身上作王。所以二十一節說:「使罪怎樣在死中作王,恩典也照樣借著義作王,叫人借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遠的生命。」不光如此,我們這些「受洋溢之恩,並洋溢之義恩賜的人,就更要借著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了。」不只是恩典作王,我們這些信徒也要作王。我們信徒要怎麼才能作王呢?我們要借著洋溢之恩,神的恩典是洋溢的,也借著洋溢之義的恩賜,我們就能夠在生命中作王。我們需要接受洋溢的恩典,我們也需要接受洋溢之義的恩賜,借著洋溢之恩和洋溢之義的恩賜,我們就在生命中作王了。

 

我們看見了這兩個人,兩種行為,兩樣結果,帶進四件作王的事物,我們就知道我們如何才能被聖別,我們如何才能經歷神生機的救恩呢?乃是借著從亞當裡遷到基督裡,從肉體裡遷到那靈裡,在一個屬靈的聯結裡,就是生命的靈與我們的靈,聯結成為一個調和的靈。

 

所以這四章的聖經,羅馬書的五、六、七、八章,可以說是聖經的核仁。五章給我們看見,我們在亞當裡的結果;六章就給我們看見在基督裡,我們從亞當裡要遷移到基督裡;七章就給我們看見在經歷上,我們在肉體是一個什麼樣的光景;第八章就給我們看見,經歷上當我們在那靈裡,借著生命之靈的律得著釋放,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所以這四章可以簡單的概括為:第五章就是在亞當裡,第六章就是在基督裡,第七章就是在肉體裡,第八章就是在那靈裡。

相關焦點

  • 【舊約聖經鳥瞰】第四十講:以賽亞書(一)
    【舊約聖經鳥瞰】第四十講:以賽亞書(一)以賽亞書共有六十六章,是所有申言者書中最長、最豐富的一卷書,其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神在愛裡對祂所愛之以色列所施的對付和懲治,二是神對列國公義的審判,三是帶進基督。
  • 作家講聖經|羅馬書|得救
    作家講故事 | 作家講聖經 | 作家筆記 |得救,倖存,從火裡經過,這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究竟是不是神眼裡的那個好人,我究竟是不是已經得救?很多對基督教教義迷惑和不解的尋求者和那些勇士最終在羅馬書這個地方得到了真理。當羅馬書真正的照亮了他們的心裏面的黑暗和驅逐他們一切恐懼的時候,他們就是得到了徹底的釋放。也有人說過,整本聖經如果只有一本一卷書,他願意留下的是羅馬書。
  • 【新約聖經鳥瞰】第四講:馬太福音—主來臨的預言(上)
    這預言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以色列人的,第二部分是關於召會,也就是新約的信徒,第三部分是關於地上的列國,即萬國萬民。主耶穌回來有一個兆頭,就是聖殿重建。國度的福音傳遍天下,末期才來到。今天,你我應當儆醒,接受救恩,預備見主。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合集)|文字二稿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0導論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1福音是神的大能,從人類的罪惡談起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2猶太人的罪與神的審判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3神的信實與世人被定罪,神的義與因信稱義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4亞伯拉罕因信稱義的例證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5從因信稱義論亞當與基督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6從罪的權勢得釋放,脫離罪的權勢服侍義
  • 1229天【羅馬書】第十七篇 生命裡的聖別
    現今我們能領會為什麼保羅按這樣的次序寫羅馬書,稱義在先,聖別和得榮跟著。這三段說到完整救恩的三個階段,與我們這人的三部分相符。然而,在第二階段——聖別,神正將基督作到我們裡面,使祂主觀的成為我們的聖別。我們全人要被神聖別的性情瀰漫。這就是生命裡的聖別。羅馬書裡的生命與聖別在羅馬書前七章半,生命這辭用了許多次。
  • 【新約聖經鳥瞰】第六十一講:帖前帖後——主的來臨(一)
    新約聖經中幾乎每卷書都講到主的再來,就是主耶穌基督的來臨。除了馬太福音和啟示錄比較詳盡的預言到主的再來外,其他很多的被記載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這短短的八章的兩卷書信中,幾乎每一章都講到主的再來,都講到主的來臨。
  • 【詩歌視頻】 成為聖別
    一 神是聖別的成為聖別,就是從一切神之外的事物分別出來。聖別的意思也是與一切不是神的事物不同、有別。因此,我們不該是凡俗的,而該有所不同。宇宙中惟有神是聖別的。祂與其它一切事物不同,且有分別。所以,成為聖別的意思是與神成為一。無罪或完全並不等於聖別。我們要成為聖別,就需要與神成為一,因為只有神是聖別的。(利十一44,撒上二2。)
  • 12.那靈的聖別分為哪三個階段?
    12.那靈的聖別分為哪三個階段?
  • 伊拉斯謨的新約翻譯與詮釋
    本文以伊拉斯謨的著作與相關研究為基礎,討論了他對新約的翻譯以及釋義。他認為武加大譯本在傳抄的歷史過程中已經被扭曲,為了「回到本源」而淨化和復興基督教的原初信仰,他主張回到希臘新約文本,將之譯為拉丁文。他的新約譯本不僅影響到馬丁·路德的德文聖經翻譯,而且,對於聖經文本批判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他的新約釋義基於人文主義的修辭,呈現了他的歷史意識和基督哲學。
  • 《羅馬書解經注釋》推薦信&序言(R. C.史鮑爾)
    Ferguson)利戈尼爾事工講員 「史鮑爾是眾所周知的神學大師、傑出的講道人,他的解經講道富有洞見和感染力,這部講道集是教會和全體基督徒的寶藏。」——戈弗雷博士(Dr. W. 史鮑爾佛羅裡達州瑪麗湖2009年四月    序  我在自己的希臘文新約羅馬書第一頁上,隨手寫了幾個重要日期,排在第一的是主後386 年。
  • 1457天【以弗所書生命讀經】第三篇 蒙揀選成為聖別
    肆 使我們成為聖別 神揀選我們,是要使我們成為聖別。「聖別」一辭,已被今天基督教的教訓破壞了。你們對聖別的認識,也許都受到這類教訓的影響。聖經裡「聖別」一辭,不該按我們天然的觀念來領會。許多人以為聖別就是無罪。根據這個觀念,若有人不犯罪,他就是聖別的。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聖別既非無罪,也非完全。
  • 狄考文的新約和合本聖經
    新約和合本有五次紀錄「巴不得」三字於聖經內,南方讀者(包括港臺)初閱時常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其實此語為華北用詞,即懇切盼望之意。特別的是,此用語綿延近百年,在當代華人教會中,竟成屬靈用詞。狄考文在華的貢獻,除了創立登州文會館(山東基督教大學-齊魯大學前身),當屬文字傳教的事工,尤其晚年在新約和合本聖經的翻譯工作上,鞠躬盡瘁、不捨晝夜。他曾說:「我的一生都獻給了聖經的修訂工作,這項工作花費了我大量的心血,不過這大概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
  • 新約聖經的希臘文古卷
    一、引論我們現在所要討論的問題,就是在1800餘年中《新約》流傳至今日的歷史。在前一篇當中,曾將這原初的歷史,和《新約》原著本的樣式說了一個大概的情形。就是說《新約聖經》乃是用希臘文寫成,最初是寫在草紙卷上,每卷各自獨立,而並不彙集成本。
  • 基督教刊|聖經中舊約與新約的關係?
    作者的目的有兩方面: 1.將舊約中大祭司在地上聖所的事奉與新約中基督在天上的聖所作大祭司的職任相對比。 2.表明舊約中敬拜、獻祭等禮儀如何預表基督在他設立的新約中的事奉。 本文把新舊兩約的關係進行了總結。 1.在舊約關係下,人藉著遵守律法和獻祭制度中表現出來的信心得到救恩,並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參基督教刊|聖經中神與以色列人之約「神與以色列人之約」一文)。
  • 正教會聖經全書目錄及與天主教新教聖經目錄對照
    因目前中華正教會尚未將聖經全書中文本譯出,為便於教友參考,今將天主教(思高版)和新教(和合版)通用聖經書目對照列出,但是教友當知:不論是為探究教理,還是為舉行禮儀,使用其他教派翻譯之聖經只是權變之計。故而懇請中華正教會眾教友共同為正教聖經全書早日被翻譯成中文而祈禱。
  • 讀書樂:新約聖經背景注釋
    舊約注釋John H Walton, etal著  李永明等譯   新約注釋Craig S. Keener著  劉良淑譯   校園書房出版社   信徒都應該像保羅一樣,知道所信的是誰,也願知道所信的是什麼;唯一的正確途徑,是從聖經中認識。  一般說來,聖經不難得到,有時問題是譯本太多些。但有了聖經,並不等於了解聖經。
  • 《聖經》為什麼會分為「舊約」和「新約」?
    自中世紀以來,《聖經》有「唯一的書」和「書中之書」之稱。作為基督教的經典,它是一部偉大的巨著。《聖經》包括《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共66卷。所謂的「約」就是「誓約」,指上帝和他的百姓之間的約定。其中《舊約全書》是猶太人的經書,共39卷。
  • 喬老師新約聖經系列 【約翰福音】1--5章
    約翰寫此福音書來鼓勵這些猶太基督徒,讓他們明白,相信耶穌合乎猶太人的信仰,而他們的對頭才錯解了聖經的猶太信仰。                                                                                                                     請弟兄姊妹聆聽分享                                願上帝賜福給你們喬老師舊約聖經系列
  • 聖經舊約與新約有衝突嗎?
    最近有讀者在我的文章中吐槽稱:舊約與新約是有衝突的,也就是說,聖經前後是有矛盾的。介於這個問題,小編特詳細寫一篇文章予以辯駁,同時也歡迎弟兄姊妹一起來查考聖經。我們讀經不是讀字句,乃是讀精意。看經文,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譯:聖靈)是叫人活。 (哥林多後書 3:6 和合本)大家注意看括號裡的字聖靈,精意是指聖靈,也就是說,讀經當在聖靈裡讀,在聖靈裡解經,就是以經解經。
  • 【聖經輔導】第一章C:新約聖經中關於聖經輔導的關鍵詞
    作者 | 約珥·詹姆斯  約翰·斯特裡特翻譯: China牧者來源: China牧者新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