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食何其多,難以細數,而「拉麵」即是其中相當具代表性的美味,北至北海道,南至九州,各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碗特色拉麵,無論是麵條、湯頭還是配菜,都有不同口感。如果想嘗遍各地拉麵,還得奔波到東西南北,實在辛苦。
不過,京都車站貼心地想到了這個問題,在其附屬的百貨公司裡特別規劃了一條「拉麵小路」,網羅了各地嚴選的多間名家拉麵,讓吃貨們有機會一次吃遍南北的口味。拉麵控到京都,千萬別錯過這條拉麵小路!
不過走進拉麵小路,琳琅滿目的拉麵實在讓人難以抉擇,幾經天人交戰後,最後選擇了人氣最旺的「一幸舍」,非常幸運,那滋味果然使人讚嘆!
店門口、大門上與店的兩側都寫上了大大的「博多豚骨」,想必這九州博多來的店家,豚骨湯頭一定很厲害。
在日本,吃拉面前先用販賣機買票券是很正常的事,食券販賣機旁有精美的拉麵圖像,向食客推薦自家的人氣拉麵。怕各國遊客看不懂日文,店家還貼心地把推薦菜單翻譯成英文與中文,店的側邊有店家拉起的排隊紅龍,買完食券之後就到這排隊等用餐。
沒做太多功課,就依循店家推薦好了。我與朋友點了人氣第一與第二的「溏心蛋香蔥叉燒拉麵」與「溏心蛋叉燒拉麵」。
將錢投入食券販賣機、選取想要吃的餐點按鈕後,機器會吐出下圖的食券,排隊入內後拿給店員看,之後點的餐點就會送上囉。其實等待的時間不算太長,約摸20分鐘。
店家出餐速度還蠻快的,不一會功夫,此行的重頭戲「溏心蛋香蔥叉燒拉麵」與「溏心蛋叉燒拉麵」就出場了。
▲ ▼ 「溏心蛋叉燒拉麵」,1050日圓
▲ ▼ 「溏心蛋香蔥叉燒拉麵」,1150日圓
其實點的這兩道餐點,「湯底」、「麵條」、「叉燒的多寡」都沒有分別,差別只在於名稱多了「香蔥」的這一碗叉燒拉麵,除了青綠色蔥花以外,還多了大量的「白色細蔥段」。
先來說說拉麵的靈魂人物──「湯底」。一幸舍的豚骨高湯,顏色相當濃白,一上桌未入口前就能聞得到豬骨濃鬱的香氣;豚骨湯頭喝進嘴裡,更是香濃醇厚,且還帶點奶香,相當不錯的口感。
然而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湯有點鹹,其實許多地道的日式拉麵,湯底都略鹹,不過一幸舍的湯加入配菜與麵條後,鹹味會被中和,覺得吃起來相當順口。
如果很怕鹹的朋友,建議可以點「香蔥叉燒拉麵」,加了白色細蔥段的湯,喝起來感覺比較清爽,不過由於蔥段很多,吃麵時會有種吃很多蔬菜的感覺。
店家所選用的麵條是「細面」。這細面吸飽了湯汁,放入口中,除了有豚骨的香氣外,吃來頗有咬勁,但也不會太硬,與一旁的黑木耳搭配一起吃,口感頗豐富。
另外,一幸舍的叉燒給的也頗大方,大大的五片叉燒薄厚適中,且和麵條一樣也相當容易吸附湯汁,吃起來相當過癮。
溏心蛋也非常不錯,那半熟的蛋與蛋液,與面、湯一起吃下,在口齒中增添了濃鬱的蛋香。即便只單吃蛋白也很愛,因為溏心蛋的蛋白就像白煮蛋一般,沒有過多調味,吃起來冰涼清爽,反而讓味蕾在厚重的湯頭中有不同的感受。
最後,小小的總結一下,無論是麵條、湯頭、叉燒與溏心蛋,都覺得水準不差,喜愛濃鬱口味的朋友,相當推薦去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