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抬頭的時候,或許會看見一碧如洗的天空,可能會看見滿天的繁星似錦。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過一棟棟青磚瓦黛上的四字故事,那代表著家族的「姓氏標徽」,也是客家人南遷的見證。
只要南遷的客家人一看到門匾上的四個大字,就知道這家人姓什麼。

江西上猶
江西上猶是千年古邑,公元952年置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十分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
門匾,是指住居大門門楣上的匾框及框內題詞。客家門匾習俗最先起源於客家先民南遷後方便「同宗認祖「。
客家門匾、青灰瓦房及房前客家特有的半月形水塘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民居特色,並傳承和發展成上猶獨特的民間文化習俗,因此上猶又被稱為「客家門匾第一村 」。

門匾分類
上猶客家門匾習俗的內容分為傳統型的和現代型的兩部分。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以姓氏來源為內容。
以姓氏先輩的祖居地、遷徙經過地、郡望為內容。如:秘書世第(賴姓)。唐代,江西於都人賴裴中進士,任崇文館校書郎,他不上任,回家耕田,大家稱他的住居為秘書裡。

以姓氏堂號為內容。堂號是一個姓氏或其中一個支脈的稱號。
以姓氏先輩、公頭、歷史名人的有關信息為內容。金鑑流芳的「金鑑」是《千秋金鑑錄》的簡稱。唐朝時,群臣為唐玄宗祝壽,他人多獻奇珍異寶,唯宰相張九齡獻上他自己編寫的《千秋金鑑錄》,受到皇帝的嘉獎。

門匾故事-太原傳家(王姓)
「太原」是秦漢時的郡名。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歷史上王姓是太原郡的望族之一,題詞中的「太原」就代表了王姓。所謂郡,是古代的行政區。從歷史上說,每一個姓至少都在某一個郡裡是較有名望的,該姓在寫門匾時就會用這個來代表該姓。這種題詞在上猶佔較大比例。

目前,上猶縣180多個常住姓氏裡有160個姓氏保留有固定的門匾題詞。2006年6月,上猶縣「客家門匾習俗」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一方一俗,「客家門匾」是上猶縣的奇特風俗,反映了客家人繁衍發展過程中值得書寫與記憶的真實歷史。

客家門匾鎮尺
可用於文化愛好者作畫時壓紙、壓書,有較強實用性。尺身雕刻不同姓氏門匾題詞,同時附有門匾小故事書籤,可令人進一步深挖客家門匾習俗。
實用性與文化性的結合是當前非遺文化創意產品的新方向。了解更多非遺文化,及在gzh「贛南有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