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八旗,你知道多少?

2021-02-10 海拉爾區達斡爾母語交流平臺

滿清八旗分布

鑲黃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錫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清末時的規模達到下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很多清皇室成員都是鑲黃旗,如嘉慶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貴妃,"垂簾聽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稱東宮)都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的。

正黃旗滿洲 

以旗色純黃而得名。正黃、鑲黃和正白旗列為上三旗,上三鈉無王,都歸皇帝所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康熙的愛臣,乾清門一等侍衛納蘭性德就是正黃旗人。

鑲白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白旗滿洲 

位置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多爾袞將自己所領上正白旗納入上三旗而將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以後就了定製。正白旗是皇帝親統之一,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末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鑲藍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7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著名表演藝術家侯寶林先生便是鑲藍旗人。

正藍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南部,閃電河流貫領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紅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統。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正紅旗滿洲 

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東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隸正紅旗;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也是正紅旗人。

相關焦點

  • 漢軍八旗與滿洲八旗的差異
    旗人隸屬於八旗,他們「隱然以一旗為一省,一參領為一府,一佐領為一縣矣」。清政府以八旗組織為界構築起「旗民分治」的社會控制與管理方式,旗人與民人保持著居則分城,官則分缺,業則例有分限,刑則固有等差的社會界限。在八旗內部,滿洲統治者在滿、漢關係問題上持有的曖昧態度與調整措施,很難使旗人之外的廣大「民人」分清八旗內各部分人的身份。
  • 「滿洲八旗」還是「八旗滿洲」?這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到皇太極時期,皇太極逐漸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制度趨於完善。在清兵入關之後,八旗制度漸漸深入人心,隨著一系列清宮戲的熱映,人們對於八旗制度也更加關心,其中像什麼「漢軍旗」、「滿洲旗」、「蒙古旗」這些概念開始為人所熟知。到了今天,很多人都認為八旗分為三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地位最高,蒙古八旗次之,漢軍八旗再次之。
  • 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這樣由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人中豪傑
    儘管在平定天下後,八旗子弟墮落腐化。但歷史上的八旗軍還是所向無敵的!八旗兵丁可在其建立伊始,在清軍與明軍的數次大戰中,八旗軍的存在是後金鞏固東北地區的根本,也意味著明朝設立的奴兒幹都司徹底失去對女真的控制和管理。八旗軍分為三種,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設立最早,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是仿照滿洲八旗建制的。
  • 八旗姓氏系列·滿洲八大姓
    實際上,關於「滿洲八大姓」的內容以及意義,值得探討的地方頗多,本文僅作初步梳理。(圖為《欽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序)一、「滿洲八大姓」的雛形——雍乾時期的「八著姓」關於「滿洲八大姓」的來源問題,之前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雖然「八大姓」在晚清以來的筆記、口述歷史中都作為「故老相傳」的知識,但具體在歷史上,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八大姓」一說,一直並未落實。
  • 八旗滿洲烏雅氏
    八旗姓氏系列·烏雅氏 【來源】《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輯要》中只點明了烏雅氏即為金代兀顏氏,而並沒有具體的提到烏雅氏的來源問題。 【部署】在當時的女真三大部之中,烏雅氏主要集中在海西女真一部。特別是哈達部,在清代23支烏雅氏中,世居哈達部的佔了11支,可見其比例。
  • 蔡偉傑 | 清代八旗制度與滿洲身份認同
    八旗制度為清太祖努爾哈齊於17世紀初所創製的一種兵民合一、軍政一體的社會制度。旗是旗分的簡稱,滿語gūsa的漢譯。八旗制度初創時僅有八旗滿洲一部。到了清太宗皇太極統治時,隨著金國對察哈爾蒙古與遼東漢人的徵服,又創建了八旗蒙古與八旗漢軍,奠立了日後八旗制度的規模。  該書除前言與結論外共分為三部分,計分八章。
  • 滿洲八旗的旗幟長啥樣,八旗是怎麼建立的?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 滿洲八旗,對清朝統治做出巨大貢獻的制度之一
    但其實八旗軍開始的時候是一同隨著努爾哈赤喝皇太極徵戰四方,打下滿洲江山地,並沒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是在後來的政治治理當中,需要需要迎合封建制度的等級秩序,所以對滿洲八旗進行了政治化的改編,讓八旗制度成為了清政府奉行的基礎制度之一。
  • 大東北滿族舊事----- 滿洲八旗分「陳」「新」
    一個山海關外剛剛脫離茹毛飲血漁獵生活的北方民族,能夠迅速從荒蠻的白山黑水間崛起,所靠的就是剛韌堅強的性格和一支敢於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的滿洲八旗勁旅。隨著土地面積和各民族人口的迅速增加,努爾哈赤依照滿洲八旗的體制,又編制了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自此之後的 200 餘年,滿、蒙、漢八旗三勁旅便馳騁在中華各地,進行著清王朝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屯墾戍邊、禦敵於國門的軍旅生涯。
  • 滿洲八旗入主中原的秘密武器—楯車
    ▲乾隆皇帝戎裝圖其實,幫助滿洲八旗在與明軍的作戰中對抗火器、漸佔上風並最終獲得勝利的,並不是大家通常意味的「騎射」,而是一種秘密武器——「楯車」。根據明人範景文所著《戰守全書》記載,八旗楯車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複合而成,這樣製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具有較強的防禦力。在那個時代明軍雖然已經大量裝備火器,這些火器主要針對的是無甲、少甲的蒙古輕騎兵,所以在面對楯車時威力嚴重不足。
  • 徐凱:滿洲八旗中高麗士大夫家族
    從清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直至高宗,歷時二百餘年,融合了部分蒙古、漢族和朝鮮等族的民眾,使他們成為滿洲民族的正式成員。這支人馬即是清王朝最終實現統一中原整體戰略目標所依賴的中堅力量。乾隆九年(1744年)奉敕修竣的《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以下簡稱《通譜》),則是這個民族共同體最後確立的標誌。應當說這部《通譜》在滿洲民族的認同上具有法典性質。
  • 揭秘為什麼滿洲八旗首旗是鑲黃旗而不是正黃旗?!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6年        清朝官方文件中提到八旗都是嚴格按照正確排列
  • 清朝的滿洲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地位如何?
    起初,努爾哈赤只設立了黃、白、紅、藍4旗,而後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清朝的八旗制度初步形成。後來,努爾哈赤又設立了蒙古八旗,皇太極設立了漢軍八旗,八旗制度日趨完善。每一旗的最高首領為該旗旗主,旗主既是本旗的最高軍事統帥,同時也是本旗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本旗之內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 清代的滿洲八旗旗主是幾品官?在清廷的地位如何?
    滿洲八旗即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和鑲紅旗。而這八旗的最高領導者就是各個旗的旗主。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旗主並非是官職,它只是一個稱號,類似於皇帝這樣的稱號而非官職,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旗主是無品無級的,但是作為八旗旗主他們的權利卻是巨大,那就是掌握一旗的所有旗人的所有事情,甚至是生死。而在八旗中最高的官職是從一品的八旗都統。
  • 滿洲八旗的內鬥史:正白旗為何能將正藍旗從上三旗擠到下五旗?
    至清末,正黃旗是八旗滿洲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下轄92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制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正黃旗鑲黃旗清末時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總人口13萬人。鑲黃旗中多為清皇室成員。如乾隆帝的孝賢純皇后、哲憫皇貴妃,嘉慶帝的孝和睿皇后,朝廷高官中也有不少是來自鑲黃旗。
  • 清朝八旗誰是老大?
    腹有學識氣自華做有知識有學問的人權威 | 新鮮 | 奇趣 | 好玩每天一期讓你大開眼界
  • 滿洲八旗在落後的奴隸制國家裡,是怎樣打敗先進的大明王朝的呢?
    滿洲八旗兵能夠戰勝明朝末期的明軍,是一系列原因疊加在一起造成的。第一,後金的政權組織形式雖然是奴隸制,但它通過外部擴張,基本上消彌了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內部矛盾。後金是奴隸制,這是客觀存在的,勿庸迴避。第二,八旗制度是一種簡版的軍政府制度,在戰時能發揮出超強的動員能力。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在戰時,八旗是嚴密的軍事組織;在閒時,以旗為單位來組織生產。同時,各旗主在旗內也擁有最高的行政權。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各旗主在旗內擁有最高的司法權力。
  • 「滿洲八旗」到底是何意?
    清人關前,凡人均隸於八旗,可以說旗外無兵無民,八旗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就是入關以後,清統治者仍視八旗為國家根本,以八旗禁旅衛護京師,駐防衝要大城。正白旗|  在內蒙古錫林郭樂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因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因在順治初
  • 清初八旗制度的優勢在哪?
    1615年,努爾哈赤建立滿洲八旗制度,規定每三百人為一牛錄額真,五牛錄為一甲喇額真,五甲喇為一固山額真,固山額真左右,立梅勒額真,原旗有黃白藍紅四色,將此四色鑲之為八色,共為八旗,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
  • 滿洲八旗之中,地位最高的是哪一旗?慈禧此舉給出答案
    清朝能夠發家,「八旗制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早期努爾哈赤建旗時,只設立了正黃、正紅、正白和正藍四旗,而鑲黃、鑲紅、鑲白和鑲藍四旗是時隔15年之後才增設的。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旗之制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