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哇……媽媽,你們離婚吧!你們不離婚,我明天就不上學了,你給我辦退學手續吧!嗚……」
2020年12月10日下午,準格爾旗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裡出現了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哭著央求他的媽媽和爸爸離婚。哭聲驚動了在場所有人,話語讓每一個參與庭審的人深思。
本案被告也就是男方,當天缺席了開庭審理,庭前,我們先和女方探討了一下離婚的原因,整個過程中,這個男孩總會時不時的插話,總體意見就是父親經常家暴母親,甚至家暴了他,所以要求母親一定要和父親離婚。據本案原告也就是女方陳述,被告喜歡喝酒,酒後經常家暴,將其打傷,有過報警記錄,但考慮到對孩子上學以及日後工作會有影響,最終和解,沒有對被告作出處罰。但是被告屢教不改,無奈之下,提起了離婚訴訟。由於被告缺席,我們只能按照傳票定好的開庭時間缺席審理本案。庭審中,原告陳述了訴訟請求及事實和理由,並進行了舉證,發表了自己的辯論意見。從其陳述以及出示的證據來看,兩人之間確實有過爭吵,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兩人感情確已破裂、家暴事實存在,原告雖然陳述被告有出軌跡象,但也不能提供有力的證據進行佐證。按照正常的開庭程序,我們結束了本案的審理,就在閉庭的一瞬間,男孩爆發了。一聲歇斯底裡的哭聲讓我們瞬間無言,主審法官耐心勸阻了男孩,並和他單獨進行了談話。原來,父親酒後家暴母親也家暴了他,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迫切的希望父母可以離婚。
從男孩的陳述來看,吵架、家暴、出軌這些事情幾乎籠罩著他父母的婚姻,也籠罩著他的童年。每當父母發生矛盾,很想勸父母,卻也無能為力。所以,這也可能是他要求媽媽離婚的原因吧。有時候,父母婚姻的困境,同時也成為了他人生的桎梏。想來,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恩愛幸福,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裡。可問題是,當一個家早已支離破碎,生活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會幸福嗎?
父親酗酒成性、脾氣火爆,與母親向來感情不和,最近的一次,兩人因為喝酒後吵架,大打出手,父親甚至出手打了男孩。眼看著這場鬧劇愈演愈烈,男孩求助無門,報了警。看著男孩無助和悲泣的樣子,讓我們看了心疼不已。有句話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一生在治癒著童年。在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即使他的家庭結構完整,他依然不會感覺到幸福。
作為裁判的中立者,我們不能勸別人離婚,也不能一味地勸和,這可能就是家事審判的最難之處,也是從事家事審判工作法官的糾結之處。家事家事,家家不同,事實如何,只有每一位當事人心知肚明。到底過得好不好,也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有數,我們常常難以用法律來衡量當事人的對錯,只能是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維護每一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經過主審法官再三做工作,被告帶著原告一起來到了法院,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認為兩人育有兩個孩子,即使是為了孩子也不能離婚,所以希望原告能再給他一次機會。原告說,只要被告能夠戒酒,不再酒後家暴她和孩子,願意給原告一次機會,不想讓兩個孩子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案子最終以調和結束,但是卻引發了我們的爭論。我們探討這個家庭的問題到底在哪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我想說的是,婚姻好不好,孩子最清楚。你應不應該離開,也應該聽聽他的聲音。這件紛爭中,妻子與孩子是無辜的,丈夫失責失德,法官一聲嘆息!
我想,任何一個大人,都不要再武斷地替孩子去決定:孩子,你需要爸爸媽媽都在你的身邊陪伴你長大,你需要一個完整的家,你需要我們不離婚……其實不然,當你俯下身軀,低下頭時,你有可能會聽到另一種聲音:媽媽,你讓自己幸福,我才會幸福。
家庭生活,鍋碗瓢盆,公長婆短,要怎麼過,怎麼經營家庭生活,怎麼經營婚姻關係,讓婚姻家庭生活幸福美滿,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做法,當然也會有不同的收效。
只是希望:生而為人,願你足夠幸運被愛眷顧著。
如果不幸,也願你有足夠的能力創造愛的環境。
文/民一庭 丁亞麗
原標題:《【以案釋法】無辜、失責失德與嘆息 ——記一起離婚糾紛案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