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的歷史是真相嗎?這三人被歷史銘記,卻是虛構而成

2020-12-22 騰訊網

「前人之師,後世之鑑。」

中國人有一種優良傳統便是以史為鑑,吸取過去的教訓來處理今日之事。正是在這種傳統的作用下,才會有三不朽之說的誕生。何為三不朽,分別是立德立言立行,可今天筆者所說的這三位,卻沒有花費大力氣去幹什麼,就這麼名垂史冊。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三人本是虛構而成。

貂蟬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貂蟬在三國演義中也算是一位關鍵劇情人物。為了挑起董卓和義子呂布之間的矛盾,司徒公王允不得已而為之,送出了自己的寶貝女兒貂蟬。

左右逢源下,董卓呂布二人都以為自己是貂蟬的意中人,最後在美色前,兩位大人物還是翻了車。貂蟬以犧牲名節為代價,換來了京城之亂的解圍。後人還有傳說稱貂蟬和呂布之間其實並非是所謂的相親認識,兩人早在幼年時便已經定了終生。所以,呂布為貂蟬而和董卓之間斷絕關係,卻是因貂蟬以性命相勸,讓夫君不要做歷史的恥辱。

可是,歷史的真相是什麼呢?翻遍史料,除了三國演義這一本通俗小說中,人們竟然找不到貂蟬的相關記載的存在。或許,這段是羅貫中的憑空想像,亦或者,貂蟬之事是羅貫中的藝術加工改造。

花木蘭

最近,中美合拍的花木蘭即將登上了螢屏,昔日的神仙姐姐成了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邊塞女將,花木蘭的故事在一代代傳頌中漸漸被補全了相關的細節,一切阻礙故事成立的細節,都被完善修補。到了今天,花木蘭的故事似乎已經成了真實歷史的一部分,被人們去歌頌傳承。

可是,木蘭辭的出處是哪?木蘭辭本是一首北朝時期的民歌,而歌的內容則是有點類似於羅馬史詩,在木蘭辭中,以詩歌的方式向人們介紹了木蘭這個傳奇的女兒郎。有些人認為,木蘭辭想必是取材於歷史,也就是說,木蘭所在的時代或許是北朝諸國。

但同樣,翻閱正史,卻從未曾出現過花木蘭這麼一位忠孝兩全的女將。或許作者僅僅是取材於鮮卑之時的彪悍民風,讓女子上戰場突顯獨特精神。

陳世美

提到這個人,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黑青天和他的那位元芳,包拯之事自然不假,在其手上,也是不單單斷下了無數冤假錯案,還打了許多權貴的臉面。可是,包拯諸多傳奇故事中,陳世美卻是被捏造出來的藝術形象。

陳世美在考入狀元後,便受了公主的招婿之邀,快快活活的當起了駙馬郎,卻忘卻了家中還有糟糠之妻在苦候夫君的歸來。秦香蓮上京喊冤,卻無人敢審,無人敢問。只有包公站出來,為這位民女和天子之婿作對,最後將這個負心漢送上了刑場。

陳世美之死,秦香蓮之釋懷,自然是大快人心。可是,真相卻是這個形象不過是後世的劇作家創造出來的形象,只不過因為形象過於飽滿了些,而官官相護的真相也是切合實際,所以人們才會自發的去傳播,去相信。陳世美這個藝術形象也就這麼被唾罵到今天。

其實,這三個虛構歷史人物的流傳,無非是因為在他們的身上,傳播了中國文化的精神。這才讓人們自發的願意去傳播,去接受故事中隱含的真善美,就算現在人們已經知曉這些形象皆是虛構,可這想必也照樣不影響他們繼續傳承下去,接受後人的檢驗。

相關焦點

  • 三英戰呂布的背後歷史真相如何?歷史上真的有三英戰呂布事件嗎?
    而且歷史上關於華雄的姓名到目前為止還有爭議,因為根據宋代之前刊印的《三國志》版本都是將華雄記為葉雄,但是宋代之後刊印的《三國志》則記為華雄,所以目前華雄的姓名在史學界還有爭議。三英戰呂布能是真的嗎?上面都已經說過了歷史上的劉備當時身份地位很低下,而他的上級公孫瓚都沒有參加討伐董卓的聯盟,那麼身份地位都很低下的劉備如何能參加討伐董卓聯盟。
  • 成化十四年唐泛有沒有歷史原型 唐泛是虛構人物嗎
    成化十四年唐泛有沒有歷史原型 唐泛是虛構人物嗎  網劇《成化十四年》宣布4月1日定檔愛奇藝,並發布首支預告片,預告片中:這裡是一切源頭的開始,他們在這裡相遇,他們在這裡共進退,那些人,那些事,原來早已命中注定。
  • 虛構VS史實,遊戲作品有必要嚴格按照歷史嗎?
    《對馬島之魂》作為PS4世代最後的大作,其表現還是中規中矩的,這一點也可以從我之前的測評中看出來。此作的美術風格與動作流暢感也得到了眾多玩家的肯定,但一如過往以歷史為題材的電影或遊戲作品,《對馬島之魂》被部分玩家批評偏離歷史。那麼,《對馬島之魂》有什麼地方偏離史實的?這種偏離又真的值得批評嗎?
  • 你所了解的歷史,其實就是一坨SHIT
    什麼是歷史?司馬遷在《史記》中栩栩如生地描寫了許多東西,比如劉邦和項羽看著秦始皇坐著加長豪華五星林肯招搖過市的時候各自發出的意淫,比如西楚霸王在烏江邊上抱著虞姬的屍體嚎啕慟哭的場景,比如劉邦回鄉時一個鄉間小吏的動作、舉止、神態等等。
  • 歷史上虛構的4位名人,每一個都家喻戶曉,看看你認識嗎?
    中國上下擁有五千年歷史,留下不少文化遺蹟,也出了不少名人。這些人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遺臭萬年。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物中有不少人都是虛構的,接下來我要介紹的這四個人物,每一個都家喻戶曉,很多人都認為他們真實存在,但其實他們是虛構的,不過在歷史上還是能找到原型。
  • 國家公祭日丨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國家公祭日丨銘記歷史,警鐘長鳴 傷痛難忘懷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歷史永銘記 1937年12月13日 侵華日軍侵入南京
  • 歷史上有哪些虛構的人物,被人們認為是真實存在的?
    )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3356,閱讀時間:約98分鐘答:說起這些「常被當真」的「虛構歷史人物」,首先值得一說的,是個「才藝強大」的「猥瑣男」:毛延壽。如此特殊經歷,也叫毛延壽從此爆紅,幾乎成了民間「奸詐小人」形象的代名詞。甚至上世紀好些少兒歷史讀物裡,也是大筆一揮,把「著名畫家毛延壽」寫了進去。鬧得好些「80後」都起了誤會,以為這位虛構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
  • 歷史和真相,《進擊的巨人》中尤彌爾的傳說
    為了保證他們服從於馬萊政府,將他們稱為惡魔的後裔,而尤彌爾也成了魔女和罪惡的源頭。艾爾迪亞人不得不接受這套說法,認為自己的祖先是有罪的,他們帶著原罪出身,只有為馬萊政府服務才能贖罪。而在主角父親格裡沙曾經加入的艾爾迪亞人反抗組織中,關於尤彌爾又有一套完全不同的說法。尤彌爾獲得巨人之力後,幫助人類開山架橋,為大陸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並不是惡魔的化身。
  • 他們都是虛構的歷史人物你信嗎?最後一個你肯定想不到。
    在這裡我們來看看歷史上有哪些虛構的女豪傑和美人。在電視劇和文學著作中都出現了很多美人和女豪傑,其事跡也是描述的非常詳細,但可惜的是她們並非真實存在,只是虛構的人物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部分虛構的知名人物。貂蟬: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
  • 三位被洗白的歷史人物,「昏君」變成明君,荒淫無道卻不被人知
    「北齊文宣、武成兩帝,均極荒淫。」仔細品讀一下這句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就拿一些歷史小說來說,曹操這個人被描繪的不像個人,但是事實情況是什麼呢?曹操能文能武,統一過北方,促進了中原地區的發展。小說都是這樣,一些影視作品就更不用多說,黑的東西能夠給你展現成白的。
  • 「前浪」陪你寫作文——②歷史鏡鑑應銘記,選人用人...
    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 盤點影視劇那些虛構的歷史人物:「四大美女」不完整,隋唐多人
    「四大美女」不完整,有一人是虛構四大美女是哪四個?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但如果我告訴你四大美女中有一個人是虛構的,歷史上並不存在,你首先想到的是誰?《三國演義》寫好之後,在後世大為流行,再加上央視版拍攝的電視劇影響極大,因此貂蟬這一形象也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四大美人中的「閉月」,雖然她在真實歷史中並不存在,但卻成了人民群眾心中名氣最大的女人之一。
  • 錢昌明:銘記歷史為了什麼?
    只有不忘國恥,才能知恥而後勇;只有吸取慘痛的歷史教訓,才能改變國家的命運;只有以史為鑑,才能警示當今與未來。今年的「12.13」,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按理,輿論應該重視這一歷史事件。遺憾的是,在雙十一、雙十二「買、買、買」的熱潮衝擊下,網上的紀念文章廖廖。即便偶有所及,亦言不及義。
  • 金庸小說歷史真相:韋小寶的俄國小情人
    (八繞路易斯大,夫憋列特)賓館在哪:где отель (葛借 啊借力)衛生間在哪:где туалет (葛借 肚啊裂特) 金庸小說歷史真相:韋小寶的俄國小情人《鹿鼎記》是金庸武俠作品裡可圈可點的一部作品
  •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吾輩當自強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歷經戰爭洗禮 從苦難走向輝煌 我們不曾忘記 「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吾輩當自強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吾輩當自強 2020-12-13 14: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就這樣凝固成一串名字,刻在了歷史的牆上。鐘山垂淚,秦淮泣血!警鐘長鳴,駐足默哀!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鑑我們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是為了守護歷史的真相
  •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2020-12-14 00:24:0483周年集會  新華社東京12月13日電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新華社記者姜俏梅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2020年12月13日 是公曆一年中的 第347 歷史真相 1937年,南京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及第六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南京展開絕滅人性的燒殺淫掠等血腥暴行
  • 你聽過《歷史朝代歌》嗎,中國歷史知多少?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記得這首是中學時期歷史課本的尾頁上附的一首詩歌。背會它,基本就知道了中國歷史朝代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