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兩家企業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

2020-12-14 澎湃新聞

12月9日下午,《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新書發布會在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國家能源集團「雙百企業」包神鐵路、龍源環保入選案例集。龍源環保作為會議邀請的5家企業代表之一,就綜合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取得成效進行了交流發言。

包神鐵路集團「雙百行動」綜合改革案例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神華包神鐵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包神鐵路集團)成立於2013年6月,在原包神鐵路公司、新準鐵路公司、甘泉鐵路公司基礎上組建成立,是中國神華的全資子公司,主營業務範圍為鐵路貨物運輸及其延伸服務等,負責運營包神線、甘泉線、巴準線、塔韓線4條鐵路。2019年11月與中國神華神朔鐵路分公司重組整合,現正線裡程872公裡,佔國家能源集團已建和在建鐵路總裡程的40%,承擔著國家能源集團煤炭核心區主要裝車任務,是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包神--神朔--朔黃鐵路的集運樞紐。截至2019年底,包神鐵路集團資產總額238.45億元、淨資產121.99億元、資產負債率48.84%;神朔鐵路公司資產總額157.48億元、淨資產133.64億元、資產負債率15.14%;從業人員共計10658人。

包神鐵路集團組建初期,因所轄4條鐵路建設於不同時期,設備設施標準相差較大,運營管理機制不盡靈活,存在著職能定位不清晰、市場意識不足、資源配置能力不強等問題,尤其是甘泉線、巴準線、塔韓線建成投運後,受所配套服務的資源項目開發滯後的影響,鐵路運力利用率不高,局部閒置問題突出,運量遠低於盈虧平衡點。至2017年底,公司合併報表連續3年虧損,僅2017年虧損3.77億元,其中甘泉鐵路公司運營以來累計虧損13億元,新準鐵路公司累計虧損10億元,兩公司資產負債率均超過70%,新準鐵路公司被國資委劃定為「處僵治困」企業,經營管理形勢十分嚴峻。2018年,正值亟需通過深化改革,破解發展困局,奮力扭虧脫困的關鍵階段,包神鐵路集團入選國企改革「雙百企業」,改革發展迎來了重大歷史性機遇。

主要做法:

包神鐵路集團緊緊圍繞「五突破,一加強」的改革目標,進一步研判和分析面臨的形勢、存在的困難,堅持問題導向,明確以減虧扭虧脫困為主線的綜合改革思路和具體舉措,全力推動措施落地。

(一)理順內部體制機制,破除企業發展束縛。包神鐵路集團自運營以來,由於裝車任務重、投入大而運距短,投入與收益極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發展。面對經營成果與實際貢獻長期倒掛的局面,公司積極爭取國家能源集團配套政策支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鼓勵在運輸市場化改革方面先試先行。2018年,國家能源集團按照市場化原則,重新評估包神鐵路集團在一體化產業鏈的重要作用,調整與下遊鐵路公司的清算模式,建立與價值貢獻相符的收入清算機制。最終形成包神鐵路向下遊鐵路公司收取2元/噸裝車服務費的方案,僅此一項全年增收2.8億元,解決了包神鐵路集團一直想解決卻未能解決的難題。

(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實行工資總額備案制,建立與人均貨運量、利潤總額掛鈎的工資總額清算辦法。改革內部薪酬分配模式,按照崗位對公司影響程度、價值貢獻程度、所需知識技能、工作量、安全責任等因素,重新對410個管理技術崗位和77個生產崗位(工種)進行崗位價值評估並重新優化,探索設置複合型崗位,調整薪酬分配製度。實行勞動用工總量備案制,通過自主定向招聘,暢通勞務工與合同工轉換交流通道,共有116名勞務派遣員工轉為合同制員工,有效地激勵員工穩崗精業,多做貢獻。

(三)推行市場化運營模式改革,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發揮市場在運輸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轉變觀念,由「坐商」變「行商」,「走出去」主動拓展市場。一是開啟「大物流」工作,充分利用鐵路富餘能力,大力拓展「非煤品」運輸業務,落實國家「公轉鐵」政策,主動出擊創新開展煤炭運輸代理業務,開闢運輸新通道,2019年僅此兩項業務增量249.5萬噸,增收1.28億元。二是建立量價互動、量價互保的靈活運價體系,根據運輸市場變化,及時調整運輸價格,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2019年實現地方煤互保增量185萬噸,增收0.57億元。三是加快推進管內專用線、散裝站臺環保改造和戰略裝車點建設,增強所轄鐵路對煤炭運輸市場的輻射能力,2018--2019年兩年新增裝車能力1800萬噸。四是打通蒙古國焦煤南下運輸通道,使蒙煤全程經國家能源集團自有鐵路運輸,最大程度提高企業邊際效益,2019年完成12萬噸,增收1118萬元。五是探索機車動力修制改革,變「委外修」為「屬地修」,平均每臺機車檢修停時壓縮47天,相當於每臺機車增加貨物周轉量2939.8萬噸公裡,實現了降本增效。

(四)積極穩妥推進資本結構優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企業綜合實力。以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為目標,多管齊下,探索創新融資模式,著力破解資本困局。一是破解所屬甘泉鐵路公司因連年虧損還本付息壓力大、負債率高、新增外部融資困難的困局,積極推動增加資本金注入工作,實現向甘泉鐵路注資17億元,資產負債率由87.18%降至61.2%,每年財務費用節約1.6億元,有效緩解了經營壓力,為釋放改革紅利爭取時間。二是採用融資租賃模式購置機車,做成國家能源集團鐵路板塊融資租賃採購機車第一單業務,共融資4012萬元,節約財務費用近480萬元;與青海金控開展融資租賃業務購置機車,有望促成中國神華新的「金融援青」項目。三是按照「停存量、動增量」的混改思路,在新建東臺鐵路項目中,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探索引入民營資本,三方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合資合作建設運營東臺鐵路,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

(五)推進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行權能力建設,積極爭取國家能源集團授權,推動落實董事會職權。健全以《公司章程》為核心,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為決策主體,職代會為民主管理基本形式的「1+3+1」分層分級管理體系,形成權責明晰、協調統一的公司治理機制。在實現規章制度、經濟合同、重要經營決策100%法律審核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在人事管理、工程項目管理等方面向子公司授權的力度,給予子公司更多自主決策權,激發市場競爭意識及市場開拓動力。

(六)全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企業輕裝上陣。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工作部署,2018年停辦幼兒園,完成三個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管理服務職能移交和資產劃轉工作,涉及居民5185戶,所涉及的人員、資產等均依法合規予以解決。相關維修改造工程將於2020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企業剝離非主業職能,集中精力做優做強主營業務。

(七)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構建和諧穩定企業。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堅持把黨委會研究討論作為重大事項決策的前置程序。健全黨建工作責任制,結合生產實際,構建符合鐵路運輸企業「點多線長」特點的基層黨組織管理模式,增強基層黨建工作活力,為改革工作保駕護航。持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改革過程中,黨員幹部密切聯繫群眾,樹立良好的黨員幹部形象,融洽勞動關係,維護企業穩定,構建和諧企業。

(八)順利推進重組整合,企業改革再出發。2019年11月,包神鐵路集團與神朔鐵路分公司實施重組整合。牢牢抓住改革機遇,優化生產力布局,調整資產資源配置和生產關係,按照「戰略管控+運營管理」職能定位,大刀闊斧推動機構整合,推行公司--子分公司--站區(車間、工隊)三級「扁平化」管理,職能部門由29個壓減至14個,直屬機構由21個壓減至10個;公司總部部門不設科室,總部人員由重組整合前345人壓減至160人,精簡了機構、優化了職能、提高了效率,並以「管控、減負、提效、放權、服務」的改革路徑破解總部「機關化」傾向,實現了思想再解放、改革再發力、管理再創新、效能再提升。

改革成效:

(一)轉變經營管理理念,運輸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高。主動轉變思想觀念和發展理念,依託產業區位優勢和管內豐富的煤炭資源,利用靈活運價機制和高效的服務能力,挖掘潛在客戶,運量水平穩步提升。2018年運量完成20781萬噸,首次突破兩億噸,較2017年增長1729萬噸;2019年在整體煤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完成19829萬噸,較2017年增長776萬噸。

(二)增收節支雙向發力,企業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通過強化運輸組織,拓展運輸市場,逐步擴大運輸收入規模;利用屬地修等生產模式改革措施有效節支降耗,提升盈利能力,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18年,公司在「雙百行動」啟動當年即實現扭虧為盈,公司整體實現利潤2.8億元,較2017年虧損3.7億元增加6.5億元;2019年公司效益穩步提升,實現利潤3.2億元,較2017年增加6.9億元。所屬新準鐵路公司自2018年扭虧為盈後,連續兩年實現盈利,基本完成國資委「處僵治困」任務。

(三)體制機制優化完善,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通過體制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勞動用工制度等方面改革,進一步激發基層企業和幹部員工幹事創業熱情,2018年公司全員勞動生產率為77.89萬元/人,較2017年58.7萬元/人增幅32.69%;2019年為80.89萬元/人,較2017年增幅37.8%;全員人均工資連續兩年平均增幅達9.98%。

(四)抓細抓實抓出成效,老企業煥發新活力。「雙百行動」改革是包神鐵路集團成立以來涉及面最廣、程度最深、力度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綜合改革。近2年來,公司高度重視,黨委書記、董事長擔任「雙百行動」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成立由分管領導掛帥的9個專項改革工作組,在領導小組、專項組、雙百辦三個層面做實做細改革責任與決策議事機制;制定詳細的時間表和推進路線圖,分類推進,分步實施,確保改革措施落實落地,開創「安全平穩有序、運量再創新高、效益穩中向好、管理持續提升、改革跨越前行、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良好局面。

科環集團龍源環保

實施「一體兩翼一保障」綜合改革

打造生態環保企業發展新動能

(向上滑動查看更多)

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源環保)成立於1993年,是國內第一家電力環保企業,現隸屬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至今,龍源環保持續深度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擁有工程、製造、運維等分子公司35家,員工總數1700人。作為國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多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45項。

2018年入選國資委「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專項工程以來,龍源環保緊密結合自身生態環保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特徵,以實現由「電力環保領頭羊」向「一站式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商」的戰略轉型為目標,全力推動了「一體、兩翼、一保障」的綜合改革,「一體」即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兩翼」即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激勵約束機制,「一保障」即構建大監督機制。

一、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進履職行權更加規範、高效

一是完善董事會建設,有效承接集團授權。設立專職董事會,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董事會創新增設了改革、技術、公共關係、預算等4個委員會,進一步強化行權能力建設。國家能源集團系統地、一次性向龍源環保董事會授予30項改革授權,將董事會對企業中長期發展、投資決策、經理層選聘和薪酬考核、職工工資分配等落實到位,支持企業有序布局,在市場上與其他性質的企業平等廝殺。

二是進一步明晰治理主體權責界面。黨委會權責聚焦「把管保」作用的制度化,決策公司黨建、改革、安全、幹部等事項。董事會聚焦公司戰略規劃、投資決策、技術創新、風控合規等事項,履行專業判斷職責。經理層全面對生產經營的事項負責,並實施對部門的考核權、分配權、幹部提名權。通過管理流程再造,決策審批事項減少30%,採購周期平均縮短15%。

三是推進所屬企業一體化改革。根據所屬企業的生產經營特徵,按照強授權、重發展、保基礎的原則分類實施一體化改革。對子企業南京龍源實施了「擴大企業自主經營權」的改革,在人力資源等4個方面充分授權,面對今年疫情,實現新籤合同額8.8億元,同比增幅260%。對子企業江蘇龍源催化劑推行了「規劃引領+技術創新」的改革,今年有望實現利潤翻一番。對32家特許運維分子公司推行了「體系建設+標準化」的改革,實現環保裝置全年「零報警」,運維成本大幅降低。

二、落實組織人才戰略,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實錘落地

一是公司本部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2019年,龍源環保面向集團公司系統成功公開選聘了5名職業經理人副總經理,其中,2名為本單位幹部轉換身份,2名為外單位競聘上崗,1名為本單位中層競聘上崗,充實了經理層隊伍。落實職業經理人市場化身份,按照「兩合同、兩合約、兩辦法」實施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確定崗位聘用關係,薪酬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構成,將營收、利潤、新籤合同額等6個經營指標與考核結果直接掛鈎。

二是所屬企業系統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子企業南京龍源經理層5人,2018年起全部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任期與考核結果硬掛鈎,截至目前已有40%的經理層副職實現了「能下」,並新補充選聘職業經理人1名。子公司江蘇催化劑公司試行職業經理制度,選派2名優秀年輕幹部充實經營班子,以職業化隊伍帶動了整個企業的幹事創業熱情。

三是推行事業部制+內部模擬市場。將業務部門劃分為「小前臺、大中臺、強後臺」。前臺細分市場劃小業務單元,設立固廢、海外、特許等5個事業部;中臺集中統一調配資源提供項目支撐,設立工程、設計等4個中心;後臺選優配強職能部門,高效服務一線。部門之間建立內部模擬市場,往來業務獨立量化核算。

三、把握精準多樣原則,推進激勵約束機製取得實效

一是實施全員市場化薪酬。工資總額與利潤、營收、集團外收入及人均產值4個經營指標聯動;領導人員薪酬與利潤、營收、人均產值、新籤合同額、EVA、集團外收入6個經營指標聯動;實施內部分配考核差異化,員工薪酬比達6倍,浮動薪酬佔比超過50%。

二是實施骨幹員工持股。依據《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以增資擴股、股權出售方式對骨幹員工實施股權激勵,持股對象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共150餘人,設定5年持股鎖定期,形成公司與骨幹員工的利益共同體。

三是實施重點對象精準激勵。制定市場開拓和科技研發獎勵辦法,對市場人員、科技人員按貢獻激勵;出臺《項目跟投管理辦法》,對新業務領域的投資項目團隊進行激勵;出臺《金牌項目經理獎勵辦法》等專項獎勵制度,精準激勵作出突出貢獻的員工。

四、強化內部監督機制,構建全方位大監督體系

通過建立1個網絡,落實2個行動,用好3個抓手,形成公司大監督體系格局。搭建信息數據採集平臺,設置信息化、標準化的監督檢查數據採集清單,監督事項覆蓋公司所有管理層級,監督人員覆蓋所有管理單元;落實現場監督檢查和定期「回頭看」2個行動,實現年度全覆蓋,明確整改清單和整改時限,確保從發現問題到整改消缺的閉環管理;扭住安全監察、審計監督、專項監督檢查3個抓手,突出監督檢查專業化,充分整合監督資源,綜合運用檢查結果,提升監督效能。

《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擔任編委會主任,國資委改革辦會同新聞中心和國資報告雜誌編輯部組織完成編寫,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公開發行,全書共收錄了148家「雙百企業」改革實踐案例。

微信公眾號:

ChinaEnergy-V

新浪微博:

@國家能源集團之聲

內容來源|包神集團 科環集團

責任編輯| 孫天舒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國家能源集團兩家企業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陝鋼集團改革案例入選《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
    陝鋼集團改革案例入選《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 楊海峰現場交流發言 2020-12-14 09:32:00
  • 河北國控資本改革經驗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
    河北新聞網訊(劉曉丹)日前從河北國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的《全面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爭做市場化改革尖兵》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改革辦編寫的《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這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選的雙百企業改革案例。
  •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中選
    12月9日,《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研究院)作為「雙百企業」,其改革實踐做法《堅持創新驅動深化改革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入選案例集。
  • 法士特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企業」
    日前,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最新「雙百企業」名單,法士特集團等10戶陝西省屬國有企業入選「雙百企業」。「雙百行動」2018年啟動以來,法士特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對標世界一流為出發點和切入點,提高管控和科研水平、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強化產業鏈系統創新、聚焦「雙百」改革試點,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為推動中國汽車行業持續發展壯大、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法士特力量!此次入選國企改革『雙百企業』名單,是法士特集團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的結果。
  • 中化集團「雙百行動」獲國資委好評!
    中化集團「雙百行動」獲國資委好評!「雙百企業」中化能源、中化國際的共同努力下,中化集團「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取得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改革成果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好評和認可。
  • 【國資國企改革樣本⑦】中核集團:借勢「雙百」為改革提速加力
    企業發展實力大幅增強,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市場化經營及激勵效果顯著,相關業務收入大幅提高,員工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重大項目按計劃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和股權多元化企業迸發出新的發展活力…… 自2018年8月「雙百行動」號角吹響以來,中核集團所屬4戶入選企業積極上報試點改革方案,制定工作任務臺帳,緊抓歷史機遇,積極推進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地
  • 國企「雙百行動」成效顯著
    本報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王俊嶺)日前,《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出版社、24家「雙百企業」代表參加了發布儀式。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陝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現場分享了企業改革發展經驗。
  • 投控公司、深圳國際入選國家「雙百行動」三項制度改革評估A級企業
    自2018年國家啟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以來,投控公司、深圳國際大膽探索、銳意創新,持續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近日入選國家「雙百行動」三項制度改革評估A級企業,獲得國家通報表揚和宣傳推廣。一是深化市場化選人用人改革,激發企業領導人員新作為。
  •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報導之七】中國化學改革案例入選《國企改革...
    12月9日,《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化學重機公司《調整布局結構創新體制機制 系統推進企業改革和轉型升級》優秀案例入選案例集。該書由國資委改革辦會同新聞中心和國資報告雜誌編輯部組織編寫,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共收錄了81家中央企業所屬的「雙百企業」和67家地方「雙百企業」的鮮活改革實踐案例,展示了廣大「雙百企業」聚焦「五突破、一加強」目標任務,大膽探索
  •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 廈工眾力興脫穎而出
    「在國家雙百計劃的政策下,在廈工股份輔導下,一年前我領頭站出來組建團隊,成立員工持股平臺-廈門眾力興商務服務合夥企業,並引進山東雲宇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廈門永新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廈門怡士德工程車架有限公司等其它3家民營企業股東,共同改制,成立了廈工眾力興這家混合所有制有限公司,這是實施雙百計劃來廈門市第一家國企混合所有制公司,也是工程機械行業裡面第一個混合改制的公司,是非常具有先行先試試點意義的
  • 【特別策劃——國資國企布局2020(改革篇)】聚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提到,中國華電將重點從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會治理、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面把握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勇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找準了問題根源,對推動國有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國資委:「雙百企業」改革要更大力度更快步伐
    在9日的《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新書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提出,希望「雙百企業」改革力度要更大,改革步伐要更快,改革成效要突顯。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實施兩年多來,400餘戶「雙百企業」積累了一大批經驗成效。
  • 航天信息:關於入選國企改革「科改示範企業」的公告
    證券代碼:600271 證券簡稱:航天信息 編號:2021-003        轉債代碼:110031 轉債簡稱:航信轉債        轉股代碼:190031 轉股簡稱:航信轉股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入選國企改革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入選國企改革「科改示範企業」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入選國企改革「科改示範企業」 時間:2021年01月05日 18:06:40&nbsp中財網 原標題: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入選國企改革「科改示範企業」的公告證券代碼:600271 證券簡稱:航天信息 編號:2021-003 轉債代碼:110031 轉債簡稱:航信轉債 轉股代碼:190031 轉股簡稱:航信轉股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入選
  • 南航集團「雙百企業」混改圓滿收官 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面啟動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31日消息:南航集團積極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集團所屬的兩家「雙百企業」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通航)和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物流)全部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交出滿意答卷。
  • 南航集團「雙百企業」混改圓滿收官 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全面...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航集團所屬兩家「雙百企業」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通航)和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物流)全部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交出滿意答卷。
  • 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江西被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列為國企改革5個重點宣傳省市之一,2016、2017、2018連續三年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進行典型經驗交流;先後11篇改革案例入選《國企改革12樣本》《國企改革探索與實踐——地方國企100例》《國資國企改革試點案例集》《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江銅集團被評為「雙百企業」A級企業;2019年在全國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工作會上作為地方唯一代表進行經驗交流,
  • 江西舉行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
    、主任陳德勤,省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榕,省國資委企業改革改組處處長楊國安,規劃發展處負責人潘亮出席發布會,介紹打造國企改革「江西樣板」取得階段性成果、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主要內容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南航啟動「雙百企業」經理層公開選聘
    南航集團積極推進「雙百改革」,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導向,選拔「雙百企業」經理層管理人員,堅決打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這場
  • 山西省十家國有企業榮登國資委企業改革「光榮榜」
    省國資委1月8日消息,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雙百企業」和「科改示範企業」最新名單。其中,「雙百企業」我省有7家企業上榜,分別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格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晉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太原向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科改示範企業」我省有3家企業上榜,分別為:山西陽煤化工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