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也稱九疇原圖,又因為洛書樣式呈龜形,又有神龜圖一說。
洛書的數的布置見上圖,奇數南9北1,東3西7,其中5居中央。偶數2,4,6,8分居西南,西北,東南及東北四隅。原來河圖中的數字10到哪裡去了呢?到洛書的中央5裡去了。10=5*2,洛書以10為5,也以5為10,認為10是5的重複,所以洛書記10入5中。有朋友說10就是10,5就是5,親兄弟還明算帳,你借我10萬塊錢,到時還我5萬塊錢,說5就是10,10就是5,這道理說不過去啊?這裡的5和10隻是易學中的一種提煉方法,類似乎借喻,不是指數學上純數字。《道德經》中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類似這個意思。這裡的10相當於5所生,所以記其為5。
洛書的圖案法象龜形,以九為頭,一為尾,所以又有」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八六為足,五守中央。」一說,稱其為神龜圖。
從洛書的方位上看,整體上已經構成了太極陰陽流動樣式,1,3,5,7,9呈」S」型逆時針旋轉,2,4,6,8,(10)呈"S"型順時針旋轉,整個流形構成太極陰陽魚狀,不過是一種反形。
洛書的數理排列同時也布置成了大家熟悉九宮格形狀。從上往下橫排依次為第一排4,9,2,第二排為3,5,7,第三排為8,1,6。
這個九宮格的數字排列奇妙之處就是:橫,豎,斜方位三格的數相加都是十五,而且還有很多其它串列規律。例如:
橫向相加:
15=4+9+2
15=3+5+7
15=8+1+6
縱向相加:
15=4+3+8
15=9+5+1
15=2+7+6
斜線相加:
15=4+5+6
15=2+5+8
除上面的三種方位數為15外,任何一種錯格位的三數相加都不可能等於15,所以說九宮的數字排列具有極強的規律性和歸納性。
九宮數循格序順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也就是常說的九宮通常行進次序。如果你把十二地支,子,醜,寅,卯,申,酉,戌,亥放在九宮格中,依順序排序前進,你會發現每排八個數字,下一個數字必定會跑到對面去,這就是易學上的所謂隔八相生,也是搞"看地理風水"師傅口中常說的黃龍打水,陰陽順逆妙難窮,二至還鄉一九宮。
洛書中還有很多數學規律,我們可以結合一些數學方程式再進一步深入理解。
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易經》這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澀難懂,一般人很難參透其中的奧妙。
所以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把《易經》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書,更有人將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易經》中將不同的人生階段怎樣為人處世講解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堪稱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大到宇宙,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法則全都在《易經》這本書中。孔子在晚年獨鑽《易經》,還曾發出過「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感嘆。
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全都是以《易經》中的卦象作為自己的立道之本。著名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
我就是一個痴迷《易經》的人,但是最開始接觸《易經》時,由於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讓人非常難以理解,那段時間,我一直苦惱不已。就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候,一位易學同好向我推薦了這本《圖解易經》,這本書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在其中加入了全註解全譯文,徹底解決了我的閱讀難題。
不僅如此,書中還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來教給大家如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而最讓我驚嘆的是,書中的很多案例,不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的嗎?點擊下方連結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