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佛告訴文殊菩薩,如何覺知五蘊皆空?什麼是菩薩覺知一切法?
【經文】
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覺彼五陰?所謂菩薩觀見陰體本性自空,如斯覺故觀無相,如斯覺故觀無願,如斯覺故觀無欲,如斯覺故觀寂靜,如斯覺故觀遠離,如斯覺故觀無所有,如斯覺故觀無實,如斯覺故觀無動,如斯覺故觀無生,如斯覺故觀無來,如斯覺故觀無去,如斯覺故觀無真,如斯覺故觀無主,如斯覺故觀無證,如斯覺故觀無知,如斯覺故觀無見,如斯覺故觀無人,如斯覺故觀無想,如斯覺故觀不可說,如斯覺故覺但有名,如斯覺故觀無我,如斯覺故觀分別起,如斯覺故觀從緣生,如斯覺故觀如幻,如斯覺故觀如化,如斯覺故觀如夢,如斯覺故觀如鏡像,如斯覺故觀如聲響,如斯覺故觀如芭蕉,如斯覺故觀不久住,如斯覺故觀不牢固,如斯覺故觀虛妄,如斯覺故觀無物。如斯覺故,是為菩薩覺一切法。
(摘自《大寶積經》)
【耀如樂園略解】
世間的文章我們都見過很多,如佛經這樣的美妙語言是很少的。止觀法門是佛法的重要法門,止就是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注於特定之對象(止),並生起正智慧以觀此一對象(觀),稱為止觀,即指定、慧二法。我們常常既不能止息妄念,也很難發起正觀。
佛讓我們正觀五陰即五蘊(色、受、想、行、識)本性自空,都是因緣所生法,如此觀久了,智慧就會生起來,就會覺知一切法;如此再觀察無相、無願、無欲本性自空,都是因緣所生法;如此再觀察寂靜、遠離、無所有、無實、無動、無生本性自空,都是因緣所生法;如此再觀察無來、無去、無真、無主、無證、無知本性自空,都是因緣所生法;如此再觀察無見、無人、無想、不可說等本性自空,都是因緣所生法,如此觀久了,智慧就產生了,就覺悟了,就覺知一切法了。
所以,止觀法門很重要,淨土念佛法門實際上也是止觀法門,一句佛號就是觀,觀我們本具的佛性,佛號停止就要止,止息一切妄念,如此念佛,久而久之智慧生起,就覺悟了,就覺知一切法了,臨終在念佛當中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這一生是無始以來輪迴的最後一站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每日寄語】
淨行觀察緣生時,乃知緣生法無盡。
若知緣生之不生,自然一切所愛斷。
(摘自《眾許摩訶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