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歷史、民族之外,土耳其力挺亞塞拜然還因更現實的利益

2021-01-07 澎湃新聞
文化、歷史、民族之外,土耳其力挺亞塞拜然還因更現實的利益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郭小裡

2020-09-30 12:47 來源:澎湃新聞

自9月27日以來,在一直有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鬥已經進入了第四天。無論國際方面如何呼籲雙方保持克制,持續的戰鬥已經造成數十名士兵被殺,數百人受傷,其中包括很多平民。

納卡地區領土之爭歷史悠久。納卡雖然被國際承認為亞塞拜然的一部分, 但自1991年以來一直由亞美尼亞人管理,期間衝突不斷。此次衝突之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7月就曾爆發過一次衝突,導致雙方許多平民和軍事人員傷亡。由於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一直沒有得到緩和,以至於此次亞美尼亞擔心在不斷升級的衝突遭土耳其入侵。

土耳其亞塞拜然聯合軍演。

土耳其對納卡衝突很上心

土耳其確實對這場衝突並不陌生。在1990年代初期,土耳其被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在衝突中的主要支持者。 1993年4月,亞美尼亞部隊佔領了亞塞拜然納卡地區城鎮克爾巴加爾後,土耳其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邊界。同樣,在今年7月中旬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中,土耳其是最早對衝突作出​​反應的國家之一。當時,土耳其在各個層面上表示了對亞塞拜然的支持,土耳其外交和國防部長發出強烈信號,反對亞美尼亞的襲擊。在這之後,土耳其和亞塞拜然於7月28日聯手在阿首都巴庫和阿境內的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進行了聯合軍事演習,這被認為是該地區歷史上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之一。

從這個方面說,至少不能排除土耳其會以間接方式介入當前阿、亞兩國對抗的可能性。與7月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衝突相似,土耳其總統、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一起率先對亞阿衝突表示關注。正如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推特上所說,「整個世界應與亞塞拜然一起反對亞美尼亞的侵略和其殘酷行徑」;土耳其將堅持「兩個國家(指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一家人」的方針,「繼續加強與亞塞拜然兄弟的合作」。

土耳其國防部長胡魯西·阿卡(Hulusi Akar)也表示:「我們將竭盡全力支持亞塞拜然兄弟,以保護其領土完整」。同時,有傳聞稱土耳其已從敘利亞北部向亞塞拜然派遣了約4000名士兵,協助阿方與亞美尼亞作戰。但亞塞拜然政府否認了這一說法。29日,亞美尼亞國防部稱,土耳其F-16機群當天從亞塞拜然的機場起飛為阿軍機提供掩護。其中一架F-16戰機擊落了一架正在亞美尼亞領空執行任務的亞空軍蘇-25戰機。同日,亞塞拜然國防部和土耳其總統府新聞辦公室均否認此事。儘管如此,全世界還是能感受到土耳其對納卡衝突有多上心。

為何力挺亞塞拜然?

土耳其支持亞塞拜然的原因,除了土耳其與亞塞拜然的文化、歷史和民族認同度較高,以及土耳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歷史問題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

土耳其作為該地區的大國之一,目前不斷增強的雄心促使其力圖擴大在該地區的地緣影響力。土耳其最近在利比亞的努力就證明了這種動機。在「藍色家園」學說影響下,土耳其試圖將其海域管轄範圍擴展到克裡特島的東岸,打算和利比亞一起控制地中海東部大片戰略性海域;土耳其還派遣軍艦護送其研究船進入地中海東部以激怒希臘;在法國海軍護衛艦全面執行北約對利比亞軍火禁運時,土耳其海軍護衛艦緊急出動,逼走法國護衛艦對一艘前往利比亞運送武器貨輪的攔截。這些均展示了土耳其試圖作為一個新遊戲規則制定者在東地中海地區的影響力。

此外,土耳其在貿易和能源方面的經濟利益也是其對亞塞拜然持續支持的又一動機。土耳其的貿易路線,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BTK)連接亞塞拜然、喬治亞和土耳其,非常靠近納卡地區。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也是土耳其「中間走廊」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賴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的優勢,土耳其在物流、工業產出和服務等領域的經濟發展都得到顯著提高。此外,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也是土耳其通往歐亞大陸,增加其貿易和經濟活動往來的門戶,尤其是在和中亞以及中國,中歐班列「連雲港-哈薩克斯坦-亞塞拜然-喬治亞-土耳其」的沿線運輸已經成為土耳其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的重大經濟戰略。

在能源方面,亞塞拜然通過巴庫-提比里西-傑伊漢石油管道 (Baku-Tbilisi-Ceyhan oil pipeline)、巴庫-蘇普薩石油管道(Baku-Supsa oil pipeline) 和南高加索天然氣管道 (South Caucasus gas pipeline)運送裏海石油和天然氣,這三條管道都非常靠近衝突地區。這些管道不僅是亞塞拜然經濟的生命線,更與土耳其的能源供應密切相關。土耳其的長期打算是讓亞塞拜然成為其能源供應保障國,以擺脫目前對俄羅斯能源的嚴重依賴。

可以說,來自亞塞拜然的穩定可靠的能源供應直接關係到土耳其的國家安全問題。正如土耳其能源部高級官員所說,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衝突是「土耳其非常核心的安全問題」。如果亞阿衝突影響到輸油管道,肯定會損害土耳其的國家利益。這也是土耳其政府在亞阿衝突中給予亞塞拜然堅定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後,目前土耳其的外交政策與國內政治的內在聯繫不可忽略。 當前土耳其的經濟危機已使裡拉跌到了邊緣,加之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挑戰,土耳其國內形勢更加複雜。阿亞衝突將有可能成為轉移土耳其國內經濟問題和社會矛盾的有效手段。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巴庫不會孤單。

(作者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阿拉伯和伊斯蘭研究中心博士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納卡衝突,土耳其,亞塞拜然,亞美尼亞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歷史恩怨與現實考量——土耳其為何在納卡衝突中「一邊倒」?
    近日納卡衝突再起後,非當事國普遍保持中立、勸和促談,但作為中東大國的土耳其卻「一邊倒」地支持亞塞拜然,土耳其朝野上下紛紛譴責「亞美尼亞發動襲擊」,聲援亞塞拜然行使「合法的自衛權利」和「收復被佔領土」。在納卡問題上,土耳其為何會旗幟鮮明地「挺阿批亞」?這背後既有複雜的歷史糾葛、民族恩怨,也包含現實的利益考量。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水火不容?亞美尼亞民族的悲慘歷史!
    先說亞美尼亞,亞美尼亞是一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民族,在公元元年前後亞美尼亞王國橫跨了兩個大陸,連羅馬人也在他們手上輸過幾次,後來亞美尼亞慢慢衰落,直到滅亡,最後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這個民族和猶太人有點像,很會經商,賺了不少的錢,他們信仰基督教,亞美尼亞教會跟基督教會、天主教會、東正教會、科普特教會並稱為五大耶穌信仰教會,諾亞方舟的著陸點就是亞美尼亞教會,但是現在這個地方歸土耳其了!他們在土耳其的時候就屬於異教徒,被當作二等公民,地位低下但是有錢,自然不招待見。
  • 土耳其種因,前蘇聯得果,探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多次開戰的根源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段時間戰況越來越激烈,亞美尼亞因為國小民寡已經有部分老兵重新回到軍隊,走入戰場。而亞塞拜然因為巨大的損失,開始在戰場上越來越依賴於土耳其志願軍。甚至於在某些地區的戰場指揮權,都全部交給了土耳其方面。
  • 土耳其和希臘為何勢不兩立?除了歷史恩怨,還有現實利益
    希臘和土耳其,兩國相隔愛愛琴海,東部與土耳其接壤,按說遠親不如近鄰,兩國還都是北約的加盟國,更是親上加親,可兩個國家卻是一對著名的冤家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為什麼資本主義導致了前蘇聯地區的民族衝突
    土耳其右翼政府(美國主導的北約軍事同盟的成員)的幹預,以及西方石油公司和天然氣投機商的利益爭奪是此次流血事件的誘因。鄰國伊朗以及該地區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已經呼籲各方立即停火,並警告如果衝突繼續下去,該地區可能會爆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為什麼資本主義導致了前蘇聯地區的民族衝突
    在1918年,英國和土耳其入侵了該地區,右翼聯盟因民族路線分裂了。那一年,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資本主義政府之間的戰鬥中,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人口的四分之一被殺。 巴庫事件 但在巴庫,事態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轉變。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廝殺,和中國有關係嗎?
    對手亞塞拜然無論是在領土面積、經濟、人口規模,以及軍事裝備上都數倍於亞美尼亞,還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及配套工業生產能力,更得到了土耳其、巴基斯坦在武器和政治方面的直接支持,連以色列都更何況放在現實的國家利益角度來說,兩國現在也都是我國的友好邦交國和「一帶一路」上可能的合作夥伴,站隊實無必要,純吃瓜不香嗎。
  • 土耳其總統出席在亞塞拜然舉行的勝利遊行活動
    埃爾多安表示:「我相信亞塞拜然將繼續在伊拉姆·阿里耶夫的領導下創造歷史。」總統在強調兩國共享的文化和歷史紐帶時說:「就像亞塞拜然一樣,土耳其也感受到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被佔領30年的痛苦。今天是我們勝利和自豪的一天。」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到底在打什麼,一塊飛地牽扯四國百年恩怨
    首先,我們要搞清一個地理概念,在中學地理課本上,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裏海、黑海、以及土耳其海峽,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地處高加索山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匯的民族熔爐,西方歷史進入近現代以來,這裡曾被奧斯曼帝國、波斯薩法維王朝、沙皇俄國、英國、蘇聯等勢力先後統治或控制,由於歷史原因,當地宗教複雜,有伊斯蘭教、東正教、基督教,當然還有同樣信仰基督教
  • 亞塞拜然「勝利閱兵」,土耳其方陣受到熱烈歡呼,戰利品花樣繁多
    相比之下,戰勝方亞塞拜然顯得意氣風發,當地時間12月10日,亞塞拜然在首都巴庫舉行有3000多名官兵、150臺技術裝備參加的「勝利閱兵」,慶祝奪回納卡地區,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夫婦出席,此外,還有一個土耳其軍人組成的方陣參與閱兵。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祖孫三代上戰場,背後有什麼血海深仇
    之後一千多年間,亞美尼亞陸續被波斯、阿拉伯、土耳其、拜佔庭、蒙古、奧斯曼帝國統治,土地不斷被蠶食,現在的疆域僅繼承了古時的一小部分。亞塞拜然的歷史則相對短暫,在20世紀獨立前都不存在國家概念,是一個從11世紀才開始形成的民族,民族信仰伊斯蘭教。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衝突中,土耳其、俄羅斯和伊朗分別支持誰
    「納卡地區」衝突原因複雜,最重要的因素是歸屬問題,國際上普遍認為是亞塞拜然的,但此地亞美尼亞人最多,亞塞拜然長期無法管理。而納卡宣布自己早就是一個國家,得到亞美尼亞承認,當然,亞塞拜然不承認,兩國常常因為納卡地區爆發戰爭。1994年,在俄羅斯的調停下,兩國罷兵,但歸屬問題懸而未決。前幾天,戰爭又起,亞美尼亞與納卡聯手對抗亞塞拜然。
  • 伊朗有2000萬亞塞拜然人,為何國內卻能維持穩定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動亂,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在主體民族之外,有強悍民族造成的。因為民族的爭鬥,最終使得國家難以安定。最典型印度,在印度斯坦人之外,還有很多強大民族,這直接使得印度建國以來,至今都難以安定。除此之外,甚至連美國,巴西,還有俄羅斯等都是如此。
  • 聞一:「山地卡拉巴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百年爭鬥
    在蘇聯時期,受「蘇聯化」民族政策的影響,近30年來,新俄羅斯國家的國際地位的降升急劇變化和經濟發展的蹣跚,以及處理南高加索地區民族關係政策的利益變化,都給雙方居民信仰上的差異添上了更多的不和因素。至於文化,亞阿雙方都強調自己有著不同於對方的悠久的、深厚的文化傳統,而這些文化是不可溶於一體的。
  • 歷史上的亞美尼亞,與土耳其有什麼深仇大恨?
    文/王凱迪 最近,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全面衝突(可以說是戰爭)引起世人矚目。兩個民族、宗教與領土糾紛混雜的老冤家為了納卡地區的歸屬大動幹戈。
  • 北方遊牧民族的歷史是屬於中國,還是蒙古國和土耳其?
    這在以前,這種做法也沒什麼,畢竟漢人更認同漢人建立的政權,這天經地義。但現在,砸場子的來了。第一個砸場子的是土耳其。土耳其的前身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個突厥化遊牧民族建立的帝國。問題是土耳其把包括匈奴在內的16個遊牧帝國都當成了祖先。這樣一來,中國歷史中的匈奴人、突厥人,以及他們西遷後在中亞、西亞、東歐建立的帝國就都成了土耳其人「輝煌歷史」的一部分。甚至土耳其還想以此為依據,恢復土耳其「自古以來」的領土,這就讓中國人很不爽了。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如上所述,每個共和國和自治區的邊境內都有不少跨境的民族,這使得這些行政單位很難按照民族自治的原則正常運作。 歷史上,任何大帝國的滅亡和解體都會產生一定的遺症。一戰前後,奧斯曼帝國的頹敗與滅亡直接造成了今天的中東問題與巴爾幹問題,還間接導致了現在的高加索問題。今天高加索問題的基本原因當然是蘇聯解體。
  • 亞塞拜然和飛地還沒打通,土耳其就已經提前開始布局中亞?
    對於俄羅斯和伊朗而言,這可能還只是個開始,隨著亞塞拜然飛地納希切萬與納卡地區之間的通道即將被打通,土耳其在中亞的棋盤將進一步擴大。 ◎亞塞拜然收復納希切萬對土耳其進入中亞意義重大 前不久籤訂的納卡和平協定,戰勝方亞塞拜然除了收復納卡大部以外,還要求亞美尼亞在南部地區開放一條通道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的背後是什麼?
    另一個主角亞塞拜然也好不到哪去,亞塞拜然的國土面積和重慶差不多,8.6萬平方公裡,人口還不到1000萬。亞塞拜然的歷史雖然不如亞美尼亞長,但卻是個名副其實的火藥桶。 亞塞拜然要比亞美尼亞形晚了幾百年,大概在公元1100年,南宋那個時候,亞塞拜然族才逐漸形成,先後被突厥、蒙古和波斯人入侵,然後在這些大哥們的屠刀下信了教。
  • 土耳其強勢助攻亞塞拜然,亞美尼亞難敵攻勢,為何俄軍在旁觀望
    不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納卡地區的局勢漸漸平息的時候,土耳其與亞塞拜然又搞出了一次大動作。土耳其對中東的野心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幾十年來,土耳其一直都在宣揚以土耳其為中心的泛突厥主義與泛伊斯蘭主義。其中亞塞拜然便是土耳其實現泛突厥聯盟的重要一環,這次的納卡衝突,土耳其不僅下血本給亞塞拜然種種資助,甚至派出了本國的特種部隊幫助亞塞拜然軍隊作戰,並最終幫助阿軍贏得了這場戰爭。土阿兩國關係向來不錯,這次土耳其下了這麼大力氣,亞塞拜然自然也要投桃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