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你支持嗎?

2020-12-16 實話難言

近年來,各地有關「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事件那是頻頻的出現,一系列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

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而近日,網傳「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的帖子,又在網絡上引發了廣大網民的熱議。

網友甲留言說:支持入刑!強力維護祖國教育公平的基石!維護弱者的受教育權!絲毫不能馬虎!

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網友乙留言說:比詐騙還嚴重,冒名頂替上大學者騙走了別人的一生,應該入刑。

網友丙留言說: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人偷了別人的一生幸福,和殺人無異,支持從重入刑。

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網友丁留言說:這個必須支持,幕後相關參與的人員都必須入刑重判,嚴厲打擊,法律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公平正義!

各位看官,如果將「冒名頂替上大學」納入刑法,你會支持嗎?歡迎大家各抒己見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對個案背後違規鏈條深挖到底●高考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選拔性統一考試,是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冒名頂替侵害的不僅是被頂替者的個人利益,更是教育公平這塊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對個案背後違規鏈條深挖到底  ●高考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選拔性統一考試,是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呼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引發熱議專家呼籲對個案背後違規鏈條深挖到底● 高考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選拔性統一考試,是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工具。然而,「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事件卻頻頻出現。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刷屏:國家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上大學」是否應入刑?法學專家賴早興:還值得探討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內容,最終會被通過嗎?如何看待草案體現了法律對社會熱點、大眾關切事件的回應?10月17日,時代財經專訪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刑法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賴早興教授。賴早興認為,姦淫幼女是否獨立成罪並不是一個立法問題,而是司法實踐中是否承認其獨立性的問題。對於猥褻兒童罪是否應把最高刑罰進一步提高到死刑?
  • 冒名頂替上大學今起有望入刑 最高獲刑3年
    據了解,草案除將個別刑事案件的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提高未成年女性「性同意」年齡外,還將「冒名頂替上大學」等行為規定為犯罪、擬入刑。 記者以組織考試作弊罪作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內進行檢索發現,自考試作弊2015年入刑以來,全國各地各級法院審判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加。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這樣能徹底遏制住冒名頂替案發生嗎?
    只是令她沒想到的是,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竟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上過一次大學」了。至此,一段塵封了16年的冒名頂替案逐漸浮出水面。事件被曝光之後,立即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無數人為農家女陳春秀鳴不平,同時也憤怒於冒名頂替者的可恥行為。要是沒有冒名頂替者,陳春秀或許會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河南一高校被清退的假學生達300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當入刑
    青鋒「冒名頂替上大學」該不該入刑?法治日報11月20日的一篇報導,再次把這一爭論推到了大家面前。青鋒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應當入刑。即便是這一刑罰出臺之後,不再有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現象出現,也體現了法律的震懾作用,而不是某些專家學者所謂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難度越來越大,操作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法條一經出臺便會「沉睡」,被束之高閣。青鋒之所以認為「冒名頂替上大學」應該入刑,是有一定的事實作支撐。
  • 最低刑責年齡或降至12周歲,冒名頂替上大學或將入刑!
    此次會上亮相的諸多法律草案條文備受矚目,其中包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擬降至12周歲,擬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擬對暴力襲警行為增加單獨的法定刑,等等。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 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高考生千萬注意這幾點……
    01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回顧 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03 如何防止被頂替上大學? 一般來說,出現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案件,多因信息洩露導致志願填報被他人惡意篡改。
  • 全國人大常委會多人建議「冒名頂替上學」入刑
    針對近日引發社會關注的山東「冒名頂替上學」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分組審議中普遍建議在刑法修改中寫入相應罪名,並加大量刑標準,以立法保障公民「前途的安全」。性質惡劣 建議將「冒名頂替上學」入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龐麗娟建議把高考「頂替入學」入刑,追究刑事責任。
  • 冒名頂替上大學或被定為犯罪:三年刑罰是不是有點輕?
    冒名頂替上大學或被定為犯罪:三年刑罰是不是有點輕? 青鋒 2020年10月13日擬將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的相關消息表明,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1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回顧 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 誰再冒名頂替上大學,三年刑期在等他
    據「新華視點」等媒體報導,一些地方出現的教育招考冒名頂替事件引起全社會關注,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對此作出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最低刑責年齡擬下調,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今天(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收容教養的規定作出修改,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積極研究冒名頂替行為入刑問題
    近期在個別地方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性質十分惡劣,不僅給被頂替者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影響、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而且嚴重衝擊教育公平底線、挑戰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有的當事人涉嫌違紀違規,有的當事人涉嫌違法犯罪,必須依法依規堅決予以嚴懲,堅決維護教育、考試制度的權威與公信力,切實保障人人都享有成長成才的平等機會。
  • 大家如何看待學生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問題?
    拔出蘿蔔帶出泥,一個農村農戶大學名額被冒名頂替牽扯出來一批農村孩子被冒名頂替的醜聞。農村大學生被冒名頂替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潛規則」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吧東北農業觀察出品在二十幾年前上大學時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的一件大事,那時候的大學生可是很稀缺的,同樣那時候的大學生也同樣要求嚴格。一般人沒點本事還真就上不了好一點的大學,甚至根本就上不了大學。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你偷了我的人生!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而在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寒窗苦讀數十年沒有圓一個大學夢。於是在她36歲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決定:參加成人高考。這不考不知道,報名的時候卻嚇一跳,她被招生老師告知有學籍學歷,而且還有畢業證,陳春秀猛地一驚,很是不相信,但是經過自己再三確認,她自己也發現了問題:原來自己的大學錄取名額被人冒名頂替了!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的思考
    十年寒窗,高考對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通過個人努力改寫命運的重要時機,但有些人卻通過違法操作甚至犯罪行為,冒名頂替將他人多年求學考取的升學機會暗中竊取。近期,關於苟晶「反映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山東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與當地有關單位一起對調查核實的結果進行了通報,根據調查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對有關人員作出了處理,涉嫌犯罪問題的已由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近年來,媒體報導披露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屢見不鮮。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是怎麼回事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梳理
    丈夫李俊偉跟她開玩笑:「你有大學畢業證了,還報什麼成人高考啊。」系統中那位陌生人,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證號都與陳春秀相符。2004年高考,陳春秀填報的三個志願裡,前兩個是上海的學校,最後一個正是山東理工大學。
  • 冒名頂替上大學觸犯哪些法律?聽聽律師怎麼說!
    寒窗苦讀的是「我」,金榜題名的卻是「你」。最近,接連曝出的兩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先是山東聊城冠縣農家女陳春秀在報考成人高考時發現,她16年前被人冒名頂替入讀山東理工大學;後是山東聊城王麗麗反映其於1996年以王麗這個名字報考聊城農業學校,未收到錄取通知書誤認為未被錄取,後調查發現被人冒用了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