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調生行測技巧: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2020-12-22 選調生

公職類考試中,數學問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對於簡單的計算關係之間的考察,雖然題目關係比較簡單,但對於很多考生而言,能否找準關係並計算,也是比較頭疼的一件事。今天教育就帶大家學習一種比較簡單的解題方法。

例題1.某校大禮堂共25排座位,後一排均比前一排多2個座位,已知第13排有56個座位,問這個劇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答案】B。解析:題目中告訴我們25排的座位,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個,說明每排的座位數為差值2的等差數列,此時我們發現,對於25排而言,第13排剛好是最中間的一排,前面每排比56個座椅依次少2、4、6……的公差,後面每排比56個座椅分別多2、4、6……的公差,說明在求總數時,剛好都可以看做是25個56座椅相加,此時等於25*56=1400個座位,選擇B選項。

通過剛才的題目,可以發現,對於等差數列而言,可以通過中間項*項數=總和這一公式來求解。對於這一公式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只有在總項數為奇數時,才能夠有中間項,因為在應用公式時,要格外注意下總項數的奇偶性,只有在奇數項時才能夠應用。那我們再看一下下面的問題,來具體應用一下:

例題2. 某天辦公桌上檯曆顯示的是一周前的日期,將檯曆的日期翻到今天,正好所翻頁的日期加起來是168,那麼今天是幾號?

A.20 B.21 C.27 D.28

【答案】D。解析:這個題目中告訴一周的日期加起來是168,也就是7個數的和,此時分為一個月之內和跨月兩種情況,我們先考慮簡單的一個月之內的情況,如不行再考慮另一種複雜情況,對於一個月之內的,可以發現日期間是差值為1的等差數列,可以根據中間項*項數=總和,中間項是168/7=24,此時說明這七天分別是21、22、23、24、25、26、27,則今天為後一天28號。選擇D選項。

對於等差數列中的求和問題,考生們學會了嗎?其實,只要通過求和公式取求解,就能夠將正確的答案算出。各位小夥伴可以在下面練習一下這種類型的題目,掌握好公式,為考試助力。

來源:中公教育

#選調生#

相關焦點

  • 行測技巧:兩個公式解決等差數列問題
    等差數列是行測數量關係中比較基礎的知識,是數學思維中一類發現規律、總結規律、應用規律題型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公職類考試中,可能考查的知識點之一。對於等差數列的問題,我們主要根據兩個公式解決問題,分別是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下面中公教育帶大家一起用這兩個公式來解決一下下面的問題:例1.某個月有五個星期六,已知這五個日期的和為85,則這個月中最後一個星期六是多少號?
  •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甘肅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
  •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和綜合知識等部分。
  • 北京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數量關係備考:牢記公式解等差數列問題
    行測數量關係這部分,經常會考查等差數列這類知識點,中公教育在此為大家提供解題技巧——牢記公式。概念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例:2、4、6、8、10...常用公式一.通項公式:
  • 2015深圳公務員行測重點:等差數列問題
    數量關係是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必考部分,其中計算題型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每年的必考題型。計算題型中主要包括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平均數、倍數、約數、循環問題以及日期問題。此部分的核心應對法則是「記住公式並靈活套用公式」,這裡中公教育專家重點分析一下等差數列的相關概念和相應公式。
  • 等差數列解題技巧—基礎知識篇
    等差數列解題技巧—基礎知識篇等差數列是高中階段最基礎的兩種數列之一,是學好數列的基礎,只有真正掌握了等差數列,學習後面的數列求和以及求解數列通項公式才會比較輕鬆。在每年的高考題中也都會有等差數列的身影。因此,學好等差數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數列求和計算題中等差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上述的計算式就是一個等差數列,相鄰兩項的差值都為1 ,又稱它是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1,2,3,4,5,6……99,100每一個數都稱為數列的項。從1到100數列求和,肯定不能一個一個相加,太麻煩了,也耽誤時間。G老師介紹2種等差數列常用的求和方法。1、配對法顧名思義,將其中某些項配成相同的對,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
  •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簡單計算之等差數列
    2020年甘肅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簡單計算之等差數列 甘肅公務員考試公共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
  • 奧數等差數列求和,為什麼大學生也不會做,記住這些公式最重要
    第三講,等差數列求和實際上,上面的這道題就是求等差數列1,2,3,…,99,100各數的和,我們把高斯所列的算式推廣到一般情況,就得到了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項+末項)×項數÷2經典例題計算:3+6+9+…33+36解題策略這是一個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我們可以利用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解決,但不知道項數是多少,這是本題的關鍵。
  • 2020廣西事業單位行測考點:行測數量關係等差數列解題技巧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發布:2020廣西事業單位行測考點:行測數量關係等差數列解題技巧,更多關於2020廣西事業單位招聘,廣西醫療衛生招聘,廣西教師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
  • 2021國考行測技巧:等差數列在數學運算中的廣泛運用
    等差數列這個知識點大家應該都不是很陌生,高中已經學過,在國家公務員考試裡也經常出現,多數題目是考查最基本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再進一步就是中項求和公式。本文所討論的是以上的三個公式在其他數學問題中的運用,中公教育希望給考生快速解題提供幫助。
  • 帶你一起探索數學世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運算方法分享
    在數學運算中,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計算是最容易被搞混的,今天我來幫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分享一個快速進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計算的小妙招。一起來看一下吧。如何計算1+4+7+10+…+31+34——等差數列求和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列的數被稱為數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等差數列。像這樣,相鄰兩項之差相等的數列即為等差數列。
  • 2021年甘肅省考行測數量關係:常見公式講解
    接下來甘肅中公教育將會為大家持續更新行測技巧,望大家及時查看並積累,下面為數量關係備考技巧:常見公式講解。對於行測中的數量關係部分可能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其實數量關係中很多知識點會涉及到公式,如果能夠把公式梳理清楚,對我們接下來的行測筆試幫助還是很大的,今天就幫助各位考生梳理一下數量關係中的常考公式。
  • 等差數列知識點的匯總及公式的證明過程
    等差數列也是考試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很多的公式和性質都是源自於等差數列的概念。這個概念需要注意的點就是:從第二項起和同一個常數。即: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高考數學:數列的通項公式和求和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數列的通項與求和是歷年高考命題的重點與熱點,試題較為綜合,主要有以下命題角度:(1)數列的前n項和Sn與項an之間的關係的應用;(2)簡單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問題;(3)綜合性的數列求和,主要涉及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分組求和法的應用;(4)數列的綜合問題,與函數、不等式、三角以及數學文化等知識相結合,綜合考查考生對數列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應用能力
  • 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你真的了解過嗎?
    二、等差數列前n和如果說等差數列的給了首項與末項,通過這兩項就可以得到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如下:2.如果此時知道數列是等差數列,但是知道的不再是是首項與末項,那怎麼辦?也沒關係,如果題目給的首項與公差,仍然可以寫出對應的求和公式,公式如下:當你記住這兩個公式後,還是完全不夠的,因為你只是記憶住了公式的形式,對於裡面的所需要的元素你了解嗎?第一個求和公式,裡面需要的元素,是項數,首項,末項你知道嗎?
  • 高中數學數列求和常見公式歸納總結
    等差數列的和=(首項+末項) x項數÷23.連續自然數求和相鄰自然數之間的差值為1,所以,連續自然數實際也屬於等差數列。故:1+2+3+4+……+n = n(n+1)/24.金字塔數列1+2+3+……+ (n-1) +n + (n-1) + …… + 3 + 2 + 1 = n×n實質可以根據上面連續自然數求和的公式推導出來,如下:1+2+3+……+ (n-1) +n + (n-1) + …… + 3 + 2 +
  • 小學數學解題技巧:巧算等差數列
    如果我們把「等差數列」中第一個加數稱作「首項」,最後一個加數稱作「尾項」,加數的個數稱作「項數」,那麼它的和與首項、尾項、項數之間會存在下面的關係:和=(首項+尾項)×項數÷2我們一般把這種有趣的關係叫做「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利用這一公式能夠快速地求出「
  • 【方法技巧】等差數列小技巧
    等差數列相關題目在考試中的難度一般不高,小齊整理了之前一天一題中講過的兩道等差數列,認真記一下下面的小公式,然後看看2017年的兩道真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