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列求和計算題中等差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2020-12-22 初中數學解題視頻

從1開始,前100個自然數的和是多少?

1+2+3+4+5+6+……+99+100=?

上述的計算式就是一個等差數列,

相鄰兩項的差值都為1 ,

又稱它是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

1,2,3,4,5,6……99,100

每一個數都稱為數列的項。

從1到100,一共有100個數字。

這個數列就有100個項。

第一項是1,

第二項是2,

第三項是3,

……

第99項是99,

第100項是100。

從1到100數列求和,肯定不能一個一個相加,太麻煩了,也耽誤時間。

G老師介紹2種等差數列常用的求和方法。

1、配對法

顧名思義,將其中某些項配成相同的對,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

通過觀察數列,

你會發現1+100=2+99=3+98……

第一項與最後一項的和,

第二項與倒數第二項的和,

第三項與倒數第三項的和,

他們都是相等的!

那我們就可以把數列配成對,

看看一共有多少對,

不就能算出他們的和了嗎?

(1+100)=101;

(2+99)=101;

(3+98)=101;

(4+97)=101;

……

(50+51)=101;

從其中挑出兩項配對組成101,

一共有100個項,

兩兩配對,

所以,

一共配了100÷2=50對

那麼這個從1加到100的數列和我們就得到了,

101x50=5050。

2、倒序相加法

一個等差數列求和,我們讓它首尾顛倒後,再相加,這樣就會得到一個各項相等的數列,再乘以它的項數,除以2,即可得到數列的和。

G老師純手寫

如上圖所示,

讓上下兩個數列相加,

1+100=101;

(2+99)=101;

(3+98)=101;

(4+97)=101;

……

(99+2)=101;

(100+1)=101;

組成的新數列,

每一項都是101;

一共有100項,

那麼他的和就是101x100。

所以原數列的和就是:

101x100÷2=5050

【例題】計算 2+4+6+8+10+……+198+200

分析:這個算式中相鄰兩項的差為2,一共有(200-2)/2+1=100項。可以採用配對法,也可以採用倒序相加法。

2+4+6+8+10+……+198+200

=(200+2)x100÷2

=10100

由上,

我們總結出等差數列的求和一般公式

和=(首項+末項)x項數÷2

公差就是相鄰兩個項之差,

項數就是數列中全部項有多少個,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列求和計算題中關於等比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來看下面這道題:【例1】求1+2+4+8+16+32+64+128+256+512+1024的和。通過觀察,會發現這個數列的後一項比上前一項都是2。所以這個題目就是典型的等比數列求和題,公比是2。例1中,如果拿筆硬算會十分麻煩,而且容易出錯。在這裡G老師分享一個計算等比數列求和題目時經常用到的一個方法。
  • 等差數列知識點的匯總及公式的證明過程
    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首先運用了歸納法,歸納法也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但是為了更為嚴謹,一般還需要證明的過程。所以歸納法很多時候只能為我們提供證明的方向。n,(n+1),(n+2),(n-m),(n+m)是角標等差數列的性質也是等差數列定義的延伸,需要我們掌握的,方便計算中使用。
  • 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總結
    高中數列在教師資格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考點,關於數列的考題雖然表面看去變化多樣,但看其本質,可歸結為兩大類:求一個數列的通項an,求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而解決這兩類題都少不了等差數列以及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這篇文章就針對等差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給出推導和證明過程。
  • 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判定,利用數列基本性質,高考重點考題
    數列做為我們高中數學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並且數列的內容常常是利用各種公式的變換來求解數列的得數或是判定數列的性質,數列的考察往往比較的綜合,並且也有一定的難度,數列常常還可以作為載體,與函數解析式結合在一起進行考察,所以這也成了我們高考考題中的大熱題目,因為通過一道題便可以考察很多的數學知識點
  • 奧數等差數列求和,為什麼大學生也不會做,記住這些公式最重要
    第三講,等差數列求和實際上,上面的這道題就是求等差數列1,2,3,…,99,100各數的和,我們把高斯所列的算式推廣到一般情況,就得到了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首項+末項)×項數÷2經典例題計算:3+6+9+…33+36解題策略這是一個公差為3的等差數列,我們可以利用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解決,但不知道項數是多少,這是本題的關鍵。
  • 高考數學必考:等差等比數列
    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必考考點。等差等比數列作為兩種很特殊的數列,歷年來一直都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內容。所以掌握數列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麼如何快速掌握數列的相關知識,並且能夠靈活運用呢?
  • 【每日一題】等差數列
    等差等比數列,數列的4種求和,由數列遞推式求解數列的通項公式等是高考的熱點,所以,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需要把這些常考的方法總結下來
  • 2021國考行測技巧:等差數列在數學運算中的廣泛運用
    等差數列這個知識點大家應該都不是很陌生,高中已經學過,在國家公務員考試裡也經常出現,多數題目是考查最基本的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再進一步就是中項求和公式。本文所討論的是以上的三個公式在其他數學問題中的運用,中公教育希望給考生快速解題提供幫助。
  • 等差數列運用不等式如何求解
    在數量關係當中,等差數列是常考的一類題型,出題的難度並不是很大,但是靈活性比較高。直接去考察公式的運用的題目普遍來說比較少,這就需要大家在掌握基礎的公式的情況下靈活的分析題目當中的有效信息,從而判斷題目的考察方向,下面我們通過兩道題目一起學習一下等差數列當中的解題方法;例1:現在有60枚1元的硬幣,若把它們在平面上緊密排列成正三角形,要使剩下的硬幣儘可能的少,則三角形的最大邊長是:A.11 B.10
  • 選調生行測技巧: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
    公職類考試中,數學問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對於簡單的計算關係之間的考察,雖然題目關係比較簡單,但對於很多考生而言,能否找準關係並計算,也是比較頭疼的一件事。今天教育就帶大家學習一種比較簡單的解題方法。
  • 高考數學每日答疑12:數列SA法+構造新數列+數列求和
    今天解答高三同學所提問題:數列SA法1.SA法在什麼情況下使用,當已知前n項和求通項公式時,我們採用SA法;2.SA法的兩個步驟,即n=1時,和n≥2兩種情況,計算過程中,要注意數列的通用性質,和由已知條件計算的部分;3.使用SA法的過程中
  • 帶你一起探索數學世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運算方法分享
    在數學運算中,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計算是最容易被搞混的,今天我來幫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分享一個快速進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計算的小妙招。一起來看一下吧。如何計算1+4+7+10+…+31+34——等差數列求和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列的數被稱為數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等差數列。像這樣,相鄰兩項之差相等的數列即為等差數列。
  • 吳國平:學會運用數學思想攻克等比數列相關知識內容
    昨天我們講了等差數列及其前n項和的相關知識內容,那麼今天我們就繼續講解數列另一塊重要知識內容,也就是等比數列及其前n項的和。等比數列可以說是數列的核心內容,自然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在高考數學中,跟等比數列相關的主要考點有:等比數列的基本運算與通項公式;等比數列的性質;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等比數列的綜合應用等等。
  • 高考數學:數列的通項公式和求和題的命題規律和解題技巧!
    數列的通項與求和是歷年高考命題的重點與熱點,試題較為綜合,主要有以下命題角度:(1)數列的前n項和Sn與項an之間的關係的應用;(2)簡單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問題;(3)綜合性的數列求和,主要涉及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分組求和法的應用;(4)數列的綜合問題,與函數、不等式、三角以及數學文化等知識相結合,綜合考查考生對數列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應用能力
  • 吳國平:2018年高考數學準備戰,衝刺數列求和問題
    從歷年高考數學考查數列內容來看,考查的知識點幾乎包括數列的所有概念和性質;高考題型一般客觀題、解答題都會出現,而客觀題較為簡單,解答題常以難度較大的綜合題出現,甚至是壓軸題的形式。數列求和作為數列最核心內容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簡單了解在高考數學中如何考查數列求和。
  • 數量關係:萬變不離其宗的等差數列
    【導讀】中公事業單位為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今天為大家帶來數量關係:萬變不離其宗的等差數列。各位同學,中公事業單位為了能夠幫助大家在備考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方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事業單位常考的一種題型,計算問題中的等差數列。題型特徵例:1、2、3、4、5、6......
  • 等差數列解題技巧—基礎知識篇
    等差數列解題技巧—基礎知識篇等差數列是高中階段最基礎的兩種數列之一,是學好數列的基礎,只有真正掌握了等差數列,學習後面的數列求和以及求解數列通項公式才會比較輕鬆。在每年的高考題中也都會有等差數列的身影。因此,學好等差數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行測技巧:兩個公式解決等差數列問題
    等差數列是行測數量關係中比較基礎的知識,是數學思維中一類發現規律、總結規律、應用規律題型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們公職類考試中,可能考查的知識點之一。對於等差數列的問題,我們主要根據兩個公式解決問題,分別是通項公式:和求和公式:。下面中公教育帶大家一起用這兩個公式來解決一下下面的問題:例1.某個月有五個星期六,已知這五個日期的和為85,則這個月中最後一個星期六是多少號?
  • 2015深圳公務員行測重點:等差數列問題
    數量關係是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必考部分,其中計算題型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每年的必考題型。計算題型中主要包括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平均數、倍數、約數、循環問題以及日期問題。此部分的核心應對法則是「記住公式並靈活套用公式」,這裡中公教育專家重點分析一下等差數列的相關概念和相應公式。
  • 小學數學解題技巧:巧算等差數列
    如果我們把「等差數列」中第一個加數稱作「首項」,最後一個加數稱作「尾項」,加數的個數稱作「項數」,那麼它的和與首項、尾項、項數之間會存在下面的關係:和=(首項+尾項)×項數÷2我們一般把這種有趣的關係叫做「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利用這一公式能夠快速地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