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縣雙江鎮金龍村,山水環抱,景色宜人。
在金龍村,有著楊尚昆故居,又名「四知堂」、「長灘子大院」。
四知堂距今有158年歷史,是楊尚昆的曾祖父楊世綏,在1862年所建。這座四合院,39間房屋,風格古樸、典雅。
1907年8月3日,楊尚昆同志就誕生在這裡。
遠遠地,大家一眼就看見精美的雕花的大門。大門上方,掛著「四知堂」的匾額。
四知的典故,來自楊氏祖先漢朝太尉楊震「深夜辭金」。楊震拒收賄賂時,曾說過一句載入史冊的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進入四知堂大門,楊尚昆同志的鑄銅雕像,矗立在中央,雕像栩栩如生,滿臉睿智。
堂屋大門掛著「漢室遺風」的匾額,堂屋裡正上方,端端正正地掛著「清白傳家」的匾額。
可見,漢朝太尉楊震的良好家風,在楊家代代相傳。
楊尚昆同志故居內,有著400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以及150多件文物文獻資料,展現了楊尚昆同志,投身革命七十多年,嘔心瀝血,奉獻的一生。
離開金龍村,大家驅車前往雙江古鎮郵電局大院,那裡是楊闇公紀念館,也是楊闇公、楊尚昆等兄弟姊妹少年生活的地方。
郵政局大院,是楊尚昆祖父楊傳鼎所建,因早年設立過郵政局而得名。楊尚昆父親楊淮清繼承家業後,在大院內設了私塾,請來私塾老師管教子女;他還創辦了關帝廟小學,楊闇公兄妹就是這所小校第一批學生。
郵電局大院,是西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之一。
郵電局大院,前面臨街,背後靠著虎溪河。這座二進三重的四合院,是典型的穿鬥懸山頂小青瓦建築。每一進都有各一個大小天井,天井兩側建有廂房。
郵政局大院後院,還有楊尚昆小時候從外婆家移植過來栽種的橙子樹,每年,橙子樹上都是碩果纍纍。
楊尚昆同志的四哥楊闇公,在1927年3月31日,組織了重慶市民大會,抗議英、美帝國主義炮擊南京,卻慘遭反動軍閥血腥鎮壓和屠殺,死傷上千人,這就是重慶「三三一」慘案。楊闇公被捕後,於4月6日壯烈犧牲,年僅29歲。
2009年9月14日,楊闇公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雙江古鎮,還有一座結構精巧的楊氏民宅,那是楊尚昆堂伯父的故居。楊宅一共四進,有大小廳堂51間,共108扇門。電視劇《凌湯園》曾在這裡拍攝。
楊宅第一進是家丁住的地方;第二進叫中門,一般辦紅、白喜事,或者有貴賓臨門,才開門迎接。中門內天井裡,有兩株上百年的臘梅,每到冬天,臘梅花開,香飄四庭;第三進天井裡,種著一株葡萄,據說也有百年了;第四進家眷起居之處,樓上有閨房,樓下有不足兩平米的沐浴房。真是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宅內也設有私塾。楊氏一族,自始至終都很重視後代教育。他們除了請飽學之士,到家當私塾老師,還將各房子女送往省外、國外求學。楊氏後人中,就有30多人,先後在英、美、法、德、日、俄留過學,真是耕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