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煮團圓,
一家圍成圈,
鞭炮燃歡笑,
老少樂陶陶……
正月十五元宵節,北吃元宵,南吃湯圓。不少人以為湯圓和元宵其實就是同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一樣。其實,元宵和湯圓是兩種做法和口感完全不同的食品,不知道吧?佳節之際,讓你吃個明白!
元宵和湯圓本一家
但由於歷史、地理等原因
才逐漸演變出
「北方吃元宵,南方食湯圓」
元宵湯圓的區別到底在哪?往下看👀
在明朝
介個小糰子被正式定名為「元宵」
💥💥勃然大怒!以為是詛咒「袁消」
他身邊智囊急忙解釋道:
「這是一種甜食,帶湯噠,圓圓噠,棒棒噠。」
袁大總統這才消氣,但下令只能叫「湯圓」
從地理上來說,北方更多人習慣食用元宵,而南方則更多選擇湯圓。
元宵製作:一般是將固體甜餡料切成小塊,蘸上水,然後放到盛滿糯米麵的笸籮裡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至其沾滿糯米麵成為圓球。
湯圓製作:先將糯米粉加水和成團,然後放置幾小時「醒」透,包湯圓的時候就掐取一小團,捏成圓片,然後把餡料(可葷可素)放進去,最後揉成圓球。
湯圓的餡甜、鹹、葷、素都有;元宵餡多為豆沙、芝麻、山楂等種類。
元宵煮後,湯會比較濃,跟糯米麵粥似的,表皮鬆軟,餡料硬實有「咬勁」,果香和米香濃鬱。
湯圓煮時,湯比較清亮,皮面潤滑,餡流動性好,湯圓多為煮食;
元宵煮時湯容易渾濁,但其皮面鬆軟,可採用煮、炸、煎、蒸、烤等多種方法食 用。
湯圓多需經過速凍工藝,產品溫度低於零下18攝氏度,需要冷凍儲存,保質期一般在三個月以上,解凍後湯圓味道變化不大。
元宵外層的幹糯米粉容易吸水,冷藏後味道會變,因此元宵多為現做現賣,保質期多為三兩天。
除了中國
還有哪些國家也過元宵節?
與中國有「血緣」關係的國家和地區,都過元宵節:朝鮮、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尼西亞、寮國、越南、泰國等。
以韓國為例,韓國的元宵節有吃五穀飯和蔬菜的習俗。這個習俗起源於一年農事豐收時節,以前是韓國具有代表性的五種穀物,去年秋天被收藏到倉庫中,用來當作種子。還有對健康有益的幹蔬菜,元宵節過後,春天即將來臨的時候,吃幹蔬菜是韓國由來已久的風俗。
宜春共青團
有品 有趣 有情 有用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任何建議|想法|供稿|諮詢|合作,都可以聯繫我們的微博,我們期待您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