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快過去了,你的工資漲了嗎?
好多朋友跟我說,別提漲工資了,不降薪就不錯了。之前還有新聞說,有公司員工自願申請降薪。
的確,2020年挺難的,但每個人都希望獲得更多薪水,因為沒人會跟錢過不去。
而從發展的角度看,升職和加薪也是自身價值的重要標尺。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上司是一個頂級的UI設計總監。他上司後來跳槽去了別家公司,跳槽時要了一個很高的工資,而且絕不鬆口。
當時我朋友問他上司,這樣要求,難道不怕談崩嗎?
那位上司告訴他,設計這個東西本身就不太好量化,不一定有什麼顯性化績效。
只有當組織願意出一個有點肉痛的價格請到設計師,才會真正地貫徹他的思路,他的想法才有可能得到實現。
可見,漲工資也是一個重要的向上管理的方式。
但是怎麼提這件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好的加薪時機和提法。
首先,我們要了解加薪的核心邏輯。
關於加薪,員工和公司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員工邏輯:
我剛進來的時候8千,現在我的能力比以前強,水平比以前高,而且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公司也獲益了,所以我要加工資。
企業的邏輯:
一個員工從剛開始到成熟,大概是1年左右。其間有需要支付的培訓費用,有管理費用等。在上班的前面幾個月,投入產出是虧的,只有半年以後你逐漸上手,收益才開始齊平。所以如果要漲薪,一定是你準備承擔更大的責任,產生更大的價值。
這兩個邏輯的最大區別是:員工希望為過去付費,而組織往往願意向未來激勵。員工希望事後多分點,而企業更傾向於向未來投資。
所以,理解了這個邏輯,你去談加薪的時候,就別抱著「我為這裡付出了這麼多,我應該多拿點。」的怨婦心態,而是「我有一個更好的計劃,我願意為公司付出更多,請用錢激勵我吧!」
什麼時候你有了這種心態,你就做好準備去談加薪了。
可見,加薪是向上溝通技巧的集中體現。
那麼,我們該怎麼提加薪呢?分享三個法則。
1、直接溝通,了解標準
很多人可能覺得,直接和上司提加薪,有點怵。但其實直接和上司溝通加薪的事,是件好事。
對管理者來說,有人過來找他談加薪,意味著三個信號:
他有企圖心,這是好事。
他願意為組織創造更多價值,如果有相應的能力,這也是好事。
他願意跟你溝通,他信任組織能解決,這總比私下有怨氣好。
所以,願意談加薪,如果準備好了,是一件非常好的向上溝通機會。
如果上司表示不確定,那麼一定是你在自我價值定位上、能力方面還沒有達到標準,或者你們的向上溝通不暢。
這時不妨直接問,「我如何才能獲得更多的薪水?我應該在哪些地方創造更多價值?」
看見沒,即使暫時達不到加薪,也是一個了解對方期待的重要溝通手段。
如果上司表示沒想好也不要緊,至少這個事有了一個開頭,他會開始思考。接下來每個月提醒他一次,你的加薪就會提上日程。
2、找到合適的時機
不要在調薪日前去問,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最好能提前半年到一季度。
最好的時間其實是年中的時候。正好是總結上半年,展望下半年的時間點。
在項目收尾階段提加薪:
不要在項目發展的重要關頭談漲薪,這個時候可能會被誤解為威脅不加錢就走人。即使得逞,下一次重要項目也會躲著你。
在項目收尾階段,自己做出了重大貢獻,而新目標逐漸展開的時候談最好。這個時候你勢能最高,而公司也最看好你,會給你很大的新的委任。
在組織上升期提加薪:
千萬不要在團隊士氣最低落的時候談漲薪,這會讓人覺得你在釜底抽薪。
如果組織發展不好,一個人的動蕩,對組織都可能是一種危險。
所以在組織上升的時候談薪水其實是個很好的思路。
總之,最好的加薪時刻,是你對於公司未來價值最大化,而不是過去貢獻最大化的時候。
3、儲備自己的投資價值
當傑克·韋爾奇的助理被問及,你有什麼價值時,她只說了一句話:「這15年時間,我大概幫他節省了2萬小時,這大概相當於每周多出來一天。」
一個每周能給頂級CEO多出一天時間的助理,你願意為他支付多少錢?這就是一個很有想像力的「投資價值」。
很多人會說,「我有價值,是因為我把現在的工作做得很好。」
但把你的自身業務做得再好,也只是你現有工資範圍內的上調。
大幅度的升職加薪,你需要的更多的是「未來價值」的證據。因為更高的層級,需要的能力和現在不是一個維度。
比如說,員工升主管需要的能力,是團隊管理和獨當一面的能力。而主管升經理,則需要跨部門協調能力。經理升總監,則需要你有戰略規劃能力。
也就是說,你需要在更高的層面有能力儲備。
作為職員,當職位有空缺的時候主動頂上,工作量太大的時候申請招個實習生管理,都是鍛鍊自己管理能力,展現自己主動承擔的好方式。
最後:
薪水其實是對於未來的估值,而加薪的數額是組織和個人對於你未來的估值。
當你理解這些,你會發現「談薪」,其實也就是和組織對於未來的一個「談心」。
所以談薪是一件功利的事,但也是一件共贏的事。
希望你能做好一切準備,給自己談到合適的薪水。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