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唐朝的官方信仰是什麼?大多數人都知道是道教,因為皇家姓李嘛。
但其實道教只是朝廷正式認可的,民間實際上最流行的信仰其實是佛教和各種民間信仰。
比如說在會昌五年(845),唐朝全境共有寺院4萬4千座,僧尼26萬500人。
這些數字乍讀起來沒什麼感覺對吧?
那我告訴你,唐朝鼎盛期人口為8000萬,而到845年應該比8000萬少,和今天的泰國人口數量差不多(約7000萬),而目前泰國僧團據說大約有28萬人,全國大小寺廟有3萬座。
所以說唐朝時的中國,是個跟現在的泰國相比也毫不遜色的佛國!!!是不是很顛覆傳統印象呢?
除佛教外,其實唐朝還充斥著各種民間信仰,這些神魔們往往來頭都不小,經常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傳承,在鄉野中他們有時甚至比佛教和道教更受歡迎!
比如在唐人張鷟寫的《朝野僉載》裡,就說「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
什麼意思?就是說唐朝幾乎每個村莊都供奉著狐仙!
也別小看我們家的狐仙大人,因為相比佛教和道教,其實狐仙大人的歷史背景一點都不遜色。
九尾狐和白狐,在中國先秦時期是一種瑞獸,往往和帝王聯繫在一起出場。
據東漢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載,大禹曾在塗山(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這個地方,見到一隻九尾白狐,覺得是某種預兆,於是動了結婚的念頭,就娶了當地部族的女子,名為塗山氏。
七步成詩的曹植也說他曾見過一隻九尾狐,「黃初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鄄城縣北,見眾狐數十,首在後,大狐在中央,長七八尺,赤紫色,舉頭樹尾,尾甚長大,林列有枝甚多。然後知九尾狐。斯誠聖王德政和氣所應也。」(曹植《上九尾狐表》)
在上述這些史料的記載中,九尾狐的出現,是四海歸一、太平盛世的預兆;同時,九尾狐在歷史上還是多子多福的象徵。如果那時候中國辦奧運會,也許就輪不到熊貓當吉祥物了……
不過,也特別要指出的是,唐代時,雖然設廟參拜狐之風盛行,同時九尾天狐也很受尊重,但是,這時的九尾狐已經被當做妖神了,失去了一貫的正統地位,開始向妖精的方向偏移。而到了宋代,甚至出現了九尾狐蘇妲己這種貶損性的形象。從此無數的髒水開始潑向了九尾狐, 直到其中被認為最具神性的天狐也無法保住自身神聖地位的時候,九尾狐就完全墮落為了精怪。
也就是說,狐仙在中國失去正統地位,應該就是在唐朝或者唐朝以前發生的事情。
那唐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學者注意到,從隋唐開始,在志怪小說中,僧道捉妖的故事明顯開始多起來,一般來說,小說反映的是時代背景和當時人的認識理念。
所以可以說,在隋唐時期,佛道兩教的昌盛發展,已經在排擠民間信仰,常用的最典型手段就是把民間信仰裡原先供奉的神貶低為妖,來加強自己的地位。
這一點在宗教發展史上並不少見,例如基督教在歐洲興盛時,很多原先舊宗教的神就成了基督教裡的惡魔,典型的例子就是希臘神話中原先代表著歡樂和音樂的潘神,變成了基督教中頭頂羊角的惡魔形象。
佛教是和基督教相比也毫不遜色的世界性宗教之一,所以同樣拿這些本土原生信仰的神仙當妖怪打,特別是唐玄宗時期,佛教密宗傳入中國,密宗的咒術最擅長兩個方面。一是捉鬼驅邪,二是做法祈雨,於是和人們生活來往比較多的狐仙也成了他們的目標之一。
而在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 被統稱為符籙派。像我們常常聽說的茅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門實用性極強的道術門派,既可以治病,又可以驅邪,和狐妖鬥法更是他們的常事。
唐代志怪傳奇集《廣異記》中就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唐太宗把一個美人賜給長孫無忌。可卻有個狐仙來和長孫搶女人。
那狐狸自稱叫王八(汗),經常呆在美人的住所裡。美人被狐仙蠱惑了,每次見到長孫無忌,就拿著長刀砍他。
於是這事讓唐太宗知道了,於是找了好幾撥術士,都沒法治這狐狸。最後術士們只好說「相州的崔參軍」道術極高,能治這狐狸。
等崔參軍一到,狐狸就躲起來不敢見人。崔參軍也不多話,先擺了桌子開始寫符,唐太宗和長孫無忌都坐在旁邊看。
不一會兒,宅子裡井、灶、門、廁裡鑽出二十幾個人來,崔參軍就開始訓斥他們了:"你們作為這一家的家神,責任不小,為什麼讓一隻妖狐進到家裡來?"
家神們訴苦:"這是一隻天狐,來頭太大,我們管不住他。"
崔參軍又寫了一道符,這道符飛上天去,天地忽然間昏暗下來。唐太宗和長孫無忌嚇得退到屋裡去。
不一會兒聽到半空裡有兵馬的聲音。立刻,出現五個人,各有幾丈高,
崔參軍說:"趙國公家裡有一隻妖狐,煩請各位去把它捉來。"諸神答應一聲,就各自消失。皇帝才敢問這次是些什麼神?
崔參軍回答:他們是五嶽山神。
連五嶽山神都請來了, 天狐王八當然抵不過,被捆著扔到院子裡,不過到了這時,崔參軍也承認傷不了它,只有拿桃枝抽了它五下,把天狐驅逐出去,不許再回來。
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天狐大人雖然名字取得不好,但確實和後代傳說中那種野狐狸精不一樣,需要動用一堆五嶽山神這種級別的存在才抓得到,而且抓到了也不能隨便傷害,這地位比起得道之前的孫悟空也毫不遜色。
唐朝的狐仙大人們就是在這麼多佛道兩教的合力圍剿下,逐漸變成了後世地位頗低的「狐狸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