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字季直,號嗇庵,他是中國自有科舉制度以來最後一位「恩科狀元」,而這位「恩科狀元」的得來卻有一番別樣的味道。
從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蔭等重臣早就對才華橫溢的江蘇老鄉張謇有了提攜之意,但連續多次的朝廷會考因為陰差陽的緣故,作為考官的翁同龢、潘祖蔭總是把別人的卷子誤認作張謇的試卷而讓他人取中狀元。最後搞得張謇有些心灰意冷。那麼張又是怎麼中了「恩科狀元」? 這還要從慈禧的六十大壽說起。
慈禧生於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陰曆的十月十日)按照舊時的老理算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日是1894年11月7日(農曆立冬),為了做好這位「老佛爺」的隆重慶典,光緒下旨朝廷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慶典計劃,其中三年一回才有的全國會試在這一年特準增加了恩科會試。41歲的張謇終於等到了機會。
翁同龢奏本光緒皇帝批准了史無前例的恩科會試殿試題,為慈禧太后寫一幅祝壽對聯。
11月6日(陰曆十月九日)在光緒老師翁同龢的受益下,一場別開生面的皇家恩科特別會試在乾清宮的廳堂裡開始了。
慈禧太后在李蓮英的攙扶下緩緩地走進了乾清宮。光緒趕緊下了龍椅隨著翁同龢老師迎駕,「給皇太后請安,祝皇太后萬壽無疆!萬壽無疆!」大殿裡的考官和考生進士們一陣的狂呼,慈禧笑眯眯地環顧了一下四周,仿佛少了些許平日裡的威嚴。
乾清宮的廳堂裡從左至右整整掛滿了60幅全國會試前六十名進士考生剛剛書寫好的祝壽條幅。六十名全國的進士考生們,戰戰兢兢地豎立在自己剛剛書寫好的條幅前,仿佛是現在的身貼標牌T臺上選美的佳麗,一個個心情忐忑地等待評委會最後的那幾聲冠亞季軍的宣布。心情大好的慈禧看得非常仔細,她不時地要在書寫得精彩的條幅前誇獎一番,見皇爸爸難得今天這樣高興,光緒衝著自己的老師讚許地點了點頭。
「哎!這字寫得龍飛鳳舞的,是誰寫的?」慈禧走到最後一幅書寫得有些氣勢的條幅前問道。
「回太后,是這位江蘇的進士張謇,張季直的。」翁一指早已在一旁憋得臉色紅漲的張謇,張謇趕忙跪地一拜。「給聖母皇太后請安,祝皇太后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趴在地上的張謇高聲喊道,龐邊的慈禧根本就沒看一眼地上的張謇。
「太后壽誕六十花甲輪流轉返老還童千千歲,」慈禧嘴裡念叨,這六十花甲輪流轉,不就是說讓我六十歲之後從頭活起嗎,慈禧心裡說不出的喜歡。
「佛祖治國二聖臨朝天地應大清江山萬萬年。」而這下一句更是讓慈禧倍感欣慰,佛祖、二聖臨朝用的真妙,這明明說的是我慈禧順應天意垂簾聽政,才使得大清國江山萬萬年。
「好!好!好!起來吧!」心隨所想的慈禧連連道了三聲好,她這才瞧了一眼地上跪著的張謇。
「只是這『年』字嗎,好像出了頭呀?好像多了一點,」慈禧用手指著對聯裡那個年字出頭的字笑著問道。其實是張謇剛才書寫最後一個「年」字的時候落筆有些過於瀟灑才使年字出了頭,而對才華橫溢的張謇來說破解這點小小的差錯真是太容易不過了。
「啟奏太后!」張謇一邊起身一邊抱拳繼續說道:「『年』字頭上本無點,只因玉帝施恩典,敬祝太后福壽添,百姓人家出頭年。」張謇高聲朗讀道,讓一旁的慈禧喜笑顏開。
「哈哈!哈哈!你個張季直實在是太太乖巧了!」張謇這馬屁拍的真是有學問,逗得慈禧不住地哈哈大起來,一旁的光緒和翁同龢也跟隨著笑了起來。翁完全沒了剛才看見張謇「年」字出頭的窘迫。
「哈哈,倒有狀元之才!」開心的慈禧隨嘴一說,就見身邊的張謇應聲跪地。
「謝太后!皇上!」張謇跪地磕了兩個響頭。
「太后、皇上聖明,謝太后、皇上恩典,祝太后、皇上萬壽無疆,萬萬歲!」張謇幾乎是趴在了地上高聲謝恩深跪不起。
「皇上,你看呢?!」慈禧擺手召喚了一下光緒皇帝,「皇阿媽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一邊的光緒趕緊符合著慈禧的心意連連點頭。
「什麼話,這是你皇帝的事,明天你來定吧!不關我的事情。」慈禧收了笑容一臉嚴肅地看了光緒一眼,她從內心裡不願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地點去挑戰她的權威。
「皇爸爸的旨意就是『朕』的旨意,在皇爸爸六十大壽之際恩科取士,今天特將狀元郎排在六十花甲之位,上應天意,下順民意,借明日皇爸爸大壽之日,『朕』將昭告天下,加封江蘇張謇為甲午恩科狀元!」光緒見慈禧面帶不悅趕緊高聲宣旨。
「太后、皇上聖明,謝太后、皇上恩典,祝太后、皇上萬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身邊的張謇、翁同龢和隨行的大臣們高聲謝恩起來。
乾清宮的廳堂裡呼聲一片,隨群臣一起拜跪的翁同龢眉宇之間顯露出了一絲外人無法察覺的愜意。
作者簡介:
張欣(筆名:上官天遐)作家及畫家,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漫畫研究協會會員 。著有長篇小說《阿斯蘭魔咒》漫畫心理學研究專著《心底那點事兒》其中漫畫作品「呼喚」「守株待兔」獲全國第九屆第十一屆「子愷杯」入展獎,漫畫「三毛潑墨」獲全國第四屆「三毛杯」入展獎,漫畫「龍吼了!」獲全國紀念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漫畫展獎。連環畫《不死的烏雅》獲全國第九屆和平楓葉杯連環畫創作大賽創作入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