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滔天的藤原氏家族,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都只能娶他家女子

2020-12-26 網易

2020-12-23 06:10:02 來源: 子夜說史S

舉報

  在中國,有一句話叫做「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用來形容那些慣於玩弄權術之人,古往今來,歷史上出現過無數這樣的人物,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將權力緊緊握在自己手中,只可惜,世事無常,幾乎沒有哪個氏族能萬古長青。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家族,便是曾掌控日本近500年的藤原氏家族,當年日本天皇都只能娶他家的女子,這一切,還要從一個叫中臣鐮足的人說起。

  中臣鐮足,出生於公元614年(即推古天皇22年),根據日本史料記載,此人出生時有「異象」,並且他的母親懷胎12月才產下他,故而中臣鐮足出生後,人們便說:「非凡之子,必有神功。」事實證明,中臣鐮足沒有讓家族失望。

  

  自幼他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慧,他最愛讀的,是中華的史書,當年他還專門前往南淵請安(此人曾在我國留學)所開的學塾中學習儒學,也正是在這裡,中臣鐮足遇到了改變自己人生的人——蘇我入鹿。

  蘇我入鹿何許人也?他可是日本飛鳥時代的權臣,曾誅殺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幾乎架空天皇,權勢滔天,而他正是南淵請安的得意門生。對於同為南淵請安得意門生的中臣鐮足,蘇我入鹿自然希望拉攏他,但中臣鐮足是個正直之輩,有匡濟朝廷之志,不但拒絕和蘇我入鹿為伍,還想要推翻蘇我氏,重振皇室。

  

  於是中臣鐮足開始接近輕皇子(未來的孝德天皇),二人一拍即合,中臣鐮足全力輔佐他,後來中臣鐮足更是設計殺死了蘇我入鹿,失去主心骨的蘇我氏自然遭受重創,輕皇子趁機上臺,並開始大力推行改革。

  由於孝德天皇和中臣鐮足都受到隋唐文明的影響,故而在改革中,多處參照我國,如田制,稅制,兵制等等,同時大力推進中華文化,中臣鐮足為了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還把大兒子送去長安留學,在他們的努力下,日本經濟得以迅速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中臣鐮足的幫助,天皇對其自然讚賞有加。

  

  公元669年,天皇甚至將其封為大織冠(日本冠位最高位),並任命為內大臣,受賜「藤原氏」之姓,自此,影響日本500多年的藤原氏家族登上歷史舞臺。

  上文中提到,藤原鐮足(中臣鐮足)對國家忠心耿耿,故而他在世時,藤原氏家族一心為國,後來藤原鐮足去世,其子藤原不比等繼承他的位置,比起父親,藤原不比等顯然有更多「心思」,為了進一步擴大家族勢力,他設計將女兒送進宮裡,最後成為文武天皇夫人,另一個女兒則成為聖武天皇之後,開啟了人臣皇后之初例,為藤原氏家族日後的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藤原不比等還不斷提拔族內中人,將他們安插在朝廷各個位置,藤原不比等的心思,想必不用筆者多言,在隨後的日子裡,藤原氏的勢力不斷擴大,等到公元858年,文德天皇暴病而亡,年僅9歲的惟仁太子登基(清和天皇),藤原氏家族的人立刻抓住機會,操控清和天皇,自此,藤原氏開始了「攝政」路。

  接下來的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朋友也能猜到,藤原氏家族掌握國家大權,天皇淪為他們的傀儡,並只能娶藤原氏的女子……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事物發展到了極點必將迎來衰退,藤原氏也不例外,他們開始變得驕縱、奢靡、腐朽、跋扈,《源氏物語》中關於源氏的描述,其實就是藤原氏的真實寫照,如此家族,必將走向滅亡。

  

  公元1087年,院政開始,實權轉入院政,藤原氏的勢力稍弱,但他們依然手握大權,直到平氏興起,武士開始執政,幕府成立,藤原氏被強行分為5家,權力再次被分化,待到明治維新,藤原氏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大日本史》《藤氏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本藤原氏家族有多牛?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此家族女子
    藤原氏是日本貴族姓氏之一,最初為中臣氏,其與忌部氏一同負責日本皇室的神事和祭祀活動,彼時,日本天皇並未多少實權,權勢掌握在貴族蘇我氏的手中,其中蘇我入鹿生曾逼迫上宮王族集體自殺,直接威脅到了皇室權威,因此爆發了乙巳之變。
  • 權勢燻天的藤原氏家族,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這家的女人
    我們可以從幾個核心的家族來簡單闡述日本的歷史,古代日本實際上一直都有幾個權勢的家族控制。蘇我氏、藤原氏、源氏、平氏、足利、織田家族、豐臣家族、德川家族等相繼上臺。大概可以這麼劃分,其中,藤原氏是日本歷史上家族榮光時間最長的,掌控了日本將近500年,絕大多數的「攝政關白」皆是來源於這個氏族。曾經一度天皇只能娶這個氏族家的女人。藤原氏家族的權勢從公元6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公元11世紀,而締造這個權勢家族的人就是中臣廉足。中臣廉足崛起於日本乙巳之變。
  • 日本這個家族,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都只能娶這個家族的女人
    日本的歷史實際上一直是由幾個核心家族串成的,大致可以劃分為七個時代,每個時代由不同的家族掌控。飛鳥時代的蘇我氏,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的藤原氏,鎌倉時代的源氏、平氏,室町時代的足利氏,安土桃山時代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江戶時代的德川家族。
  • 日本藤原家族有多牛?掌控日本近五百年,天皇都只能娶這家的女子
    我們隔壁的日本,古代時一直都效仿我國,包括文化、政治等多方面,自然也出現了一批類似士族的名門望族,而這其中最為耀眼的就是曾掌控日本500來年的藤原氏。當時的天皇被一個叫蘇我入鹿的權臣架空,蘇我入鹿堪稱是日本版的霍光、董卓,權力大得連天皇都沒有放在眼裡。 說起這個蘇我家族其實也挺有意思,下次可能單獨寫一篇他家的故事,日本第一位,也是亞洲第一位女性天皇,推古天皇的登基就跟他家有一定的關係。中臣鐮足十分痛恨蘇我入鹿,決心誅殺權臣,匡正社稷。
  • 掌握權力的藤原氏,為何沒有成為天皇?答案其實很簡單
    摘要:掌握權力的藤原氏,為何沒有成為天皇?答案其實很簡單日本平安時代,天皇的權力盡數落於藤原氏之手,這個家族藉助與天皇聯姻,逐步掌握了朝廷權力。對於敢於反抗自己的勢力,全數被驅逐出京都,或者在政治鬥爭中身亡,就連天皇都被藤原氏逼迫,一度只能躲在宮中落淚。那麼,為何藤原氏沒有趁這個機會成為天皇呢?天皇失去權力,要從更早之前的嵯峨天皇說起。日本天皇正是從嵯峨天皇時代開始,確立了天皇不掌權的傳統。
  • 142 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延續
    藤原家族從藤原鐮足和藤原不比父子兩個開始,便與天皇家族分不開了。上皇被押到東大寺削髮為僧,嵯峨天皇為了感恩報德,不但自己娶了藤原冬嗣的女兒,又命令兒子也娶了藤原冬嗣的另一個女兒。
  • 日本最古老的三個家族,都想扶植天皇當傀儡
    正如歐洲每個貴族家族都擁有自己的盾徽一樣,日本貴族也選用某種花或某種動物來作為自己家族的象徵,藉此來辨別每個家族的成員。當時日本主要有三個家族,分別是:藤原氏家族,其家徽為藍色紫藤;源氏家族,其家徽為笹龍膽;平氏家族,其家徽為揚羽蝶,每個家族頭領是用本家族的名稱來稱呼的。
  • 日本天皇與皇室傳承良久,支撐皇室延續的是什麼?已經消失的貴族
    藤原氏是以主導大化革新的藤原(中臣)鐮足為始祖的大族,自從鐮足的兒子不比等將女兒光明子嫁給聖武天皇,成為皇后以來,藤原氏發現了一種可以輕鬆獲得權力的方式,那就是將藤原氏出身的女性成員嫁予天皇。在進入院政時代前,天皇就與藤原氏相愛相殺渡過了許多時光。
  • 日本歷史上的8位女天皇,第8位號稱日本最美女天皇,而且很有才
    不過也就是在她手中,繼蘇我氏家族之後,日本歷史上另一個權勢家族藤原家族開始躥升。 孝謙天皇生於公元718年,本名是阿倍,稱阿倍皇女,父親是第45代聖武天皇,母親是日本歷史著名的皇后藤原光明子。 孝謙天皇出生和成長在元正天皇和元明天皇締造的太平盛世之中,而且她是唯一的繼承人。
  • 日本四大尊貴姓氏是哪些?再說一說藤原氏
    如果藤原佐為屬於藤原北家,那麼作弊很難發生,對方會因為北家的地位有所忌憚,以北家當時的家族勢力也應當足以庇佑他的族人,那麼佐為就不至於在後來無法謀生,自溺而亡。藤原氏的始祖中臣鐮足,被天智天皇賜姓之前的姓氏「中臣」,其實也很尊貴。中臣氏是日本古代掌管祭祀的神官的姓氏。
  • 源平合戰:日本平氏家族的沒落,幕府將軍的崛起
    在平治之亂過後20年的時間裡,平氏家族的首領平清盛在日本朝野的地位是平步青雲。當時,後白河上皇需要藉助平清盛及其背後的武士集團的力量,以此來維持他對二條天皇的控制。而平清盛有了後白河上皇的支持後,先後擔任參議、右衛門督、兵部卿,最終位居太政大臣。
  • 遭裕仁天皇悔婚,老丈人立馬就怒了,先殺女兒,再全家自殺,看你娶不娶
    日本有兩個天皇對中國造成了極大傷害,第一個就是明治天皇睦仁,甲午中日戰爭就是他發起的;另一個就是天皇裕仁,他發動了侵華戰爭,是大家最為痛恨的一位天皇。裕仁由於發動了臭名昭著的侵略戰爭,因此世界都對他沒什麼好感,特別是在中國,人們對他都是咬牙切齒。大家知道裕仁天皇,那對於他的皇后有沒有什麼了解呢?
  • 好色日本天皇:在登基大典上與女侍行雲雨
    圓融天皇元服前,擔任攝政一職執掌朝綱的乃是藤原忠平以及其侄藤原伊尹〔忠平弟師輔的長子〕,等到天皇成年以後,恰巧忠平兄弟和伊尹都陸續辭世了,關白一職就落到了藤原師輔的次子藤原兼通手中。當時北家最有資格出任關白的是藤原兼通及其三弟兼家,兩人爭鬥得相當激烈。然而兼通搶先一步,據說他搞到了已故安子太后〔是他的妹妹〕的手諭,要求本家兄弟繼承關白之位必須按照長幼順序。
  • 日本天皇家族兩千年史:從萬世一繫到《人間宣言》
    公元500年以後,日本在中國的影響下開始迅速封建化,國家權力也開始集中,天皇家逐漸脫穎而出,為了確立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天皇家開始編制「天皇是神的子孫」這一皇家神話,這一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就是聖德太子。 在聖德太子的推動下,大和國開始系統整理自己的神話和古代歷史,《古事記》《日本書紀》就在這個階段成書。從這些書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日本天皇制創立時期的一些特點。
  • 大浪之下,亦有皇都|一曲平氏悲歌,代表了日本平安時代的終結
    它們起源於武士集團,都為天皇后裔,興起於貴族和上皇爭權的院政時代。這一時期,上皇和貴族為了增加政治籌碼,大量提拔武士為其效命,平安中期藤原家族一枝獨秀的格局迅速改變,非藤原氏妃嬪所生皇子不立為皇的潛規則被打破,天皇壯年退位,自己開啟新的權力中樞(院)輔佐幼主,保證皇位平穩過度而使得皇室一度復興。
  • 198 武士的興起,後三條天皇的反擊
    這樣經過兩百多年,到了十一世紀中期,終於有天皇既不願接受現狀,又不願下臺,而決定反擊以擺脫藤原家的掌控,做真正的天皇。第七十一代後三條天皇(公元1068——1072年在位),第七十二代白河天皇(公元1072——1086年在位)及第七十七代後白河天皇(公元1155——1158年在位)就是這類天皇的代表。
  • 日本姓氏:蒼井氏,在日本處於怎樣的一個地位?
    中國一共有14億人口,有記載的姓氏共四千多種,平均一個姓氏有二十多萬人口,而日本一共有一億多人,可記載的姓氏居然有二十多萬,平均一個姓氏有500人,這在整個亞洲都是非常罕見的。1870年,即明治3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凡是日本的國民,都可以取姓」的法令,但民眾們仿佛習慣了沒有姓氏的生活,根本不把這個法令放在心上。於是,1875年日本頒布了強制國民取姓的法令,這才在全國掀起了一片取姓熱潮,這麼說來,日本全體國民取姓的歷史不過百來年。
  • 日本歷史上的武家政治第一人,締造了「非平氏者絕非人」的傳奇!
    「彼可取而代之」等等,日本歷史上也有類似的口號,比如「非平氏者絕非人」。 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如果在投胎時沒有投到平氏家裡,那麼做人也覺得可惜。 此番盛世名言比較藤原家族藤原道長的「此世即吾世,如月滿無缺」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說出這番「豪言」的就是當年權勢燻天的日本平氏家族。
  • 被攝政架空的天皇:日本虛君傳統的開始,竟然源於千餘年前
    班田制瓦解後,莊園在日本普遍建立。莊園主繼續侵佔公地,這樣天皇的公地越來越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統治階級內部因土地佔有的多寡,親屬關係遠近和政治利益的不同,就此分化為兩大陣營。一個以藤原氏為首的外戚集團,這個集團就是地方土豪的本家,土豪為了對抗國司,都把土地寄進給藤原氏,所以藤原氏的收入越來越高。另一個勢力是天皇、上皇為首聯合國司等中下層官吏的集團。
  • 日本版外戚專權:藤原家「攝關政治」可與西漢呂后同一而論嗎?
    對於我國的呂后來說,她是史學家都承認的實際掌權者,司馬遷在帝王本紀當中專有一篇呂太后本紀,可見司馬遷對於呂后的掌權施政是予以肯定的,即使是以一女子之身,呂后的政治才能亦不輸於多數的君王了。那麼日本的「攝關政治」代表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