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貴族精神

2020-12-10 鄉村粗夫

中國人的貴族精神,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什麼貴族,更沒有什麼貴族精神。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中國人的貴族精神深入到了骨子不輕易表現在外,很多人都沒有刻意去了解,甚至是了解了也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但用很時髦的一句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就拿老人年紀大了養老問題。人們總認為國外的養老福利多好,用心看下面。

當下的日本底層老人,日本共有1100萬「下流老人」。當然,這裡的「下流」指的不是作風問題,而是指在社會最底層苦苦掙扎的一批人。有報導,日本在商店偷東西被抓的人,65歲以上的老人佔了1/3。僅在2018年,就高達8萬人。這些老人偷盜的往往是三明治、飯糰等餬口食品,並不貴重。其中,一些老人其實是故意為之,就是為了能夠被抓,住進監獄,養老。「下流老人」已經成為整個日本養老危機的一個縮影。

素有「養老天堂」美譽的澳洲,也不時爆出養老院虐老醜聞。臭不可聞的食物、單薄的衣服、生病無人看管,都曾成為媒體報導中震驚世人的片段。這些養老院每天給老人提供6.08澳元的食物,比囚犯的餐費還少2澳元,遠低於社會平均消費17澳元。

養老院工作人員則描述說,如果老人不吃那樣惡劣的食物,體重就會變輕,這個時候,「我們就給他們準備高熱量的食物和補品,讓他們增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養老天堂國的老人,也不會像很多中國人想像的那樣願意住。養老院這種集中養老機構,往往也是孤獨老人不得已的歸宿。

再看咱們中國人的養老方式,誠然每個家庭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咱們中國人的孝文化充斥於每個人的骨子裡。父母說我們還要等你養老呢很高興,至少表明父母是依賴我的。而實際上也是如此。在一個近似於叢林法則社會裡,能夠依靠的只有父母,同樣父母也只有依靠你。如果父母要說,你過好自己就行,不用管我們,這就遭了,連父母都不能依靠了,這天下那我還能依靠誰?如果父母要依靠你,你的道路會輕鬆一些,父母會拿出全部手段讓我能走的好一些。至少在硬體上,子女上都能得到無私幫助。我可以毫無牽絆的投入工作。以取得事業成功。

誠為峰豆製品供圖

孝學,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而且儒家思想十分重視家庭倫理,在它的體系中又十分容易由小家推大家,把家庭倫理推及到社會倫理,從而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所謂「百善孝為先」的格局,也就深深的影響了中華文明。

古代人怎麼養老的?明代初期,朱元璋下令全國各地建立「養濟院」和「惠民藥局」。養濟院是一個融收容和養老於一體的機構,與南北朝時期的「獨孤院」類似。惠民藥局則等同於南宋的惠民和劑局。養濟院都設立在寺廟和道觀裡或是周邊地區,因為在古代,寺廟和道觀本身就收容弱者和老者,把政府公辦的養老機構與這種帶有宗教關懷的民辦救濟機構設置在一起,可以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具有較強的宣傳力度,讓更多需要幫助的老者主動尋求救助。

到了明朝年間,京城除了加大養濟院的數量與規模,還定期輪派官員進行督查,看貧者和老者有無飯吃,有無制度上的弊端。嘉靖十一年,在北京地區,政府還免費提供衣服給老無所養的窮苦貧民。國家花錢,直接給老人購買生活必需品,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良好的養老風氣。清代延續明代制度。

相關焦點

  • 歐洲人:中國人真的是缺乏貴族精神,失去了百年卻也不以為意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中國是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每一個人出生就被賦予了平等的意義,沒有階級觀念,但是在百年前甚至更前,就完完全全不是這樣的,就有歐洲人表示:中國人真的是缺乏貴族精神,失去了百年卻也不以為意。中國人現在缺乏貴族精神嗎?
  • 英國人:中國人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他們連貴族精神都可以沒有
    血統,這一詞可能在中國古代世襲制的時候會出現,一半為嫡系才能傳位,為的是保持血統的純淨,所以在古代,皇室貴族大概都是親戚,而在現代,什麼貴族不貴族,在中國人眼裡就是虛無的,正如英國人所說:中國人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他們連貴族精神都可以沒有。
  • 《詩經小雅鶴鳴》中國的貴族精神
    中國人好學一點不假,沒想到在《詩經》年代中國人就這麼好學,還把這麼優秀的基因留一直保存到現在。(二)西方的貴族西方比較接近「貴族精神」的也就是唐吉訶德了,但唐吉訶德只是一個流浪漢,不斷流浪不斷碰壁,精神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 什麼樣的人是精神貴族?
    這些就是華夏文化中,精神貴族的文化根源。而對那些失道的人,無道的人,害道的人,傷天害理的人,則會被精神貴族們,貶斥為精神賤民,把他們稱之為小人,獨夫民賊,奸佞之徒,亂臣賊子等等。有道和無道的區別在哪裡呢,在於一個正字。弄明白了這個正字,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中國文化的主旨了。中國人的文化,對世界的理解,都是以天地為錨,以天地為根。
  • 貴族,在精神不在血統!
    胡賽萌/文中國,有貴族嗎?在中國,有富人,有土豪,有大佬,但是沒有貴族。貴族,不在高貴的血統,而在擔當的精神!貴族的精神,比貴族的血統更讓人尊敬!真正的貴族,不是三妻四妾,也不是富可敵國,更不是萬世一系,而是一種精神的彰顯,一種品行的高貴,一種人格的尊崇。中國人常說富貴,以為富的人就一定高貴。其實,富是物質,貴是精神。富的人,有可能為富不仁;貴的人,也可能貴而不驕。
  • 貴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養,社會擔當,自由靈魂
    在大部分中國人看來,威靈頓這是自討苦吃,其實這正是他們所崇尚貴族精神的表現。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裡,富與貴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但事實上這是兩回事兒。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貴族精神,首先就意味著這個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國家。
  • 專家解讀:《望鄉臺》的家風裡有一種「貴族」精神
    「貴族精神」常常被人提起。那麼,什麼是「貴族」精神?如何培養現代的貴族?請看關山遠先生在《新華每日電訊》刊發的專題論文《家風浩蕩,幾度滄桑》,給我們打開新的視野:好的家風,能夠培養出「貴族」精神!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忠厚」與「詩書」,可謂中國古人心目中理想的精神特質與身邊之物了。
  • 老梁:貴族精神的特質是什麼?
    隨著貴族的發展,延伸出來的"貴族精神"慢慢不再受貴族身份的禁錮,變成了一種文人的精神得以傳承。孔子就曾言:"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由此可見,"富"與"貴"不再是捆綁關係,"為富不仁"和"貧寒君子"都大有人在。
  • 法國人: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不懂他們為何失去貴族精神
    法國人就以論到,現在的中國和世界有點「格格不入,因為他們不再奉行貴族精神,在歐洲很多國家依然有著明確的階級劃分,而在貴族階級更是如此,貴族精神也讓歐洲很多國家很驕傲,可事實上貴族精神最早就出現在古老的中國,而現在在中國卻看不到任何貴族精神
  • 什麼是騎士精神?騎士精神也是一種貴族精神,與富貴無關!
    關於一組拍攝使我產生的思考:騎士精神也是一種貴族精神,是自由意志和契約精神的一種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士"族就是貴族階層一群人,他們是社會道德的和貴族價值的捍衛者。在我們營造的語境中,一提到貴族這個詞,會下意識的聯想的窮奢極欲、腐朽不堪、為富不仁,但這只是一種非常狹隘的想法,或者是周遭環境造成的價值畸形。縱觀歷史,會發現士族(貴族)卻是社會向文明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文明生活的倡導者引領者。
  • 阿提斯兒童戲劇特色教育--精神貴族的培養
    阿提斯兒童戲劇特色教育--精神貴族的培養一直以來,兒童綜合素質的提升一直都是國家教育發展的痛點。儘管教育者們與家長們想盡各種方法,如讓孩子學鋼琴、讀原文書等來培養孩子的藝術情趣,但最終仍舊以失敗告終。直至北京阿提斯戲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出了戲劇提升法。
  • 高爾夫運動-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什麼是真正的貴族精神
    高爾夫的起源雖與上層社會的貴族無關,但推動高爾夫傳播和發展的卻是貴族階層,從今天的國際高爾夫禮儀來看,無不是對古典貴族文化的傳承。>真正的貴族精神不是暴發戶精神,它從不與平民的精神對立,更不意味著養尊處優、悠閒奢華的生活,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作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 歐洲學者:看不懂中國人,將貴族血統這種文化精髓都給拋棄掉了
    中國是一個具備濃厚歷史文化的國家,在古代的時候講究尊卑有別,封建主義社會之下,甚至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過在現在,中國已經完全摒棄這種腐朽的傳統文化了,但是就有歐洲學者表示:看不懂中國人,將貴族血統這種文化精髓都給拋棄掉了。
  • 英國貴族田樸珺?
    田小姐認為這就是貴族的優雅,這就是貴族的體現——如果沒有這種精神,如果不會正確的吃西餐,沒有這樣優雅的管家,那中國的企業家無論多有錢,都是暴發戶,永遠成不了貴族。中國的土豪們當然成不了貴族,但靠王石上位,還到處宣揚自己是獨立女性的演員田樸珺當然也成不了貴族。交了錢也成不了貴族,和羅斯柴爾德談笑風生也成不了貴族,把《貨幣戰爭》倒背如流,其實也成不了貴族。
  • 中國沒有貴族精神?四個階段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很多人覺得,中華文化缺少貴族精神,都是爾虞我詐,老謀深算。反而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認為歐洲的貴族精神太紳士了,這才是該有的榜樣。三人成虎,眾口鑠金,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歐洲的所謂貴族精神被這一些崇洋媚外的人一下子放大好幾倍,華夏文化被他們說的一文不值。
  • 蘇州的高端改善,大多缺一點貴族精神
    撰稿&排版//周曉白V5,房觀中國創始人 前言 今天來聊一聊貴族精神。 這個詞放在十年前的地產行業,非常的時髦。
  • 英國教授看不懂中國人為何從來不提血統?中國人:誰家祖上沒闊過
    2中國人沒有「貴族精神」?但是,中國人不講血統,沒有貴族,在很多人看來不是長處,反而是缺點,於是開始指責中國人缺乏所謂的「貴族精神」。曾經有一篇叫做《被中國人誤讀的歐洲貴族》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作者在文章中對歐洲的貴族和他們的「貴族精神」極盡讚美之詞:「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花錢無度的爆發戶精神,它也從來不與平民精神對立,更不是養尊處優、悠閒奢華的生活,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 中國人需要「女排精神」
    由於中國女排沒有了往日的輝煌,在世界各大賽事中的成績差強人意,這時候就有很多人都覺得中國女排完了,也就不再需要「女排精神」了,而同時也有一些人覺得中國女排定會重新走上世界的頂端,對於中國人來說,「女排精神」必不可少。
  • 漢中「貴族」運動,「騎士精神」擊劍課
    學習優勢現代擊劍是中世紀歐洲流傳到現在的一項運動被奉為宮廷貴族藝術的代表擊劍被譽為「格鬥中的芭蕾」「劍尖上的舞蹈」能由內而外地培養孩子的貴族氣質>擊劍運動需要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能有效提高孩子的獨立性、自律性並能鍛鍊意志,培養勇敢精神
  • 魯鐘鳴:當個「精神貴族」又何妨
    01當個「精神貴族」又何妨有人說,商業時代的書臉兒都不免有些媚俗,正所謂「墨沾金粉,書染銅臭。」在這個商業社會,到處充滿商機,到處充滿誘惑,在這個熱鬧而紛繁的世界,有太多像我這樣的「文學傻子」,為了這世界上的精神食糧,成天在自己居室裡,像一隻不知疲倦的蝸牛一樣,在方才紙片上,爬啊爬啊,傾訴自己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沒有歌星那種炫耀的舞臺,沒有官場那種恢弘的會場,沒有大老闆大把花錢的愜意。可以想像,我們這些「文學傻子」在文學的夢境裡同樣難以自醒甘願受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