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狼再生:卡莫夫曝光全新黑科技高速直升機,正遊說中國參加研製

2021-01-07 科羅廖夫

軍用直升機在軍隊航空作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各國軍事武器裝備水平的提高,軍用直升機也與時俱進不斷升級以適應現代作戰能力,其中直升機的飛行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高空高速直升機市場如火如荼,俄羅斯也在緊急推進高速直升機的研製工作。目前,米裡設計局一架米-24II高速飛行實驗機,已將飛行速度提升到400公裡/小時。而卡莫夫設計局的方案更加夢幻,採用了噴氣技術,最高速率有望超過800公裡/小時。

現代直升機由於旋翼、振動等問題,速度受到限制,一般局限在350公裡以下,所以各國都在極力追求提高直升機的速度,以提高直升機的戰術技術指標。俄羅斯卡-90「噴氣式」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始於2000年代,這個項目由卡莫夫設計局負責,簡直是前無古人的腦洞大開,有望成為飛行速度最快的直升機。卡-90非常像美國科幻電影《第六日》(The 6th Day)當中噴射飛行的直升機,阿諾·施瓦辛格主演。2008年莫斯科直升機展覽中曾展示過卡-90直升機的模型,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

卡-90的戰術技術性能如下:螺旋槳直徑8米、加滿油時重達7.5噸、載重4噸或搭載24人,機組人員為2人。卡-90直升機有非常明顯的速度優勢,貨運和客運都非常迅速。它的動力裝置採用兩臺雙轉子渦扇發動機,一個可摺疊的燃氣輪機驅動的硬螺旋槳。起飛時,動力渦輪通過離合器驅動輸出軸,把大部分發動機燃氣的功率輸出給減速器,用於驅動共軸雙旋翼旋轉產生升力,小部分燃氣向後噴射產生推力。在巡航過程中切換到噴射動力。卡-90結合了直升機和飛機的兩種特點,它既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當達到400公裡/小時的航速時,主旋槳收起轉為巡航飛機模式,水平航速達到800公裡/小時,著陸時重新打開螺旋槳。

卡-90採用典型的卡莫夫式直升機技術,即同軸對轉螺旋槳,並排雙座飛行員,但有兩個像戰鬥機一樣的箭形槳翼。此外,直升機上還有兩個尾部穩定器,以及兩臺噴氣發動機。新型直升機的任務指向很難判斷,有可能是偵察和運輸傘兵。卡莫夫展示的模型提供了6個座位,可以運輸一小批偵察兵。作為一架攻擊直升機也是有可能的。在車臣和阿富汗戰爭中,直升機經常遭到地面火力的攻擊,傳統直升機飛行速度慢、飛行高度低、機動性差而面臨嚴重的生存挑戰,卡-90直升機以速度取勝,相信戰場表現會非常優秀。

目前,美國也在抓緊發展高速直升機,例如貝爾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開發研製的V-280「勇氣」直升機,波音公司和西科斯基公司聯合研發製造的SB-1武裝直升機完成了首飛測試。此外,S-97「侵襲者」直升機也不錯,但它的飛行速度只有卡-90直升機的一半,為440公裡/小時。S-97直升機於2011年開始研製,2014年製成首飛原型機,2015年5月22日成功首飛 ,其定位是輕型偵察武裝直升機。

卡-90複合式新概念直升機既具有旋翼機的飛行特性,又具有固定翼飛機的飛行特性,其最高飛行速度可達800公裡/小時。在飛行速度上卡-90與所有現代直升機相比,就是龜兔賽跑。這架直升機將能夠同時執行多種任務:空襲、運送軍隊、快速偵察飛行和疏散重病人員。俄羅斯原計劃在2022年首次進行卡-90的全面試驗,隨後將批量生產新一代直升機。但是俄羅斯研究了20年的卡-90至今還是紙上談兵,沒有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就是無稽之談,還是要加多把勁,2022年我們拭目以待!

俄羅斯直升機集團表示有能力加快高速直升機的研製進度,希望能在一兩年內完成原型機的研製,前提是俄國防部能夠有足夠研製經費的撥款。據俄媒體報導,為了解決研製資金問題,俄羅斯也在積極遊說中國同行,力圖引入中國參加聯合研製,估計是瞄準了中國的錢袋子。俄積極拉攏我國一同研發很可能是因為看重我國未來技術發展的潛力,因為我國也提出過類似項目的研究計劃,同時與我國合作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資金支持。

例如中國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絕影高速直升機,它是一種複合推進直升機,採用和X-2、S-97相同的共軸剛性雙旋翼。利用上下旋翼的對轉,來消除旋翼對於機身的反扭矩,可以消除尾槳,在機頭或機尾增加推進系統,以提高直升機的速度。

中國直升機工業和卡莫夫設計局有著很深的淵源和合作。國產直-10武裝直升機就是卡莫夫設計局做的氣動方案和總體前期設計,顯示出俄羅斯直升機工業巨匠的深厚功底。卡莫夫設計局總設計謝爾蓋·米基夫在2013年對外透露,早在1995年,中方邀請卡莫夫設計局籤訂了一份6噸級武裝直升機的初步設計合同,要求完全拋棄蘇式直升機的設計風格,按照中方要求嚴格定製,該方案被稱為「941工程」。

在進行了嚴格的總體設計和風洞模型吹風試驗後,卡莫夫設計局於1996年1月將941工程最終設計方案交付中方,就此完成任務。中方為此支付了894萬美元給卡莫夫設計局,我國直升機工業認為,由於當時我國缺乏專用武裝直升機的總體設計技術儲備,與俄方的這一前期設計合作,為直-10武裝直升機項目立項起了關鍵性作用。據直-10總師吳希明透露,比直-10更先進的下一代武裝直升機已經在研製中,這或許是一種隱形高速武裝直升機,將讓中國的國產武直研發水平提升一個大臺階。

相關焦點

  • 蘇聯卡莫夫V-50直升機 離經叛道串聯雙旋翼 瞄準陸海兩軍通用型
    蘇聯卡莫夫設計局(Kamov)在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研製V-50直升機,這是一種非常激進的多用途軍用直升機方案。 同時,卡莫夫設計局研製了一系列共軸反轉旋翼直升機,由於尺寸更加緊湊,所以有利於在軍艦上進行部署,成為蘇聯海軍重要的艦載直升機。
  • 卡-90「噴氣」直升機,俄研究了20年,如今想和昌飛聯合研製
    而從這一點上來說俄羅斯的卡-90噴氣高速直升機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卡-90「噴氣」直升機其實俄軍關於下一代直升機的研發速度並不慢,差不多在上世紀就頗有建樹,例如米裡設計局的米-24II高速飛行試驗機,已經達到了400公裡的飛行速度,和S-97侵襲者相當。
  • 幾十年前,中國人就發明了這兩種直升機
    來自中國的共軸設計思想很少有人知道,被卡莫夫設計局推向全球的共軸式直升機,其實最初是由我們中國的飛機設計師設計。而這個天才的設計師名叫朱家仁。(朱家仁研製的CJC-3直升機)而且不僅如此,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朱家仁在1951年時又研製成功綽號"飛行香蕉"的CJC-3型直升機,該直升機採用兩副螺旋槳前後縱列布置,和當今的美軍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完全一樣。可以說,朱家仁一個人同時開創了共軸雙旋翼和縱列雙旋翼兩種後世經典的直升機氣動布局。
  • 回憶童年紅白機遊戲-能超音速飛行的攻擊直升機《飛狼》
    相信中國的80後一代,都會對「飛狼」印象深刻。電視劇引進我國也獲得了很高的人氣,成為一代80後童年的經典回憶(你們居然那麼早就開始看美劇了- -!),多少80後都夢想著擁有這麼一架直升機。很遺憾筆者是一名90後,對《飛狼》直升機的記憶僅僅停留在FC遊戲上,讓我說出一個童年印象深刻的直升飛機,思前想後也只有他了,「舒克舒克舒克舒克舒克舒克,開飛機的舒克!」
  • 說起以直升機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你可還記得35年前首播的《飛狼》
    然而這部35年前的劇集,在軍迷心目中的地位絕對不亞於其他任何作品,它講述了一個受過情傷深居簡出的直升機飛行老鳥,以及他的朋友——一個航空怪客,要從一個神秘公司手中奪取一架十分先進的直升機以及由此展開的故事情節。《飛狼》的緣起《飛狼》劇集自1984年1月22日上映,實際上在當時波瀾不驚,直至4季後該劇深陷製作泥沼面臨被砍的結局。但後來美國有線電視頻道不停地進行重播。
  • 暴露年齡回憶殺:中國還在用直5,大街小巷卻在傳頌《飛狼》傳說
    在那個還沒有電腦特效的時代,有一部劇情電視劇讓很多軍迷難以忘懷,甚至是兒時對先進武器裝備的最美好憧憬,這就是——《飛狼》!今年是1984年開播的電視劇《飛狼》上映35周年。美國的航空迷們紛紛在網上發帖紀念,中國的軍迷朋友也對這部電視劇展開了回憶。美國資深航空迷Tyler Rogoway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稱,是《飛狼》塑造了自己的一生。
  • 「噱頭危機」,蘇聯卡-50武裝直升機是如何成為美國陸軍噩夢的
    上世紀80年代,蘇聯卡莫夫設計局吸取阿富汗戰爭教訓,開始研製一種全新概念的武裝直升機。與龐大笨重的米-24「雌鹿」不同,這種名為V-80的武直非常重視機動性,採用了卡莫夫看家的同軸對轉旋翼系統,因此取消了對尾槳。整體重量的降低和30%的旋翼效率提高,使該機具有了很高的敏捷性,可以完成類似固定翼戰鬥機的滾轉和斤鬥等高難度機動。
  • 卡-52武裝直升機性能堪稱卓越 俄軍曾考慮讓其上艦 如今無人問津
    共軸直升機的軸系細節,這個部位也是共軸直升機最核心的技術其實在研製卡-50/52直升機之前,卡莫夫設計局還為蘇聯海軍研製過另外一款艦載攻擊直升機——卡-29攻擊直升機。這款直升機採用了和卡-27反潛直升機的機體,但是拆除了全部反潛設備,從而騰出一個大型人員艙,可以搭載蘇聯海軍陸戰隊的一個步兵班,同時在機身兩側還設計了外掛架(共4個掛架),可以掛載火箭彈、反坦克飛彈,同時在其機身左側還安裝有一門30毫米單管航炮作為固定武器。可以說,卡-29的研製成功和列裝部隊,為後續的卡-50/52型直升機提供了最直接的參考依據。
  • 世界十大戰鬥力最強武裝直升機排行榜 TOP 10
    印度斯坦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輕型直升機源自該公司的「北極星」(Dhruv)通用直升機,「北極星」看起來與MBB Bo 105直升機類似,其實它確實獲得了MBB公司的技術援助,研製過程令人鬱悶
  • 卡-32直升機,中國花4.08億美元進口了20架
    這幾年中國直升機行業,尤其是中國軍用直升機行業一直在努力彌補此前的歷史欠帳。無論是直-20、武直-10、武直-19、直-18還是新款直-8,都是中國軍用直升機行業努力後的產品。不過,目前中國還無法生產一種類型直升機,那就是以卡-32為代表的卡莫夫系列直升機。
  • 黑色幽靈:俄羅斯的科曼奇,卡-58「黑鬼」隱身攻擊直升機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蘇聯和俄羅斯在歷次戰爭中成功地使用現代化的武裝直升機,例如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俄格戰爭,以及在敘利亞執行特別行動。從作戰水平來看,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生產的卡-50和卡-52直升機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卡-52「短吻鱷」可以有效打擊地面武裝分子,這架直升機可在空中摧毀敵人坦克、攻擊地面建築和設施,甚至能以驚人的速度攻擊低空飛行的戰鬥機。
  • 武裝直升機的異類:卡-50和卡-52,另闢蹊徑配備彈射座椅
    一路坎坷的卡莫夫最終功成名就卡莫夫設計局創始人卡莫夫和米裡設計局創始人米裡都是世界級的直升機技術發展天才,兩人和美國直升機技術天才西科斯基齊名,卡莫夫和米裡還是同鄉,兩人都出生於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兩人開始成為前蘇聯直升機技術發展領軍人物的時間也幾乎一致,都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
  • 揭秘全新T629中型武裝直升機,土耳其自主研發,同時研製重型武直
    航展中出現的T629新型武裝直升機近日,據土耳其《航空周刊》報導,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在一次內部航展上首次展示了T629新型武裝直升機等比例模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參加了此次航展T629武裝直升機據稱,T629武裝直升機是土耳其全新研製的中型武裝直升機,起飛重量介於5噸級T129 ATAK輕型武裝直升機和10噸級的ATAK 2重型武裝直升機之間,T629的具體技術細節尚未公開
  • 重拾冷戰黑科技,科曼奇直升機繼任者現身,著重突出隱身性能
    【軍武次位面】作者:leon 作為我們在大洋彼岸最大的競爭對手,迄今為止,美國無論是軍事硬實力還是新品軍備研發領域目前還是處在世界前列的,不過,在這幾年,我們的軍備發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速的,美軍或許已經感受到了壓力,所以,美軍現在為了繼續保持自身的裝備領先優勢,現在確實將之前的一些已經廢除掉的"黑科技
  • 武裝直升機的獨苗!速度超快的卡50/52,缺點是旋翼會打架!
    美國在後來發展了著名的阿帕奇直升機,而蘇聯也認為阿帕奇相比於自己的米24武裝直升機要優秀的多,因此要研製一種更為先進的武裝直升機。不過當時蘇聯陸軍並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一種直升機。因此米裡設計局的米28直升機和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直升機都獲得了勝利,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武裝直升機。
  • 卡-52、米-28和米-35,俄軍武裝直升機種類之多,後勤都哭了!
    從2011年起開始大規模重整軍備,俄軍獲得了大量的軍事裝備,特別是軍用飛機和直升機。在過去幾年,空軍直升機部隊和新組建的陸戰航空兵旅已經接收數百架全新的直升機,執行作戰勤務,其中有卡-52、米-28和米-35軍用直升機。現在俄軍擁有三種新型戰鬥直升機,卡-52直升機由卡莫夫設計局研製,而另外兩架直升機米-35和米-28由米裡設計局研發。
  • 詳解蘇聯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一問世就創造了三個世界紀錄
    ,這款武裝直升機的主要定位是用於消滅戰區前沿附近的裝甲部隊而設計的,最終這個項目發展出了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蘇聯卡莫夫設計局的卡-50黑鯊武裝直升機。並且如果不幸被擊毀的話,只有一名飛行員的卡-50武裝直升機也只會損失一名飛行員,能將人員損失降到最低。另外單人座艙的布局減去了射擊員和他所有的防護及救生設備,能大幅度減輕機體重量,從而提高直升機的飛行性能,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 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民用AC313直升機已成功實現首飛
    > 2010年3月18日,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民用直升機—— AC313在江西景德鎮實現首飛。2008年「5·12」汶川地震,進一步堅定了直升機人的意志和決心, 我們一定要加快研製民用直升機,我們一定要讓國產直升機翱翔高原! 立足直-8平臺,直升機人立志早日實現升級換代,打造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第三代民用直升機。不怕困難大,不懼風險高,勇於探索,敢於突破,經過近千個日日夜夜的精工細作,AC313直升機終於沖天一飛,七彩騰雲!
  • 影視劇中的直升機VS現實中的直升機:保養是關鍵
    「飛狼」直升機作為最早一部引進中國的直升機題材影片,播出於1984年的《飛狼》絕對是不可不看的劇集。飛狼的扮演者:貝爾222A直升機劇中最「拉風」的是一架名為「飛狼」的石墨色隱形直升機驗證機,非常科幻:它可以利用加力燃燒室實現超音速飛行,帶有內置武器艙的短翼使其具有隱身能力,並且探測和偵察設備也非常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