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不深不是病,蹲太深會「要了命」?

2020-12-23 愛健身的魔獸

你一般練半蹲還是全蹲?為什麼?

我們在評論區等你

在健身房你一定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史密斯架上用「巨大的重量」做「淺蹲」,甚至只是「抖了」個腿。這種毫無意義還更容易受傷的方式,愛健身的魔獸的粉絲絕對幹不出來。

但是這也提示了我們一個問題,深蹲的時候到底應該蹲多深呢?上了重量你下蹲到什麼程度就會起身?不上大重量時,你對自己的要求又是怎樣的呢?

是不是也經常遭遇想蹲得更低一點,但是身體不聽自己使喚呢?所有的影響因素、衡量標準,現在都有了答案,建議你專心往下看。

深蹲是你能做的最好的動作之一。不管你的訓練目標是什麼,經常做深蹲可以幫助你更快達到目標。自重深蹲是一種很好的調節動作,而槓鈴深蹲是訓練四頭肌、臀大肌和腿筋的最佳方式之一。

幾乎所有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都會做深蹲來提高跑步和跳躍的表現。深蹲也是測試和增強腿部力量的最佳動作。這就是為什麼深蹲是舉重比賽中第一個動作。

但是你應該蹲多深呢?這個問題似乎只有一個答案。

根據無數的表情包和時髦的t恤標語,唯一好的蹲姿是全蹲。從蹲的深度講,我們說的是「屁股碰到地板」,健身房的說法是蹲到直到膕繩肌碰到小腿。換句話說,蹲得儘可能深。

但是,你真的需要蹲這麼深嗎?如果做不到全蹲是否意味著深蹲毫無價值?事實證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或應該蹲到最大的深度,當你不適合蹲得那麼深的時候,這麼做可能會導致受傷。有幾個因素決定你能蹲多深,應該蹲多深。

1. 身高和腿長

一般來說,高個子舉重運動員比矮個子運動員更難深蹲。長股骨(大腿骨)和軀幹增加了重量必須移動的距離,也意味著重量離支撐基礎(你的腳)更遠。這增加了槓桿和難度。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採取比正常蹲姿更寬的姿勢來部分緩解。這能讓高個舉重運動員蹲得更深。但是,不好的一面是,更寬的蹲姿可以減輕股四頭肌的壓力,增加內收肌或大腿內側的負荷。

2. 髖關節靈活度

臀部肌肉緊繃會妨礙你的深蹲深度。緊繃的膕繩肌,大腿後部的肌肉,交叉包裹膝蓋和髖關節。如果它們很緊,當下蹲的時候,它們會在生理上阻止臀部彎曲。如果你試著蹲得更深,甚至會看到「臀部眨眼」,這是指骨盆下縮,下背部變圓。

在你試著蹲得很深,特別是用重重量的時候,髖關節不靈活和「臀部眨眼」會導致受傷。下背部變圓會增加椎間盤和脊柱韌帶的壓力。一旦受傷,這些結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癒合,如果是椎間盤損傷,可能根本不能癒合,需要手術才能修復。

3. 腳踝靈活度

緊繃、僵硬的腳踝會對深蹲深度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小腿很緊,當深蹲超過平行時,腳後跟會離開地面。這會讓身體變得不穩定,減少能舉起的重量,也會阻止你蹲得比較深。

一些舉重運動員穿高跟的舉重鞋來解決這個問題,而另一些人會選擇在深蹲腳後跟踩在槓鈴片或木板上。雖然這些方法可以讓你蹲得更深一點,但它們只是治療症狀而沒有解決導致腳踝不靈活的原因。如果緊繃的小腿讓你無法蹲得很深,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拉伸。

4. 深蹲的類型

如果你想蹲得更深,一些變式動作會更好。槓鈴前蹲和壺鈴深蹲是最適合做流暢、較深的深蹲類型。緊隨其後的是高槓深蹲,也就是高槓位於上斜方肌上的深蹲。所有這些類型的深蹲都能讓你的身體保持直立,這通常能夠蹲得更深。

低槓深蹲,也就是把槓鈴放在肩膀較低的位置上,是深蹲中最糟糕的一種蹲姿。低槓深蹲可以促進身體前傾。這對舉重來說很好,但對蹲得深度來說就不太好了。低槓深蹲在力量舉重中很流行。

5. 膝蓋狀況

膝關節是滑膜鉸鏈關節,由兩塊骨頭組成,骨頭末端覆蓋著光滑、堅韌的透明軟骨,滑膜液潤滑。這個關節像鉸鏈一樣打開和關閉,因此得名。

滑液關節容易磨損。磨損會導致關節內形成粗糙表面,從而影響運動範圍和機動性。如果你已經訓練了很長時間,或者年紀大了一點,你的膝關節可能無法深蹲。此外,膝蓋曾經受過傷可能意味著深蹲不再可能或不可取。

6. 重量過重

許多鍛鍊者在舉重重量時,蹲得不深。畢竟,如果蹲得不深,重量就不會移動那麼遠,可以做更多次。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一種自我欺騙,用輕重量蹲得更深效果會更好。

你不會做半程臥推或二頭肌彎舉,所以也不要做半程深蹲。這個規則的唯一例外是,如果你正在訓練提高垂直跳躍的性能。研究表明半程深蹲是提高跳躍高度的有效方法。

7. 深蹲的原因

你的理想深蹲深度不僅基於解剖學和生理學,還取決於個人具體的訓練目標。舉重運動員只需要蹲到大腿平行於地面。蹲得更深只是浪費能量,減少舉起的重量。

相比之下,奧運會舉重運動員在抓舉時需要做深蹲。這使他們能夠真正在杆子底下,所以他們可以舉起更重的重量。

健美運動員和一般訓練者是為了訓練結果而訓練,而不是要看自己能舉起多少重量。深蹲的深度不是最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淺而重的深蹲和深而輕的深蹲一樣有效,因為深蹲和淺蹲都能讓你的目標肌肉得到某種形式的刺激。

然而,由於運動範圍對肌肉生長很重要,大多數訓練者通常應避免非常淺的深蹲。

所以,應該蹲得多深呢?

如果你是一名舉重運動員,就必須蹲到正確的深度,即大腿與地面平行,用以計算舉重次數。一些聯盟比其他的更嚴格,但是你應該確保在訓練中達到比賽要求的深度。

如果不能達到正確的深度,則需要訓練髖關節和腳踝的靈活性。

健美運動員和一般訓練者應該儘可能蹲得深而不引起「臀部眨眼」。當你深蹲的時候,在鏡子裡看著骨盆,在屁股縮起來之前停止動作。試著讓每一次的動作都達到相同的深度。

雖然沒有必要強迫自己蹲得比舒服的程度更深,但也不應該縮短深度。不管腿的長度,髖關節和腳踝的靈活性,以及正在做的深蹲的類型,大多數舉重運動員應該能夠達到與力量舉重運動員相同的深度,即大腿接近平行於地面。

如果你不能達到這個深度,則可能需要訓練柔韌性或減少蹲起時重量。

結論

現在你知道了影響深蹲深度的因素,你應該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比別人蹲得更深,為什麼有些人可能永遠也做不出一個完整的全蹲動作。有些因素,如身高、腿長和膝蓋健康,是無法改變的。其他因素,如臀部和腳踝的靈活性,都可以進行提高增加深蹲深度。

但是請記住,如果你不能或不想做,則沒有必要做全蹲。相反,只要蹲的深蹲能給你帶來想要的結果和最低的受傷風險。不要縮短你的動作次數,但也不要蹲得太深以至於讓你感到害怕。由於臀部眨眼而造成的背部損傷可能會讓你完全無法做深蹲。

關注我們,分享更多健身乾貨!

相關焦點

  • 深蹲幅度夠了,蹲的太深也是個問題,3個方法幫你改善幅度
    但是大家更多的是討論深蹲時蹲的夠不夠深的問題,而很少有人討論深蹲時蹲的太深的問題。所以說今天討論的問題就是你的深蹲是不是蹲的太深了呢?深蹲的標準幅度我們都是知道的,就是髖關節略微的低於膝蓋頂端,正常情況下深蹲應該恰好在這個位置。這個是力量舉選手必須遵守的規則,當然正常健身的人這個幅度也是最好的。
  • 談一談各種類別的深蹲幅度,深蹲並是一定要「深」蹲,怎麼蹲才對
    ,其實並不是這樣,術有專攻!當然如果你深蹲蹲的幅度足夠深,那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均衡發展下肢整體肌肉,能夠讓腿部受到更深的刺激,對你整體力量肌肉帶來更大的幫助,這也是我們普遍要求健身訓練者要蹲到的幅度。但是難道淺幅度的深蹲沒有訓練價值嗎?
  • 蹲還是坐?上廁所的正確姿勢,今天給你落定了
    蹲式:更容易排便 南京市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姚平說,從生理結構上來說,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體生理,理論上來說排便應該更順暢。這主要是因為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能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有幫助。另有專家稱,腹部的擠壓也能促進排便。 但說蹲式絕對比坐式好,這又是不對的。
  • 除了外國人蹲不下去的"亞洲蹲",中國人還有哪些奇葩的蹲法 ?
    累了,到底該不該蹲?到底該怎麼蹲?要蹲出一種什麼樣的氣質?其實,能蹲出一種霸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基本上,只有咱亞洲人能做到蹲得穩如泰山。。。不過,讓外國人嘗試一下這種起源於亞洲的蹲法,他們會作何感受呢?大多數的情況是——蹲不下去。。。
  • [健身乾貨]負重深蹲,真的是蹲的越深越好嗎
    好不容易做完了思想鬥爭,剛開始要做動作,旁邊來了個所謂的「大神」教練,扯著嗓子喊到,「蹲,繼續蹲,蹲到底,深蹲嘛蹲的不深,怎麼能叫深蹲呢?」聽到這裡,我只好對他呵呵了。負重深蹲,真的是蹲的越深越好嗎?深蹲蹲多深呢我們首先要確定你做深蹲的目標是什麼,想達到哪種預期,從目的出發,根據深蹲重量和速率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健美式深蹲(增肌首選
  • 深蹲到底要不要蹲到底?這2個好處讓人心動:蹲得越深,效果越好
    建議蹲到底,這樣的深蹲不但更安全,而且能更多募集身體後側的臀腿部位發力。對大多數健身訓練者,我們都鼓勵大家:儘可能地蹲到更低的位置;然而對個別身體情況不允許的朋友,不蹲到底也沒關係,畢竟每一個動作,效果因人而異。為什麼要儘可能蹲到底呢?
  • 乞丐蹲
    乞丐蹲,是古時候叫花子們飯後休息的一種健身方式,他們都會放一根打狗棒在旁邊,雙手抱膝蹲下,屁股儘量後蹲但不著地,腰、背、頭儘量在一條直線上,吸氣時閉嘴,呼氣時略張嘴,腦袋裡儘量一片明澈。乞丐蹲,可以幫助治療胃病,如果能長期堅持甚至有養生長壽之功效。此為丐幫不傳之秘。【乞丐蹲步驟】第一步:飯後,找一堵牆,最好找一個舒適的軟墊(不可太軟)。第二步:站在牆前,屈膝下蹲,背要直,貼靠牆壁或靠在軟墊上。
  • 槓鈴深蹲蹲到底效果才最好!沒錯,但大多數人都不必這樣做
    提起槓鈴深蹲,很多人都會開始糾結,糾結自己究竟該蹲多深?其實關於槓鈴深蹲該蹲多深的問題,哪怕在一個健身房訓練的小夥伴都會持有不同意見。有人說要蹲至大腿和膝蓋齊平,有人說不能蹲太低,蹲至大腿即將與膝蓋平齊就停,還有人說深蹲當然要蹲到底嘛,蹲至讓大腿貼到小腿才行……其實並不能說誰的意見一定對,誰的方法更好,因為每個人的深蹲幅度都多少有些差異。但目前來看,比較主流的深蹲幅度都維持在大腿低於膝蓋,如果未出現屁股眨眼的情況,可以再蹲得深一些。
  • 蹲不下?教你輕鬆挑戰亞洲蹲
    尤其愛健身的朋友在做深蹲時,發現自己竟然蹲不下去:那麼這種人類與生俱來的、嬰兒發育到12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完成的動作,但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反倒是蹲不下了呢→蹲不下?其實這句話是有些道理的,從小蹲著上廁所的我們似乎很少遇到蹲不下的情況,即使我家的爺爺輩都可以很輕鬆地蹲在地上,而不需要向歐巴馬一樣
  • 十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箭步蹲再好也要正確完成,否則不如不做
    對於臀腿部訓練來講,深蹲作為一個王牌動作會受到廣大健身愛好者的重視,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深蹲的模式並不常用,而是一種單腿蹲的方式來進行,那麼這種單腿蹲的方式遷移到健身當中之時,就是箭步蹲,也叫弓箭步,箭蹲。在這兩個動作當中,很多朋友會把這兩個動作拿來比較,甚至有「十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的說法。
  • 居家健身,為什麼要多做箭步蹲?如何進行箭步蹲訓練
    30歲後,我們的身體體能素質跟肌肉量水平都大不如前,年輕的狀態也會逐漸退化。以前小編可以連續跑步1小時不在話下,而現在跑20分鐘就感覺要了老命。肺活量下降了,呼吸頻率提高了,心臟供氧泵血能力明顯下降。缺乏運動,不但會讓我們的體能素質下降,免疫力大不如前,還會加速身材的走形,身體的衰老。
  • 深蹲一定要蹲到底嗎?
    今天我們要談論一個有趣的話題,深蹲要蹲到底嗎?半蹲,四分之一蹲可行嗎?意思就是小的運動單位,動作精細度會高於大的運動單位。我們身體的運動單位都由不同的運動神經元支配。當我們進行深蹲時,如果以完全關節活動度的範圍進行,會使不同的運動神經元作用,啟動更多的運動單位。
  • 專家建議沒事蹲一蹲,好處多多,誰看誰受益,越蹲越健康
    小時候,父母都會教導我們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公共場合尤其如此。但免疫力領域醫學專家王勇建議,辦公族在休息之餘,可以在辦公室或家裡多蹲一蹲,那就更好了。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世界衛生統計2018》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84歲,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長壽的人種。
  • 蹲牆功的功效與作用,蹲牆功的神奇功效
    我可以說十之八九的人,剛開始練習的時候,要做標準非常難,所以不要覺得難就放棄,功夫都是練出來的,你練了發現自己的腰強大了,就知道好處了。要注意動靜結合,用水到渠成的心態來學習。所以你剛開始練習時,要儘量讓自己做標準,比如腳尖貼著牆根,抵住,然後再蹲下來。蹲完後我不用想都知道,你會脖子疼,胸悶,全身繃得很緊,感覺沒有進步。
  • 蹲一會兒猛地站起來「兩眼一黑」,可能不是貧血,或是身體在求救
    和朋友閒聊,他說不敢長時間上廁所,即使上廁所也必須使用馬桶。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用蹲便蹲久了,突然站起來,眼前會發黑,很害怕是貧血。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很多人認為這是貧血引起的。但是這真的對嗎?很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可能是身體已經變得不好了。
  • 經常久蹲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
    蹲久了之後腿部血液流通不暢,影響了神經的正常傳導。血液的循環受阻,時間長了,細胞供氧不足,一但血液回流受阻,出現部分神經發麻,且周圍神經受到壓迫,不能把受到的刺激準確、及時地傳給大腦,所以會使人感覺腿腳發麻。另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壓迫脛神經或腓神經,引起神經麻痺症狀,使腿和腳產生麻木感。
  • 家裡蹲,社會的潛在定時炸彈
    ▲圖片來源:網絡當然,家裡蹲大部分還是無害的,就好像之前八過的「哪種家長的娃,將來會不求上進,在家啃老蹲廢柴?」裡不求上進的玉子。2為什麼會產生家裡蹲?很多人都不明白,既然家境不錯,學歷不錯,為什麼還會當一枚家裡蹲?
  • 一個黃金健身動作——弓步蹲!長期堅持弓步蹲,你會收穫什麼好處
    弓步又稱為箭步蹲,是一個被忽略的黃金健身動作!為什麼說10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嘗試過箭步蹲跟深蹲訓練的人都知道,箭步蹲的訓練強度要高於深蹲。箭步蹲的升級動作難度更大,強度也會更高,比如箭步蹲跳躍、保加利亞分腿蹲,這些動作分分鐘可以給肌肉產生更大的刺激,讓你下肢肌群發展得更加強壯起來。
  • 家裡蹲大學是哪所大學?家裡蹲大學是什麼意思?
    家裡蹲大學真的存在嗎?家裡蹲大學是什麼意思?家裡蹲大學是哪所大學?百度搜索家裡蹲的時候,提示很多人搜索這樣的詞彙!家裡蹲大學其實是很多人沒有上過大學或者上過大學然後自嘲的一句話。比如很多人經常戲說自己是家裡蹲大學屋裡系畢業的!其實,家裡蹲大學的意思主要是一句網絡用語!沒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另外,家裡蹲大學是家裡蹲教育創立的一所網絡大學,主要是培養自由職業者,網絡創業從業者!
  • 蹲下時看到了什麼
    儘管張鮮花差不多走到了八臘鄉,但張五還蹲在豬圈上。他不甘心,試圖要把被打斷的美妙找回來,因為這關係到整天的心情。如果一天沒有一個好的開始,那他就會鬱悶,會一直鬱悶到第二天早上重新蹲上豬圈之前。所以,他不停地變換姿勢,放鬆肌肉,但始終無法複製那種美妙。他的美妙被驚嚇,就像挨打的孩子遠遠地跑開,一時半會找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