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乾貨】揭秘黃金(3)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前因後果

2021-02-21 Jack Trading Academy
上回說到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維持了百年的金本位被迫中斷,後期各國嘗試恢復金本位但都以失敗告終,金本位就此退出歷史舞臺,至今沒有王者歸來。而後來大家聽到的跟貨幣相關的名詞就變成「美金」「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是怎麼從紙幣變成美金的呢?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前因後果,盤一盤黃金跟美元的愛恨糾葛。讓我們再把歷史書翻回上個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歐洲格局,奧斯曼帝國解體、俄國十月革命、英國一蹶不振、美國悄悄崛起。由於戰後重建、失業率的壓力,各國政府的經濟目標已經由原來單一的維護匯率穩定,轉向了經濟發展、解決就業率等更重要、更現實的問題。想要刺激經濟、提高就業率,就需要更多的錢,需要流動性,但金本位時代固定的兌換要求「充足的流動性必須對應充足的黃金貨幣支撐」,且能夠保證黃金與各種輔幣之間固定的兌換比例,而現實的情況是:緩慢增長的黃金貨幣難以滿足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增速。(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落後的生產力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那必然要革命,肯定不是革經濟增長的命,於是刀就落在了黃金的頭上。於此同時,一戰期間各國向美國借了大量戰爭貸款,再加上戰後的各種賠款,導致流向美國的黃金外匯大幅增加,美國又把多出來的美元再借出去,這樣一來美債市場迅速發展,美元流動性充足,但同時拉高了國內的通脹,最終泡沫破裂,經濟大蕭條爆發了。而後經濟危機快速傳導至全世界,讓原本就不富裕的戰敗國更加雪上加霜,於是桌子一推,再打一架!

隨著二戰的爆發,世界再一次陷入動蕩,國際貨幣體系的建設和發展也陷入停滯,當一切塵埃落定,歷史將迎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國際貨幣體系。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二戰期間,因為美國本土並未遭受戰火,並且美國為各個國家提供軍火物資和戰爭貸款,大發橫財,等打完第二次世界大戰,全世界傻眼了——美國當時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48%左右,幾乎一半都是美國製造,貿易量佔了大概全球貿易的三分之一,一躍成為第一大國!

1944年7月1日,半個月前諾曼第剛剛登陸,二戰都還沒全面勝利,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小鎮的華盛頓酒店裡,包括中國在內的44個國家代表暗戳戳的聚在一起,商討戰後國際貨幣體系問題,最終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新秩序「布雷頓森林體系」。於1945年12月27日,才正式籤署《布雷頓森林協定》(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新聞數據不可靠,重大事件的決策永遠發生在公眾新聞之前),美元的霸權地位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並一直延續到現在。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的組織,包括了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及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這些組織至今活躍在國際經濟舞臺。二戰後經濟開始恢復,理論上應該大吉大利天天吃雞,但無奈各國經濟增長太快,而核心的流動性在美元,美國當時還是很講信用的,印鈔機不敢隨便開,因為美元必須要跟黃金承兌,另一方面其他國家貨幣因為政治經濟原因瘋狂貶值,緊抱美國大腿買入美元賣出自家貨幣,這樣一搞美元需求過熱,最終出現了美元荒。然後,經典的矛盾又來了——緩慢增長的美金難以滿足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增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美國人選擇保經濟棄工具。但屋漏偏逢連夜雨,50年代韓戰60年代越南戰爭,燒錢不眨眼美國也難頂啊,瘋狂印鈔之後,境外負債超過了黃金儲備的兩倍,這時大家開始擔心美國承兌不了黃金了,於是拼命拿手裡的美元去找美國換黃金。美國黃金儲備因此減少,於是惡性循環繼續擠兌黃金,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森下令關閉黃金窗口,終止了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兌換承諾,協定第三條破碎,美元開啟了長達10年的貶值苦旅;隨後因為美元貶值,再次引發了歐洲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風潮,為了避免被美元連累(大家都很現實),西方各國紛紛取消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轉而實行浮動匯率,協定第二條也隨之破碎。至此,維持不到三十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結束,全世界的匯率制度演變成自由市場的浮動匯率,供給和需求成為決定貨幣價值的唯一標準。儘管這確實引發了多次貨幣危機和更為劇烈的貨幣波動,但是,貨幣的投機交易和機構訂單原理的手法也應運而生。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消失了,但它最大的貢獻可能是,改變了美元的地位。儘管英鎊的表現依然堅挺,以及後來歐元這隻區域性貨幣閃耀登場,美元至今仍然是世界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不可否認,通過建立美元和黃金的兌換價格,鞏固了美元的地位,使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流動性和最可靠的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1976年IMF通過《牙買加協定》,確認了黃金與各國貨幣徹底脫鉤,不再是匯價的基礎,國際儲備也變成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黃金等多元化,浮動匯率受到合法,並且擁有多種貨幣調節機制,自由度極高,因此現存國際貨幣體系也被戲稱為「無體系貨幣體系」。

以上就是關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全部內容,與其說是揭秘黃金,不如說揭秘美元怎麼取代的黃金,而當下的世界大家都知道了,黃金成了保值商品,如今的黃金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歡迎收看下期《當代黃金的角色》!

作者:Lois Yang 傑克交易學院導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後臺申請。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也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還想了解哪些交易乾貨?

來評論區留言,讓Lois老師專門為你講解!

相關焦點

  •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黃金
    要你好聽 "黃金小課堂「欄目以科普為圭臬,服務讀者為初心,每天聽一聽,學習在路上! 您想了解的、想向專家提問的、想和大家分享的,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編會儘快在」小課堂「中做出反饋。
  • 外匯故事—奠定美元霸主地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因為此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所以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 帶你了解讓美元變黃金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決定美元世界地位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金融貨幣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由於這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的,所以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那麼這項金融貨幣體系其實在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森總統宣告結束了,但是對世界的影響到今天一直存在。
  • 布雷頓森林體系背後的紅色間諜案
    在二戰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中,布雷頓森林體系可謂居功至偉。但是你知道他的發明者美國財政部長助理哈裡 德克斯特 懷特的故事嗎?這背後也牽扯出一樁驚天間諜案。
  • 跨界牛人操刀貨幣改革|亨利·摩根索|布雷頓森林體系|約翰·康納利...
    如今美國財政部的網站是這樣評價第52任部長的:摩根索作為1944年在新罕布夏州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的主席作出了他最重要的貢獻。這次會議是戰後國際金融的基石。大會的重要成果是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並將所有國際貨幣與美元掛鈎,美元又與黃金掛鈎。
  • 布雷頓森林體系首席設計師,美元霸權奠基人,哈裡·懷特真實身份...
    2008年經濟危機過後,政客和經濟學家們討論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是家常便飯,那麼這一名詞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它就是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十九世紀末曾建立起以黃金為國際本位貨幣的金本位制度,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一制度已然崩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人努力嘗試復興這一制度,可後來這被證明只是一場災難性的失敗。
  • 一個人的戰爭:黑茲利特作為媒體人如何孤身反對布雷頓森林協定?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了一種固定比價(每盎司黃金折合35美元)的金美元。但美元是唯一和黃金採用這種固定比價的貨幣。其他任何一種貨幣都將成為依託於美元的不可兌現法幣。作為世界主要債權國,美國有義務向世界輸送美元,同時以某種方式維持美元與黃金的聯繫。顯而易見,這是為災難開出的藥方。 誠然,在一國實行金本位制沒任何過錯。美國當時就可以實行金本位制。
  • 日本前防衛事務次官西正典:中美應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他表示,為了重建二戰後的世界經濟,美國和英國推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如今為了重振疫情後的世界經濟,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應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作為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非常願意在中美之間起到居中斡旋撮合的作用。
  • 詳解黃金在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進化史
    3.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20世紀40年代-70年代初)1944年,經過激烈的爭論英美兩國達成了共識,美國於當年5月邀請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的代表在美國布雷頓森林舉行會議,籤訂了《布雷頓森林》協定,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潰後的人類第二個國際貨幣體系。
  • 徹底變天:一個讓黃金取代美元的全新貨幣體系即將建立?
    第一部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興衰和美元體系的固有弊端  第二部分:歐洲各國過去數十年所作的準備工作  第三部分:當前危機可能讓美元加速衰落  第四部分:最後結論  01黃金與美元的歷史興衰  在開頭,我們不得不先回顧一下從前的金本位制,以及如今以美元為核心的貨幣體系的興衰
  • 現代信用貨幣體系與投資格局
    英國金本位制時期與後金本位制時期利率及股市收益對比 數據:Gertjan Vlieghe "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
  •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歷史
    】,並逐步放鬆了資本管制;但隨著20世紀70年代,美國關閉黃金窗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固定匯率轉向浮動匯率,國際資本的流動進一步加大。因為這一體系也誕生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及【世界銀行】,1971年8約15日,美國的尼克森政府宣布關閉黃金兌換窗口,布雷頓森林體系也宣告結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誕生,是世界在「金本位制」崩潰後的「美元-黃金本位制」的一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 為何14個國家要從美國運回黃金?黃金被運走到底意味著什麼?
    近二個月以來,除了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義大利這三個歐洲國家加入這個進程外,波蘭也正式宣布將存在海外的100噸黃金運回,這是最新進展,這表明我們正在接近美元與黃金分手後48年以來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貨幣體系的尾聲
  • 美國「私吞」我國600噸黃金?去美元化中,黃金有何作用
    隨後在18世紀,英國首次實行金本位制度,用黃金作為貨幣的本位來發行紙幣,每盎司的黃金價格,固定在3英鎊17先令10.5便士,也就是說你有多少黃金,就能發行相應的紙幣。到了19世紀後期,全市及的資本主義普遍採用金本位制度,那個時候的英國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實際上成為了以英鎊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本位制度。
  • 貨幣制度與國際貨幣體系的前世今生
    由此降低了銀在貨幣制度中的地位,更偏心於黃金,奠定了向金本位過渡的基礎。金本位制:單單以黃金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但由於黃金攜帶困難等特點,導致金本位制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融入了紙幣,當然也受影響於國際形勢的各種因素。
  • 各國都在買黃金,為什麼美國一直在拋售,但黃金儲備卻是世界第一
    據世界黃金協會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34,859.3噸。全球各國央行在4月份,淨購入40噸黃金,高出1月份淨購金量近3分之1。而2019年和2018年全球央行黃金淨購買量已經增長650噸,創下了1971年取消美元與黃金掛鈎以來的最高紀錄。
  • 金巖石:當前金融海嘯的本質,以及2-3年後的新世界體系!
    2-3年後將帶來什麼?1、當前金融海嘯的「3-2-1」我的回答是:三隻黑天鵝,兩隻灰犀牛,一個新體系。從新冠疫情,到股市熔斷,再到油價暴跌,這三隻黑天鵝喚醒了隱藏在全球化市場底層的兩隻灰犀牛——其一是全球貨幣金融體系底層的虛擬經濟債務鏈,其二是全球化產業分工體系底層的實體經濟供應鏈。無論各國政府如何應對,主流國家的政策必然是發行更多的貨幣,創造更多的債務,從而構建一個新的世界體系,其意義或將不亞於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引發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解體。
  • 黃金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上)
    伴隨著貨幣金屬論與貨幣名目論的爭論,國際貨幣體系經歷了由金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到牙買加體系的轉變。在金幣本位制下,黃金鑄幣即是法定本位幣;在金匯兌本位制和金塊本位制下,紙幣仍以黃金為貨幣中心。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質上是國際金匯兌本位制,該體系解體後,紙幣開始獨立運行,黃金非貨幣化,國際貨幣體系進入牙買加體系時期。
  • 尋根究底,世界各國的黃金一開始是什麼原因放在山姆大叔的
    美國孤立主義盛行,先後通過了三個中立法案,當1939年歐洲戰爭爆發後,羅斯福總統認為德國的行為對美國有巨大威脅,力爭修改中立法,廢除武器禁運的條款,允許交戰國在美國現金購買軍火,但要自己運輸,而後又在1941年3月
  • 我國600噸黃金存在美國,想運回卻屢遭拒絕,美國憑什麼不讓運回
    一國官方之所以要儲備黃金,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外匯儲備不足時,可以將黃金儲備換成外匯來使用。這就需要黃金儲備具有很好的流動性,以便能及時出手賣掉。由於美國是全球主要的黃金交易市場之一,把黃金存放於此就比較方便交易。而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可能也都是在美國的黃金交易市場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