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頓森林體系首席設計師,美元霸權奠基人,哈裡·懷特真實身份...

2020-12-14 騰訊網

2008年經濟危機過後,政客和經濟學家們討論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是家常便飯,那麼這一名詞是什麼意思呢?簡單說它就是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十九世紀末曾建立起以黃金為國際本位貨幣的金本位制度,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一制度已然崩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人努力嘗試復興這一制度,可後來這被證明只是一場災難性的失敗。

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到了三十年代,美國財政部的國際主義者決心一勞永逸地解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問題,用哈裡·迪克特·懷特的話來說,是時候建立「新世界的新政」了。哈裡·迪克特·懷特又是誰?當時,他只是一個毫無名氣的財政部職員而已。沒人能想到,有朝一日懷特會成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締造者,他奠定了美元霸權,可以說是「戰後資本主義之父」。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誕生

懷特跟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合作,著手為戰後全球和平奠定經濟基礎。在懷特設計的經濟體系中:政府擁有超過市場的權力,貿易服務於政治合作。黃金和美元不再短缺,從短缺恐慌中謀利的投機者將敗給跨境資本流動。

懷特(左)和凱恩斯

利率由政府專家制定,匯率則由新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平衡,杜絕某一方靠競爭優勢操縱匯率的風險。最重要的是,獨裁者再也不能利用貿易壁壘和貨幣流動來侵略別國經濟,挑起戰爭。

懷特從未擔任過極其重要的官方職務,他傲慢,一點也不懂得圓滑處世,就連合作夥伴凱恩斯都抱怨他。這樣的人,自然也知道自己不討領導喜歡,地位遲早會變得岌岌可危。懷特明白自己必須為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設計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否則華盛頓就沒有立足之地了。在這樣的壓力下,懷特常常在談判前病倒,或是在會議上情緒失控,但是這樣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1944年7月,來自四十四個國家的代表們在新罕布夏州齊聚一堂,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懷特這個小人物也憑藉自己的堅韌和智慧,奠定了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經濟秩序,這對美國的經濟和外交政策產生了廣泛影響,他也因此受到了國內外同僚的尊敬。

會議現場

如果故事到此為止,這也只是一個小人物的勵志故事。哈裡·懷特遠沒有那麼簡單,他雄心勃勃,連他最親密的同事都不知道,懷特想要將美國的外交政策進行更為激進的重新排序,其核心內容是:與蘇聯結成緊密的永久聯盟。

為什麼做間諜?

事實上,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開始,懷特就已經成為了一名蘇聯間諜。他為蘇聯政府提供與羅斯福政府談判的情報和建議,這些情報對蘇聯情報機構來說,懷特的作用要比國務卿助理阿爾傑·希斯(冷戰初期最著名的蘇聯間諜,沒有之一)還重要。

現在,懷特的間諜身份已經公諸於世已久,但歷史學家們對他的動機一直眾說紛紜。一個為美國乃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做出巨大貢獻的人,為什麼會做蘇聯間諜呢?直到人們在普林斯頓大學檔案室裡,發現了一篇寫在黃色便籤紙上的手寫文章,這個秘密才有了答案。

便籤紙上的答案

在這篇筆記中,懷特描繪了一個理想的戰後世界,在那個世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模式佔據著主導地位。原來懷特認為,無論在何種模式下,政治經濟的演變趨勢都是政府加強對工業的控制,加強對競爭和自由企業的限制,蘇聯模式恰恰符合他的設想。

懷特不相信西方對蘇聯的妖魔化宣傳,反而敦促美國和蘇聯結成緊密聯盟。但他也清楚這會面臨重重阻礙,他在文中哀嘆:「美國強大的教會勢力將對結盟蘇聯感到反感,有的勢力會打著愛國主義的幌子跳出來加以阻撓,有的則會擔心與社會主義國家結盟只能強化社會主義。」

懷特不僅相信蘇聯是美國至關重要的盟友,甚至他還表現出了對蘇聯經濟體系的強烈欽佩之情,並堅信蘇聯大膽的社會主義實驗會取得成功,俄羅斯就是第一個例子。他可是美國政府裡最重要的經濟戰略家,戰後資本主義金融架構的首席設計師,竟然是敵國的粉絲?

懷特並非唯一的特立獨行者,親蘇並不違背那一代人的思想潮流。那一代人的思想成熟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經歷了政治動蕩、大蕭條、國際貿易與貨幣體系的崩潰,整個世界似乎都要天翻地覆,在有識之士眼中,激進的變革不可避免,時代在號召他們行動起來。

伊莉莎白·本特利

二戰期間,也曾有大量美國官員向蘇聯提供秘密援助,他們卻不認為自己對美國不忠。一位坦白承認自己身份的間諜伊莉莎白·本特利曾說過:「我們是一群誤入歧途的理想主義者。我們只是在做自認為正確的事,戰爭中蘇聯首當其衝,應該得到一切援助,政府卻把援助給了英國,那幫助蘇聯得到援助就是我們的責任。」毫無疑問,懷特也是這些理想主義者之一。

間諜懷特大展身手

年輕時,懷特是羅伯特·拉·福萊特的支持者,而後者是1924年美國總統的候選者之一,福萊特呼籲政府對美國經濟進行強有力幹預,可見年輕時懷特就已經堅定了想法。懷特對蘇聯的經濟計劃有著極其濃厚的興趣,他在1933年成為威斯康辛州勞倫斯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後,就決定親自前往蘇聯進行研究。

可惜的是,這場圓夢之旅沒能成行,因為美國財政部邀請他參與一項貨幣改革研究。到華盛頓之後不久,懷特就接觸到了蘇聯地下組織,並被這種危險的雙重生活所吸引。

錢伯斯

惠特克·錢伯斯是美國政府線人和蘇聯情報機構之間的信使,他也是懷特的合作者。懷特將財政部機密文件帶給錢伯斯,錢伯斯拍下後再由懷特放回原處,每一到兩周懷特還會寫一份備忘錄給錢伯斯,總結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

其實懷特也是個可憐人,他並未加入地下組織,也不接受莫斯科的命令,他是為自己工作。財政部的職位配不上他的才能,他渴望認可,渴望影響力,來實現自己胸中抱負。

除了秘密地提供情報,明面上懷特也敢給蘇聯人好處。1944年初,美國財政部計劃在被盟軍佔領的德國地區發行貨幣,英國人當然同意貨幣在美國印刷貨幣,但是蘇聯不同意,他也要求擁有印刷貨幣的權力。這個要求反饋到美國人那裡,鑄印局局長阿爾文·霍爾表示了強烈反對,但財政部長摩根索把這件事交給了懷特負責。

懷特這位理想主義者本就認為美國沒有給蘇聯應得的援助,所以對於他來說,是時候回報蘇聯在戰爭中所付出的努力了,蘇聯應該得到與其他盟國同樣程度的信任。這件事的後果可想而知。

在1944年9月至1945年7月間,美國發行了105億盟軍馬克,而蘇聯發行了超過780億,這些現金絕大部分被美國贖回,匯率又是由誰制定的呢?還是懷特。這一波操作,蘇聯從美國國庫中搜颳了3億至5億美元(按今天的美元計算約為40至65億美元)。

懷特想對蘇聯的努力表示感謝,可這個感謝似乎太慷慨了。懷特還建議向蘇聯提供100億美元的低息重建貸款,這個額度是給英國的三倍。儘管這個提議沒能實現,但從中也能看出懷特的偏心有多明顯。

戲劇化的落幕

1946年1月23日,杜魯門總統提名懷特為IMF首任美國執行董事,還打算不久之後推懷特當總裁。他不知道此時懷特已經被FBI監視了兩個月,FBI懷疑他是蘇聯間諜,兩周後FBI局長胡佛向總統提交了一份報告,坐實了懷特的間諜身份。但參議院銀行和貨幣委員會卻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他們於2月5日批准了懷特出任美國董事的提名,這與FBI的報告恰巧只有一天之差。

這個巧合可太尷尬了。怎麼辦呢?公開懷特是間諜無疑會引起軒然大波,還會危及新誕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建議撤掉提名,財政部長弗雷德裡克·文森也希望把懷特逐出美國政府。懷特要倒黴了?並非如此。

總統本人並不完全相信FBI的局長胡佛,當然他也明白自己可能握著一樁巨大的醜聞。最終杜魯門決定繼續讓懷特當董事,因為換掉懷特,白宮將不得不向全世界解釋為什麼整個體系的首席設計師被忽略掉了。

懷特的名言

也許是對FBI的調查有所察覺,一年後懷特主動從IMF辭職。又過了一年,1948年,懷特曾經的「信使」錢伯斯公開指控懷特為蘇聯間諜,這無異於平地驚雷。

懷特擺出一副君子坦蕩蕩的姿態,他選擇站到聚光燈下,面對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宣誓,還發表公開聲明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忠誠的美國人,其演講之真摯博得了聽眾的陣陣掌聲,調查委員會反而成了譁眾取寵的小人。

在這場影帝級的表演下,懷特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所以他決定坐火車去自己的避暑別墅。然而在途中,他突然胸痛起來,當地醫生診斷為心臟病發作,結果第三天晚上懷特就死了。這簡直戲劇到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各種陰謀論立刻開始流傳,調查委員會被媒體罵得體無完膚,直到50年後,懷特的間諜身份才蓋棺定論。

研究懷特的著作

懷特作為官員,其才能無可否認,他的「信使」錢伯斯稱他為完美的官僚。可是,他又是一個矛盾的理想主義者,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自己艱難地調和自己矛盾的信念——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信念和對蘇聯經濟模式的堅信。儘管世界沒能如懷特所願那樣發展,但懷特盡己所能仍然改變了世界。

相關焦點

  • 帶你了解讓美元變黃金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決定美元世界地位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金融貨幣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由於這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的,所以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那麼這項金融貨幣體系其實在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森總統宣告結束了,但是對世界的影響到今天一直存在。
  • 外匯故事—奠定美元霸主地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因為此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所以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 布雷頓森林體系背後的紅色間諜案
    在二戰後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中,布雷頓森林體系可謂居功至偉。但是你知道他的發明者美國財政部長助理哈裡 德克斯特 懷特的故事嗎?這背後也牽扯出一樁驚天間諜案。
  •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黃金
    歡迎下方留言提問 布雷頓森林體系與黃金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英美兩國就戰後國際貨幣金融秩序的建立展開了激烈的爭鬥。
  • 美國是怎樣一步步通過美元霸權 瘋狂掠奪世界財富的
    戰爭結束後,美國為了進一步提高國際地位,在二戰期間免除了反法西斯國家的經濟援助,除了蘇聯和東歐(如果你對美蘇霸權感興趣,請留言,我可以在下期提問),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奠定了大國基礎,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同。
  • 【周末乾貨】揭秘黃金(3)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前因後果
    而後來大家聽到的跟貨幣相關的名詞就變成「美金」「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是怎麼從紙幣變成美金的呢?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前因後果,盤一盤黃金跟美元的愛恨糾葛。讓我們再把歷史書翻回上個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歐洲格局,奧斯曼帝國解體、俄國十月革命、英國一蹶不振、美國悄悄崛起。
  • 貨幣與債務經濟學∣貨幣權力與美元霸權
    通常認為,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固定美元本位制度的建立,標誌著美元霸權的正式確立;而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浮動美元本位制的建立,意味著美元霸權的鞏固和真正公開化。事實上,無論是「囂張的特權」這一說法,還是「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這句名言,均產生自上個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搖搖欲墜、行將崩塌這一重要節點。
  • 贈書|美元是如何一步步獲得霸權地位的
    《錢的千年興衰史》中,金菁教授向我們詳盡展示了美元獲得其霸權地位這一曲折的過程,讓我們對於今天的全球經濟和貨幣體系,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45個國家的代表聚首新罕布夏州布雷頓森林華盛頓山酒店,構建了戰後各國的貨幣和匯率體系,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服務於這個體系的兩個機構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 跨界牛人操刀貨幣改革|亨利·摩根索|布雷頓森林體系|約翰·康納利...
    農業專家摩根索美元是當今世界上流通最廣、使用最多的貨幣,美元的崛起與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和時任的美國財政部長相關。如今美國財政部的網站是這樣評價第52任部長的:摩根索作為1944年在新罕布夏州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的主席作出了他最重要的貢獻。這次會議是戰後國際金融的基石。
  • 星空獨家︱數字人民幣,敲響美元霸權的喪鐘?
    於是貨幣體系重建是當時迫在眉睫的問題。英國財政大臣凱恩斯(學過《西方經濟學》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凱恩斯大爺在宏觀經濟學發展史上的一哥地位)拋出了凱恩斯計劃,而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哈裡·懷特則提出了懷特計劃。經過多輪談判,最後財大氣粗的美方佔上風,懷特計劃得以落地。
  • 一個人的戰爭:黑茲利特作為媒體人如何孤身反對布雷頓森林協定?
    翻譯:禪心雲起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貨幣重建計劃遠未達成凱恩斯的心願。在凱恩斯的提議中,由一家徹底的全球中央銀行,發行在所有國家通行的單一紙幣。他想將這種全球通貨命名為「班科」(bancor),這樣一來,就沒人可以僥倖逃脫通貨膨脹了。該計劃仍在等待機會實施。事實上,在希望美元本身成為「班科」的美國施壓之下,布雷頓森林會議的與會者採取了一種妥協立場。
  • 中國研製出數字人民幣,終結美元霸權
    有了這麼多的黃金儲備,美國趁熱打鐵,邀請了四十四個國家的元首來美國的新州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並且宣布以後呢?其他所有的國際貿易我們都用美元來結算吧,我們這裡有世界上儲備最多的黃金,你們任何時候只需要拿三十五美元,都可以在我這裡換一盎司黃金。在場的所有國家都想反對,這明明是我們的黃金呀,但是由於被二戰打得七零八落,所有人都沒有了反駁的底氣。就這樣,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建立。
  • 人民幣能否替代美元?美元霸權短期內牢不可破,美國人哪來的自信
    一談到美元,大多數人想到的是布雷德森林體系,認為美元的霸權主要是因為和石油掛鈎。而如今美國頁巖油「反客為主」,逐漸脫離了美元石油體系,想必美國的霸權時代正在走向終結。殊不知,美元霸權最重要的一點,美聯儲早就與各國央行建立了貨幣互換機制,而在互換的過程中,美元逐漸在該機制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如今再想改變,談何容易。
  • 全面揭秘美元霸權到底是怎麼來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舊人類檔案館,我是木子光,「美元霸權」這個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地探討一下美元霸權誕生的來源與基礎。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馬上開始。首先,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早期的貨幣體系。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時代,國際結算貨幣一般是同時流通多種貴金屬的複本位制,例如黃金、白銀、銅等都曾經充當貨幣。
  • 視野|美元霸權仍在持續,軟肋何在?
    ◆ 最近幾十年,各國對美元霸權的聲討此起彼伏,挑戰美元霸權的舉措也屢見不鮮。這些挑戰雖未撼動美元的地位,但相關舉措的得與失仍不乏啟示意義 ◆ 日元歐元為什麼不行?美元霸權地位的軟肋何在?
  • 都知道「布雷頓森林」是跟美元有關,那「曼哈頓計劃」又是什麼?
    「布雷頓森林」指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跟「美元霸權」有關,可能有人會聯想到「美聯儲(相當於美國的央行)」,至於「美元霸權」是怎麼「白手起家」的,恐怕就要從「美元與黃金掛鈎」講到「美元與黃金脫鉤」了(在這裡不再贅述),具體內容可以參考《
  • 日本前防衛事務次官西正典:中美應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他表示,為了重建二戰後的世界經濟,美國和英國推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如今為了重振疫情後的世界經濟,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應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作為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非常願意在中美之間起到居中斡旋撮合的作用。
  • 誰會終結美元霸權?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綜上,數字貨幣短期內要「貨幣化」,挑戰美元霸權極為困難,但中長期來看,其興起、完善及發展有望挑戰美元霸權,加速去美元化進程。  縱觀歷史上黃金的多次牛市,第一輪牛市起點為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終點對應20世紀80年代美元貨幣體系進入穩定期;第二輪牛市起點對應著歐元的誕生,終點為美國經濟復甦疊加歐債危機。  可以發現,黃金牛市總是對應著貨幣體系特別是美元的變遷,去美元化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金價的表現。
  • 國君有色:是數字貨幣還是黃金 美元霸權挑戰賽的決勝局
    綜上,數字貨幣短期內要「貨幣化」,挑戰美元霸權極為困難,但中長期來看,其興起、完善及發展有望挑戰美元霸權,加速去美元化進程。縱觀歷史上黃金的多次牛市,第一輪牛市起點為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終點對應20世紀80年代美元貨幣體系進入穩定期;第二輪牛市起點對應著歐元的誕生,終點為美國經濟復甦疊加歐債危機。可以發現,黃金牛市總是對應著貨幣體系特別是美元的變遷,去美元化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金價的表現。
  • 無霸主的世界:我們可能正處在美國霸權解體的暴風眼中
    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並不必然帶來金融地位的提升,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困境主要在於其內部。早在1960年,特裡芬就提出了美元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面臨的難題,後來被稱為「特裡芬困境」。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建立在美元-黃金平價基礎上的,美元信用建構在黃金之上,自然也隨著黃金儲備的流失而下降。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美國黃金儲備的流失,1958年,美國以外國家的黃金儲備首次超過美國;1959年,美國外債總額首次超過其黃金儲備;1963年,其他國家官方持有的美國外債總額首次超過黃金儲備。以上三個交叉可被稱之為三個「死亡交叉」,均反映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