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宗教戰爭簡介 法國宗教戰爭結果

2021-01-09 橙色精靈

法國宗教戰爭簡介,法國宗教戰爭指的是一五六二年到一五九八年在法國發生的一場宗教革命,又被稱為胡格諾戰爭或者是雨格諾戰爭。

法國宗教戰爭

這裡所說的宗教指的就是雨格諾或胡格諾教派、在十六世紀四十年代,胡格諾加爾文教派在法國傳播,這引發了信奉胡格諾派的南方新貴族和有分裂傾向信奉天主教的封建貴族衝突,衝突的焦點是新貴族企圖用宗教來達到奪取教會地產財產的目的。雙方產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引發了長期的內戰,這就是一場宗教代表的兩派勢力的交鋒,因此被稱為法國宗教革命,

從法國宗教戰爭簡介,我們看要看到胡格諾戰爭的原因,法國宗教革命本質上是經濟結構發生變化生產力推動的結果,但是十六世紀之前的法國仍然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在從事農業生產。

根據法國宗教革命戰爭記載,加爾文教派和天主教派發生了八次劇烈衝突,這對十六世紀的法國產生了劇烈破壞,讓法國的經濟水平停滯不前或是發展緩慢。法國統治階層也看到了宗教戰爭帶來的危害,於是亨利四世一五九八年頒布了宗教寬容的南特赦令,允許兩教並存,實際上是新貴族加爾文教派贏得了勝利,但是最後實踐驗證,法國王權得到了加強,結束了國內內亂的狀態,為法國的富強和統一奠定基礎,結束了法國歷史上的一段無政府狀態。

法國宗教戰爭結果

法國宗教戰爭的結果是新貴族老貴族之間的對抗局面被打破,在經歷了相當一段時間的無政府狀態後,亨利四世的南方宗教特赦令結束了法國內亂的局面。法國宗教戰爭的結果還算完美,天主教派和加爾文教派各有所得,兩者都進一步鞏固了法國的王權統治。

法國宗教戰爭

法國宗教戰爭的結果是宣布天主教為國教,但是胡格諾加爾文教派也獲得了自由傳播教義的權利,胡格諾教徒在法國全境有了信仰新教派的自由,胡格諾教徒在法國的政治領域也可以佔有一席之位,在公職方面,享有和天主教徒一樣的權利,這就是變相的同意了兩教並存,天主教為主,胡格諾教為輔的局面,一五八九年,西班牙同法國籤訂的義和正式宣告法國宗教戰爭有了一個還算完美的結局,能夠以不流血的方式結束戰爭。

法國宗教戰爭的結果令法國王權得到加強,王室得以振興,在戰爭期間,巴黎和外省的一些權力機構已經有漸漸脫離王權的傾向,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權利,能夠私募士兵和徵收賦稅。

內戰結束之後,民族統一有了政治基礎,外放的權力也慢慢收回,為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復興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通過一系列改革,工商業發展起來,充盈了國庫,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控,亨利死後,路易十三為首相的紅衣主教通過一系列手段徹底剷除了地方貴族割據勢力並存的局面。

相關焦點

  • 情人、血婚與戰爭:影視中的宗教改革 推敲迷
    在亨利身後,他的大女兒瑪麗一度恢復天主教,並殘酷迫害新教徒。直到安妮的女兒——伊莉莎白女王——長期而穩定的執政,英國的新教改革才穩固下來。由於亨利八世和安妮·博林的私情,英國率先完成了宗教改革,從而讓英國以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的形式快速發展,不能不讓人感慨歷史的奇妙。善於攪事的安妮·博林死後也沒閒著。她加入了《權力的遊戲》劇組,以「小玫瑰」的身份在鐵王座那裡掀起新的波瀾。
  • 俄媒文章:法國出現宗教衝突危險徵兆
    文章指出,專家稱法國伊斯蘭激進分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天主教、猶太教等其他宗教力量也在增強……這些宗教衝突的徵兆,是非常危險的。全文摘編如下:10月29日,在法國尼斯發生了一次恐怖襲擊,造成三人死亡。該市市長將這一事件稱為「伊斯蘭法西斯主義」。觀察人士說,法國面臨宗教衝突趨於尖銳和社會矛盾惡化的危險。法國當局犯了什麼錯誤?
  • 宗教不同而引發戰爭,歷經200年,探究十字軍東徵背後宗教因素
    在擴張的路上,伊斯蘭教一定會與其他的宗教人士發生摩擦和衝突,而最終穆斯林與基督教徒之間的摩擦和衝突發展成為了歷時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其實並不是單指某一次的戰爭,也不是特定時段的戰爭,而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系列戰爭的總稱。 伊斯蘭教為了奪回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而出兵拜佔庭帝國,而基督教徒為了保衛和收復被伊斯蘭教奪走的地方而浩浩蕩蕩的展開遠徵。
  • 宗教不同而引發戰爭,歷經200年,探究十字軍東徵背後的宗教因素
    在擴張的路上,伊斯蘭教一定會與其他的宗教人士發生摩擦和衝突,而最終穆斯林與基督教徒之間的摩擦和衝突發展成為了歷時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其實並不是單指某一次的戰爭,也不是特定時段的戰爭,而是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系列戰爭的總稱。伊斯蘭教為了奪回自己的聖地耶路撒冷而出兵拜佔庭帝國,而基督教徒為了保衛和收復被伊斯蘭教奪走的地方而浩浩蕩蕩的展開遠徵。
  • 阿巴斯批以色列挑起宗教戰爭
    阿巴斯批以色列挑起宗教戰爭 2014-11-12 17:33: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電 綜合消息:巴勒斯坦各界當地時間11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紀念巴勒斯坦前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逝世十周年,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紀念儀式上發表講話,指責以色列挑起宗教戰爭,並抨擊巴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阻礙巴內部和解進程。
  • 糾結的以色列:宗教、民族和戰爭
    古希伯來語只用於宗教領域,也只有宗教老師能熟練運用。公元前538年波斯國王居魯士滅新巴比倫,允許猶太人返回家鄉,從那時起猶太人就已經開始不說希伯來語而說中東地區通用的阿拉米語。在公元2世紀的最後一次羅馬猶太戰爭之後,猶太人分散往世界各地,這段時期他們以當地語言為母語,只有宗教語言是希伯來語。
  • 法國和瑞士的宗教改革:茨溫利的學說以及加爾文主義
    但宗教爭執使瑞土城邦之間的傳統對立更趨惡化。5個天主教派地區,在琉森領導下,組成基督教聯盟,並在卡佩爾戰役(1531年)中擊敗新教徒」,茨溫利在戰役中死去。16世紀中葉,加爾文主義將新教改革置於更為激進的邏輯之上,使之具有加爾文形式。法國人讓.加爾文(1509 ~ 1564年)贊成馬丁。路德的思想。
  • 羅馬爆發三十年戰爭之前,宗教仇恨在歐洲已經,引發了一些衝突
    《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所帶來的宗教和平標誌著新教的最終勝利,也標誌著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將會長期和平共處。然而這段和平時期只是一種不祥的平靜,隨後整個帝國便烏雲密布,一場暴風雨帶著可怕的暴怒席捲了整個國家。在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三十年戰爭之前,宗教仇恨在歐洲其他地區已經引發了一些衝突。
  • 宗教自由,法國面臨的恐怖主義緣何而起?
    對一些中國讀者而言,該事件或許是再次坐實「法國(或西方)飽受宗教極端勢力威脅」的又一案例。宗教極端主義的蔓延在那些笑著「法蘭西斯坦」的網友看來或許是移民或難民湧入順理成章的結果,但真正引爆法蘭西國家的矛盾絕非來自所謂「文明的衝突」,而是植根於法國社會自身深處。
  • 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發了一場戰爭,勝利者說了一句話,讓人唏噓
    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發了一場戰爭,勝利者說了一句話,讓人唏噓你有宗教信仰嗎?或許有的人有,但是我們這些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根正苗紅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而要說信仰的話,那倒還是有一個的——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永遠的信仰!
  • 西方宗教戰爭一觸即發?歷史中藏著歐洲分裂和衝突亂象的秘密
    這一千多年被稱為黑暗的中世紀,是宗教給人類世界帶來最大罪孽的時期。神的聖潔化、不容褻瀆化的結果,就是人類世界的千年停滯。       天主教在歐洲一手遮天的時刻,歐洲東邊的阿拉伯半島開始發展出伊斯蘭教。這個教派形成於公元700年前後,基本教義其實也源於天啟教派的宗旨,至高神安拉同樣聖潔不可侵犯,同時也創設出一套人類原罪的說法,把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定義成罪惡。
  • 法國宗教鬥爭引發的慘案,聖巴託洛繆大屠殺的真實原因
    進入16世紀之後,歐洲經濟逐漸繁榮,由於文藝復興推動,逐步出現了重視個人人權發展的加爾文派,後來各方勢力甚至部分傳統貴族也加入進來,逐步演變成為一個重要的重要的宗教勢力——胡格諾派。因此,即便科裡尼和吉斯家族沒有宗教背景,也已經仇深似海,表面上的握手言和無法掩蓋他們想致對方於死地的真實目的。納瓦爾國王亨利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這位年輕的國王是查理九世的堂弟,據說此人性格豪放,從不拘泥於小節,並且能力很強也很有野心。
  • 中國有過宗教戰爭嗎?
    但是,黃巾起義同時也是一場宗教戰爭。道教力圖取代儒教掌控對天命的解釋權,這並不是第一次。早在黃巾之亂爆發的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末年,有兩位道教先驅——甘忠、夏賀良師徒即做出了嘗試。西漢成帝的時候,齊人甘忠可偽造十二卷本的《天官曆》、《包元太平經》。
  • 法國與西班牙的戰爭,阿茲特克帝國的滅亡,背後發人深省
    隨後興起的宗教改革將導致基督教世界的嚴重分歧,西班牙藉機成為天主教國家,英國成了新教國家,而法國則開展了自己的宗教戰爭。16世紀見證了歐洲新型國家的崛起。在這個過程中,西班牙、英國與法國成了三股彼此競爭的勢力。每個國家都是在與另外兩個國家的對比中定義自己的民族身份的。
  • 「不務正業」的遊戲,為何卻在中世紀法國「變味」,披上宗教外衣
    一、擁有特殊地位的遊戲1、與宗教聯繫的遊戲中世紀遊戲的重要性,表現為遊戲往往與宗教節慶及農業季節聯繫在一起。2、法國人的遊戲熱情中世紀的法國人對遊戲擁有高度的熱情。為了看一場戲,人們可以徹夜不眠,也可以走上兩天的路。人們也會天不亮就起來,只是為了去參加一場球賽。這些比賽可以從中午玩到天黑。他們在遊戲中也異乎尋常的投入,因而體能遊戲中的暴力衝突十分常見,所有人對此都習以為常。
  • 種族宗教裂痕 法國的平行世界
    法國成為歐洲對抗回教世界的前鋒!近兩周來法國接連發生因宗教衝突而產生的恐攻事件,血案背後代表著法國深層的社會衝突,也預示著歐陸隱藏的對於種族宗教乃至認同的嚴重裂痕。法國向來以代表西方的自由、平等、博愛而自豪。
  • 中國歷史上有宗教戰爭嗎?
    中國歷史上波及全國影響歷史進程的宗教戰爭只有兩次:一: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導致了天下三分。
  • 從土耳其法國衝突升溫看歐亞文化宗教與地緣之爭
    曾經一個世紀前就開始試圖脫亞入歐的土耳其近年來在強人埃爾多安的領導下努力要成為新式大國,首先就在中東、地中海地區挑戰在傳統上有強大影響的法國。隨著2020年法國和土耳其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緊張不斷升級,兩國雙邊關係跌入谷底:法國宣布召回駐土耳其大使,土耳其呼籲穆斯林世界抵製法國產品。
  • 尼斯市再遇「斬首」恐襲,法國國內宗教民族衝突緣何難以平息?
    法國首席反恐檢察官說,襲擊者是突尼西亞人,出生於1999年,攜帶義大利紅十字會文件。法國總統馬克龍視察了襲擊現場,他稱這是「伊斯蘭恐怖主義」行為。馬克龍表示,將加強全國各地學校和宗教場所的安全保障措施。他對記者說:「我們決定提高整個法國的警惕性,以應對恐怖威脅。我已經決定,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我們將更多地動員士兵,我們將動員國內的3000到7000名士兵。」
  • 法國通史:1562到1594年,胡格諾戰爭時打時停
    儘管這場戰爭從本質上說是一場封建貴族爭權奪利的宗教戰爭,但由於參加戰爭,並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有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加之參戰雙方又各自求助於外國勢力天主教派得到了西班牙的支持,胡格諾派得到了英國和德意志新教諸侯的支持,遂使戰爭具有非同一般的複雜性。此外,由於宗教戰爭的刀光劍影遍及全國,它所造成的破壞性遠勝於英法之間的百年戰爭,因為後者只是局限在幾個省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