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羅霍斯岬角戰役:龐貝家族與羅馬共和派的最後掙扎

2020-12-14 澎湃新聞

公元前43年,隨著後三巨頭同盟建立,偌大的羅馬再次被推到了內戰邊緣。年輕的屋大維已牢牢控制住義大利半島,暫時任由北方的安東尼統領高盧舊地,並讓雷必達在突尼西亞建立幕府。與之為敵的布魯圖斯等共和派殘部,也再度東逃至巴爾幹半島,靠劫掠愛琴海兩岸的希臘城市籌集資金。

然而,凱撒舊部們的麻煩還不止於此。老對手龐貝的兒子塞克斯圖斯也再度發難,趁亂佔領了疏於防備的西西里島。隨即在長達數年的時間內,不斷以封鎖糧道等舉動威逼本土。最終遭三位巨頭的聯手絞殺,才落得兵敗身死的悽慘下場。

策略精準的冒險行動

內戰結束後 小龐 一度被赦免並擔任地方艦隊指揮官

早在公元前45年的前次內戰過後,塞克斯圖斯-龐貝就成為家族中碩果僅存的獨苗。他的父親老龐貝曾為共和派獨當一面,最後卻遭見異思遷的託勒密埃及暗算而死。兄長也因繼續在北非和西班牙對抗凱撒,最後被強敵抓獲處死。自己則憑藉家族威望獲得赦免,但也因此被委派去馬西利亞指揮地方艦隊,被迫從此遠離羅馬核心政治。

不過,事情的發展很快在後一年便有了劇烈變化。由於凱撒在元老院被共和派貴族刺殺,使得所有人都將目光聚焦在義大利本土。遠在外省的塞克斯圖斯也未能躲過權鬥風暴,因出生不好而被首都新貴們列入清除名單。於是就當機立斷的率領艦隊出海,準備將至關重要的西西里島控制起來。那裡是埃及遭吞併前的羅馬主糧產地,卻因位置過於孤立而沒有太多部隊防禦。加之後三巨頭和共和派殘部都沒有完成海軍動員,自然為這種軍事冒險製造出寶貴的空窗期。

獨特的地理位置 讓西西里島在羅馬時代很少存在外患

事實上,羅馬自公元前2世紀的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後,就對西西里島採取分而治之的統御模式。臨陣倒戈的東部大城敘拉古,因遭到長期圍攻而損失慘重,索性將大部分土地都分配給退役老兵享用。其他一些有過抵抗的次要城鎮,無論居民來自希臘或迦太基,都毫無例外的淪為納稅重災區。反之,若市民在大軍抵達後立刻投誠,則可以成為擁有相當自主權的委任統治地。只有像墨西拿等少數與羅馬維持長期盟約的北部城市,才被允許成為有完整自治權的小型保護國。至於島上的關鍵性糧食產業,也被全部對口送往羅馬,成為政客收買公民垂青的物質基礎。

因此,西西里大部分區域都開始超額耕作農地,並因此遭遇到勞動力不足問題。好在羅馬共和國在稍後連戰連捷,不斷將東地中海的奴隸送到當地促進生產。時間一長,全島就有相當比重的常住人口,是在歷次戰亂中失掉自由的可憐農奴。任何野心家若找準時機來煽動他們,都可以在瞬間聚集起可怕的力量。小龐貝也正是看到這些因素,才決定從今日的法國南部跨海而來。只用身邊的小股死忠部隊,就順利佔領了北部重鎮墨西拿,從而讓整個西西里都迅速匍匐在自己腳下。

共和國晚期的羅馬城福利 就仰仗西西里島供應口糧

內戰中的第三股力量

小龐貝在西西里島發行的銀幣

公元前44年,當屋大維還在與共和派結盟對抗安東尼,塞克斯圖斯已開始在南方的西西里島掀起一場平權運動。為迅速控制當地局勢,並讓自己在短期內獲得足夠兵力,他號召廣大奴隸站起來掙脫枷鎖。許多人也的確如其所願,從富裕公民的農場中集體出逃,跑來加入這支從天而降的革命隊伍。

隨即,塞克斯圖斯便以墨西拿作為自己的戰爭大本營,開始有步驟的擴充海軍兵力。同時將不斷整編完成的艦隊派遣到義大利沿海巡弋,並在稍後又切斷了送往羅馬的全部供應。第二年,當預感到新的內戰就要來臨,又出兵攻打只有少數據點的撒丁。至此,整個羅馬本土的重要生命線都遭這位前朝欲孽切斷。雖然還有北非的雷必達可以為首都提供應急儲備,卻無法用商船突破划槳戰艦的漫長的防線。而奴隸主們生產的手工業成品,也沒法走海路送往周邊傾銷地出售。

小龐貝的戰艦 不斷在義大利水域攔截或摧毀商船

面對小龐貝的公然挑釁,屋大維和安東尼卻暫時無暇顧及。因為在他們看來,最大的威脅必然來自東方,是那些真正完成二度武裝的共和派元老。所以馬上派人到西西里談判,希望恢復糧食供應,以便平息首都過剩人口的暴動傾向。經過並不複雜的討價還價,觸底反彈的龐貝之子就被任命為西西里、撒丁和科西嘉三島的統治者,被擁有時常5年的獨斷專行權力。後者也必須停止解放奴隸的破壞性舉動,不在兩位巨頭東徵時搞偷襲暗算。

因此,即便後三巨頭同盟在公元前42年的腓立比戰役中大獲全勝,也沒有立刻派兵收復西西里。相反,安東尼在屋大維的勸說下放棄高盧,專心成為東部各省的至高領袖。至於存在感最低的雷必達,也沒有動力對塞克斯圖斯動武,讓塞克斯圖斯得以在條約規定的時間內安然無事。唯有志在統御全局的屋大維,才有對其有充分的殺心。但在整頓完羅馬本土的內務前,也實在是抽不出太多精力。

小龐貝的最大勢力範圍 包括西西里 撒丁和科西嘉

圍剿計劃

聚集大量人口的羅馬 必須從海上不斷輸入糧食

到了公元前38年,先前協議規定的5年期限已滿,小龐貝自然期望能將固有格局保持下去。但屋大維卻故意對此不置可否,引得西西里方面再度切斷糧食供應。此舉自然激起羅馬城內的民憤,並使塞克斯圖斯自己完全落入輿論攻擊的下風。受此影響,那些依然要尊重選區居民意願的羅馬元老,也必然在朝堂上達成武力解決共識,徹底斬斷了妥協主義道路。

然而,多年未有大規模戰事的羅馬,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完成艦隊重建工作。屋大維在當年就計劃渡過墨西拿海峽,卻因臨時徵調的船隻經不起大風大浪而被迫作罷。因此在之後的2年時間裡,只能繼續與塞克斯圖斯進行漫長的談判,並逐步靠安東尼和雷必達的支援緩解糧食危機。當然,更要緊的是靠收買策略去逐步分化對方陣營,並瞞著對方發展海軍力量。

小龐貝的單調策略 讓屋大維成功佔據輿論高地

於是從公元前37年起,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開始大規模擴編艦隊。他故意選擇位於羅馬城以南的提託諾斯湖為秘密基地,並通過一條秘密建造的運河與地中海直接相連。每當來自西西里的偵察兵從海面眺望,都容易忽略這處逐漸產生的隱秘水道。屋大維的海軍新兵卻能在其中得到充分訓練,並在更遠的西北港口趕製大型戰艦。阿格裡帕還饒有興致的以凱撒之名,將自己的傑作稱為朱利葉斯港,並用20000名重獲自由的奴隸充當划槳手。甚至還親自動手改進古老的烏鴉座裝置,以便讓更多士兵能同時登上敵船。

此外,依然屬於聯盟的安東尼與雷必達,也出於各自的目的而參加了反攻西西里計劃。前者為穩固自己的東方勢力範圍,正準備揮師遠徵帕提亞帝國。但因為那裡的羅馬殖民地數量有限,兵源又遭兩次大規模內戰削弱,就必須到屋大維的地盤募集新丁。所以拿出了120大小戰艦,期望從高盧換取20000軍團步兵。雷必達提供的部隊數量已不見記載,但規模足以獨當一面,從西南側分散守軍注意力。他也期望通過參加集團作戰,為自己爭取到更多地盤和經濟利益。

後三巨頭最終就解決西西里問題達成一致

決戰那羅霍斯岬角

阿格裡帕訓練海軍的 提託諾斯湖

公元前36年7月,三巨頭的艦隊開始不約而同的向著西西里進發。阿格裡帕與屋大維的300艘船會從利古裡亞南下,並在隱蔽已久的提託諾斯湖附近裝載部隊,然後繼續沿坎帕尼亞的海岸緩緩南下。提前抵達塔林敦的安東尼艦隊,主要由其副手提圖斯指揮,計劃沿東面的大希臘區海岸南下。至於遠在北非的雷必達,也親自率軍從新迦太基城上船,直接朝著西西里島西部利利卑城進發。

由於聯盟已提前收買了塞克斯圖斯的得力助手梅納斯,所以能兵不血刃的讓科西嘉與撒丁駐軍都按兵不動。小龐貝就只能在即將爆發的戰爭中獨自應付一切。

屋大維與安東尼的艦隊前進線路

當年8月,雷必達的非北艦隊首先登陸西西里,卻發現利利卑城的防禦並不嚴密。這主要是因為塞克斯圖斯從未爭取到足夠的羅馬人支持,所以無法用有限的資源供養出太多部隊。除父親的舊部、奴隸和傾向共與人士外,基本全靠西西里當地人來撐起場面。所以能很快的用希臘裔和腓尼基裔海員擴充艦隊,卻不指望在更加殘酷的正面交鋒中佔得先機。一旦有整支軍團完成上岸,就很容易突破這類薄弱布置。

屋大維與阿格裡帕同樣清楚其中道理,所以在接近戰區時還主動分兵。前者作為誘餌,繼續嘗試從墨西拿海峽直接橫渡,也因此遭到對方海軍的頑強阻擊。結果不僅沒能在東側開闢登陸場,反而因失利而讓自己身負重傷。但後者麾下的更多戰艦,也順利攻取西西里以北的小島武爾卡諾,從而對全島形成巨大壓迫。當第一支西西里艦隊趕來阻擋自己,就因規模差距太大而迅速落敗。阿格裡帕也順勢展開追擊,向著靠近墨西拿城附近的那羅霍斯岬角進發。塞克斯圖斯自知大難臨頭,將全部戰艦聚攏起來予以阻擋,並特意留下大批步兵隨自己坐鎮岸上。

阿格裡帕的艦隊在戰鬥中優勢明顯

9月3日,雙方主力終於在海平面上望見彼此,並直接將整場戰爭推向高潮。由於各自都有約300艘戰艦,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看是勢均力敵。然而,基於前文所述的原因,小龐貝陣營大都只使用小型的3-4列槳戰艦。戰術也接近老式的希臘風格,要儘可能的使用弩炮火力遠射,並依靠機動性和船艏的撞角實施周旋。問題就在於他們還處於守勢的一方,根本沒多少實施間接戰略的餘地。

阿格裡帕的戰艦則普遍不小於5列槳級別,上面載滿渴望殺敵立功的軍團步兵。由於同樣安裝著大量弩炮,根本不擔心在接觸前的對射中吃虧。等到敵艦被迫同自己靠近,又用重型化的烏鴉座鎖死對方,隨即以船上陸戰隊的數量迅速制勝。儘管只擊沉28艘敵艦,卻通過白刃戰將對手的絕大部分船隻佔領。西西里艦隊則只獲得3艘戰績,最後也僅有17艘船得以逃離。

陸戰隊數量對羅馬海軍的勝負至關重要

事已至此,叛軍和起義者還不準備放棄抵抗。他將陣容完整的數萬陸軍撤到島嶼東部,準備繼續在希臘城市陶爾米納死戰到底。更多的奴隸也被武裝起來,並建造或搜羅了近1000艘船隻防禦港口。

但當屋大維和阿格裡帕的海陸軍逼近當地,雷必達的部隊也已橫穿島嶼內陸抵達,安東尼派來的艦隊也幾乎不受阻攔的航行至此。整座城市便在近100000大軍的強攻下迅速陷落,所有船隻都在一邊倒的屠殺中被摧毀,守軍和市民的傷亡更是高達200000人之多。

後三巨頭的聯合進攻西西里路線

塞克斯圖斯眼看自己失去所有希望,只等和少數人出海避難。他的逃亡軌跡是從西西里島一路東進,直到愛琴海東岸的著名希臘城市米利都為止。但那裡已經被劃歸安東尼管轄,後者也根本不樂於留下這麼一個麻煩製造機器。於是,在沒有任何審判的情況下,這位龐貝家族的最後苗裔便在被捕時遭處決。他的死不僅意味著家族隕落,也是羅馬共和派集團的徹底傾覆。

相關焦點

  • 朱龍華:羅馬文明與龐貝古蹟
    從18世紀中葉開始,龐貝古城經發掘而重見天日,便成為研究羅馬文明和羅馬藝術的最重要遺址。當其被埋沒之時,這一帶正是羅馬首都以南相當繁榮的旅遊避暑勝地,城內外豪華別墅甚多,公共設施亦很齊備,城內的會堂、廣場、神廟、劇場、浴池、市集、凱旋門等皆有一定規模,其藝術水平在某些方面比之首都羅馬亦不遜色。
  • 扎瑪戰役,羅馬決勝的關鍵之戰,迦太基強國之夢的最後掙扎
    兩者之間進行了將近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因為羅馬稱當時的迦太基人為布匿庫斯,故將這一場長達將近一百年的戰爭稱為布匿戰爭。布匿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分別被稱為第一次布匿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以及第三次布匿戰爭。扎瑪戰役發生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成為影響羅馬人結局的關鍵戰役,也是迦太基強國之夢的最後掙扎。
  • 消失的古城:龐貝最後幾個小時經歷了什麼?
    上午 6:30更多的火山碎屑湧向龐貝,摧毀了這座城市的北牆。一撥撥有毒氣體和令人窒息的火山灰橫掃了整個城市。留在龐貝古城的人都被殘忍焚燒,甚至活活窒息而死。上午 8 點最後一撥超級毀滅性的衝擊波襲擊了龐貝古城,摧毀了城內幾乎所有建築的頂部。這股衝擊力量如此強大,以致波及了斯塔比埃,甚至還有那不勒斯的部分地區。
  • 美劇《羅馬》——權力與金錢才是背叛的始作俑者!
    希德飾演凱撒身處羅馬共和國鼎盛時期,與執政官龐貝是兄弟;同時龐貝即是自己的老師、也是自己的女婿(女兒朱莉婭嫁於龐貝)。凱撒率軍徵戰羅馬八年,在任期即將結束之際,得知女兒科妮莉婭死於難產;傷痛之餘,還想著要為女婿龐貝找一個新夫人。
  • 阿克提姆海戰:屋大維戰勝安東尼,羅馬進入帝國專制時代
    阿克提姆海戰背景凱撒遇刺導致專制派與共和派內戰公元前44年,羅馬共和國最後一任終身獨裁官凱撒在龐培劇場遇刺身亡,這時候的羅馬共和國勢力範圍達到了頂峰,沿地中海一代的廣大土地全都成為了羅馬人的跑馬場。他們一個想做羅馬西方的皇帝,一個想成為羅馬東方的王。此時的屋大維只有19歲,卻很像是個久經政壇,精於權謀之術的老油條。他為了籠絡人心,順利繼承凱撒的權利,給自己改名為凱撒。他還將羅馬共和派貴族財產充軍,大規模紀念愷撒以換取老兵們的忠誠。他還在安東尼面前主動示弱,因為他還不是這位羅馬傳奇將軍的對手。
  • 專家再現龐貝古城,人們表情痛苦,被活活燙死
    在一個富裕家庭的客廳裡,發現了一幅鑲嵌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與波斯大流士三世作戰圖》,寬6.5米,高3.83米,上面鑲嵌著150萬塊彩色玻璃大理石,生動地描繪了公元前333年錫伯戰役的一幕。城市的東南角是一個圓形露天競技場,可以容納20000名觀眾,幾乎是整個城市的居民人數。牆上仍然有這樣一個字跡:"塞納杜斯是一個英雄和索賠人。"
  • 龐貝的系列啟示?富豪應該怎麼做?邁尤斯,龐貝古城末期的保護人
    在公元1世紀,龐貝古城因為維蘇威火山的爆發而淹沒,一直到18世紀,我們才重新發掘,在發掘這個羅馬古城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羅馬的豪華以及在羅馬社會上富人階層究竟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城邦和國家的。在最開始的龐貝古城遺址發掘中,我們唯一能夠找到的是一些沒有名字的墓志銘和一些被火山灰覆蓋的羅馬公民的屍體。
  • 龐貝,被掩埋的天上人間
    公元79年,相當於中國東漢時期第三任皇帝漢章帝在位的時候,維蘇威火山噴發了,火山的滾滾熔漿毀滅了周邊地區,龐貝就在其中,經過多年的發掘龐貝遺址已經被聯合國確認為著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從那波利火車站(Napoli Garibaldi)搭乘市郊火車,花2.6歐元買來回票用28分鐘坐上20站就可以到龐貝站(Pompeii)。
  • 來自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10個人,他們的生命可以復活
    當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摧毀龐貝和赫庫蘭尼姆時,這些城鎮成為羅馬世界不經意的時間膠囊。文物和建築使考古學家得以洞察羅馬的日常生活,而僅靠書籍是無法傳達的。然而,真正讓人著迷的是火山爆發的受害者,特別是那些最後時刻被保存下來的人。然而,保存在石膏或博物館裡的永恆不是一種不朽。因為這些人失去了個性,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 那一年,東漢步入盛世,龐貝古城沒入塵埃,帶你逛逛羅馬第二城
    而在遙遠的西方,這一年,一個佔地只有0.64平方公裡,人口不過兩萬餘眾的小城——龐貝也是一片繁榮。但這一年卻是她的末日,身邊的維蘇威火山再度爆發,僅僅18個小時,火山灰變成了歷史的塵埃,將龐貝古城和那裡的一切完全掩埋起來。她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 龐貝古城快餐店重見天日 曝光公元79年龐貝美食習慣
    參考消息網12月28日報導 外媒稱,26日,龐貝遺址官員宣布發現了一處古羅馬時期的街頭快餐店(thermopolium)。店內裝飾圖案色彩繽紛,保存狀態極好。據法新社羅馬12月26日報導,這個被火山灰封存的店在2019年就被發掘了一部分,但為了儘可能地保護遺址的完整便延長了發掘工作。該遺址位於銀婚街和陽臺巷的交叉路口附近,人流量非常大。報導稱,店內此前已經發現了一幅壁畫,畫中是一位希臘神話中的海洋仙女騎在馬上。這次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各種色彩鮮豔的動物壁畫,特別是雞和綠頭鴨這類應該配著酒或熱飲被送上餐桌的食物的圖案。
  • 阿克羅蒂裡,第二個被火山埋沒的「龐貝」?各地失落的神秘遺址
    斯塔比亞以在那裡發現的羅馬別墅而聞名,這些別墅展示了羅馬別墅中最令人驚嘆的建築和藝術遺蹟。它們是整個羅馬世界中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巨型精緻別墅。別墅位於高50m的岬角上,在此可以俯瞰那不勒斯海灣。但是,與龐貝和赫庫蘭尼姆不同,斯塔比亞在1782年被火山灰重新掩埋,因此目前未能開發成旅遊區。這些別墅中的許多物品和壁畫現在都在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中。
  • 羅馬為什麼變成帝國,全民決策真的是好事嗎
    同時,共和派領導向市民許諾的款項也沒有發到手。所以對於屋大維來說,穆提那戰役不僅實現了防止安東尼一家獨大的目的。這兩位執政官的身亡,機緣巧合也促成了屋大維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 羅馬之路·八月的奧古斯都:羅馬「定大局者」
    戲劇結束了,請鼓掌送我回家吧!——屋大維  屋大維為什麼能一路走向成功?  綜觀他的奮鬥生涯,他總是巧妙地站在人氣的一邊,先是利用群眾對愷撒遇刺的憤怒剷除了元老院中的共和派,接著又利用元老院對安東尼「通埃及賣國」的仇視而滅了安東尼一派,後來又利用民眾對連年內戰的反感而「順應人心」建立了獨裁統治。
  • 席爾瓦利塔娜戰役:山南高盧對羅馬徵服者的最後大勝
    雖然今人對於這場席爾瓦利塔娜戰役非常陌生,但對此時羅馬的當局卻有巨大震撼。因為對手並不是狡詐無比的迦太基人,而是曾經已宣告臣服的山南高盧部族。尤其是他們提供的騎兵力量,讓羅馬和殘存的義大利同盟都很難輕易應付。於是,元老院在坎尼戰役爆發前,就任命老將盧修斯出馬,帶著1個軍團去堵住缺口。公元前216年的秋季,這位曾兩度當選執政官的貴族,抵達半島東海岸的港口城市阿里米努姆。當地屬於傳統的翁布裡人聚居區,也是依然堅定在羅馬陣營的義大利同盟者。沿岸的幾個港口存在,也讓南方部隊的北上變得更為便捷。
  • 俄羅斯人眼裡的羅馬崛起
    羅馬的權力制衡體系如此之複雜,以至於法學家們至今仍在不吝筆墨地闡述,但仍有很多疑問尚未釐清。 幾個標榜自己歷史悠久、血統純正的家族長期把持羅馬政權。但隨著國家發展,其他社會階層出身的人也開始覬覦權力。 為了打破貴族們對此的壟斷,平民們一次次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威脅要遷離羅馬,在鄰近地區另尋佳地自建國家。
  • 義大利賞古覽今行之十八:龐貝古城
    這裡最早是住著伊特魯利亞人,公元前4世紀,羅馬人通過撒姆尼戰爭把龐貝收入羅馬範圍,成為一個自治的城市。公元前1世紀第三次布匿戰爭期間,龐貝勢力加入了反羅馬陣線,最後被蘇拉鎮壓,龐貝成了羅馬的殖民地,失去了自治權。此時的龐貝是一座重要的港口,大量海上的貨物通過龐貝和古羅馬的亞壁古道(Appian Way)來往於羅馬城。亞壁古道和我們秦代的馳道差不多,功用差不多,年代也差不多。
  • 羅馬巨頭克拉蘇:何以消滅斯巴達克斯起義?又敗給帕提亞騎兵?
    加上米特拉達梯戰爭在東方的持續,羅馬人不得不將精銳都部署到東方去。後來,當起義軍被判定為徹底失控,元老院才下令讓東方前線的盧庫魯斯、龐貝等名將回援助。在他們趕到之前,克拉蘇作為臨時應急產物而指揮拼湊出來的本土軍團。
  • 外國「第一代快餐店」不是肯德基也不是麥當勞,而是龐貝古城的這家
    比如龐貝古城的一處麵包房:一條商業街:以及猝不及防就離開人世的龐貝城居民。他們死前最後一刻的瞬間,被永久保存了下來:就在最近,考古學家們又有了新的發現:龐貝古城首次出土了快餐店,而且是保存較為完好的快餐店!這一重大發現,有利於我們解開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飲食之謎」!
  • 《羅馬》該劇講述了公元前52年,羅馬共和國發生的故事!
    《羅馬》第一季由HBO與英國廣播電臺、義大利國家臺合作,投資1億元的12集電視劇,由麥可·艾普特執導,凱文-麥克基德雷-史蒂文森、雷·史蒂文森等主演。劇情簡介:公元前52年,羅馬共和國正值鼎盛時期;執政官龐貝(裡克·沃登Rick Warden 飾)坐守都城;盟友凱撒(塞倫·希德Ciarán Hinds 飾)徵戰高盧。期間,第13軍團屢立戰功,主將烏裡納斯(凱文·馬克德Kevin McKidd 飾)有勇有謀;手下波羅(雷·史蒂文森Ray Stevenson 飾)雖嗜酒如命,卻忠肝義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