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必須要警惕的一個基本原則——「龍」字草書技法

2021-03-01 書法入門

書法其實不難,時間會彰顯它的巨大力量。難在一些法則的點破,難在一位明師的敦敦教誨:

要在共性當中求個性,要在對的前提之下再去找你的藝術表現等問題。沒有文字的正確性,其他都不存在!

————————————

學習書法必須要警惕的一個基本原則

——「龍」字草書技法

【本文內容為田蘊章老師書法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26集「字外功;『龍』字」文字版之四。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講座視頻。】

田蘊章:現在給大家講解一下草書「龍」字的寫法。

這大概需要多說兩句,因為寫法比較簡單,但是,這個字經常在一些書法基礎不牢的朋友那裡,會出現比較多的錯誤。

我們先寫一個草書「龍」字的基本規範寫法。

(圖:「龍」字草書示範一)

這就是這個「龍」字的基本寫法,下面再寫一遍給大家看。

(圖:「龍」字草書示範二)

主持人:這個基礎不牢的人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

田蘊章: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上面我寫了一個筆畫重一點的,一個筆畫細一點的。不管筆畫重還是筆畫細,這個字一般都不能寫小了,都應該是比較雄強的。

前面我說過了,寫楷書、行書、草書,特別是到行、草書的時候,可以是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了。所以就比楷書更灑脫、奔放。所以這個「龍」字一般都寫得比較的雄強。不管各種風格也好,各種書體也好,都是如此。所以,無論它是粗重還是細柔,筆畫都是相當有力量的。

而容易出現錯誤的是,左右這兩邊多加幾個轉折——那這個字就錯了。

比如在左邊,多加一個轉折,那就錯了。它只有一個轉折,然後就過來了。多加一個轉折,就是常見的問題。

(圖:「龍」字草書示範三之錯誤筆法1)

主持人:稍不留神就容易多出一個了。

田蘊章:對了!大家要知道,你多一點點,少一點點,多一個轉折,少一個轉折,常常就有千裡之繆啊。

在這個地方,常常見到有人多拐一個彎。在十張作品當中,我常常見到起碼有兩張就出現這個問題。而在右邊,多拐那麼一個彎的就更多了。我見過很多很多人在右邊就多拐一個彎。

(圖:「龍」字草書示範四之錯誤筆法2)

這種錯誤是絕對不允許的事情。所以大家要記住了,草書有草書的規範寫法。一定要寫對了。

我們常見到的書法錯誤當中,一個就是在草書當中容易把字寫錯,一個是在篆書當中容易把字寫錯。特別是大篆和大草。在草書當中,錯誤往往是「多」而不是「少」。所謂「多」就比如是多拐了一個彎。這往往就是畫蛇添足。在這裡就是把「龍」添足了。

所以,在這裡我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在寫「龍」字的時候,千萬不要多加轉折,這是常見的一個問題。

再有一點要說的是,在寫這個「龍」字的時候,最後一「點」是在哪裡點呢?是點到橫的上邊來好呢?還是點到橫的下邊來更好呢?

這就具有一些隨意性。不過呢,我們一般根據楷書、行書的習慣過來,點在上面的比較多。但點到下邊也不能算錯。這是這個「龍」字在草書當中要注意的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要注意不要和「就」字相混淆。容易混淆在哪呢?因為它們字形相近,「就」字的草書右邊的寫法和「龍」字一樣,只是左邊不同。

所以,寫草書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規範。務必要把規範的問題解決了,然後再說你的個性、風格等等。這也就是我在前面說過的,要在共性當中求個性,要在對的前提之下再去找你的藝術表現等問題。

沒有文字的正確性,其他都不存在!

你寫一堆的錯字,不管多好,都是不會被人所敬重的。這是大家時常要警惕的事情。

【臨習參考】

晉王羲之草書《十七帖》之「龍」字

唐張旭草書《古詩四首》之「龍」字

唐懷素草書《自敘帖》之「龍」字

唐孫過庭草書《書譜》之「龍」字


【交流群組】

在學習書法的同時,我們將在「微群組」中開始「每日詩詞」的學習活動;同時不定期開展「集字」活動。自由參加活動請參照以下方法:

1、微群組:側重於書法學習中「字」的交流;也就是死磕每一個字,拒絕喧鬧浮誇,只有研習探討。

2、微信群:側重於書法學習中「信息」的分享。

回復「群組」二字,獲得各交流群組的加入方法和途徑。

贈人墨法,手有餘香。歡迎轉發本文至朋友圈,讓更多書友獲益,謝謝!

【謝謝打賞】

如果覺得我們幹得不錯,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打賞」,多少隨意,以示鼓勵。

——————————

「書法入門」(微信號:shufarumen):

全網獨家刊發田蘊章老師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文字整理稿——介紹書法知識和理論,講解書法技術與技巧。並對系列講座中涉及的歷史人物、書法典故進行詳細的考證和注釋。歡迎關注!

——————————

相關焦點

  • 草書如何寫,這些基本技法要掌握
    書法藝術所說的草書,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潦草書寫字體的本意。而是一種有傳承、有技法,相對規範的一種書法格體。根據草書的形式,又分為章草、小草和狂草三種類型。其中,傳承歷史最悠久的草書是章草,它是在秦隸基礎上不斷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而小草呢,是在章草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書法形體。
  • 1500個常用草書寫法字彙,備註楷書示意,草書學習的寶典字帖
    1500個常用草書寫法字彙書法應該是形式與內容的結合。書寫在解除技法之後,應該恢復到工具的本然,像初學寫字的孩子一樣,握筆書寫。寫的字要大家認識,又能在形式上表意,而且還要保持應用藝術中所必要的美感。如果要用這個標準來看現代書法家的書寫,真能打動人的作品還是非常少的。所以基於這樣理由,有很多書家在正式的稱呼自己寫字或作品時,很少用「書法」二字,而是就謙慎的用「書寫、寫字」這樣完全中性,不代表任何意義的字眼。畢竟要在書法一途上走得長遠,有著太多需要學習的了。
  • ——「東」字行書、草書技法
    「東」字下面的長撇長捺,在行書、草書當中如何處理,有哪些不同之處?這是一個關鍵技法問題。
  • 書法文雅之美,必須力戒四種氣——「武」字行書技法
    我們發現,相互聯繫起來看,這是一個系統性的美學理念。比如:謙讓之美、中和之美、含蓄之美。然而,字形之美在外在表現,終究來自於對書法的深刻理解,也更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哲學深意。回復以下關鍵詞,讓我們重溫優雅的書法之美:竹,自;或數字023、041。注意有幾種氣不可用。
  • 筆順關係的一個基本常識——「馬」字楷書技法
    當然,拳這一項,也是指的傳統武術,此中,尤以內家拳法與書法的關係更為密切。本來,還有一個選項的:酒。但考慮到書友中也還有未滿十八歲的少年朋友,故不予提倡。雖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酒與詩、酒與書都有著不少的佳話。PS:好點小酒的書友估計不少:)其實,「字外功」除了對於書法在藝術上的融會貫通作用之外,我們也竊以為,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潤滑劑的功能。
  • 黃簡講書法,認識草書(一)不寫錯字,寫好草字
    草書受到大眾的喜愛,但很多人找不到學草書門徑,學了很多年,還是讀不出草字,寫草書也要靠查字典,靠比對描畫,當然非常辛苦。書法密碼微店 我的草書課程,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認識草字,詳細介紹草字是怎樣形成的,習慣上稱之為草法。
  • 美術研究│用毛筆寫好漢字:結字五原則,書法間架結構
    編者按:結字的五個原則,這裡所指的基本原則,就是各種不同的書體、不同的書法流派和風格都必須遵循的具有共性的客觀規律,是書法藝術是否「真」是否「美」在間架結構方面的標準,它有五個方面。誠然,變形雖然是間架結構的重要手法,但是要合情合理,必須受到相對平衡的制約和筆勢顧盼呼應的管束。3.必須保持統一的筆調間架結構的變化應保持基本筆調的一致性。筆調的多樣化可以避免單調平淡但筆調也應統一,這樣可以避免散漫雜亂。所以,「多樣化,統一化」是處理好整體與局部關係的重要法則。
  • 他屬龍好龍,歷時30餘年獨創「龍篆書法」 每一個字裡都有「龍」
    他曾從事過美工、宣傳幹事、教師等職業,後來耗時30餘年獨創「龍篆書法」,他的所有「龍篆書法」作品中,每個字都有「龍」的形狀,看上去既美觀大方,又清新脫俗,技藝高超,意境高遠,自成一派,當前無人能及,被譽為中華文化「龍篆書法」創新大師。這個人就是黃國光老人。
  • 書法史上一部「草書神帖」,專家:練好這943個字,書法能有大成
    這件《十七帖》便是其中的煊赫名帖,在中國草書界的地位極高,可以這樣說,學習草書,倘若繞開了《十七帖》,你的書法格調便不會很高。此帖的風格是書法的最高境界,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後世學習草書者所用到的所有技法與體勢,都能從此帖當中找到依歸,此作共有943字,曾經有專家說道:練好這943個字,你的書法必能大成。
  • 王羲之留給後人的「草書寶典」,學會這1000個字,書法不用愁
    了解一點書法史上朋友都知道,在古代書法的秘訣跟武術當中的絕技是一樣的,輕易不會傳授,所以在張彥遠的《法書要錄》當中,我們看到的筆法傳承譜序,其筆法總是在師徒、父子以及同事等等之間流傳。但王羲之本來對於書法的傳承並沒有明顯的芥蒂,他在自己晚年的時候,寫了一幅字,此作乃是他留給後人的一部「草書寶典」,這幅字總計1000餘字,普通人學成之後可成大器!這件作品就是著名的《草書百韻歌》。
  • 王羲之的一部「草書秘笈」,短短1000餘字,卻蘊含書法大智慧!
    如果對於書法嚴格分類的話,從甲骨文的產生到今天,或許會有數十種類似,但是從書體的造型特點來看的,基本是能夠分成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5種書體。王羲之草書《草訣百韻歌》所以今天的人對於真正的藝術性書法沒有足夠的認知,這是因為我們從小接觸的「印刷體」塑造了大多數人的審美,而對於篆書、隸書,尤其是草書已經基本不認得了。
  • 從草書起源和發展,到于右任創立標準草書的得失:漫談草書
    章草書寫時的用筆,特別是捺畫的收筆,基本延用隸法。章草雖字字獨立,但字的筆畫之間出現了牽續連帶的用筆方法,開創了草書筆勢縱橫連綿的先河。縱觀中國書法的歷史,就是建立在不斷對漢字進行改造、改良發展上的歷史。可以說,在文字上不斷改造創新是中國漢字和書法藝術發展的一條主線,它貫穿了整個漢字發展和書法藝術發展的歷史。
  • 25篇常用漢字的草書筆法字帖,楷書對照示意,書法學習進階之選
    一般人在練習書法之初,往往多是找來字帖臨摹,能夠模仿得一模一樣就很滿足了。因此,往往停滯在字法階段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眾所周知,一幅書法的好壞,還要看整個畫面的構圖美。好看的字湊在一起,不一定是好的書法。相反的,有時候個別的字不算好看,但整幅作品卻能使人賞心悅目,這就是章法的作用。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中國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書體。草書一般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種。草書的用筆原理與楷書、行書基本相同,仍然要求以中鋒為主、兼用側鋒,只不過比楷書、行書簡捷、流暢而已。正所謂楷書「詳而靜」、草書「簡而動」。
  • 臺灣的一件「書法重寶」,曾是「天下第一草書」,這字絕對驚豔!
    我們曾經談到過書法在古代是士大夫階層的「獨有」藝術形式,這其實並沒有什麼爭議,歷代書法家沒有一個是貧民階層的人。當代便不同了,人們獲取書法知識並且拜訪名師學習的機會跟古人是不一樣的。我們講一個古人學習書法的例子。
  • 學習中國書法必須要認識的20人
    學習中國書法必須要認識的20人 1、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秦代大書法家李斯    作為秦始皇戰略謀士的李斯
  • 一件被譽為「草書字典」的神帖,功力精純,這字已經人書俱老!
    草書是書法至高境界的一個體現,能夠在草書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在書法史上遠遠少於其它書體。 這是因為草書是一個獨立的書法體系,其內核是性靈的表達,是書寫者內心的寫照,境界高下,還不僅僅在於技法,而在於內心的修為。 中國草書發展到了唐朝,出現了張旭跟懷素。
  • 學習草書首選哪個字帖?《書譜》是最好選擇
    《書譜》既是表達草書範式的「譜」,又是闡述書法學術的「譜」。《書譜》最入人心的感受是,書論傳承鍾(繇)張(芝)、推導二王(羲之、獻之);書藝則展現大氣與秀妍、質樸與灑脫、老成與雅致相得益彰。孫過庭以《書譜》演示著草書的書寫範式,從每一個字的構架結體、偏旁部首的呼應關係,點畫線條的起落順逆,表達喜怒哀樂的提按使轉,都為學書者作出示範。每一個字都寫得很有動感,而結構非常嚴謹,讓人感受到草書不是「潦草」的書法。同時也傳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草書絕不是可以隨意塗畫的信手雌黃,而是十分講究規矩的。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五、要採用臨摹與創作結合急於求成是學書者共同的心理, 但是學習書法不同於學習一道數學題, 或者是背一個英語單詞, 可以立竿見影。掌握鋼筆行書的技法, 是一個系統的學問, 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滴水精神, 堅持練習, 才能成功。
  • 一個「悟」字,篩盡書法無緣人,「悟」是成為書法家的終極要素
    一個「悟」字,篩盡書法無緣人,「悟」是成為書法家的終極要素學習書法,貴在「悟」。俗話說,只學不悟,難得真諦;只練不悟,難得筋骨。「悟」是一種天賦。「悟性」決定了書家的高度,學習書法缺少「慧根」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有「慧根」而無「悟性」的引導,「慧根」也會夭折。禪書上說「從門入者,非是家珍!」師傅領進門,悟性在個人。從古至今,大多數學書法者基本只能算是票友,有些甚至連票友都算不上。即便是學書十數載或是數十載,終因悟性太差而抱終天之恨的比比皆是。